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人工智能的血细胞形态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性能的多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人工智能(AI)血细胞形态分析仪(AI阅片机)对外周血白细胞检测的性能。方法:多中心研究。(1)从全国11家三级医院收集3 010份静脉血标本,用AI阅片机进行14类白细胞分析,并且将预分类结果与资深形态学专家审核后结果进行比较,以此评估AI阅片机白细胞预分类的符合率、检出率、特异度和一致性。(2)从3 010份血液标本中选取400份血液标本(预分类人工审核后含异常白细胞的标本不少于50%),由形态学专家进行人工镜检并分析人工审核后的WBC分类结果和专家显微镜镜检结果之间的相关性。(3)从3 010份血液标本中找出诊断为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的标本结果,通过比较预分类和专家审核后结果,反映AI阅片机对这5种恶性血液病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异常白细胞的预分类的能力。WBC预分类和专家审核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Cohen′s Kappa 检验,比对试验采用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并根据公式统计符合率、检出率、特异度、准确度。结果:(1)AI阅片机可对14类白细胞及有核红细胞进行预分类,与形态学专家审核后结果对比,白细胞总的预分类符合率达97.97%,其中正常类型白细胞预分类符合率均>96%,总的异常白细胞预分类符合率>87%。(2)AI阅片机专家审核后结果与人工镜检对比,各种白细胞类型及有核红细胞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各阶段幼稚粒细胞、原始细胞、有核红细胞、恶性细胞均 r>0.90,反应性淋巴细胞 r=0.85),参考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定义的白细胞阳性血涂片标准,AI阅片机对白细胞异常标本具有与人工镜检同等的筛查能力。(3)对5种恶性血液病中有较大意义的白细胞与形态学专家审核后结果进行对比,AI阅片机对原始细胞预分类符合率均>84%,检出率均>94%。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异常早幼粒细胞检出率为95.40%。 结论:AI阅片机对外周血中各类型白细胞的预分类结果与专家审核后结果的总体符合率和检出率均较高,与人工镜检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为恶性血液疾病的筛查提供了高效的辅助检测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噬血细胞形态在感染相关HLH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感染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IAHLH)患者骨髓涂片噬血细胞(HPC)形态不同,其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细胞因子水平、疾病预后是否有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初治IAHLH共24例,选择非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感染性疾病20例为对照组。IAHLH组年龄(34±13)岁,男17例(71%),女7例(29%);非HLH组年龄(43±16)岁,男14例(70%),女6例(30%)。复检初诊骨髓涂片,将HPC分为不吞噬有核细胞的HPC-1型和吞噬有核细胞的HPC-2型。比较IAHLH组和非HLH组、骨髓有HPC和无HPC、骨髓仅见HPC-1和骨髓可见HPC-2的患者确诊后1年内病死率、HLH-2004诊断相关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8、干扰素(IFN)-γ水平的组间差异。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 χ 2检验和 Fisher精确概率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发热、肝大和脾大阳性率、病死率在IAHLH组依次为100%(24/24)、63%(15/24)、92%(22/24)、46%(11/24),非HLH组依次为55%(11/20)、0(0/20)、25%(5/20)、0(0/2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在骨髓有无HPC、HPC是否吞噬有核细胞的IAHLH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骨髓可见HPC-2和骨髓仅见HPC-1的IAHLH患者的IFN-γ水平分别为400(246,532)、146(38,18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高于后者[ P=0.02,95% CI 233(75.8~397)],其他细胞因子和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PC是否吞噬有核细胞,IAHLH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病死率无差异,但巨噬细胞激活因子IFN-γ水平有差异,HPC吞噬有核细胞者其IFN-γ水平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良血涂片法在血小板计数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应用四种方法分别进行血小板计数,旨在为实验室检测血小板计数异常时推荐适宜的复检方法。方法:收集2020年8-9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电阻抗法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值组、中值组、高值组各100例,并基于流式细胞术作为血小板计数的参考方法,分别与电阻抗法、牛鲍计数板法和改良血涂片法的计数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电阻抗法[低值组:(86.1±10.3)×10 9/L,中值组:(221.8±41.8)×10 9/L,高值组:(441.3±51.4)×10 9/L]、牛鲍计数板法[低值组:(85.2±10.1)×10 9/L,中值组:(219.3±37.7)×10 9/L,高值组:(443.1±54.5)×10 9/L]、改良血涂片法[低值组:(86.1±10.1)×10 9/L,中值组:(218.1±37.7)×10 9/L,高值组:(442.6±53.3)×10 9/L]的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流式细胞术[低值组:(85.4±10.1)×10 9/L,中值组:(220.7±42.0)×10 9/L,高值组:(440.9±50.0)×10 9/L]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上述三种方法与流式细胞术的血小板计数结果之间均具有一致性。 结论:改良血涂片法与参考方法的比对结果一致,且具有不需要特殊仪器、计数同时可以观察血细胞形态、涂片易于长期保存等优点,建议首选改良血涂片法作为血小板计数的复检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YH9相关疾病六个家系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相关疾病(MYH9-RD)家系患者的临床特征、基因变异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断的MYH9-RD 6个家系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基因变异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 t检验比较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法的结果。 结果:6例先证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4.0(0.5~7.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低6例,鼻衄3例,皮肤淤点淤斑2例,外伤血肿1例,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1例。其中1例先证者无家族史,余5例均为家系患病。6个家系共12例患者,2个家系2例患者长期存在镜下肾源性血尿,1个家系2例患者有早发性白内障病史,3个家系5例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呈慢性轻度升高。12例患者共发现4种MYH9基因变异,分别为第17号外显子c.2104C>T(p.R702C)变异,第31号外显子c.4270G>A(p.D1424N)变异,第39号外显子c.5521G>A(p.E1841K)变异,第41号外显子c.5797C>T(p.R1933X)变异。经家系验证分析,第一个变异是自发变异,其余变异均来自父亲或母亲。血常规示12例患者血小板数量均下降,仪器法计数结果明显低于手工计数法[(33±17)×10 9比(60±21)×10 9/L, t=-5.83, P<0.05],血涂片可见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异常包涵体“三联征”。MYH9基因变异的位置在编码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ⅡA的N端具有ATP酶活性的动力区域“头部”(R702C)患者血小板数量严重减低(<20×10?/L),包涵体不明显;而C端“体尾部”位置变异患者包涵体明显可见,血小板数量相对较高(40×10?~80×10?/L)。 结论:MYH9-RD临床表型异质性明显,MYH9基因变异位置与血小板数量和包涵体特征有一定关系。对于病史较长、病因不明和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不管有无家族史,均应警惕MYH9-RD可能。血常规分析和血涂片形态学是筛查和诊断该病的首要步骤,实验室应重视形态学复检规则和规范报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套细胞淋巴瘤伴淋巴细胞血小板卫星现象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血小板卫星现象是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的一种,它是指血小板在多形核嗜中性粒细胞周围形成玫瑰花结的体外现象。本例患者男,64岁,因“胸闷、心慌”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血常规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在外周血涂片复检中发现了罕见的淋巴细胞周围血小板卫星现象。将该现象与其他临床查体结果结合判断,考虑与淋巴瘤有关,以此为依据建议患者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改变患者的诊断方向。完善血液病相关检查后,确诊为套细胞淋巴瘤。应用R-CHOP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病情控制良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恢复正常,外周血涂片血小板卫星现象消失,为患者的治疗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人工智能辅助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引起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变化的相关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临床实验室血细胞分析的重要复检手段。人工显微镜下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被认为是标准方法,但存在的不足明显限制了其广泛开展和深入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具有检验效率高、重复性好、便于结果审核和确认等性能特点,但该技术方法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方面,在应用时需要制定科学、规范、有效的检验流程和操作程序。为此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等3家学术团体组织专家结合文献学习和来自全国多家医疗机构的专家临床工作总结制定了本专家共识。共识包括术语和定义、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血涂片染色、临床应用范围、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估、阅片方式和数据采集、结果分析和报告、数据保存共享和再利用、检验人员的能力要求、标准化共10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28条专家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参数显微镜对外周血细胞复检计数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研究显微镜目镜参数视场数对血涂片法手工计数白细胞和血小板结果的影响,并验证血小板估算计数公式的正确性,探讨规范显微镜用于血细胞计数的参数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改良牛鲍计数板法、血涂片法 3 种方法计数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其中,血涂片法采用 18 和 26.5 两种不同视场数的显微镜分别计数,将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分别经过公式(r=2、r=10、r=15、血小板估算公式)换算后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改良牛鲍计数板进行相关性和秩和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视场数为 18 和 26.5 的显微镜计数白细胞结果之间,血涂片法白细胞估算值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改良牛鲍计数板结果之间,视场数为 18 和 26.5 的显微镜计数血小板结果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r=10 和r=15 时 2 种视场数的显微镜血涂片法计数血小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场数为 18 的显微镜计数高值血小板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之间,视场数为 26.5的显微镜血涂片法计数 3 种浓度的血小板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改良牛鲍计数板法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场数为 18 时的血小板估算公式估算低值血小板,视场数为 26.5 时的血小板估算公式估算正常值血小板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改良牛鲍计数板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视场数的显微镜对于血涂片法计数白细胞和血小板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可按照公式应用于细胞估算和计数,将会极大解决复检问题,值得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SYSMEX XN-350血液分析仪检测儿童全血样本白细胞分类和Q-Flag标识准确性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评估sysmex XN-350 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和Q-Flag标识在儿童全血标本检测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24例0~12岁儿童静脉抗凝全血样本,分别进行仪器检测和涂片染色人工镜检分类.对XN-350 白细胞分类及Q-Flag标识结果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仪器的准确性.结果 两种方法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986,0.893,0.798 和 0.754(均P<0.001).仪器各Q-Flag标识特异度较好(均>90%);除Left Shift(90.91%)较高外,其余参数敏感度较低.Left Shift,PLT Clump,NRBC,Aty Lymph和Blast/Abn Lymph的阴性预测值较好(均>85%).Aty Lymph,PLT Clump和Blast/Abn Lymph的阳性预测值相对较佳,分别为79.41%,80.00%和 75.33%.结论 应用XN-350 血液分析仪检测儿童样本时,白细胞分类结果可靠,是儿科门急诊首选的小型血液分析仪.而仪器Q-Flag的假阳性率较高,需对标识报警的样本进行必要的人工复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增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贝克曼库尔特ACT 5 diff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增高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本院检验科复检标准,收集472例仪器警告显示异常及100例临床输注脂肪乳患者的标本同时进行手工显微镜计数及血涂片染色复检.结果 复检中发现160例标本血小板仪器计数结果明显高于手工显微镜计数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98例为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所致假性血小板增高,31例为小红细胞及红细胞碎片干扰所致假性血小板增高,27例为患者输注脂肪乳后所致血小板数假性增高,其余4例未找到明显原因.结论 贝克曼库尔特ACT 5 diff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现象,出现警告提示应及时用手工计数或血涂片染色复检,对于输注脂肪乳的标本最好采用光学法仪器计数来避免干扰,保障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起聚集性发热事件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一起聚集性发热事件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为今后类似事件的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8月,某部报告营区内出现不明原因群体性发热病例.发病后第2~3 d,医院收治8例发热病例,采集其咽拭子标本,分别进行呼吸道病毒核酸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菌学涂片、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8例咽拭子标本中,6例血培养分离出溶血性链球菌,经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药敏实验发现该菌株耐药性较低,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等常用抗生素均较为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患者经阿莫西林或左氧氟沙星治疗,症状消失,细菌复检为阴性.结论 引起这次聚集性发热事件的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细菌分离株耐药性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