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新报告50岁及以上经异性性传播HIV/AIDS患者分子网络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浙江省金华市2020-2022年新报告经异性性传播≥50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病例性行为和传播网络特点,为艾滋病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20-2022年新报告的经异性性传播≥50岁HIV/AIDS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调查对象抗病毒治疗前的血液样本,通过核酸提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pol基因,通过Sequencher 5.0软件拼接整理测序结果,BioEdit v7.2.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使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HIV分子传播网络进行分析.结果 517例经异性性传播病例中,以1年前感染(369例,71.37%)、本地感染(309例,59.77%)为主;经商业异性性行为传播242例(46.81%),经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传播213例(41.20%),经配偶固定性伴传播62例(11.99%).采集血样410份,成功获得序列369条,共检出14种HIV-1基因亚型,以CRF07 BC(179例,48.51%)、CRF01_AE(98例,26.56%)、CRF08_BC(58例,15.72%)为主.165条序列进入分子传播网络,形成40个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年龄组[与50~59岁年龄组比较,比值比(OR)=1.70,95%置信区间(CI):1.04~2.79]、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与临床就诊比较,OR=3.68,95%CI:1.32~10.22)的HIV-1成簇率更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与小学及不识字/少识字比较,OR=0.41,95%CI:0.18~0.90)的HIV-1成簇率更低.8个大簇占成簇病例数的49.09%(81/165),C1、C2传播以包含暗娼病例的商业异性性行为为主;C3、C5、C6和C8以未含暗娼的商业异性性行为为主;C4以某男性病例为核心通过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HIV,继而引起婚内和固定性伴间的传播;C7以另一男性病例为核心通过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HIV,继而引起4名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伴感染.结论 浙江省金华市经异性性传播≥50岁中老年病例商业异性性行为和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并存,HIV-1亚型多样,成大簇的本地感染比例较高,区域聚集性明显,并存在跨县(市)传播.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干预,加强≥50岁人群检测与溯源调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马尔尼菲篮状菌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致艾滋病患者回盲部溃疡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现报道1例以发热、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艾滋病患者,最终诊断为马尔尼菲篮状菌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继发回盲部溃疡,经过抗真菌联合抗病毒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较为少见,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艾滋病患者回盲部溃疡则更为罕见。通过病例汇报结合文献复习,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达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诊断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血流感染(BSI)患者的病情重、病死率高,社区老年人占比大,在识别、诊断老年人社区获得性BSI方面,全科医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回顾了老年人社区获得性BSI的诊断现状。全科医师可通过早期临床表现、可及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外送血培养,对此类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转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致关节感染皮疽诺卡菌的耐药表型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致关节感染的两株皮疽诺卡菌( Nocardia farcinic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其耐药性。 方法:2020年1月收集两株导致老年患者膝关节感染的皮疽诺卡菌菌株,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对细菌进行鉴定,根据CLSI M24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test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通过ABRicate工具比对获得性耐药和毒力基因,Snippy等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同源性等基因特征分析。结果:本研究的临床分离株均为皮疽诺卡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TMP/SMX)耐药,对亚胺培南、利奈唑胺和含有酶抑制剂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携带A类β内酰胺酶基因 far-1、RNA聚合酶结合蛋白基因 RbpA、多耐药外排泵转录激活因子基因 MtrA和调节转录因子基因 vanR-O,分别介导对β内酰胺抗生素、利福平、大环内酯类药物和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不含有获得性TMP/SMX耐药基因,二氢叶酸还原酶家族基因存在多个错义突变,均携带与结核分枝杆菌同源的 icl、 mbtH、 phoP、 relA毒力基因,SNP同源分析表明两株皮疽诺卡菌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两株菌仅存在10个SNP位点、6个复合基因和1段基因缺失变异。 结论:全基因测序技术有助于研究诺卡菌的分子特征和耐药机制;皮疽诺卡菌对TMP/SMX耐药现象需要重视,参与二氢叶酸代谢途径的酶基因突变有可能是TMP/SMX耐药的原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和儿童患病的危险因素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的感染率,明确其危险因素并评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模式,以此推荐临床上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最佳经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2008~2019年在以色列耶路撒冷Shaare Zedek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患儿的医疗资料。将CA-MRSA感染患儿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CA-MSSA)感染患儿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620例患儿,其中CA-MRSA组有124例,MSSA组有496例。CA-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小(1~5岁)、女孩、阿拉伯民族且居住在东耶路撒冷。CA-MRSA的发病率在过去十年中有所增加,平均为11.2%。MSSA对克林霉素耐药性增加,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耐药性仍较低。结论:耶路撒冷的CA-MRSA发病率不断升高,MSSA和MRSA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模式发生改变。持续监测CA-MRSA患病率和耐药性以优化疑似葡萄球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调节性B细胞在慢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 Breg)是一类具有负向免疫调节作用的B淋巴细胞亚群,其对免疫应答的调控已被认为是小鼠和人类免疫系统的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对Breg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但近年来Breg在慢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引起关注。本文归纳了Breg的表型、作用方式及其在慢性感染性疾病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为慢性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疱疹病毒6型脑膜脑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所致脑膜脑炎常见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或移植术后患者,罕见于免疫正常成人。该病临床表现为头痛、嗜睡、昏迷、癫痫发作、精神症状和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抗病毒治疗有效,治疗不及时则预后不良。文中总结分析了天津市海河医院2019年10月收治的1例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所致脑膜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反复发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不易诊断,脑脊液二代测序可提高其检测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革兰阳性菌所致脓毒症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以可视化形式了解我国革兰阳性菌(G +菌)所致脓毒症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内容,分析其大致研究方向,从而掌握近年研究热点话题。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从建库至2019年10月以中文形式全文发表的G +菌所致脓毒症相关文献。对相关文献发表年份、发表期刊、研究机构和作者的分布及趋势进行统计,并采用Ucinet 6.0软件绘制作者的社会网络关系图,分析其内在联系。提取相关文献的主题词,采用Ucinet 6.0软件中的NetDraw按照中心度排列各主题词之间的关系,采用书目信息共现分析系统软件(BICOMS2软件)对高频主题词进行归类并生成可视化矩阵,采用图形聚类工具软件(gCLUTO软件)对高频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并生成可视化曲面图,分析当前G +菌所致脓毒症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及研究方向。 结果:共检索G +菌所致脓毒症相关文献1 976篇,排除会议摘要、新闻报道、研究资讯、内容缺失或与主题不符的文献26篇,最终共1 950篇纳入可视化分析。发文量分析显示,1979至1992年G +菌所致脓毒症相关研究较少,从2008年开始呈几何倍数增长,2008至2018年累计发文量达1 144篇,约占总发文量的58.67%(1 144/1 950)。1979至2019年累计发文量超过5篇的院所共23家,其中达到或超过10篇的院所有6家,超过20篇的院所有1家;载文量超过100篇的期刊仅5本;参与相关文章撰写的作者5 381人,但累计发文量超过10篇的高产作者不多,且未见跨省市院所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出现频次超过5次的103个高频主题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显示,G +菌所致脓毒症研究主要围绕"脓毒症"展开,包括耐药性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脓毒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免疫力较为低下的新生儿和儿童;治疗药物的选择逐渐向抗耐药性较强的糖肽类、人工合成的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发展。针对G +菌所致脓毒症治疗药物的研发可能成为未来脓毒症相关内容的研究方向或新领域。对103个高频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显示,目前G +菌所致脓毒症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五大主题,即脓毒症的早期诊断,脓毒症的细菌感染途径、院内获得性感染、细菌耐药,脓毒症的流行病学防治基础,静脉导管感染相关脓毒症,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护理及预后。 结论:近年来G +菌所致脓毒症研究热度整体呈升温趋势,但跨院所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仍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糖皮质激素在非HIV/AIDS患者肺孢子菌肺炎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肺孢子菌肺炎(PCP)是一种由肺孢子菌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真菌感染。随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出现,HIV/AIDS患者罹患PCP感染的概率降低,且治疗效果明显改善。而另一方面PCP在肿瘤放化疗、免疫治疗、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等因素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受损等非HIV/AIDS患者中越来越常见。全球范围内PCP的研究热点正在从HIV感染合并PCP(HIV-PCP)向非HIV-PCP转变。与HIV-PCP相比,非HIV-PCP临床进展迅速,病情严重,病死率也更高。研究显示90%的非HIV-PCP患者在感染前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如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器官移植和风湿病患者中,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PCP易感的重要风险。临床观察发现,PCP经常发生在糖皮质激素减量过程中,发生PCP时,较高比例的患者会出现肺部弥漫性病变,严重者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目前非HIV-PC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也缺少有效的治疗措施,需要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生物标志物在艾滋病定义性恶性肿瘤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AIDS相关恶性肿瘤与HIV感染有密切联系,尽管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HIV在感染者体内的复制,但HIV感染者体内仍然存在慢性炎症和免疫功能紊乱,增加了HIV感染者罹患AIDS定义性恶性肿瘤(AIDS-defining malignancies,ADMs)的风险。本文对ADMs具有临床意义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包括细胞计数、血液中的核酸、血浆或血清中的蛋白质和遗传多态性等,希望能够提高ADMs的诊断效率和患者的生存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