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郭维琴教授诊治中青年高血压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郭维琴教授诊治中青年高血压用药规律,总结郭维琴教授临床诊疗经验,以期传承其经验及学术思想.方法:收集筛选郭维琴教授门诊治疗的中青年高血压医案,将诊疗信息录入名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郭维琴教授诊治病人79例,郭维琴教授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核心用药组成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包括丹参、红花、赤白芍、川芎,兼有清肝降火之钩藤、夏枯草、菊花,健脾化痰有炒白术、茯苓,安神定志之酸枣仁、远志、生龙骨、生牡蛎,滋补肝肾之山茱萸等27味中药.辅助药物主要包括栀子、黄芪、桑寄生、片姜黄、枸杞子、川楝子、浙贝母、首乌藤、磁石、砂仁等114味.结论:郭维琴教授在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方面,擅长应用活血化瘀的同时,注重清肝降火、滋补肝肾、健脾化痰、安神定志之药的使用,体现了郭维琴教授"从心立论"高血压,重视"肝脾同调,心神共养"的学术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应用人脱细胞同种异体真皮基质材料修补硬脑膜缺损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探讨人脱细胞同种异体真皮基质材料在硬脑膜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5月至2018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53例)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35例)收治的需行硬脑膜修复术的患者。将88例受试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试验组采用人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进行修补,对照组采用猪来源生物型硬脑膜补片进行修补。术中术者评价材料的韧性、延展性和可缝合性。术后定期住院或门诊随访患者的负压球引流量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术后10 d、3个月及6个月复查头颅CT或MRI,观察术区硬膜外积液及皮下积液情况,以判断有无脑脊液漏。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材料的评估结果以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比较,术后24 h负压球引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77)。两组受试者术后伤口均为Ⅰ级愈合,均无皮下积液和脑脊液漏。至术后6个月末次影像学随访,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均提示硬脑膜修补局部无异常信号。试验组与对照组一般不良事件发生率[62.2%(28/45)对比48.8%(21/43)]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6.7%(3/45)对比4.6%(2/4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与人工修补材料相关的不良事件。与对照组比较,术中术者对试验组人工修补材料的韧性、延展性及可缝合性更为满意(均 P<0.05)。 结论:人脱细胞同种异体真皮基质材料在硬脑膜缺损修补术中具有较好的韧性、延展性和可缝合性,修补效果与常规硬脑膜补片相似,且不增加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以眼睑反复红斑为首诊的结缔组织病合并泪腺炎1例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患者,女,25岁,因"右眼上睑反复红肿伴肿物生长9个月"于2020年11月24日收入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中心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9个月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眼上睑颞侧肿物,呈无痛性渐进性增大,质地中等,上睑中央皮肤反复发红、水肿、粗糙、变厚,无破溃、出血,偶伴眼干、眼涩,不伴异物感,不伴眼红、眼痛、眼涨,不伴视力下降,不伴眼前黑影飘动,不伴视物遮挡感,患者8个月前自觉肿物增大较前明显,曾于本院门诊就诊,诊断为"右眼泪腺炎",建议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片40 mg 1次/d,1个月后减量至30 mg 1次/d,未见明显好转,患者自行停药。入院后眼科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6,左眼1.0;矫正视力:右眼1.0(-1.00 DC×105°),左眼1.0(平光)。眼压:右眼17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6 mmHg。右眼上睑弥漫性红肿、增厚,无明显界限,无鳞屑,其下可触及肿物,质地中等,大小1.0 cm×1.5 cm,不能触及后界,无压痛,可还纳入眶,上下睑睫毛排列整齐。肝肾功能检查:碱性磷酸酶102.73 U/L(35~100 U/L)、补体C1q:234.03 mg/l(159~233 mg/l)、二氧化碳(CO 2):22.30 mmol/L(23~29 mmol/L)。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IgG4检测:抗SS-A抗体(++),其余结果均为阴性。眼部浅表包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右侧泪腺大小1.1 cm×0.5 cm,左侧泪腺约0.9 cm×0.5 cm,双侧泪腺回声不均,内未见明显囊实性占位,血流对比明显异常。眼眶CT显示:右侧泪腺稍饱满,右眼眼睑皮肤肿胀(见图1)。眼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增强显示:双眼上睑皮下软组织内见斑片长T1、长T2信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呈稍高信号,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图信号不低。病灶边界欠清,以右侧为著,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见图2)。胸部CT及胰腺MRI均未见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观察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120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围手术期发生不良事件42例(不良事件组),未发生围手术期不良事件78例(非不良事件组)。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指标、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不良事件组脑血管疾病率、大脑前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率、使用补片率和斑块溃疡率明显高于非不良事件组[35.71%(15/42)比15.38%(12/78)、52.38%(22/42)比26.92%(21/78)、50.00%(21/42)比20.51%(16/78)和61.90%(26/42)比24.36%(1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脑前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使用补片、斑块溃疡是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 2.874、2.632和3.214,95% CI 1.421~3.654、1.748~3.287和2.101~4.697, P<0.05或<0.01)。 结论:存在大脑前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使用补片和斑块溃疡是影响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可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补肾益精填髓方结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观察补肾益精填髓方结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月-2020年2月本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75例。2组均给予合并症的基础对症治疗,并行健康宣教,对照组此基础上口服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精填髓方。2组均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量压器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记录心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 (endothelin-1, ET-1)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 (66/75 )、对照组为73.3%(55/75)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72, P=0.022)。观察组治疗后眩晕头痛、心悸少寐、肠燥便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814、10.397、12.094、7.019、6.121, P值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心率[(79.60±4.80)次/min比(84.30±5.40)次/min, t=5.634]及SBP [(144.8±7.10)mmHg比(150.60±7.90)mmHg, t=4.729]、DBP [(78.80±8.20)mmHg比(85.20±9.10)mmHg, t=4.525]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 <0.01);血清ET-1 [(179.25±30.45)μmol/L比(190.83±30.89)μmol/L, t=2.312]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NO [(58.51± 8.78)μmol/L比(54.12±9.03)μmol/L, t=3.019]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05 )。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 (3/75)、观察组为1.3%(1/75)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027, P=0.311)。 结论:补肾益精填髓方结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可有效缓解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压情况,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左西孟旦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阿斯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1例72岁女性患者因心力衰竭接受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因心力衰竭症状未改善,加用左西孟旦12.5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45 ml,以1.5 ml/h速度持续静脉泵入。静脉泵入左西孟旦20 h时,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瞳孔散大。心电监护示心率200次/min,QT间期延长,QTc间期520 ms;血钾3.02 mmol/L。诊断: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阿斯综合征。考虑与左西孟旦有关。立即停用该药,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和补钾治疗。4 d后复查,血钾4.60 mmol/L,心电图检查示心率80次/min,QTc间期450 m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成人膈疝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成人膈疝的病因主要包括先天性及创伤性,其总体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诊断与治疗尚无临床指南与共识。笔者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探讨成人膈疝的诊断与治疗策略:建议疑似患者及时完善多排螺旋CT检查,关注矢状位影像;有临床症状者应及时修补缺损,择期手术优先选择经腹入路腹腔镜手术,对于缺损较大者推荐补片加强修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创伤性膈疝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个体化手术方案治疗慢性创伤性膈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3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例慢性创伤性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8例,年龄(49.4±17.8)岁(范围:19~79岁),4例无症状。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治疗。统计术中探查情况(膈疝位置、疝内容物、疝环最大径),手术情况(手术修补方案、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7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修补,其中单纯缝合6例,缝合+补片修补17例,腹前壁肌瓣翻转缝合+补片修补3例,补片桥接修补1例。手术时间(112.8±44.7)min(范围:60~200 min),术中出血量[ M(IQR)]35(58)ml(范围:10~300 ml)。其余2例患者中转开腹。1例横结肠绞窄坏死患者术后死于肺部感染加重,余28例患者顺利出院,术后住院时间(4.9±2.2)d(范围:3~12 d)。术后随访36(24)个月(范围:1~60个月),2例患者偶有左上腹部不适;27例左侧膈疝患者随访期内未出现膈疝复发,1例右侧膈疝患者症状较术前缓解。 结论:根据膈肌缺损的位置、范围及疝环是否完整等情况采取腹腔镜个体化手术修补方案治疗慢性创伤性膈疝,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低浓度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反弹痛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FICB)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反弹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行单侧TKA患者90例,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两组:0.1%罗哌卡因低浓度组(A组)和0.3%罗哌卡因高浓度组(B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全麻前分别行超声引导40 ml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次FICB。记录术后反弹痛发生率和阻滞消退后NRS评分;术后48 h内补救性镇痛率和阿片药物用量;术后24、48 h静息与运动的NRS评分与肌力评分以及血清IL-6和TNF-α浓度(ELISA法)。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 M)和四分位数间距( IQR)表示。 结果:术后A组反弹痛发生率低于B组[10.9%(5/45)比53.3%(24/45), χ2=16.986, P<0.01],A组阻滞消退后疼痛程度低于比B组[2.0(1.0~3.5)分比7.0(4.0~7.5)分, Z=-4.110, P<0.01]。术后A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高于比B组[(252.2±80.8) min比(525.6±143.0) min, t=8.324, P<0.01];术后48 h内A组患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低于B组[(11.1±4.4)次比(16.2±6.3)次, t=3.332, P<0.01],A组补救性镇痛率低于B组[4.4%(2/45)比20.0%(9/35), χ2=4.153, P<0.05];术后A组舒芬太尼消耗量低于B组[0~24 h:(18.7±8.0) μg比(32.6±15.5) μg, t=3.981, P<0.01;0~48 h:(33.4±13.1) μg比(48.6±18.8) μg, t=3.310, P<0.01];术后24 h A组的肌力高于B组[1.0(1.0~2.0)分比0(0~1.0)分, Z=-3.528, P<0.01],术后24 h A组运动NRS评分低于B组[(4.6±1.4)分比(7.3±2.2)分, t=7.823, P<0.01]。 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FICB后患者反弹痛发生率低、术后肌力恢复早,更适合TKA后多模式镇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儿童误服硝氯酚中毒死亡3例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例1,男,5岁1个月。以“误服硝氯酚片4 d”于2020年2月3日入院。4 d前患儿误服硝氯酚10片(规格100 mg/片),服药1 h后出现恶心、呕吐,伴脐周疼痛,持续2~4 min可自行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给予洗胃、导泻、补液、利尿等对症治疗。治疗3 d后恶心、呕吐症状减轻,偶有腹痛,出现精神差,住院期间查肝功提示丙氨酶氨基转移酶643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 025 U/L;肌酸激酶23 346 U/L,肌酸激酶同工酶:3 159 U/L。因病情重,转诊至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7.0 ℃,脉搏155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90/59 mmHg(1 mmHg=0.133 kPa),体质量19 kg,嗜睡状,颜面稍苍黄,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红润,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155次/min,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次/min。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腹壁反射正常,双侧膝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克氏征均阴性。入院后急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18×10 9/L、中性细胞计数8.2×10 9/L、血红蛋白浓度110.0 g/L、血小板计数260×10 9/L;凝血功能正常;肝功能:总蛋白53.7 g/L、白蛋白31.0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93.0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 574.0 U/L,肌酸激酶22 000.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517.0 U/L。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诊疗经过:入院后立即予再次洗胃,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多烯磷脂酰胆碱、肌苷片、葡醛内酯片保肝、甘露醇减轻脑水肿、头部亚低温治疗,行血液灌流2次治疗。入院4 h后患儿出现发热伴大汗淋漓,体温最高达39.5 ℃,精神极度萎靡,同时伴有四肢关节疼痛,肌肉酸痛。6 h后患儿出现昏迷,昏迷评分7分,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细湿啰音。入院11 h患儿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全身肌张力增高,双上肢屈曲、僵直,立即高质量心肺复苏,静推盐酸肾上腺素,同时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内涌出大量鲜血,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