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新进展:从一般人群到特殊人群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4i)是一种口服降糖药,通过葡萄糖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增加胰岛素分泌,并减少胰高糖素分泌,改善高血糖。DPP-4i联合胰岛素治疗已被证实可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对体重影响中性,且耐受性良好。利格列汀是一种主要经胆汁和肠道排泄,经肾脏排泄比例约为5%的DPP-4i,因此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无须调整剂量,可广泛应用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随着利格列汀在各种不同类型T2DM患者中的研究深入,新的临床证据不断涌现。该文结合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从胰岛素治疗方案及临床应用人群的角度,对利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的相关随机对照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数据进行梳理,探讨此联合治疗方案在一般患者及特殊患者中的应用。除了疗效和安全性外,也探讨了此联合治疗方案的其他获益,以促使临床治疗方案制定的合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葡萄糖激酶激活剂HMS5552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大量基础研究已证明,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可不同程度提高葡萄糖激酶(GK)活性,有效降低血糖,但在临床试验中多数却因降糖效应不佳或不良反应明显而停滞不前。HMS5552作为第4代新型GKA,具备较好的药代动力学及酶动力学特征,在健康受试者及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均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HMS5552单药治疗可显著降低HbA1c,对胰岛β细胞具有持续保护作用。HMS5552已率先进入Ⅲ期确证性临床研究阶段,目前Ⅲ期试验正在进行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催产素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催产素(oxytocin, OT)是一种由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合成分泌并储存在神经垂体的生殖系统激素。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无论是内源性OT还是外源性OT,缺血/再灌注前还是缺血/再灌注后给药,均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具有保护作用。研究表明,OT通过增加心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强对缺血的耐受性,作用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线粒体ATP敏感性K +通道(mitochondrial adenosine triphosphate-dependent potassium channel, mitoK ATP)减轻细胞内钙超载,通过减少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产生、增加抗氧化物含量等方式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炎细胞聚集与炎症因子产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保护性分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和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等发挥抗I/RI效应。OT作为一种"老"激素,其心脏保护的"新"角色值得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烧伤小鼠的葡萄糖耐受性长期评估和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背景 烧伤患者预后与健康人群相比具有较高的糖尿病风险.既往研究多聚焦于短期内患者的血糖以及免疫功能的改变.目的 观察烧伤小鼠长期的血糖调控和脾T细胞靶向代谢水平,为探讨烧伤患者长期免疫力低下的代谢机制提供初步依据.方法 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假伤组(n=44)和烧伤组(n=46),烧伤组建立小鼠15%全身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烧伤模型,另取7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作为对照组.造模24 d时,随机选取对照组2只、假伤组4只、烧伤组6只处死,磁珠分选脾CD3+T细胞,高压液相色谱结合质谱仪检测T细胞靶向代谢产物果糖1,6-二磷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顺乌头酸、异柠檬酸、琥珀酸、乳酸和腺苷酸荷能.造模3个月时,比较各组小鼠血糖和血浆胰岛素的水平以及对葡萄糖耐受性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结果 烧伤后24 d的小鼠脾T细胞的靶向代谢组学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及假伤组相比,烧伤组小鼠T细胞糖酵解途径中的果糖1,6-二磷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琥珀酸、乳酸和腺苷酸荷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顺乌头酸和异柠檬酸减少(P<0.05).烧伤后3个月烧伤组小鼠的血糖水平高于假伤组小鼠(P=0.022),但血浆胰岛素水平与假伤组小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73).萄糖耐受性试验中烧伤模型对于烧伤组血糖的影响高于假伤组(P<0.001),但是在胰岛素敏感实验中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683).结论 小鼠烧伤后血糖在较长期处于升高水平,且存在T细胞葡萄糖代谢缺陷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儿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30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在成人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已有广泛应用,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GLP-1RA也可用于儿童肥胖和短肠综合征的治疗.本篇综述主要关注GLP-1RA在儿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GLP-1RA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降低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来改善儿童肥胖患者的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在短肠综合征中,GLP-1RA可增加肠道对养分的吸收,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减少外源性葡萄糖的使用,增加脂肪的利用.GLP-1RA虽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也存在低血糖、恶心和呕吐、胰腺炎和甲状腺癌等风险,故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进一步开展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高耐酸酒酒球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及其苹果酸-乳酸发酵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为选育出高度耐酸性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突变菌株,研究其胁迫耐受性能及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能力.[方法]以酒酒球菌SD-2a为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技术,筛选高耐酸性酒酒球菌突变菌株,并探究其乙醇耐受性及在模拟酒和葡萄酒条件下的MLF能力.[结果]经过ARTP诱变处理后,利用pH 3.0的胁迫传代培养和分离纯化等,获得了 5株p-葡萄糖苷酶活性较好的耐酸突变菌株,且在高乙醇浓度下表现出了较好的耐乙醇性.其中突变菌株ARTP-2在模拟酒中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L-苹果酸累积降解量最高,且其在葡萄酒中L-苹果酸降解速率快于出发菌株,在第18天完成MLF,发酵后的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接种SD-2a的酒样.[结论]突变菌株ARTP-2具有良好的胁迫耐受性和MLF能力,对葡萄酒的香气起到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优质的MLF商业发酵剂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耐高温酿酒酵母的构建与高温耐受机制解析
编辑人员丨2024/1/13
旨在构建优良的高温耐受酿酒酵母菌株,并探究其高温耐受机制.通过CRISPR/Cas9 技术在絮凝性工业酿酒酵母KF-7 中敲除ASP3(编码 L-天冬酰胺酶Ⅱ)并进一步高表达CRZ1(编码具有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Crz1p),通过比较转录组解析重组菌株的高温耐受机制.结果显示,在 44℃高温条件下,ASP3 敲除菌株KAS11 利用 98.36 g/L葡萄糖产生 43.68 g/L乙醇.在KAS11 基础上高表达CRZ1 后,菌株KASCR7 发酵 105.37 g/L葡萄糖产 48.02 g/L乙醇.与KF-7 相比,两个重组菌株的乙醇产量分别提升了 4.77%和 15.18%.比较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重组菌株的核糖体生物合成及翻译相关基因受到抑制,而热休克蛋白基因以及NAD+、NADH、嘌呤、甘油、脯氨酸等合成相关基因受到诱导,这些响应可能共同导致重组菌株的高温耐受性提升.研究结果可为构建高温耐受酿酒酵母菌株提供优良菌株资源和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氧化还原敏感型基因元件增强酵母木质纤维素水解液抑制物胁迫耐受性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纤维素乙醇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酿酒酵母利用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发酵过程易受多种抑制物胁迫的影响,因此提高其胁迫耐受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细胞内设计了一种氧化还原敏感型基因元件,通过生物传感器Yap1 感应胞内氧化还原状态,以调控抗胁迫基因智能表达.首先,分析了Yap1 调控的天然内源启动子PTRR1、PTRX2 和PMET16 对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典型抑制物的响应强度.其次,根据不同胁迫种类组合相应启动子与抗胁迫的效益基因,构建氧化还原敏感型基因元件提高了酿酒酵母的胁迫耐受性.最后,将表现较好的基因元件GP-CTT和GP-ADH串联整合到一起构建了双基因元件系统,在 5-HMF和H2O2 双重胁迫下细胞的死亡率与野生型相比下降了 69.6%.相较于单基因元件GP-CTT,双基因元件整合菌株的比生长速率、葡萄糖消耗速率和乙醇生产速率分别提高了64.2%、60.1%和 58.9%,重组菌株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提高了 40.2%.本研究通过理性设计氧化还原敏感型基因元件的遗传回路,强化胞内关键抗氧化酶和醛降解途径,系统地提高了酿酒酵母的胁迫耐受性,为动态地提高酵母鲁棒性提供了新的见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CapeOx方案治疗早发型结肠癌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CapeOx方案治疗早发型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7 年 6 月—2021 年5 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 96 例早发型结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48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CapeOx方案化疗,化疗第 1~14天餐后 30 min口服卡培他滨片,1 g/m2,2 次/d;第 1 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130 mg/m2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中后给药,1 次/d,每次滴注2 h.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化疗第 1~14 天静脉滴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30 mL/次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中后给药,1 次/d.两组均以 21 d为1 个周期,且均连续治疗2 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72-4、CA5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C)评分.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是 47.92%,较对照组的 35.42%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疾病控制率(DCR)是 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0.83%(P<0.05).治疗后,两组FACT-C中生理状况评分、情感状况评分、附加关注领域评分及量表总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均以治疗组患者增加更显著(P<0.05);功能状况和社会/家庭状况领域评分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A199、CA72-4、CA50和VEGF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均以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白细胞减少、肝肾损害、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 18.75%、10.42%、14.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7.50%、27.08%、33.33%(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CapeOx方案治疗早发型结肠癌具有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近期疗效、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提高化疗耐受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贺兰山东麓优良本土酿酒酵母筛选及发酵特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背景]商业酵母的使用造成葡萄酒同质化问题严重,发掘优良本土酿酒酵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从 168 株宁夏本土酿酒酵母菌株中筛选出性能优良、具有出色葡萄酒发酵能力的菌株.[方法]基于杜氏管发酵试验和乙醇、高糖等耐受性试验分析产H2S能力及生长曲线测定的方法,筛选出发酵力好、耐受性强、低产 H2S 的本土酿酒酵母进行赤霞珠葡萄酒发酵试验,测定葡萄酒样基础理化指标、酚类物质和挥发性成分,探究筛选出的酿酒酵母发酵特性.[结果]初步筛选出发酵快速,能适应 13%乙醇、350 g/L葡萄糖、250 mg/L SO2、pH 1.0 的生存环境且低产H2S的 4 株本土酿酒酵母 YC-E8、QTX-D17、QTX-D7、YQY-E18.菌株 YC-E8 产甘油能力强,所发酵酒样香气与商业酵母 XR、F33 最为接近,适用于赤霞珠葡萄酒的发酵.菌株 QTX-D17 发酵酒样中酒精、单宁、总酚和花色苷含量最高,表现出本土酿酒酵母优良的发酵特性.菌株QTX-D7所发酵酒样香气中乙酸乙酯、辛酸乙酯、1-壬醇等物质含量较高,赋予了葡萄酒香蕉味、苹果味、菠萝味、椰子味等愉悦花果香.[结论]最终筛选出 3 株优良本土酿酒酵母 QTX-D17、YC-E8 和QTX-D7,其酿酒特性风格不一,有潜力酿造产区特色葡萄酒,为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酿酒微生物资源开发提供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