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栝楼桂枝颗粒通过HIF-1α-Netrin-1-UNC5B/VEGF促进大鼠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和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栝楼桂枝颗粒是否通过HIF-1α-Netrin-1-UNC5B/VEGF促进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和神经功能恢复.方法:随机选取32只SD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对照组、栝楼桂枝颗粒3.6 g/kg组,另设16只假手术对照组.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mNSS)评分、肌张力测评试验及Cat Walk步态分析系统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MRI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面积,计算脑梗死率;采用免疫组化法、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m blot)检测各组大鼠促血管生成及HIF-1α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mNSS评分和肌张力评分均显著升高,运动时间和最大速率变化均显著升高(P<0.01),大鼠大脑检测出大片白色梗死区域,脑梗死面积显著增加;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大鼠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34)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栝楼桂枝颗粒3.6 g/kg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肌张力明显降低(P<0.05或P<0.01),脑梗死率显著减少,大鼠运动时间显著降低(P<0.01);血管生成相关蛋白VEGFA、CD3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HIF-1α、神经导向因子-1蛋白(NETRIN-1)、神经导向因子受体(UNC5B)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论:栝楼桂枝颗粒能够促进缺血性脑中风后的血管生成和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HIF-1α-NETRIN-1-UNC5B/VEGF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抑制S1P/S1PR2介导的周细胞脱失可缓解NPSLE小鼠血脑屏障功能障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在MRL/lpr小鼠模型中鞘氨醇-1-磷酸(S1P)/S1P受体2(S1PR2)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引起周细胞丢失并进一步影响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小鼠血脑屏障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旷场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6周龄开始的雌性MRL/lpr小鼠行为学改变,将神经行为学与基线比改变大于20%者定义为NPSLE小鼠.将NPSLE小鼠随机分为NPSLE-S1P拮抗组、NPSLE-S1PR2阻断组和NPSLE生理盐水处理组,每组6只.另将行为学无异常改变的6只小鼠作为对照组.NPSLE-S1P拮抗组给予S1P拮抗剂FTY720(2 mg/kg,灌胃),NPSLE-S1PR2阻断组给予S1PR2阻断剂JTE-013(8 mg/kg,腹腔注射),NPSLE生理盐水处理组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周给药3次,持续3周.通过旷场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小鼠的行为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S1P、白细胞介素6(IL-6)和干扰素α(IFN-α)水平;伊文思蓝法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炎症情况;尼氏染色观察脑神经元受损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微血管中周细胞标志物神经胶质抗原2(NG2)和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S1P、S1PR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S1PR2和PDGFR-β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1P拮抗组和S1PR2阻断组小鼠水中潜伏和静止时间显著缩短(P<0.05),中央区探索距离显著增加(P<0.05),脑室炎性渗出和神经元受损减少,周细胞(NG2,绿色)和内皮细胞(CD31,红色)脱失情况减少,血清S1P、IL-6和IFN-α水平显著下降(P<0.05),S1PR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PDGFR-β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1P和S1PR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PDGFR-β和Z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抑制S1P/S1PR2途径介导的周细胞脱失可缓解NPSLE小鼠的神经行为症状,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并减轻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幽门螺杆菌在阿尔兹海默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脑组织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和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为典型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行为异常和认知障碍.幽门螺杆菌与多种胃肠疾病相关,且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尤其是AD.幽门螺杆菌可能直接或间接释放毒力因子和炎症介质,通过激活GSK-3β通路或EPK/MAPK通路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参与AD进程.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靶向早老素-2增强γ分泌酶的活性,增加海马和皮质中Aβ42形成,或者激活 C3-C3aR通路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交互作用,导致小胶质细胞激活状态改变,触发神经元功能障碍,Aβ清除率下降,最终导致认知障碍.幽门螺杆菌影响微生物群的组成,使得细菌多样性降低,引发大脑免疫调节功能障碍;其自身释放神经毒性物质,如空泡毒素A使轴突损伤或刺激等使得肠脑轴失调,激活神经炎症;通过直接或间接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可能诱导血脑屏障破裂,从而参与AD的发病机制.另外,幽门螺杆菌还可通过口腔—鼻腔—嗅觉途径损伤大脑,从而参与AD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微生物-肠-脑轴影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对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其在神经系统和认知功能方面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得到了关注。寄居在肠道的菌群可通过肠道屏障与大脑之间形成双向通讯,即"微生物-肠-脑轴"。肠道菌群可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影响宿主的认知功能和行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是手术和麻醉后的常见并发症,指患者经历麻醉和手术后存在持续的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或认知功能发生衰退等症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文章对肠道菌群与POCD的相互关系、作用机制、研究手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目前研究认为,肠道菌群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和迷走神经途径干预POCD的发生。此外,肠道菌群组成异常还可损害肠道屏障完整性、激活免疫系统、引发全身炎症,进而损害血脑屏障,加重神经损伤,导致神经退行性变。肠道菌群有望成为POCD治疗的新靶点和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孕期母体免疫激活导致子代大鼠代谢紊乱及系统性炎症反应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母孕期免疫激活(maternal immune activation,MIA)子代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的代谢表型,评估该模型在探究精神分裂症并发代谢综合征分子机制的适用性,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在孕鼠9.5 d尾静脉分别注射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或生理盐水,将雄性子代分别定义为MIA组或对照组,并进行行为学评估以及代谢风险指标评估,通过定量PCR分析炎症因子水平,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A组成年早期出现显著的行为异常,包括焦虑水平增加、记忆损伤、感觉门控功能障碍;MIA组青春期出现代谢紊乱风险,包括单核细胞百分比增加( t=2.50, df=14, P=0.02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t=3.34, df=14, P=0.005)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升高( t=2.23, df=14, P=0.043);肝脏形态异常且球蛋白( t=3.61, df=14, P=0.003)和总蛋白( t=3.40, df=14, P=0.004)水平降低;MIA组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的系统性炎症。 结论:行为障碍和代谢紊乱在MIA大鼠中并存,且代谢紊乱早于行为异常出现,提示该模型对精神分裂症并发代谢综合征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系统性炎症可能是母孕期感染子代行为障碍和代谢紊乱的发生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α-硫辛酸通过抑制JAK2/STAT3恢复GPX4改善侧脑室注射链脲菌素诱导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侧脑室注射(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 icv)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icv-STZ组和icv-STZ+ALA组,每组15只。STZ通过大鼠侧脑室脑立体定位注射,ALA干预用灌胃法,对照组采用侧脑室注射人工脑脊液及生理盐水灌胃,灌胃4周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数量,电子显微镜检测线粒体完整性,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炎症因子、磷酸化Tau蛋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的表达或活性水平。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侧脑室注射STZ 4周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ALA干预可显著改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多层面分子水平检测结果显示,STZ组大鼠海马组织铁离子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伴有脂质过氧化、线粒体完整性显著破坏、氧化还原系统失衡、胶质细胞数目增加、磷酸化的Tau蛋白水平显著升高、MAPK与GSK-3β通路激活。进一步检测发现,STZ激活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通路,并转录抑制过氧化物酶GPX4表达。抑制STAT3活性则可阻断STZ诱导GPX4下调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结论:ALA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恢复GPX4蛋白水平,从而螯合铁离子、改善线粒体功能与脂质过氧化,平衡机体的氧化还原系统,降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改善STZ诱导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常见呼吸系统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ARDS具有高度异质性,这可能是其缺乏高特异性、高敏感度的生物学指标的原因。因此,探寻ARDS相关生物标志物并进行表型分析及建立风险分层模型,对疾病诊断、预后预测及指导治疗有重大意义。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也称endocan)是一种内皮细胞分泌的可溶性硫酸皮肤素蛋白聚糖,主要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及迁移等生物学行为。已有大量研究证实,ESM-1与炎症反应、内皮激活及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但在ARDS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ESM-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成为ARDS相关临床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价值予以系统性综述,以期为ARDS的早期预后评估及预防控制等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强迫行为习惯假说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强迫行为是一种跨诊断出现的症状,但目前研究者对强迫行为的理解仍存在分歧。强迫行为可能和大脑中目标导向系统和习惯学习系统存在异常有关。然而大多研究往往只从目标导向视角出发,探究强迫行为对应的生物学机制及行为表现,较少关注习惯系统是如何影响强迫行为的。但有强迫行为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习惯行为,异常的脑神经环路也和习惯激活的脑神经结构相重叠。从习惯出发也能够解释部分强迫行为的遗传风险因素,还能为强迫行为的药物治疗提供新视角。因此,本综述结合行为、神经生物学、基因、药理学四方面的证据,探究习惯假说在理解强迫行为方面带来的新见解,并提出当前强迫行为习惯假说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微生物-肠-脑轴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是早产儿脑损伤的一种独特形式,是引起脑瘫及各种神经行为障碍等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原因。目前认为围生期感染、炎症和缺氧缺血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有关。肠道微生物群释放出的信号如微生物代谢产物可以调节以小胶质细胞激活为特征的炎症和免疫反应,最终影响前体少突胶质细胞分化而导致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肠道微生物群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该文综述了"微生物-肠-脑轴"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防治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微小RNA-182靶向调控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对肝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182靶向调控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TEN/PI3K/Akt)信号通路对肝癌干细胞(LC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干细胞分选系统从人肝癌细胞(HepG2)中分选出LCSCs,然后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miR-182模拟物(mimics)组,细胞转染后检测各组miR-182 mRNA表达水平及生物学行为改变,同时检测PTEN/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miR-182 mimics组miR-182 mRNA表达水平(3.623±0.702)高于空白对照组(0.985±0.081)及阴性对照组(0.967±0.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239、27.105, 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12, P>0.05);miR-182 mimics组转染后24、48、72 h时的细胞增殖率[(17.67±3.52)%、(35.67±7.74)%、(61.36±10.26)%]及迁移[(47.25±3.83)%]、侵袭能力[(207±28个)]均高于空白对照组[(11.91±1.87)%、(23.12±5.31)%、(40.79±8.71)%;(18.21±1.73)%;(128±17)个]及阴性对照组[(12.03±1.95)%、(23.80±5.45)%、(41.06±9.02)%;(18.37±1.69)%;(126±1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2.304、13.173、14.065; t=29.116,29.305; t=17.390,17.214, P<0.05),而转染后24、48、72 h时的细胞凋亡率[(6.36±0.82)%、(12.07±1.46)%、(20.24±2.83)%]低于空白对照组[(9.79±1.12)%、(22.18±3.27)%、(38.12±4.85)%]、阴性对照组[(10.04±1.25)%、(21.73±3.09)%、(37.92±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512、12.091、12.762, 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各生物学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77、0.294、0.256、0.364、0.302、0.241、0.332, P>0.05);miR-182 mimics组转染后PTEN蛋白表达水平(0.235±0.024)低于空白对照组(0.494±0.053)、阴性对照组(0.487±0.057),而p-Akt、p-PI3K蛋白表达水平(0.871±0.110、0.396±0.042)高于空白对照组(0.320±0.036、0.122±0.017)、阴性对照组(0.325±0.039、0.127±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512、13.473; t=21.074、21.023;17.211、17.192, P<0.05),各组Akt、PI3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41、0.230、0.371、0.434、0.442、0.274, 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PTEN、p-Akt、p-PI3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65、0.271、0.375, P>0.05)。 结论:miR-182可能通过抑制PTEN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起到增强LCSCs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和抑制LCSCs凋亡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