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行业标准《血浆凝固实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卫生行业标准《血浆凝固实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指南WS/T 359—2011》对凝血试验血液标本采集器具、抗凝剂、信息确认、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及处理等方面做了规范,近十年来有效提高了凝血检验前的质量。为了进一步保证凝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推动该标准在国内尤其是市、县及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理解与应用,本文对该标准的条款进行了解读,包括采血器具选择及抗凝剂浓度、检验前标本申请单与标签信息确认、标本采集程序与注意事项、标本的运送、接收、处理与保存等,并结合国际其他相关指南以及笔者在检验实践中应用标准的体会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规范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脑脊液的多参数流式细胞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目前,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是CNS受累的金标准,但其灵敏度较低。多参数流式细胞分析(MFC)显示出比CSF细胞学更高的灵敏度。CSF细胞学检查阴性而MFC阳性的隐匿性CNS累及,同显性CNS累及一样,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复发高风险相关。然而,由于CSF标本的特殊性——细胞数量少、活性低、干扰细胞多等因素,使得CSF的MFC应用受到限制。因此,亟须规范血液系统恶性肿瘤CSF的MFC检测。明确标本运送、抗体选择、阳性阈值设定等方面的标准措施,并规范报告分析、加强人员培训。这些措施将大大提高MFC在诊断血液系统恶性肿瘤CNS累及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国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机制和分子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全国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机制和分子特征。方法:收集自我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151所医疗机构2021年1—6月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按区域统一运送至3个中心实验室。中心实验室按照统一的实验方案进行菌种复核鉴定,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所有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菌株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和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共收集CRKP菌株4 314株,CRKP57.7%(2 396/4 152)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其次为泌尿道标本(12.3%,510/4 152)和血液标本(10.40%,432/4 15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氨曲南-阿维巴坦、黏菌素E、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对CRKP具有高度抗菌活性(敏感率90.3%~96.4%)。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及亚胺培南-瑞来巴坦在成人分离株中的敏感率高于儿童[分别为88.9%(3 399/3 822)和75.9%(2 902/3 822),51.4%(253/492)和50.4%(248/492)],而阿米卡星及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在儿童分离株中的敏感率更高(65.2%,321/492和65.2%,321/492比25.5%,975/3 822和36.8%,1 407/3 822)。KPC-2基因(85.9%,3 705/4 314)仍是我国CRKP中主要流行的碳青霉烯酶基因类型,其次为NDM(7.8%,336/4 314)及OXA-48-like(1.3%,56/4 314)基因。此外,部分菌株携带KPC-3、KPC-12、KPC-21、KPC-33和 KPC-71等基因。虽然产KPC-2是成人与儿童分离CRKP的主要耐药机制,但检出率差别大,分别为90.2%(3 447/3 822)和52.2%(257/492),儿童患者中CRKP携带NDM基因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分别为41.9%(206/492)和3.4%(130/3 822)。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显示,我国临床分离的CRKP仍以ST11克隆型流行为主。结论:不同省市之间分离CRKP的耐药机制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有所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胎儿游离DNA的产前检测失败因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介绍了基于胎儿游离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的产前检测失败发生率和原因,以及检测失败后的应对措施。根据检测平台的不同,基于cffDNA的产前检测失败率也存在差异,一般为0.12%~8.09%,其中大规模平行测序的失败率最低。造成检测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cffDNA浓度低于4%,属于最常见的原因;二是实验室检测过程中DNA提取、文库构建、测序、分析失败;三是检测前血液采集和样本运送到实验室出现的问题。在检测前应充分告知孕妇基于cffDNA的产前检测失败的可能性及相关风险,检测失败后为孕妇综合评估检测失败的原因及重复检测的可行性,制定个体化的产前遗传学检测方案。这对于缓解孕妇面临重复检测的焦虑或决定是否选择介入性产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城市急救用血无人机配送系统的建设与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城市无人机血液配送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和效果,为急救用血的配送提供新途径。方法:研究于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在杭州完成,主要参与单位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血液中心和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先构建城市急救用血无人机配送系统,研制无人机专用血液储存箱。利用无人机系统从浙江省血液中心运送血制品到浙大二院滨江院区,获取以下指标:(1)无人机送血的飞行时间;(2)血制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实时温度;(3)利用百度地图软件测出道路交通的送血时间,并与无人机飞行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城市无人机血液配送系统由智能物流无人机、低温血液储存箱、无人物流枢纽站、云端运行控制平台等部分组成。浙江省血液中心到浙大二院滨江院区的无人机航线距离(2.36±0.06)km,地面距离5.8 km,从2019年4月12日到2021年1月29日共飞行27架/次,飞行时间为(6.37±0.35)min,小于人工取血来回双程所需道路行驶时间(17.00±1.94)min。在一天的不同时间点,无人机送血可以节省15.98-4.28 min,平均节省(10.62±1.87)min。结论:城市无人机血液配送系统具有速度快、不受地面交通状况影响等优点,并能保证运输过程中血制品的安全,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肿瘤来源外泌体在其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外泌体是一种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的细胞外囊泡,参与细胞间的沟通,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存在于多种体液中,血液、尿液、脑脊液等均可分离、提取外泌体。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肿瘤细胞本身的特性,外泌体参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过程,包括肿瘤细胞间的信息传导、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等,对其开展研究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外泌体还可作为载体将药物运送至靶细胞,具有靶向治疗的潜力。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可利用外泌体的靶向识别特点设计药物,以此提升抗肿瘤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增强治疗效果。外泌体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很高的挑战性,其种类、大小与来源存在巨大异质性,且产生机制亦十分复杂。本文回顾了外泌体的提取和鉴定方法,并对肿瘤来源外泌体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血液培养是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最重要的检查之一,是诊断血流感染、菌血症的金标准。专家组对血液培养技术辅助血流感染诊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讨论,并对一些关键问题给出了共识性观点。共识包括术语、适应证、标本采集与运送、分析中检测、分析中问题处理、分析后相关工作和结果解释、分析后会诊和诊断标准7个部分,近百条建议。希望能为临床诊断和处置、实验室工作提供合理、实用的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救护车车载无人机平台的研发与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救护车车载无人机平台并验证其可行性,为区域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新内容。方法:研究于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在杭州进行,参与单位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市急救中心,组建医工信多学科团队,充分讨论应用的场景和功能需求。然后组成工程技术团队,进行设计、制造,安装调试。通过迅蚁云-无人机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模拟测试,选取浙大二院滨江院区与9个亚运会相关场地之间模拟9架/次飞行,并与救护车模拟(百度地图)行驶的距离及时间比较。最后选择上述地点之一和医院间进行多趟实际飞行测试,记录相应参数及安全性情况。结果:救护车车载无人机平台由无人机、车顶机巢、云端控制平台、5G救护车四部分组成,能够承担救护车和医院之间急救物资和血液样本快速运送等任务。在软件模拟飞行测试中,无人机的飞行距离和时间分别为(9.24±5.99)km和(10.27±6.64)min,均小于救护车的行驶距离和时间(13.5±8.89)km( P<0.05)和(31±16.44)min( P<0.05)。在实际飞行测试中,无人机飞行距离和时间分别为(4.54±0.19)km和(5.04±0.21)min,均小于救护车行驶的距离和时间(5.70±0.17)km( P<0.05)和(18.64±0.67)min( P<0.05),未发生不良事件。 结论:本研究设计的救护车车载无人机平台的性能和安全性较好,在快速转送标本和急救物资上较道路交通具有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红细胞在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红细胞作为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逐渐被发现不仅有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还以多种途径参与机体免疫调节.近期有多项研究发现红细胞可通过TLR9 在正常生理和感染状态下参与免疫调节,确定红细胞可通过表面的糖蛋白介导参与机体免疫应答,证实红细胞通过表面补体受体和结合细胞因子参与感染性疾病的进展和免疫调节.我们将总结红细胞通过以上几种分子在感染免疫应答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以增加对红细胞在感染免疫中作用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医疗机构内物流系统血液运送的应用及管理上海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前医疗机构内部血液由输血科发往临床用血科室仍以人工运送方式为主,费时费力,效率低下.随着各类物流传输系统在医疗机构内推广应用,医疗机构内的血液标本、病理标本、药品等物资运输方式正向方便、快捷、安全、高效、智能的运输模式转变.为了推进医疗机构内自动化物流系统运送血液的应用,提高发血效率,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性和及时性,经上海市医学会输血专科分会临床输血专家及血液管理专家讨论,特制订本共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