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早期维生素D饮食对不同哮喘内型小鼠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生命早期不同剂量维生素D饮食对不同哮喘内型小鼠模型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2022年6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动物房饲养孕14 d的BALB/c小鼠,子鼠出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和维生素D缺乏组,每组12只。维生素D充足组小鼠给予维生素D含量充足饲料,维生素D缺乏组小鼠饲料不含有维生素D。小鼠8周龄开始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建立T2型哮喘模型,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激发联合臭氧暴露建立非T2型哮喘模型,每种模型各6只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3[25(OH)D 3]水平。肺组织行HE染色,评估炎性反应评分,并计算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密度。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和IL-17A表达水平及炎症细胞计数(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嗜酸粒细胞计数)。 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T2型哮喘小鼠和非T2型哮喘小鼠血清25(OH)D 3均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8.12 ± 1.72)μg/L比(26.63 ± 2.54)μg/L和(6.86 ± 1.65)μg/L比(23.81 ± 3.0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维生素D缺乏组非T2型哮喘小鼠炎性反应评分明显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非T2型哮喘小鼠[(2.58 ± 0.49)分比(1.83 ± 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T2型哮喘小鼠炎性反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维生素D缺乏组T2型哮喘和非T2型哮喘小鼠中性粒细胞密度和嗜酸粒细胞密度均明显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T2型哮喘:(20.30 ± 1.95)个/100 μm比(12.58 ± 1.04)个/100 μm和(5.25 ± 0.62)个/100 μm比(3.15 ± 0.35)个/100 μm;非T2型哮喘:(53.48 ± 5.19)个/100 μm比(33.80 ± 2.74)个/100 μm和(3.00 ± 0.29)个/100 μm比(2.17 ± 0.21)个/100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维生素D缺乏组T2型哮喘和非T2型哮喘小鼠BALF细胞总数均明显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维生素D缺乏组T2型哮喘小鼠BALF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T2型哮喘小鼠,维生素D缺乏组非T2型哮喘小鼠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T2型哮喘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T2型哮喘模型小鼠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非T2哮喘模型小鼠BALF嗜酸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组内非T2型哮喘小鼠BALF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T2型哮喘小鼠,而T2型哮喘小鼠BALF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非T2型哮喘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维生素D缺乏组T2型哮喘和非T2型哮喘小鼠BALF IL-4、IL-6和IL-17A均明显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BALF IL-10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在维生素D缺乏组,非T2型哮喘小鼠BALF IL-4明显低于T2型哮喘小鼠,BALF IL-6和IL-17A明显高于T2型哮喘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维生素D充足组,非T2型哮喘小鼠BALF IL-6和IL-17A明显高于T2型哮喘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维生素D参与了T2型哮喘和非T2型哮喘的不同气道炎性反应机制,这种影响可能对非T2型哮喘作用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维生素D对睡眠剥夺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amin D, VD)对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 SD)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Ctrl组)、SD组、SD+VD组(VD组)、SD+VD+3MA组(3MA组)。Ctrl组不做任何处理,SD组、VD组、3MA组小鼠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进行72 h的SD;VD组、3MA组腹腔注射1,25-二羟维生素D3[1, 25-dihydroxyvitamin D3, 1,25(OH) 2D3]1.5 μg/kg,连续7 d;3MA组腹腔注射自噬抑制剂3MA 2 mg/kg,连续7 d;Ctrl组与SD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行为学测试完毕后随即处死取材,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 vitamin D3, 25HVD3)的含量以及海马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 Aβ)、TNF-α、IL-1β及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 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亚基(B subunit of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LC3B)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标记LC3B。 结果:与Ctrl组比较,VD组、SD组和3MA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血清中25HVD3含量均减少,海马组织中Aβ、TNF-α、IL-1β及IL-6含量均增加,海马组织中Beclin 1和LC3B蛋白水平均升高( P<0.05)、绿色荧光表达也明显增强。与SD组比较:VD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 P<0.05);VD组和3MA组血清中25HVD3含量增加,海马组织中Aβ、TNF-α、IL-1β及IL-6含量均减少( P<0.05);VD组海马组织Beclin 1和LC3B蛋白水平升高( P<0.05),绿色荧光也表达增强。与VD组比较,3MA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海马组织中Aβ、TNF-α、IL-1β及IL-6含量均增加,海马组织中Beclin 1和LC3B蛋白水平降低( P<0.05)、绿色荧光表达下降。 结论:VD改善SD小鼠认知功能的机制可能与激活自噬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维生素D、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多发性硬化青少年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外周血维生素D、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细胞)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表达率以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在多发性硬化(MS)青少年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确诊为MS的38例青少年患者作为MS组,同期的38名年龄及体质量指数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液相色谱仪检测MS青少年患者(MS组)与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 3[25-(OH)D 3]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其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表达率,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TNF-α、MCP-1水平。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MS组与健康对照组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MS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外周血25-(OH)D 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h17细胞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02±0.20)%比(1.99±0.16)%, t=12.03, P<0.05];外周血Treg细胞表达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63±0.77)%比(5.10±0.90)%, t=14.65, P<0.05];Th17/Treg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25±0.07比0.17±0.05, t=16.89, P<0.05);外周血TNF-α、MCP-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6.13±5.98) ng/L比(24.45±3.01) ng/L;(122.26±37.71) ng/L比(87.95±17.66) ng/L, t=1.986、47.650,均 P<0.05]。MS组中,外周血25-(OH)D 3与其他检测指标均无相关性;疾病复发或进展期患儿TNF-α、MCP-1水平均高于疾病缓解稳定期患儿[(17.49±3.94) ng/L比(14.45±3.81) ng/L;(90.42±23.06) ng/L比(77.55±20.56) ng/L, t=1.990、2.472,均 P<0.05];Th17细胞的表达率与其外周血中TNF-α、MCP-1水平均呈正相关( r=0.478、0.442,均 P<0.05);Treg细胞的表达率与其外周血中的TNF-α、MCP-1水平均呈负相关( r=-0.318、-0.356,均 P<0.05)。 结论:Th17细胞和Treg细胞可能参与MS青少年患者发病的免疫病理机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参与Th17细胞和Treg细胞变化的调控及炎症反应;Th17细胞、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可能在MS的发生、发展、复发进展中起重要免疫病理机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和25-羟基维生素D 3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HBLC)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PD-1)、25-羟基维生素D 3[25(OH)VD 3]的表达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浙江普陀医院97例HBLC合并T2DM患者(HBLC合并T2DM组)、105例单纯HBLC患者(HBLC组)和118例单纯T2DM患者(T2DM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组血清HSP70、sPD-1和25(OH)VD 3水平,分析其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糖[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 lc)]的相关性。并根据HBLC合并T2DM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预后分为预后不良(28例)和预后良好(69例),比较两者HSP70、sPD-1、25(OH)VD 3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SP70、sPD-1和25(OH)VD 3对HBLC合并T2DM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 结果:HBLC合并T2DM组HSP70和sPD-1明显高于HBLC组和T2DM组[(4.28 ± 1.19) μg/L比 (2.27 ± 0.76)和(2.40 ± 0.84) μg/L、(7.86 ± 2.45)ng/L比(4.23 ± 1.62)和(3.85 ± 1.27) ng/L],25(OH)VD 3明显低于HBLC组和T2DM组[(13.62 ± 3.96) μg/L比(18.63 ± 6.11)和(17.45 ± 4.3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BLC组与T2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HBLC合并T2DM患者中,HSP70和sPD-1与ALT、AST、FBG、HbA lc呈正相关( P<0.01),25(OH)VD 3与ALT、AST、FBG、HbA lc呈负相关( P<0.01)。在HBLC合并T2DM患者中,预后不良患者HSP70、sPD-1和Child-Pugh分级B级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6.03 ± 1.63) μg/L比(3.57 ± 1.02) μg/L、(9.86 ± 1.59) ng/L比(7.05 ± 2.62) ng/L和71.43% (20/28)比30.43%(21/69)],25(OH)VD 3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者[(9.26 ± 3.02)μg/L比(15.39 ± 5.84)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SP70、sPD-1和25(OH)VD 3联合预测HBLC合并T2DM预后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9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29%和79.71%。 结论:HBLC合并T2DM患者血清HSP70、sPD-1明显升高,25(OH)VD 3明显降低,并与肝功能、血糖存在良好线性关系,早期联合检测HSP70、sPD-1和25(OH)VD 3可为临床对症治疗、预后评估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60岁及以上髋部和椎体骨折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60岁髋部和椎体压缩性骨折(VCF)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航空总医院收治的≥60岁90例髋部新鲜骨折患者(髋部骨折组,女性58例,男性32例)、120例新鲜VCF患者(VCF组,女性88例,男性32例)血清25(OH)D、骨钙素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入院后第2天血清25(OH)D水平,髋部骨折组为(9.0±6.8)μg/L,其中79例(87.8%)低于正常参考值(<19.0 μg/L),24例(26.7%)水平过低(<3.0 μg/L);VCF组为(16.7±10.6)μg/L,其中78例(65.0%)低于正常参考值,10例(8.3%)水平过低。髋部骨折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VCF组( t=5.960, P<0.01),水平低于正常参考值和过低率均高于VCF组(χ 2=14.14, P<0.01;χ 2=12.74, P<0.01)。两组血清25(OH)D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 r=-0.367, P=0.01; r=-0.313, P=0.04)。VCF组女性患者血清25(OH)D水平低于男性患者[(14.5±8.8)比(22.5±12.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82, P<0.01)。髋部骨折组有骨折病史者27例,其血清25(OH)D水平低于63例无骨折病史者[(8.3±6.9)比(10.8±6.9)μg/L; t=2.123, P=0.04];骨钙素水平高于无骨折病史者[(20.5±19.8)比(10.6±5.4)μg/L; t=3.245, P<0.01]。 结论:≥60岁髋部新鲜骨折患者比VCF患者存在更严重的低维生素D现象,既往有骨折病史患者维生素D水平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清25-(OH)D3、IgE及SAA水平对CVA患儿预后评估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 ,SAA)水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60例CVA儿童作为实验组,按照疾病的严重程度划分为症状较轻组(n=37)和症状较重组(n=23);另选6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儿童血清中25-(OH)D3、IgE、SAA含量,分析以上各项指标在CV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儿童血清SAA、25-(OH)D3、IgE水平均高于参照组[(116.49±11.26)mg/L比(47.92±4.16)mg/L,(135.62±13.46)nmol/L比(76.18±8.23)nmol/L,(335.27±33.76)IU/mL比(126.54±12.43)IU/mL, t值分别为44.25、29.18、44.94, P值均<0.05 ];症状较轻组儿童血清SAA、IgE水平均低于症状较重组[(91.07±9.18)mg/L比(127.42±12.00)mg/L,(283.12±28.68)IU/mL比(355.68±35.45)IU/mL, t值分别为13.24、8.70, P值均<0.05],25-(OH)D3高于症状较重组[(43.71±4.28)nmol/L比(25.68±2.25) nmol/L, t=18.63, P<0.05],状况较好组SAA、IgE水平低于状况较差组(107.27±10.46)mg/L比(146.39±14.58)mg/L,(313.77±31.89) IU/mL比(388.92±38.04)IU/mL, t值分别为12.09、8.24, P值均<0.05),25-(OH)D3显著高于状况较差组[(35.19±3.68)nmol/L比(20.28±2.54)nmol/L, t=17.05, P<0.05),干预前两组最大1秒钟用力呼气量( first second of expiratory volume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FEV1/FV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0.85±0.23 )比( 0.84±0.21),(1.95±0.41)比( 1.96±0.42),%:(42.59±6.31)比(42.18±6.22), t值分别为0.20、0.11、0.29, 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值高于对照组[L:(1.67±0.31)比(1.21±0.35),(2.89±0.48)比(2.24±0.52)、%:(58.63±5.27)比(52.11±5.39), t=6.22、5.81、5.47, P值均<0.05),CVA患儿预后与SAA、IgE水平负相关( r=-0.43、-0.47, P值均<0.05),与25-(OH)D3正相关( r=0.47, P<0.05)。 结论:CVA儿童血清中25-(OH-D3)水平下降,IgE及SAA水平上升增加预后不良发生的几率,可能为CVA预后的临床评估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妊娠早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糖脂代谢指标与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孕妇糖脂代谢指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河北燕达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32例PCOS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25OHD水平将其分成4组,即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25OHD<10 ng/ml)12例,维生素D缺乏组(25OHD:10~<20 ng/ml)28例,维生素D不足组(25OHD:20~<30 ng/ml)55例,维生素D充足组(25OHD≥30 ng/ml)37例。比较四组血清糖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随着妊娠早期维生素D缺乏程度的加重,血清TC、TG、LDL-C、FPG、FINS水平以及HOMA-IR均逐渐升高(均 P<0.05),血清HDL-C水平逐渐降低(均 P<0.05)。PCOS孕妇妊娠早期血清25OHD水平与血清TG、FINS水平以及HOMA-IR均呈负相关( r=-0.523、-0.612、-0.354,均 P<0.05),与血清HDL-C水平呈正相关( r=0.484, P<0.05),与血清TC、LDL-C、FPG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均 P>0.05)。维生素D充足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余三组[8.11%(3/37) vs 34.55%(19/55)、46.43%(13/28)、8/12, P<0.05],维生素D不足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34.55% vs 8/12, P<0.05)。 结论:随着妊娠早期血清25OHD水平的降低,PCOS孕妇体内糖脂代谢紊乱逐渐加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逐渐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剂量维生素D联合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糖、血脂代谢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D联合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糖、血脂代谢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CY、糖代谢指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及血脂代谢水平,并通过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4.67±0.52)mmol/L与(5.46±0.68)mmol/L]、2 h餐后血糖[(6.67±0.56)mmol/L与(8.42±0.78)mmol/L]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2.45±0.45与3.87±0.34)均低于对照组,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slets in pre diabetes patients β cell function index,HOMA-β)高于对照组(87.15±10.45与75.92±1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7.15、14.12、19.50、6.00,均 P<0.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水平低于对照组[(8.72±1.27)μmol/L与(10.18±1.65)μmol/L],血清25-OH-D3水平高于对照组[(15.05±2.41)μg/L与(11.25±2.3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43、8.71,均 P<0.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15±0.15)mmol/L与(3.23±0.18)mmol/L、(5.23±0.14)mmol/L与(6.34±0.17)mmol/L、(1.53±0.21)mmol/L与(2.21±0.22)mmol/L],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1.18±0.11)mmol/L与(0.98±0.1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5.70、39.04、17.32、9.52,均 P<0.001)。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6/60)与40%(2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28, P<0.001)。 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选择大剂量维生素D联合胰岛素治疗不仅可有效改善其糖脂代谢,还可降低HCY水平,改善其不良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期重点号为慢性鼻窦炎(CRS)。现有的药物与手术联合治疗方法难以控制某些难治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疾病进展,生物制剂为CRSwNP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式,述评《CRSwNP进入生物制剂治疗时代》介绍了生物制剂的发展历史、治疗CRSwNP的机制、疗效及研究方向等,需进一步积累针对中国患者的用药经验。论著《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合并哮喘的复发性CRSwNP的短期疗效研究》发现奥马珠单抗治疗合并哮喘的复发性CRSwNP患者4个月,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全身性和局部性嗜酸粒细胞增多对鼻息肉治疗预后的差异影响分析》是《Concordant systemic and local eosinophilia relates to poorer disea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nasal polyps》的再次全文发表,该研究发现系统性和局部性嗜酸粒细胞同时增多的鼻息肉患者,术后病情控制不良的风险显著高于仅伴有外周血或组织嗜酸粒细胞增多者。《25羟基维生素D3在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中的预测诊断价值》提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的测定可作为鉴别ECRSwNP和非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nECRSwNP)的一种有效方法。《TRPM8在CRSwNP中的表达及意义》提出TRPM8在鼻息肉上皮细胞中呈高表达且其表达量与患者VAS评分呈正相关,提示TRPM8可能参与鼻息肉发病过程中鼻黏膜上皮细胞调控的发病机制。《CRSwNP鼻黏膜上皮细胞基因转录组分析》通过研究基因表达数据库中CRSwNP患者与对照组鼻黏膜上皮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其功能,寻找参与调控CRSwNP鼻黏膜上皮屏障功能损伤的关键基因。《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在ECRSwNP与nECRSwNP中的含量差异》探讨了脂肪酸衍生的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SPMs)在ECRSwNP和nECRSwNP中的含量差异,发现多种SPMs在ECRSwNP中含量增高,脂肪酸代谢紊乱可能在ECRSwNP的慢性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综述《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在成人CRS中的应用进展》对目前在CRS病情和治疗效果评估领域可用的量表的主要结构、优缺点、应用情况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者选择合适的量表提供参考。《难治性鼻窦炎(DTRS)的易感因素及诊疗进展》对DTRS的易感因素、伴发疾病及治疗进展进行了介绍。继续教育园地《儿童CRS的相关研究进展》结合近年新发表的儿童CRS发病机制、药物和外科治疗等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了解儿童CRS研究进展,并为制订新的儿童CRS诊疗指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iR-92a-3p在老年骨质疏松中表达及其在髋部脆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miR-92a-3p在老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髋部脆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借助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网站检索与OP、miRNA相关的数据集并进行分析与筛选获得目标miRNA。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纳入53例OP患者与24例健康人的血清标本,将OP患者分为发生髋部脆性骨折组(OP_F组,30例)和未发生髋部脆性骨折组(OP_WF组,23例),分析受试者的骨密度与血清中的骨代谢标志物测量:钙、磷、甲状旁腺激素、25-羟基维生素D、骨碱性磷酸酶、血清c末端肽。利用qRT-PCR检测血清标本中目标miRNA的表达水平。 χ2检验、 t检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miR-92a-3p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潜在关系。 结果:从NCBI网站中分析得出miR-92a-3p在OP患者中表达较健康人水平升高( t=3.41, P=0.007),miR-1304-5p表达水平降低( t=5.13, P<0.001)。qRT-PCR实验证实以上结果,并进一步发现较OP_WF组,OP_F组中miR-92a-3p表达明显升高( t=3.01, P=0.004),但miR-1304-5p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t=0.71, P=0.480)。OP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BMI( t=2.71, P=0.008)、骨密度评分( t=29.02, P<0.001)、钙( t=61.20, P<0.001)、磷( t=2.54, P=0.013)、25-羟基维生素D( t=3.01, P=0.004)、骨碱性磷酸酶( t=12.56, P<0.001)、血清c末端肽( t=7.52, P<0.00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P_F组与OP_WF组相比,骨密度评分( t=2.08, P=0.042)、钙( t=15.75, P<0.001)、骨碱性磷酸酶( t=2.02, P=0.049)、血清c末端肽( t=3.39, P=0.001)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密度评分、骨碱性磷酸酶浓度与miR-92a-3p的表达有关且分别呈负相关( r=-0.403, P=0.027)与正相关( r=0.416, P=0.022)。ROC曲线下面积为0.723,miR-92a-3p水平对诊断髋部脆性骨折具有潜在意义( P=0.006)。 结论:miR-92a-3p在OP中高表达,对诊断髋部脆性骨折具有生物学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