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ILE与FS-LASIK术后屈光状态偏差原因分析及结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屈光状态偏差,并分析其结果和原因.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FS-LASIK组300例(600只眼),按照手术时间再分为pre FS-LASIK 200例(400只眼),FS-LASIK 100例(200只眼),SMILE组100例(200只眼),术前球镜度-0.75~12.25 D,柱镜度0~3.75 D,均未预留度数,最佳矫正视力(BCVA)≥1.0,分别于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并记录所有患者非接触眼压测量、裸眼视力(UCVA)、BCVA、等效球镜(SE)、电脑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对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结果后,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根据结果进一步分析.结果 术后屈光状态主要受手术方式及术前柱镜的影响(P<0.05),FS-LASIK术后患者右眼柱镜结果与SMILE术后患者右眼柱镜结果在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眼术后屈光状态无相关性.结论 SMILE术后患者平均右眼柱镜欠矫程度较FS-LASIK术后患者多0.25~0.50 D,主要与SMILE手术方式、眼球自旋以及角膜上皮重塑行为有关,建议高度数患者采用FS-LASIK手术或更改SMILE手术方式为扫描后即刻取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角膜屈光手术对近视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和眼红指数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不同角膜屈光手术对近视患者泪膜破裂时间、眼红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240眼)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进行分组,A组患者实施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42例),B组患者实施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33例),C组患者实施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45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泪膜破裂时间(BUT)、眼红指数、中央角膜知觉、裸眼视力(UCVA)差异。结果:术后1周时,三组患者BUT均较术前下降(均 P<0.05),B组与C组BU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A组患者BUT高于B、C组患者(均 P<0.05)。术后1个月时,B、C两组患者BUT均较术前下降(均 P<0.05),且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BUT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高于B、C组患者(均 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三组患者眼红指数均较术前下降(均 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三组患者中央角膜知觉均较术前下降(均 P<0.05),且A、B组患者中央角膜知觉均高于C组(均 P<0.05),但A、B组患者中央角膜知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三组患者UCVA均较术前上升(均 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SMILE、FS-LASIK、SBK三种手术中,SMILE对患者BUT影响最小,SBK对患者中央角膜知觉影响最大,三种手术对眼红指数、矫正视力影响效果相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SMILE来源角膜透镜行角膜移植术联合角膜交联术治疗FS-LASIK术后双眼角膜扩张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24岁,因"双眼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后视力下降1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门诊。患者2012年2月因双眼屈光不正于外院行FS-LASIK治疗。因FS-LASIK术后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眼视力下降,于2013年8月至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就诊,视力下降无伴刺激流泪、光敏感等不适症状。入院眼部检查示:视力右眼0.01,左眼0.20;眼压右眼13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2 mmHg;双眼结膜无充血,双眼角膜透明、中央变薄,向前凸起,角膜瓣贴合良好,未见基质混浊;前房深,闪辉(-),细胞(-),虹膜无前后粘连,瞳孔直径5 mm,对光反应灵敏,眼底未见异常。角膜地形图示:双眼角膜下方隆起,表面形态不规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术后早期视觉质量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术(ACXL)后早期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CS)、客观散射指数(OSI)等视觉质量参数的变化。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拟接受FS-LASIK的薄角膜近视合并散光患者70例(140眼),分为ACXL组35例(70眼)和FS-LASIK组35例(70眼)。所有术眼均采用飞秒激光制瓣,并用准分子激光进行角膜消融,ACXL组患者在FS-LASIK后立即进行ACXL。分别于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进行随访,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ACXL组和FS-LASIK组术前等效球镜度(SE)分别为(-7.52±1.88)D和(-7.63±1.96)D,术后3个月时分别降至(-0.03±0.59)D和(-0.03±0.56)D( F=246.73, P<0.001; F=236.78, P<0.001);2组术前裸眼视力(UDVA)LogMAR值分别为1.30±0.28和1.31±0.21,术后3个月时分别改善至-0.09±0.07和-0.08±0.06( F=400.32, P<0.001; F=703.42, P<0.001)。ACXL组和FS-LASIK组术后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SAI)、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h)和OSI均比术前增加(均 P<0.05)。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在FS-LASIK组减少( F=10.92, P<0.001),ACXL组增加( F=3.20, P=0.047),并在术后1个月时达到最高。FS-LASIK组在暗环境CS 1.5、3.0、6.0、12.0和18.0 c/d的空间频率术后均比术前增加(均 P<0.05),ACXL组在3.0、6.0 c/d空间频率术后比术前升高( F=7.07, P=0.001; F=3.31, P=0.039)。ACXL组和FS-LASIK组视觉质量调查问卷总分值均比术前增加( F=2.85, P=0.040; F=3.27, P=0.025),并在术后1个月达到最高值。 结论::FS-LASIK联合ACXL术后早期虽然角膜表面的不规则性和基质散射指数暂时性升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CS和主观感觉,但患者术后视力和屈光度仍较理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及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对术后干眼及角膜知觉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目前主流的3种角膜屈光手术方式对术后干眼及角膜知觉的影响,探讨最佳角膜屈光术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amellar extraction,SMILE) (40例,80只眼)、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emtosecond-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 (36例,72只眼)、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ub-Bowmankeratomileusis,SBK) (42例,84只眼)的118例患者(236只眼)的病历资料,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3个时间点采用眼表分析仪测定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和眼红指数;进行Schimer Ⅰ试验检测泪液分泌;采用角膜知觉测量仪测量中央角膜知觉.观察分析3种手术方式组各观察时间点测量指标差异.结果 3组患者术后1周泪膜破裂时间均下降(P<0.05),SMILE组[9.643±4.751)s]较其他2组[FS-LASIK组(8.172±4.300)s、SBK组(7.612±3.691)s]更长(P<0.05),SMILE组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和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组较术前仍下降(P<0.05).术后1周和1个月,3组泪河高度均较术前下降(P<0.05),但FS-LASIK组术后1周时除外(P>0.05),SBK组术后1周下降最明显.3组各观察时间点眼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周和1个月中央角膜知觉均下降(P<0.05),SBK组下降最为显著.3组各观察时间点泪液分泌无变化(P>0.05).结论 SMILE手术对术后干眼及角膜知觉的影响最小,其次为FS-LASIK,最大为SBK.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FS-LASIK联合Triple-A切削模式矫正超高度近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联合节约角膜切削厚度的Triple-A切削模式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1-7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92例(184眼),根据等效球镜度(SE)分为高度近视组(-9.0 D<SE≤-6.0 D)48例和超高度近视组(SE≤-9.0 D)44例,采用VisuMax飞秒激光系统制作90 μm厚度角膜瓣,Mel-90准分子激光系统的Triple-A模式进行基质切削,观察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SE及角膜高阶像差.数据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3、6个月,2组UCVA≥术前BCVA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2组有效性指数和安全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均有远视漂移,超高度近视组早期更为显著,2组在术后3个月屈光度趋于稳定.高度近视组和超高度近视组术后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和水平彗差引入量在时间上和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垂直彗差引入量在时间上和组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S-LASIK联合Triple-A切削模式矫正高度近视和超高度近视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力,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矫正高度近视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估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017-06/09在我院行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42例81眼,术后随访6mo,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UCVA)、等效球镜度(SE)、角膜形态参数、矫正眼压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mo,本组患者UCVA(LogMAR)从术前1.44±0.18提高到-0.03±0.04,SE从-8.01±1.23D减少到-0.06±0.54D,角膜最陡峭曲率由44.23±0.80D下降到37.39±1.17D,角膜最平坦曲率由42.87±0.61D下降到36.84±0.99D,角膜最薄点厚度由525.33±30.42μm下降到402.12±28.04μm,矫正眼压由17.77±2.16mmHg下降至16.69±0.41mmHg,而角膜最薄点后表面高度和内皮细胞密度无显著变化.术后随访未见角膜感染、严重的非感染性炎症及角膜瓣相关并发症.结论: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术后角膜形态和屈光度相对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精准个性化选择
编辑人员丨2023/8/6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目前矫治屈光不正的主流手术方式.近年来,中国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临床应用使准分子激光板层角膜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 PRK)的开展也使得准分子激光表层切削术进入了新的阶段.与传统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相比,上述手术方法具有更加安全、稳定、可靠等优点.Trans PRK、SMILE或飞秒制瓣LASIK联合核黄素角膜交联也为薄角膜、角膜地形图异常的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的保障.在目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方式不断发展和更新的时代,如何依据术眼术前影响因素和各种手术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成为眼科医师新的挑战,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患眼的解剖因素、患者的个体需求、手术设备的特点以及各种手术的适应证范围,重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精准个性化选择,努力提高屈光不正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FS-LASIK和SMILE术后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变化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并比较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对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11/2017-09在我院行FS-LASIK手术(FS-LASIK组)和SMILE手术(SMILE组)的近视患者各60例60眼,术前和术后3mo使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前表面6、7、8、9mm直径范围Q值和角膜前表面像差.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角膜前表面各直径范围Q值均无差异;术后3mo,均明显高于术前,且FS-LASIK组患者角膜前表面6mm直径范围Q值明显高于SMILE组(0.89±0.43 vs 0.47±0.32,P<0.05).术前,两组患者角膜总高阶像差和角膜球差均无差异;术后3mo,两组患者角膜总高阶像差也无差异,但FS-LASIK组患者角膜球差高于SMILE组(0.43±0.23μm vs 0.31±0.11μm,P<0.05).结论:FS-LASIK和SMILE术均改变了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术后角膜前表面Q值均向正值方向变化,且SMILE术对角膜前表面Q值和角膜像差的改变均小于FS-LASIK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和飞秒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有效光学区及角膜像差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比较不同预设光学区组的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es,FS-LASIK)术后有效光学区(effective optical zone,EOZ)大小与角膜高阶像差(high order aberrations,HOAs)变化以及有效光学区大小对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来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激光手术的患者80例,均取右眼入组,SMILE组43例,FS-LASIK组37例,按预设光学区大小分为6.5 mm和6.0 mm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有效光学区及总角膜高阶像差、彗差、球差,分析不同预设光学区下SMILE组和FS-LASIK组有效光学大小及与角膜高阶像差的关系.结果:在相同预设光学区下,术后1个月SMILE组的有效光学区均大于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SMILE组的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均较FS-LASIK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相同手术方式,预设光学区6.0 mm较6.5 mm组,术后1个月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1个月的有效光学区均小于预设光学区,SMILE组大于FS-LASIK组;术后1个月有效光学区越大,角膜高阶像差越小;在相同预设光学区下,SMILE组术后1个月角膜高阶像差小于FS-LASIK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