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酸噻吗洛尔眼液预防高度近视SMILE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马来酸噻吗洛尔眼液预防高度近视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屈光回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黔西南附属医院眼科行SMILE的76例(134眼)高度近视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予常规滴眼液点眼治疗,观察组在术后第1天加点马来酸噻吗洛尔眼液,每日2次,连续点眼1个月.两组患者均采集术前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眼压、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眼轴、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和角膜表面曲率(K1、K2),术后1周及1、3、6个月UCVA、眼压、SE、眼轴、CCT、K1、K2.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UCVA优于对照组(1.21±0.27 vs.1.10±0.16,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UCVA较术后1周下降(P<0.05);在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S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16±0.50)D vs.(+0.06±0.38)D,P<0.05;(-0.35±0.52)D vs.(-0.04±0.40)D,P<0.05];两组患者SE在术后6个月与术后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SE均较术后1周回退;在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角膜曲率K1、K2、CCT及眼轴均无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CCT与术后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患者SMILE术后应用马来酸噻吗洛尔眼液可有效抑制房水生成而降低眼压,使角膜在稳定状态下愈合,阻止角膜表面前移,进而起到预防屈光回退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SMILE与FS-LASIK术后屈光状态偏差原因分析及结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屈光状态偏差,并分析其结果和原因.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FS-LASIK组300例(600只眼),按照手术时间再分为pre FS-LASIK 200例(400只眼),FS-LASIK 100例(200只眼),SMILE组100例(200只眼),术前球镜度-0.75~12.25 D,柱镜度0~3.75 D,均未预留度数,最佳矫正视力(BCVA)≥1.0,分别于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并记录所有患者非接触眼压测量、裸眼视力(UCVA)、BCVA、等效球镜(SE)、电脑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对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结果后,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根据结果进一步分析.结果 术后屈光状态主要受手术方式及术前柱镜的影响(P<0.05),FS-LASIK术后患者右眼柱镜结果与SMILE术后患者右眼柱镜结果在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眼术后屈光状态无相关性.结论 SMILE术后患者平均右眼柱镜欠矫程度较FS-LASIK术后患者多0.25~0.50 D,主要与SMILE手术方式、眼球自旋以及角膜上皮重塑行为有关,建议高度数患者采用FS-LASIK手术或更改SMILE手术方式为扫描后即刻取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2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35岁。因双眼视力下降伴正前方视物遮挡3 d于2022年12月9日到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发病前3 d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发热病史。否认既往眼部病史和相关家族史。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数指/30cm。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6、13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双眼黄斑区暗红色楔形病灶(图1A,1B)。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双眼外丛状层、外核层强反射病灶,外界膜、椭圆体带、交叉带反射中断,右眼伴有外丛状层裂隙状弱反射囊腔及中心凹神经上皮脱离(图1C,1D)。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双眼黄斑区病灶相应区域深层血管复合体血流密度较正常区域减低(图1E,1F)。诊断:双眼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AMN)。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复低强度红光治疗高度近视后视网膜结构损伤恢复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12岁,近视4年,因佩戴角膜塑形镜后反复眼红、眼痒、分泌物增多1年于2022年3月12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患儿因变应性结膜炎病史曾双眼点用奥洛他定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其母亲中度近视,否认其他眼病家族史。患儿右眼裸眼视力0.04,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扩瞳后矫正视力-6.50 DS/-0.50 DC×5°=0.8;左眼裸眼视力0.04,矫正视力为-5.75 DS/-1.00 DC×180°=0.8。由于患儿曾用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且反复出现双眼结膜炎,在其监护人要求及眼底检查排除黄斑疾病后(图1),采用红光治疗仪(型号RS-200)行单纯低强度红光重复照射疗法(repeated low-level red-light,RLRL)。仪器为Ⅱ类设备B型,光源输出功率为(2.0±0.5)mW,瞳孔直径4.0 mm状态下进入瞳孔的光功率约为0.25 mW,照射参数为AC(220±22)V,(50±1)Hz;输入功率≤30 VA。患儿每天照射双眼2次,间隔至少4 h,每次3 min。RLRL治疗1个月双眼屈光度降低约-2.00 D,更换镜片;治疗3个月矫正视力为1.0,分别于治疗后1、3个月行眼底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图2,3)。治疗后5个月(2022年8月10日)患儿出现治疗后彩虹样后像,持续时间偶超8 min,未就诊并自行继续治疗。2022年8月30日患儿出现视力下降,咨询后建议停用RLRL并及时复诊。2022年9月3日患儿于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诉右眼眼红、畏光伴咳嗽、流涕1周,不伴发热。眼科检查见双眼结膜充血,右眼中央角膜可见片状荧光素钠染色,双眼调节和放松不足。超广角眼底成像可见黄斑中心凹圆形病灶;OCT检查示双眼中心凹视网膜外层椭圆体带欠连续,直径712 μm(图4)。屈光科与眼底病科会诊后诊断为双眼高度近视、右眼角膜炎、左眼结膜炎、双眼视网膜病变。以更昔洛韦医用凝胶、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2周;甲泼尼龙片晨服,8 mg/d,连续1周;球旁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40 mg 1次。患者随后在中南大学湘雅二院、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视神经磁共振成像平扫+增强检查示双侧视神经未见异常,双眼视野明显异常;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检查示双眼1环振幅密度下降,中心反应峰消失;双眼视杆、视锥反应波振幅均轻度下降。嘱患者口服叶黄素1个月并停用RLRL。2个月后患者自觉视力逐渐恢复,2022年10月19日于湖南省儿童医院复诊,双眼矫正视力恢复至0.8,OCT成像示双眼黄斑中心凹椭圆体带完整性和连续性均恢复(图5)。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和左旋多巴片250 mg/d口服,2022年12月21日(停用RLRL后4个月)检查角膜透明,视网膜结构完整,双眼视力未查(图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性乙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44岁,因"双眼视力下降5~6 d"于2021年4月27日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既往无眼部疾病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外伤史、吸烟史。浅表性胃炎病史3~4年;饮酒史3~4年。近2个月饮350~400 g白酒/d(根据患者提供饮用白酒的信息计算196~224 g乙醇/d,甲醇含量在国家卫生标准范围内),停酒后手抖。眼部检查:裸眼视力(UCVA):右眼0.01,左眼0.02;最佳矫正视力(BCVA):右眼0.02,左眼0.1;眼压:右眼16.2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7.5 mmHg。双眼结膜、角膜、前房、晶状体未见异常;瞳孔直径:右眼3.5 mm,左眼3.5 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正常。双眼眼底视盘界清色可,视网膜血管走行自然,黄斑未见异常。超广角眼底照相显示:双眼视网膜平伏,未见异常。眼底自发荧光示:双眼黄斑区小片低自发荧光(见图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双眼鼻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略薄,双眼颞下RNFL略增厚(见图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示:视网膜浅层及深层血流密度未见异常。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示:双眼P100潜伏期延长,振幅正常(见图3)。血常规、生化、电解质检查示:红细胞3.60×10 12/L,血红蛋白浓度129 g/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35.8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58 g/L;谷丙转氨酶235 U/L,谷草转氨酶295 U/L,r-谷氨酰转肽酶217 U/L,总胆红素33.00 μmol/L,直接胆红素14.80 μmol/L;血钾3.43 mmol/L。免疫常规示:梅毒、HIV、乙肝、丙肝抗体均为阴性。头颅MRI(外院)示:脑实质MRI平扫未见异常,右侧中下鼻甲肥大。诊断:双眼急性乙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嘱患者戒酒,予以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治疗:口服甲钴胺片0.5 mg/次,每日3次,维生素B1片10 mg/次,每日3次,氯化钾缓释片0.1 mg/次,每日2次,银杏叶提取物片40 mg/次,每日3次;双眼点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每日4次,溴酚酸钠滴眼液每日2次。患者遵医嘱用药20 d后复查视力,BCVA:右眼0.8,左眼0.9。眼底视盘界清色可,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可见。嘱继续戒酒,改善营养治疗,半年后复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7种儿童常用近视筛查方案的准确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以睫状肌麻痹验光作为近视诊断金标准,比较常用的近视筛查方案及其不同组合用于儿童近视筛查的准确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连续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初次就诊的儿童543例,年龄6~8岁,检查并记录儿童裸眼远视力(UCDVA)、眼轴长度(AL)、平均角膜曲率半径(CR)、自然瞳孔下电脑验光屈光度(PR)及睫状肌麻痹验光后等效球镜度(SE)。以PR≤-0.50 D作为近视阳性界值;UCDVA<5.0为视力不良;轴率比(AL/CR)>3视为可疑近视;以睫状肌麻痹验光后SE≤-0.50 D为近视诊断金标准。筛查方案共7种,分别为:UCDVA、PR、AL/CR、UCDVA+PR、UCDVA+AL/CR、PR+AL/CR、以及UCDVA+PR+AL/CR。筛查方案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和ROC曲线下面积等。不同近视筛查方案间阳性检出率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当使用单一指标筛查近视时,PR方案准确性最好,其灵敏度(100.0%)、特异度(89.2%)、约登指数(0.89)、阳性预测值(64.7%)、阴性预测值(100.0%)、诊断符合率(0.732)和ROC曲线下面积(0.95)均最高。当使用2种指标组合筛查近视时,UCDVA+PR方案和PR+AL/CR方案准确性较接近(约登指数分别为0.91、0.92),均比UCDVA+AL/CR方案准确性好(约登指数为0.87)。当使用3种指标组合,即UCDVA+PR+AL/CR方案筛查近视时,仅特异度(96.2%)、阳性预测值(83.3%)和诊断符合率(0.861)相较UCDVA+PR和PR+AL/CR方案稍有提升,其余准确性及可靠性指标均有所下降。结论::在大规模儿童近视筛查中,如果只使用单一指标筛查近视,可考虑使用PR;如果可以联合2种指标筛查近视,可考虑使用UCDVA+PR或PR+AL/CR;当3种指标全部联合筛查近视时,筛查效能提升有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正远视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正远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八九医院行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正的远视者14例(16眼)。术前远视屈光度1.50D~5.00(3.61±1.08)D。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裸眼远近视力和屈光度的矫正情况以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结果: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裸眼远视力(logMAR)为0.47±0.19,明显优于术前的0.61±0.30( t=3.64, P=0.003);裸眼近视力(logMAR)为0.26±0.11,明显优于术前0.66±0.30( t=5.83, P<0.001);裸眼近视力较术前提高两行以上者14眼(87.50%)。术后1个月术眼呈轻度近视状态,3个月后屈光度基本稳定。术后6个月平均等效球镜为(0.74±0.29)D,较术前(3.61±1.08)D明显下降( t=9.45, P<0.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无明显远视回退现象。术后1周、1、3及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下降( F=1.76, P=0.128)。 结论: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正远视安全、有效,预测性较好,为远视者提供了更好的手术方式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矫正区角膜塑形镜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长期防控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小矫正区设计的角膜塑形镜的特点及其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长期防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行角膜塑形矫正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65例(65只眼)。将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法随机分为小矫正区组和常规组,分别配戴小矫正区设计和常规设计的角膜塑形镜。于戴镜前及戴镜后6、12、18个月检查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并进行Pentacam角膜地形图检查,采用Matlab软件计算患者的角膜矫正区面积及直径。结果:最终60例(60只眼)近视眼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为(10.40±1.01)岁;等效球镜度数为(-2.88±0.42)D。小矫正区组和常规组各30例。矫正后不同时间2个组裸眼视力和等效球镜度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6、12、18个月,常规组眼轴长度增长量分别为(0.16±0.09)、(0.28±0.17)和(0.37±0.20)mm;小矫正区组则分别为(0.06±0.05)、(0.12±0.10)和(0.18±0.14)mm,分别为常规组的37.50%、42.86%和48.64%。常规组和小矫正区组的角膜矫正区面积分别为(6.98±0.89)和(5.36±0.73)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戴镜18个月后的眼轴长度增长量与戴镜时的年龄呈负相关( P<0.05),与角膜矫正区面积呈正相关( P<0.05);与瞳孔直径和等效球镜度数无相关性( P均>0.05)。2个组各有3例(10%)患者戴镜后出现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干眼等较轻的不良反应,于对症治疗后消失。 结论:与常规设计的角膜塑形镜相比,小矫正区设计角膜塑形镜在角膜表面塑形出的光学矫正区更小,能够显著减缓儿童青少年近视眼进展;其安全性与常规设计角膜塑形镜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润眼液对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疗效和眼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舒润液、不含防腐剂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和质量分数0.9%生理盐水对角膜塑形镜配戴患者眼表和近视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检查者单独设盲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在海南省眼科医院接受正规角膜塑形镜验配的近视患者90例90眼,均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玻璃酸钠组、舒润液组及生理盐水组,每组各30例,分别使用不含防腐剂的1 g/L玻璃酸钠滴眼液、舒润液和9 g/L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摘戴眼镜。分别于戴镜前和戴镜后1 d、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裸眼视力、等效球镜、角膜地形图、非侵入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Kf-BUT)以及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FL)检测。结果:玻璃酸钠组戴镜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NIKf-BUT分别为(7.13±1.71)、(6.61±1.49)、(6.37±1.82)和(7.01±1.63)s,舒润液组分别为(6.32±1.71)、(5.53±1.42)、(5.57±1.50)和(6.17±1.63)s,生理盐水组分别为(6.36±1.58)、(5.81±1.49)、(5.74±1.77)和(6.28±1.53)s;戴镜后各时间点玻璃酸钠组NIKf-BUT均高于舒润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舒润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各时间点NIKf-B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玻璃酸钠组戴镜后各时间点FL评分均低于舒润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生理盐水组和舒润液组戴镜后各时间点F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3个组间戴镜后各时间点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度和平均角膜前表面曲率K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相较于舒润液和生理盐水,不含防腐剂的1 g/L玻璃酸钠滴眼液在角膜塑形镜配戴早期可以更好地稳定泪膜,对角膜上皮的影响更小,但在视力提高和角膜塑形的速度上无明显差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民航飞行学员角膜屈光术后裸眼远视力稳定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民航飞行学员角膜屈光术后的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稳定性,探讨民航招收角膜屈光术后飞行学员标准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9日至2019年3月10日参加民航招收飞行学生体检鉴定合格且曾行角膜屈光术的学生病历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术前屈光等效球镜度数。对符合纳入标准者随访3年(每年1次),测量UCVA并行眼科常规检查。使用Landolt缺口环形视力表测量UCVA。按照手术方式、术后观察时间、术前屈光等效球镜和术后残余角膜厚度进行分组,并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Wilcoxon检验比较随访与招飞时UCVA的变化。结果:角膜屈光术后且招飞合格的飞行学员125例(240只眼),第3年随访时,21只眼(8.75%,16例)UCVA<0.9,其中3只眼(1.25%)等效球镜度数大于-0.5 D;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组、术后观察时间<3年组、术前屈光等效球镜-3.0~≤-4.5 D组、剩余角膜厚度460~≤490 μm组第3年随访时的UCVA与招飞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90、2.82、2.28、3.35, P=0.004、0.005、0.023、0.001)。 结论: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限制,有条件地招收角膜屈光术后的飞行学员,其UCVA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