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心温胆汤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清心温胆汤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至12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60例BD躁狂发作患者,根据随机字母表法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用清心温胆汤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采用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价治疗前、后的躁狂程度,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价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两组患者血清NSE、Aβ水平与WAIS-RC、WM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BRMS评分均降低(均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WAIS-RC和WMS评分均升高(均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WAIS-RC和WM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NSE和Aβ水平均下降(均 P<0.05),且观察组的IL-1β、TNF-α、NSE和Aβ水平低于对照组(均 P<0.05)。NSE、Aβ水平与WMS评分,NSE水平与WAIS-RC评分均呈负相关(均 P<0.05)。 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清心温胆汤治疗BD躁狂发作患者在降低躁狂评分,降低血清IL-1β、TNF-α、NSE和Aβ水平,以及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方面要优于单独使用丙戊酸镁缓释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iR-216a-5p、S1P、NLR在腹膜透析合并腹膜炎患者中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miR-216a-5p、1-磷酸鞘氨醇(S1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腹膜透析(PD)合并腹膜炎(PDAP)患者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96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22例经腹透液细菌培养确诊为PDAP的患者设为PDAP组,74例未发生PDAP的患者设为非PDAP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腹透液中的白细胞计数(WBC)、血常规[钙、镁、磷、钾含量、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比较两组血清中的miR-216a-5p、S1P、NLR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DAP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16a-5p、S1P、NLR表达水平对PDAP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血清Hb、ALB、钙、钾、磷、TC、T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PDAP组血清中的镁低于非PDAP组( P<0.05),腹透液中的WBC高于非PDAP组( P<0.05)。PDAP组血清中的miR-216a-5p、NLR水平均高于非PDAP组,S1P低于非PDAP组(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miR-216a-5p、高NLR均是发生PD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高S1P是PDAP发生的保护因素(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三者联合检测PDA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91,高于miR-216a-5p、S1P、NLR单独检测(AUC分别为0.879、0.837、0.900),且其特异度均优于单独检测。 结论:高miR-216a-5p、高NLR是发生PDAP的独立危险因素,高S1P是PDAP发生的保护因素,miR-216a-5p、S1P、NLR对PDAP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镁与腹主动脉钙化及矿物质代谢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镁与腹主动脉钙化(AAC)、矿物质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MHD患者66例,根据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ACs)情况将患者分为A组(0分≤AACs≤4分)、B组(5分≤AACs≤15分)和C组(AACs≥16分);以血清镁浓度1.065 mmol/L为界值,将患者分为高血镁组(血清镁>1.065 mmol/L)与低血镁组(血清镁≤1.065 mmol/L)。收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血生化指标、AACs情况。结果:存在AAC(45.5%)患者30例。A、B、C三组患者年龄、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血镁、血磷、钙磷乘积、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空腹血糖水平是AAC的危险因素,而高血镁是保护因素;高血镁组和低血镁组的AAC比例、血钾、血磷、钙磷乘积、PT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及Spes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镁浓度与AACs、PTH、血磷、钙磷乘积呈负相关,与血钾呈正相关。 结论:在MHD患者中,AAC发生率较高。血清镁浓度与AAC、血钾、血磷、钙磷乘积、PTH有一定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24 h动态血压、尿蛋白定量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血清sICAM-1、VEGF、PAPP-A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定量均降低,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116.45±9.63)mmHg比(120.74±9.48)mmHg]及24 h尿蛋白定量[(1.85±0.52)g比(2.33±0.75)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069、3.436,均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脐动脉阻力指数(RI)值及观察组收缩期最大流速/舒张末期最大流速(S/D)、RI值均显著降低(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S/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2.80±0.50)比(3.0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34, P<0.05)。治疗后两组sICAM-1、PAPP-A均显著降低(均 P<0.05),VEGF水平升高( P<0.05),观察组sICAM-1[(548.52±102.74)mg/L比(647.52±124.15)mg/L]、PAPP-A[(111.74±28.52)U/L比(134.24±35.96)U/L]均低于对照组,VEGF[(32.12±7.45)ng/L比(28.17±6.23)ng/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009、3.200、2.659,均 P<0.05)。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对重度子痫前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其机制可能与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镁水平与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及全因死亡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血镁水平与心血管疾病(CVD)死亡和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开始接受P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镁(Mg)水平分为对照组(Mg≥0.7 mmol/L)与低镁组(Mg<0.7 mmol/L),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合并症、用药情况和临床结局的差异。Logistic回归法分析PD患者发生低镁血症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Fine-Gray模型法比较两组患者累积生存率的差异;Cox回归模型和竞争风险模型法分析PD患者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381例PD患者入选本研究,对照组321例,低镁组60例,中位随访时间27(15,43)个月。两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血镁、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4 h腹膜透析液肌酐/血肌酐比值(4 h D/Pcr)等项目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CVD是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清白蛋白( OR=0.901,95% CI 0.831~0.976, P=0.011)、低血磷( OR=0.217,95% CI 0.080~0.591, P=0.003)、高hsCRP( OR=1.276,95% CI 1.066~1.528, P=0.008)、高4 h D/Pcr( OR=1.395,95% CI 1.014~1.919, P=0.041)是患者存在低镁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低镁组累积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Log-rank χ2=5.388, P=0.020),Fine-Gray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低镁组累积CVD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Gray=6.915, P=0.009)。多因素校正的Cox回归模型和竞争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镁作为连续性变量时,血镁水平较高是PD患者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保护性因素(分别 HR=0.137,95% CI 0.020~0.946, P=0.044; SHR=0.037,95% CI 0.002~0.636, P=0.023);血镁作为分类变量时,低镁血症是PD患者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 HR=1.864,95% CI 1.044~3.328, P=0.035; SHR=2.117,95% CI 1.147~3.679, P=0.029)。 结论:低镁血症易存在于低血清白蛋白、低血磷、高hsCRP及腹膜转运特性较高的PD患者中,低血镁是PD患者CVD死亡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去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及RANKL/OPG/TRAF6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移植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周龄40只清洁级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移植组、阳性对照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构建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模型构建2个月后,移植组大鼠尾静脉注射80 μl/kg含有BMSC的PBS溶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的PBS溶液,阳性对照组大鼠每天灌胃给与仙灵骨葆0.5 g/100 g。治疗14 d后收集各组大鼠血清和股骨。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股骨组织病理学变化;Micro-CT法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骨参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骨钙素、骨保护素、碱性磷酸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水平;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清钙、磷、镁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股骨中核因子κ b配体受体激活剂(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 6,TRAF6)和核因子kappa B亚基1(nuclear factor kappa B subunit 1,NF-kB1)蛋白水平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D降低(0.28±0.01)g/cm 3,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TV)降低(19.73±2.02)%,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降低(0.082±0.008)mm,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降低(1.60±0.17)mm -1,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spacing, Tb.Sp)升高(0.273±0.024)mm,骨保护素降低(489.49±55.29)ng/L,碱性磷酸酶降低(229.13±15.05)U/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降低(236.64±14.32)μg/L,骨钙素升高(1.866±0.109)μg/L,钙水平升高(11.98±1.09)mg/dl,磷水平升高(6.85±0.68)mg/dl,镁水平降低(0.62±0.04)mg/dl,RANKL相对表达水平升高(1.05±0.09),OPG相对表达水平降低(0.58±0.08),RANKL相对表达水平升高(0.74±0.10),NF-kB1相对表达水平升高(1.01±0.11)( P<0.05);移植组大鼠BMD降低(0.38±0.04)g/cm 3,BV/TV降低(26.73±2.74)%,Tb.Th降低(0.094±0.006)mm,Tb.N降低(2.67±0.09)mm -1,Tb.Sp升高(0.241±0.026)mm,骨保护素基本不变(720.09±67.41)ng/L,碱性磷酸酶基本不变(269.48±14.15)U/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降低(335.95±24.13)μg/L,骨钙素升高(1.392±0.153)μg/L,钙水平升高(7.12±0.53)mg/dl,磷水平升高(4.54±0.32)mg/dl,镁水平基本不变(0.87±0.08)mg/dl,RANKL相对表达水平升高(0.59±0.05),OPG相对表达水平降低(0.97±0.10),RANKL相对表达水平升高(0.45±0.06),NF-kB1相对表达水平升高(0.72±0.06)( P<0.05);阳性对照组大鼠BMD降低(0.36±0.05)g/cm 3,BV/TV基本不变(28.72±3.20)%,Tb.Th基本不变(0.096±0.011)mm,Tb.N基本不变(2.85±0.24)mm -1,Tb.Sp基本不变(0.241±0.027)mm,骨保护素降低(716.78±36.90)ng/L,碱性磷酸酶基本不变(270.65±18.59)U/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降低(336.94±17.50)μg/L,骨钙素升高(1.377±0.101)μg/L,钙水平升高(7.13±0.80)mg/dl,磷水平升高(4.58±0.71)mg/dl,镁水平基本不变(0.89±0.04)mg/dl,RANKL相对表达水平升高(0.55±0.08),OPG相对表达水平降低(0.98±0.13),RANKL相对表达水平基本不变(0.40±0.05),NF-kB1相对表达水平升高(0.65±0.09)( P<0.05)。 结论:BMSC移植可通过调控骨代谢、血清钙、磷、镁水平改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这可能与RANKL/OPG/TRAF6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小于胎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营养摄入与骨代谢特点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与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AGA)营养摄入及骨代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生后即入院且存活4周以上的早产儿病例资料,选取SGA组,按1∶1的比例配对同时间住院的AGA组。收集患儿母亲孕期基本情况,早产儿生后第1、2、4周血生化中血清总钙、血磷、血镁、碱性磷酸酶情况,以及营养摄入指标。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营养摄入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SGA组和AGA组各纳入80例。两组生后2周内低磷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生后第4周SGA组低磷血症发生率低于AGA组[36.3%(29/80)比56.3%(4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生后第2周、第4周SGA组碱性磷酸酶>500 U/L比例均高于AGA组[16.3%(13/80)比1.3%(1/80),21.3%(17/80)比2.5%(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血清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SGA组延迟开奶发生率高于AGA组[67.5%(54/80)比26.2%(21/80)],肠外营养时间长于AGA组[(49.4±14.4)d比(40.5±18.2)d],热卡摄入和肠内营养增长均较AGA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SGA较AGA营养摄入更差,更易发生骨代谢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对肥胖患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综合评估肥胖患者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后多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和CNKI数据库,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包含5 320例肥胖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LSG术后血清维生素D( SMD=0.59,95% CI:0.16~1.03, P=0.007)、磷( SMD=0.28,95% CI:0.09~0.47, P=0.004)和铁( SMD=0.46,95% CI:0.31~0.61, P<0.01)显著升高,而血清锌( SMD=-0.41,95% CI:-0.81~ -0.01, P=0.044)显著下降。血清钙( SMD=0.11,95% CI:-0.14~0.36, P=0.385)、叶酸( SMD=0.27,95% CI:-0.08~0.62, P=0.133)、维生素B 12( SMD=0.11,95% CI:-0.25~0.47, P=0.563)和镁( SMD=0.53,95% CI:-0.08~1.14, P=0.09)无显著性改变。 结论:肥胖患者LSG术后血清营养指标改变尚存在不确定性,建议定期监测血清营养指标变化并在必要时添加补充剂,以预防术后营养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体检人群血清电解质浓度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联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血清电解质浓度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2年2月28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且测定过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和血清电解质(氯、磷、钙、钠、钾、镁离子)的8 445例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根据hs-cTnI浓度将心血管事件风险划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心血管事件风险等级体检者血清电解质浓度差异,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电解质浓度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联。结果:心血管事件低风险组钾、镁离子浓度均高于中、高风险组[钾离子(4.28±0.29)比(4.24±0.34)、(4.23±0.36)mmol/L,镁离子(0.88±0.06)比(0.87±0.07)、(0.87±0.07)mmol/L](均 P<0.05),钠离子浓度低于中、高风险组[(140.54±1.75)比(140.88±1.73)、(140.81±2.20)mmol/L]( P<0.001);高风险组磷离子浓度低于中、低风险组[(1.04±0.17)比(1.08±0.16)、(1.05±0.15)mmol/L]( P=0.001);各组氯、钙离子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相比于离子浓度正常者,低钾血症( OR=6.96,95% CI:3.67~13.10)、低镁血症( OR=5.00,95% CI:1.01~24.50)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等级均更高(均 P<0.05);在正常范围内,钠离子浓度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呈正相关( OR=1.08,95% CI:1.03~1.14; P<0.001)。 结论:体检人群血清钠、钾、镁离子浓度与心血管事件风险有关,维持体内钾、镁离子的相对稳态以及钠离子在正常范围内的较低水平,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诱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接受局部枸橼酸抗凝(RCA)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20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收治的需要进行RCA-CRRT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分为有心律失常组和无心律失常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置管部位、疾病组成、心电图、电解质〔总钙、血清游离钙(iCa 2+)、血磷、血镁、血钾〕和血气分析〔pH值、碳酸氢根(HCO 3-)〕水平。观察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的变化,并比较是否发生心律失常两组患者CRRT前及治疗后24、48、72 h与心律失常发生时不同时间点电解质和血气分析指标的差异。 结果:共纳入86例RCA-CRRT患者,其中12例(占13.95%)发生心律失常,其余74例(占86.05%)未发生心律失常。12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平均时间为(44.00±16.82)h,心律失常发生时心电图与CRRT前比较无明显ST段变化,总钙水平较CRRT前明显升高(mmol/L:2.48±0.40比2.13±0.35, P<0.05),血镁较CRRT前明显降低(mmol/L:0.73±0.20比0.95±0.25, P<0.05);CRRT前和心律失常发生时iCa 2+、血磷、血钾、pH值、HCO 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治疗时间延长,是否发生心律失常两组总钙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治疗48 h已经较CRRT前出现了统计学差异(mmol/L:有心律失常组为2.48±0.33比2.13±0.35,无心律失常组为2.30±0.22比2.15±0.48,均 P<0.05);两组iCa 2+、pH值、HCO 3-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血磷和血镁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有心律失常组血钾呈逐渐降低趋势,但无心律失常组血钾变化不明显。治疗72 h时有心律失常组总钙水平明显高于无心律失常组(mmol/L:2.69±0.35比2.45±0.23, P<0.05);但两组患者血清iCa 2+、血磷、血镁、血钾及pH值、HCO 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接受RCA-CRRT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并不算很高,其原因可能与枸橼酸蓄积和钙、磷、镁等电解质紊乱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