-
基于疮疡理论辨治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认为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内镜下广泛出血、Hunner溃疡等表现以及其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的特点与中医学疮疡的特征相符,治疗上可参考疮疡的中医治疗思路.IC/BPS病机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治疗以托、补之法为本,兼用消法,以活血清热、通络止痛治其标.临证常用内托生肌散加减以益气活血,消肿托毒;同时结合具体症状配合四君子汤或缩泉丸健脾补肾以扶正,并根据瘀血、湿热等兼证针对性配伍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薏苡仁、泽泻等清热利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化痰逐瘀健脾方联合火针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肤屏障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观察囊肿型痤疮患者应用化痰逐瘀健脾方联合火针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对皮肤屏障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疗美容科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122例囊肿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组和研究组各61 例.2 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基础组给予化痰逐瘀健脾方(药物组成:海藻 25 g、陈皮 20 g、茯苓 20 g、半夏 15 g、昆布 15 g、皂角刺 15 g、金银花 20 g、连翘 20 g、玄参15 g、浙贝母 15 g、当归 15 g、赤芍 15 g、三棱 10g和莪术 10 g),水煎 300 mL,温服,每日 2 次,每次 150 mL.研究组增加火针,1 次/周,于周一进行.2 组均治疗 4 周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96.72%)高于基础组有效率(8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皮损情况、皮损数量、皮损颜色及肿硬程度分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研究组低于基础组(P<0.05);经皮水分散失(TEWL)、皮肤红斑情况(α值)和黏脱蛋白质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研究组低于基础组(P<0.05);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基础组(P<0.05).白细胞介素-1(IL-1)、IL-4、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研究组低于基础组(P<0.05);干扰素-γ(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基础组(P<0.05).2 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化痰逐瘀健脾方联合火针能够有效地减轻囊肿型痤疮患者症状,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NOX2/ROS/NF-κB信号通路探讨三棱、莪术提取物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三棱、莪术提取物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损伤以及NADPH氧化酶2(NOX2)/活性氧(ROS)/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三棱、莪术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构建膝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的大鼠模型,建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三棱、莪术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灌胃三棱、莪术提取物5、10、20 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灌胃给药20 d。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行为学、骨代谢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炎性因子以及膝关节组织中NOX2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棱、莪术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行为异常评分、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MD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NOX2和NF-κB水平均逐渐降低(均 P<0.05),蛋白聚糖、SOD、GSH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逐渐升高(均 P<0.05),且具有剂量相关性。 结论:三棱、莪术提取物可有效改善大鼠骨关节炎软骨损伤,可能与抑制NOX2/ROS/NF-κB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医大师翁维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长时医案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ISR)是目前临床的一大难题.文章通过长时医案可视化分析,探讨国医大师翁维良治疗ISR的学术思想,为ISR提供中医药诊疗思路.翁教授强调治未病,认为ISR的核心病机为气虚血瘀,治疗以益气活血为核心.擅长运用多种活血药,包括理气活血的延胡索、郁金,凉血活血的赤芍、丹参,补血活血的鸡血藤和破血行气的三棱、莪术等.灵活运用多种参类药益气扶正,如红参、人参、太子参、党参等;同时注意调和阴阳,常用高良姜温阳和沙参养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中药单体、药对药组及复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干预包括手术切除病灶和激素治疗,通常疗效有限且存在药物不良反应.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通过干预疾病不同环节,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效益.本文对三棱、莪术的现代药理学进行简单论述,深入总结中药单体与经典复方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通过信号通路在炎症、免疫系统、血管生成、激素调节等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使用中药单体、药对药组及复方治疗EMs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陈康清治疗慢性结肠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陈康清老师认为,脾肾虚致泄为慢性结肠炎主要病机.陈老师运用"态靶辨治"理论治疗慢性结肠炎,将慢性结肠炎分为炎症期、炎积癥瘕期、康复期三个阶段,将其发展的某一阶段的病理过程分为"郁火态、湿热态、癌毒态、阴火态"四种状态,辨证分为八种证型: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寒热错杂)等.炎症期以"湿热态""郁火态"为纲,辨证为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脏连丸为靶方;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治法为疏肝解郁,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柴胡疏肝散为靶方;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治法为疏肝化瘀,健脾化湿,通降肠腑,以大柴胡汤、大黄牡丹汤为靶方等.炎积癥瘕期以"癌毒态"为纲,如辨证为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治法为温阳健脾,散寒祛浊,以附子理中丸为靶方;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理气行滞,以二陈汤合参苓白术散为靶方;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治法为平调阴阳,化瘀理气行滞,以乌梅丸或半夏泻心汤合蛰虫丸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气机虚弱加之有形之邪的复合态,如遇蒹加毒痰癌态,可加"半边莲配伍七叶一枝花""蒲公英配伍山慈菇"药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痰瘀毒积态,选用"三棱配伍莪术、胆南星""血竭配伍白附子"药对活血化瘀,化痰散郁.康复期以"阴火态"为纲,如辨证为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治法为温肾健脾,散寒祛毒,利水消肿,以归脾汤、实脾饮为靶方;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治法为补中益气,升阳祛毒,以补中益气汤、八珍汤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功能虚弱,病邪渐除,根据临床症状及靶方加相应靶药,如遇蒹加气虚乏力,选用红参、西洋参等;如蒹加气滞食积选用调理气机之枳壳、陈皮、青皮等,消导开胃之薏苡仁、炒白术、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等.陈老师还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病因靶药、症靶药、标靶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司徒仪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规律的数据挖掘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基于个性化知识图谱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广东省名中医司徒仪教授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规律,为EMs的中医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基于EMs诊治的文献研究基础,采用人机结合方法建立名医理法方药本体知识树;采集司徒仪教授于2013年至2019年在广东省中医院门诊诊治的EMs患者的病历,对采集的病案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形成知识集,构建EMs的中医药诊疗知识图谱,分析疾病特征与用药规律.[结果]EMs患者的核心症状群为痛经、慢性盆腔痛、不孕,证候以血瘀为核心,气滞、肾虚、气虚为主要病机.频繁项集分析得到的核心药物组合有"延胡索-香附-白芍""枸杞子-桑寄生-茯苓-山药""枳壳-益母草"等.基于知识元聚类和神经网络算法而构建的EMs词云图显示,丹参-赤芍、延胡索-郁金、桂枝-牡丹皮-赤芍-茯苓、丹参-赤芍-三棱-莪术、川芎-延胡索、桑寄生-菟丝子等为司徒仪教授治疗EMs的常用药物组合.有关中药、症状、证型之间的层次聚类分析和关联网络构建结果显示,证型、症状、用药间存在复杂的内在联系.[结论]司徒仪教授治疗EMs以活血化瘀、补肾为主要治疗方法,同时顺应月经周期,攻补兼施.基于语义网络的知识图谱分析与数据挖掘有助于将司徒仪教授的临床诊治经验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可为EMs的中医辨治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三棱-莪术药对在结直肠癌中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结直肠癌发病隐秘,多数患者在出现症状时已发生转移,常规治疗手段对于延长结直肠癌转移患者生存率没有显著效果.探究治疗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以及研究新的靶点药物有望成为突破治疗进展、延长患者生存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中药是我国的宝贵资源,80%以上新药物的发现都来源于中药天然产物.中医药治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减少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改善术后不良症状.大量研究表明,三棱-莪术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潜力.该文从中医药学对结直肠癌的认识、三棱-莪术药对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三棱-莪术药对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谢晶日教授从"虚毒瘀"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特色心悟
编辑人员丨2024/7/6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持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谢晶日教授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总的病机为正气亏虚,湿热疫毒之邪滞于肝脾,病久湿热瘀毒互结,终致肝脾肾虚损.病位及病性方面,谢师指出慢性乙型肝炎初起责之于肝,继则累及脾、肾、胆、胃等,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方面,谢师针对该病"虚毒瘀"的病机分别提出了"健运脾胃,顾护根本""清热解毒,兼重除湿""活血祛瘀,缓通肝络"的特色治法;用药方面,寒温并举,苦甘齐施,辛散气血,肝脾同调;常用药物有柴胡、黄芪、白术、太子参、陈皮、鸡内金、连翘、板蓝根、田基黄、水飞蓟、泽泻、猪苓、三棱、莪术、延胡索、川芎等,其辨证思路清晰,选方加减灵活,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黄力辨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发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黄力教授辨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再发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黄力教授于中日友好医院门诊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有效病例的处方资料.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处方中药进行频次统计、功效和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共得到中药处方344首,涉及中药209味,累计用药频次为5 874次.以出现频次居前30位的中药为高频中药,其中使用频次>100次的中药依次为黄芪、川芎、葛根、红景天、三七、茯苓、降香、白术、莪术、三棱、山药、陈皮、法半夏、党参、甘草等.高频中药的功效归类以活血化瘀药和补气药最多.药物的药性以温性、平性和寒性为主,药味偏甘、辛、苦,归经以归脾经、肺经、肝经为主.挖掘得到关联规则30条,聚类组合5类,公因子11组.[结论]黄力教授治疗心血管疾病常以气、血、水理论为指导,尤重气机升降;认为气虚血瘀为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基本病机,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立法,五脏同调、寒温并用,辅以益气健脾、化痰利水、安神宁心、行气散结、破血逐瘀之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