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管圈在规范临床医师换药操作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某医院临床医师外科换药操作规范执行情况及影响其规范执行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提升临床医师换药操作规范化。方法:2016年2至9月综合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通过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况把握、目标设定、原因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等步骤,实施品管圈活动,按照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评价活动效果。本研究应用自身对照研究,通过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携手圈",运用品质管理工具,使用自拟的"换药操作实践技能考核表"和"换药操作不规范原因调查表",对77名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观察,比较品管圈活动干预前后提高临床医师换药操作规范合格率的情况。采用SPSS 20.0进行 t检验和 χ2检验。 结果:品管圈活动干预后,临床医师换药操作规范相关质量指标均明显升高。活动前均分(80.45±9.42),活动后均分(90.06±3.43)( P<0.01)。临床医师换药操作规范合格率由活动前的57.14%提升至活动后的98.70%( P<0.01),达到了设定的90.98%目标值。操作关键项目中的衣着规范率、手卫生措施执行率、消毒隔离措施合格率、无菌操作合格率、物品处理合格率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品管圈活动后医师各项能力也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能取得良好效果。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是感染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有效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新团体标准下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落实培训效果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因素及预防措施落实培训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三明市第一医院2020年1-9月、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住院治疗的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390 952人日数)和试验组(432 880人日数)。护理部成立质控小组,制定标准,进行各级规范化培训及考核,配合视频、海报、粘贴画等防跌倒/坠床等资料宣传,统计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及原因,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风险影响因素及例数、各科护理联络员防跌倒/坠床技能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及跌倒风险因素相关知识理论成绩。结果:试验组在防滑、防跌工具使用不当(χ 2=5.27)、地面湿滑(χ 2=4.29)、床栏因素(χ 2=4.54)、无人陪护(χ 2=4.40)这4个风险因素中跌倒/坠床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试验组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05‰,低于对照组的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55, P < 0.05);各科联络员跌倒危险减低预防技术操作及跌倒风险因素相关知识理论成绩经培训考核后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各级逐层规范化培训、多形式宣教模式并举、各项预防措施操作标准化,可提升患者跌倒/坠床风险意识,降低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iller金字塔理论结合巴林特小组活动在烧伤外科住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Miller金字塔理论结合巴林特小组活动在烧伤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外科规培的74名住院医师纳入研究,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名学员予以传统教学,观察组37名学员予以Miller金字塔理论结合巴林特小组活动进行培训。评估两组学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医患沟通技能。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和 t检验。 结果:观察组学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 t=3.01、3.47、3.49、3.32、2.54; P=0.004、0.001、0.001、0.001、0.013)。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两组学员的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t Elicit Give Understand End,SEGUE)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t=3.23、2.99、2.07、3.62、3.00、7.89; P=0.002、0.004、0.042、0.001、0.004、<0.001)。 结论:Miller金字塔理论结合巴林特小组活动应用在烧伤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可提高学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改善其医患沟通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床边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床边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儿科轮转的30名住培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15名,对照组15名。实验组学员进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床边实践教学,对照组学员则进行传统教学查房活动。两组教学活动均每两周一次,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相同病例,且指导教师相同。两组学员教学活动前完成小测验。经过6个月培训通过出科考核(病例分析和临床技能)比较两组学员培训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学员小测验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出科考核实验组学员病例分析和临床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且实验组学员逻辑思维和医患沟通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对实验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员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床边实践教学可促进学习主动性,帮助启发临床思维,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结论: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儿科住培学员床边实践教学,不仅强化了学员基础理论知识,更提升了他们的临床技能,尤其在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和掌握医患沟通技巧方面凸显成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髌股关节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0年版)》要点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髌股关节骨关节炎(patellofemoral osteoarthritis,PFOA)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一种重要亚型,因人群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为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以及《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并成立了指南制订专家小组,按照指南制订规范,于2020年9月发布了《中国髌股关节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0年版)》,对我国PFOA临床诊疗实践的规范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指南内容主要包括PFOA的诊断(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改变)、非手术治疗(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修复性手术和重建手术)等管理措施。本文基于《中国髌股关节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0年版)》,对PFOA诊疗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放射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放射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体系。方法:通过参考国内外文献、专家访谈及研究小组讨论拟订放射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12家三级甲等医院放射科的20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最终形成的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放射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知识、技能、情景决策、人文素养)、10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5%、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75、0.80;第2轮专家咨询中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和谐系数分别为0.401、0.493, P<0.01。 结论:构建的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放射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可为放射科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理论授课后续PBL的阶梯教学法在眼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理论授课后续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阶梯教学法在眼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20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规培基地规培生的资料。按照接受的教学法分为理论授课后续PBL的阶梯教学法小组(阶梯组)和纯PBL教学法小组(PBL组)。记录规培生一阶段、二阶段的考试成绩,一阶段考试(眼科学理论)及格率,二阶段考试(临床应用)及格率,一、二阶段整体及格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量化评估本规培基地使用“理论授课后续PBL的阶梯教学法”在眼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4.0进行 t检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一阶段考试(眼科学理论)成绩,阶梯组高于PBL组[(87.22±8.45)vs.(74.47±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一阶段考试(眼科学理论)及格率,阶梯组高于PBL组(95.83% vs. 8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13);二阶段考试(临床应用)及格率,阶梯组高于PBL组(95.65% vs. 7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70);规培整体(一、二阶段)及格率,阶梯组高于PBL组(91.67%% vs. 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9)。 结论:理论授课后续PBL的阶梯教学在眼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满意,该教学法更容易帮助规培生顺利完成规培并通过规培考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江苏省11所三级医院ICU身体约束管理的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江苏省三级医院ICU身体约束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7—9月选取江苏省11所三级医院的246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ICU身体约束管理现状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246名ICU护士中,95.12%(234/246)的护士希望自己接受更多与患者身体约束相关的培训;21.54%(53/246)的护士表示所在科室未成立身体约束质量管理小组进行监督;8.94%(22/246)的护士进行身体约束评估时未使用评估工具;17.07%(42/246)的护士表示所在医院或科室未将身体约束率纳入护理敏感指标。结论:江苏省三级医院在ICU身体约束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医院应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培训流程和管理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身体功能和健康生活质量综合评估的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是以疼痛、中轴关节活动受限、身体功能和结构受损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目前axSpA的达标管理(T2T)策略主要偏重炎症的控制和病情的缓解,通过评价病情活动度来反映治疗的效果和病情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对于身体功能和健康生活质量的恢复和评估尚缺乏便捷、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也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指导建议。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风湿病与分子免疫分会组成了由52位专家组成的共识小组,从生物-心理-社会层面出发提出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身体功能和健康生活质量共识意见。本共识提出7条意见,并从疼痛、脊柱活动、全身活动、社会环境、心理健康等方面构建25个条目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身体功能5维综合评估量表,旨在为我国axSpA身体功能规范化、系统化评估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格教学联合分层次培训在内分泌护士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微格教学联合分层次培训在内分泌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内分泌科轮转的护士8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研究组采用微格教学联合分层次培训。规范化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对其临床实践能力提升、考核小组和住院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护士规范化培训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护士规范化培训后,研究组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研究组临床实践能力提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研究组护士规范化培训后满意率(考核小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在护士规范化培训期间,两组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65, P=0.023)。 结论:采用微格教学联合分层次培训有助于提升内分泌科护士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水平,提高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和患者满意率,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构建了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