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性红斑狼疮危象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患者的存活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由于疾病活动度高、早期脏器受累和更多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儿童SLE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成人,为尽早识别儿童SLE危象,通过合理治疗降低其病死率和改善长期预后,本文就与儿童SLE相关的狼疮性肾炎、血栓性微血管病、神经精神性狼疮、弥漫性肺泡出血、心包填塞、狼疮性肠系膜血管炎、灾难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和感染等危重症表现及诊治进行了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贝利尤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15例的疗效及预后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15例应用贝利尤单抗治疗的儿童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的转归,初步评价该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真实世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北京儿童医院风湿科明确诊断并完整随访的难治性SLE患儿1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时期(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6个月和12个月)患儿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000)、医师整体评估(PGA)评分的变化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判断贝利尤单抗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的采用 ± s表示,计量资料两样本比较采用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患儿男女比例为3∶2,起病年龄(7.93±4.99)岁;基础治疗时间4个月~5年1个月;以狼疮性肾炎(LN)为主要靶器官损害者8例,持续1年以上低补体血症为主者2例,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者2例;合并抗磷脂综合征2例;婴幼儿早发型SLE 1例。其中1例LN患者合并神经精神性狼疮及双膝关节股骨头远端梗死、3例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及髋关节梗死。患儿均经规范传统治疗诱导缓解3个月及以上,维持期存在疾病活动度轻-中度活动,糖皮质激素减药困难。应用贝利尤单抗基线时,SLEDAI-2000评分4~13分;PGA评分1~2.50分。基础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来氟米特片)和抗疟药,依据靶器官损伤情况不同,同时应用环磷酰胺和/或雷公藤治疗。接受静脉注射贝利尤单抗后的药物安全性显示,本研究患儿中有1例治疗后4周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另外1例患儿于治疗后8周出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分别给予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余13例患儿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治疗后4周,SLEDAI-2000与PGA评分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EDAI-2000 P=0.002;PGA P=0.006),临床无复发病例。1例家族性冻疮样红斑狼疮患儿,治疗2周后,皮疹明显改善,治疗8周后出现低热伴皮疹增多;治疗16周后,体温正常,皮疹基本消退。 结论:贝利尤单抗治疗难治性儿童SLE临床有效,至今无严重不良事件记录。但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长期深入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19例儿童狼疮性脑病的临床免疫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狼疮性脑病患儿的临床免疫表现及高危因素,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防治寻找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94例,其中出现狼疮性脑病表现的19例患儿为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组,未出现狼疮性脑病表现的75例患儿为SLE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疾病活动、免疫全套、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及自身抗体水平。结果:94例SLE患儿中,NPSLE的发生率为20.21%(19/94)。19例NPSLE患儿最常见的症状为头痛、癫痫发作和脑血管病,SLEDAI-2000评分(19.89±8.33)分,大部分患儿通过激素干预后预后较好。与SLE组相比,NPSLE组SLEDAI-2000评分、白细胞计数、尿蛋白定量、ESR、IFN-α更高,血小板计数、IL-2、C 3、C 4更低,抗Sm抗体、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抗dsDNA抗体、抗SS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与SLE患儿比较,狼疮性脑病患儿往往合并多种免疫功能异常,以体液免疫功能为主,多种抗体阳性,炎症因子水平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微血管变化特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微血管形态的早期变化特征。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5─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的SLE患者31例(62眼),分为狼疮性视网膜病(LR)组10例(17眼)和非狼疮性视网膜病(NLR)组24例(45眼)。同时招募与疾病组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成年人35例(35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OCTA对所有受检者黄斑区视网膜行3 mm×3 mm模式扫描,获得黄斑区浅层及深层视网膜微血管图像,并用本实验室自行编写的分析程序将视网膜血流灌注图进行骨架化分析,获得去除中央无血管区(FAZ,0.6 mm)的总环区域(TAZ)以及进一步4分区(S、T、I、N)的浅层及深层视网膜骨架化毛细血管密度(RCD)。此外,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对疾病组进行评分。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在浅层视网膜TAZ区域以及S、T、I、N各分区,NLR组和LR组的RCD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LR组相较于NLR组更低,这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深层视网膜,3组之间的差异不如浅层明显,仅发现LR组在N区域的RCD值较NLR组明显下降( P=0.022),且LR组在除T外其他3个分区的RCD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 P<0.05)。此外,LR组的SLEDAI评分显著高于NLR组( P=0.006),且LR组的SLE并发症,如狼疮性肾炎和神经精神性狼疮的发生率均更高(分别为50% vs. 25%,10% vs. 4%)。 结论::OCTA能有效检测SLE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微血管形态的早期改变。SLE患者无明显眼底及视力损伤时,浅层视网膜RCD即发生显著性改变,推测其可能可以作为监测SLE视网膜损害的早期生物学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头颅影像学异常患儿的临床特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头颅影像学异常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4例初诊SLE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情况分为头颅影像学异常组和头颅影像学无异常组,对2组SLE患儿初诊前病程、性别、皮疹、关节肿痛、脱发、肺间质病变、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铁蛋白(FER)、血清补体(C 3、C 4)、抗心磷脂抗体(AC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等指标进行描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74例初诊SLE患儿均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其中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 )52例、CT 22例,异常36例(48.6%),包括MRI 27例(51.9%)和CT 9例(40.9%)。36例头颅影像学异常SLE患儿中,MRI以脱髓鞘病变及脑沟增宽(脑萎缩)为主,CT以脑沟增宽(脑萎缩)为主;出现神经系统症状21例,包括头痛17例、头晕11例、抽搐3例、昏迷1例。2组SLE患儿比较,初诊前病程、性别、皮疹、关节肿痛、脱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6例头颅影像学异常的初诊SLE患儿合并肺间质病变20例,其中4例出现肺出血;38例头颅影像学无异常的初诊SLE患儿中合并肺间质病变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BC、Hb、ESR、FER、C 3、C 4、ACA、ALT、AST、TG、HDL、LDL、T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儿童SLE头颅影像学异常特别是MRI异常出现较早,可发生于神经系统临床症状之前,并与血液系统异常及肺部病变等重要脏器损害相关,早期发现有可能改善短期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S100A8/A9、神经丝轻链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患者血清 S100A8/A9、神经丝轻链(NfL)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 165 例,根据是否发生 NPSLE分为 NPSLE组(77 例)和非 NPSLE组(88 例),再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 2000(SLEDAI-2000)评分将 NPSLE 患者分为轻度组(23 例)、中度组(32 例)和重度组(22 例).比较 NPSLE组和非 NPSLE组患者入组年龄、发病时年龄、性别、SLE病程、临床特征(发热、血管炎性皮损、高血压、蝶形红斑、雷诺现象、关节炎、蛋白尿)、实验室生化指标[S100A8/A9、NfL、抗核抗体(ANA)、抗磷脂抗体(AP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 A(SS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SSB)抗体、抗史密斯(SM)抗体、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联合羟氯喹、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 SLE患者发生NPSL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100A8/A9、NfL对SLE患者发生 NPSLE的诊断价值.结果:NPSLE 组发病年龄小于非 NPSLE 组,SLE 病程大于非 NPSLE 组(均P<0.05).NPSLE组发热比例、血管炎性皮损比例、APA 阳性比例、ESR、ALT、AST、血清 S100A8/A9、NfL 水平高于非NPSLE组,WBC、PLT低于非 NPSLE组(均P<0.05).重度组血清 S100A8/A9、NfL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均P<0.05).血清S100A8/A9、NfL水平是SLE 患者发生NPSLE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血清S100A8/A9、NfL以及两者联合检测诊断NPSL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24、0.730、0.902,且两者联合检测诊断价值大于血清 S100A8/A9 和 NfL单项检测(均P<0.05).结论:NPSLE患者血清 S100A8/A9、NfL水平均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是SLE 患者发生NPSLE的独立影响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NPSLE的诊断价值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改变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 通过度中心性(DC)和功能连接(FC)观察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改变.方法 前瞻性纳入23例NPSLE患者(NPSLE组)及2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并对NPSLE患者完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运动和认知功能疲劳量表(FSMC)(包括FSMC-M及FSMC-C)、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包括HADS-A及HADS-D)评估及实验室检查(C3、C4、IgA、IgM、IgG);比较组间各脑区Fisher-Z变换DC(zDC)差异,以组间zDC存在差异脑区为种子点,分析全脑Fisher-Z变换FC(zFC),评估NPSLE组上述脑区zDC及zFC与神经心理学量表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对照组,NPSLE组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右侧眶内额上回zDC均降低(PFWE校正均<0.05),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右侧眶内额上回zFC降低,右侧眶内额上回与右侧内侧额上回、左侧楔前叶、右侧颞下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及右侧角回zFC均降低(PFWE校正均<0.05).NPSLE患者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右侧眶内额上回zFC与FSMC-M、FSMC-C均呈负相关(r=-0.493、-0.471,P均<0.05),右侧眶内额上回-左侧楔前叶zFC与FSMC-M、FSMC-C均呈负相关(r=-0.485、-0.553,P均<0.05),右侧眶内额上回-左侧顶下缘角回zFC及右侧眶内额上回-右侧角回zFC与IgA均呈负相关(r=-0.460、-0.483,P均<0.05).结论 NPSLE患者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及右侧眶内额上回DC及多个脑区FC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ASL技术在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血流灌注异常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通过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成像技术研究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患者脑血流灌注的改变模式,并探讨这些改变与其认知功能及临床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的收集自2020年1月—2022年9月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就诊的26例NPSLE患者和27例年龄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两组均采用西门子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全脑ASL扫描.采用双样本t检验对两组各脑区CBF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评估.之后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存在血流灌注差异脑区的CBF值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以及临床免疫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PSLE患者左侧枕中回和左侧梭状回CBF值减低,而右侧岛叶CBF值增加(P<0.05,FWE校正).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左侧梭状回、左侧枕中回CBF值与血清补体C4浓度呈正相关,与IgG呈负相关(r=0.492,P<0.05;r=-0.468,P<0.05;r=0.503,P<0.05;r=-0.486,P<0.05).左侧梭状回及左侧枕中回的CBF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395,P<0.05;r=0.406,P<0.05).结论:NPSLE患者大脑存在多个脑区的CBF值异常,这些脑区的脑血流灌注改变可能参与了 NPSLE患者出现认知障碍的神经生理病理学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解毒祛瘀滋阴方对MRL/lpr小鼠神经精神症状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致残和致死的临床表现之一.本研究拟利用MRL/lpr狼疮小鼠模型研究解毒祛瘀滋阴方对NPSLE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旷场和强迫游泳行为学实验测定动物NPSLE相关症状,ELISA法测定动物大脑皮层自身抗体滴度,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测定小鼠大脑皮层IgG表达沉积情况.结果 研究发现解毒祛瘀滋阴方可以明显缓解MRL/lpr小鼠的抑郁和抗焦虑样行为,降低脑内抗心磷脂抗体以及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滴度,并减少脑内IgG表达沉积.结论 本研究表明解毒祛瘀滋阴方可以缓解MRL/lpr狼疮小鼠的神经精神症状和改善大脑皮层病理学改变,提示解毒祛瘀滋阴方是NPSLE的潜在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细胞减少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SLE是一种多克隆异常增殖、其血清表现为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病[11,其血液系统受累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骨髓纤维化等.其中,淋巴细胞减少是SL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SLE诊断标准中血液系统损害的依据之一,被纳入ACR 1982年、1997年SLE的分类标准.SLE患者淋巴细胞减少的患病率为20%~93%[2],Rivero等[3]学者报道在SLE整个病程中,淋巴细胞减少发生率为93%,甚至高于血红蛋白、白细胞减少,尿检异常、ESR、补体C3、红斑狼疮细胞、ANA等.初发SLE患者淋巴细胞减少发生率为75%,且其病情更重更易合并重症感染.SLE淋巴细胞减少与疾病的活动密切相关,与发热、多关节炎、神经精神性狼疮等脏器受累有关,是SLE患者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