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T三维重建辅助达芬奇机器人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达芬奇机器人解剖性肺段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7年5月—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胸外科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肺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47例,其中男16例、女31例,年龄(53.15±12.19)岁,均在术前依据CT影像资料完成肺三维重建,肺部结节最大径为(8.04±2.96)mm。术者依据重建影像设计并进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收集分析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围手术期资料。结果:术前CT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肺部动、静脉和支气管的空间位置关系,可准确显示肺结节的位置和肺段边界。所有患者均根据术前CT三维重建影像设计并完成达芬奇机器人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其中40例肺段切除术和7例肺亚段切除术;手术中解剖观察与术前CT三维重建对比,患者肺血管、支气管位置及分支的显示均吻合,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29.68±43.14)min,术中出血(104.36±76.31)mL,术后胸腔引流量(748.30±444.63)mL,术后拔管时间(2.89±1.73)d,术后住院时间(4.38±1.78)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4/47)。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恶性肿瘤42例,良性病变5例。42例恶性肿瘤患者切缘均为阴性,淋巴结清扫个数为(7.29±5.62)枚,淋巴结清扫站数为(5.09±1.75)站。术后随访3个月,无一例患者肿瘤复发或死亡。结论:CT三维重建辅助达芬奇机器人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流域分析的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术在早期周围型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流域分析"的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术在早期周围型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胸外科128例拟行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术前采用信封法分为肺段组(64例)和流域组(64例)。肺段组行常规肺段切除术,流域组仅切断靶动脉或靶静脉,无需处理支气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基线情况、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SA分级、有无基础病、结节特点、随访时间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04、 t=-0.09、 χ2=0.17、 χ2=0.04、 χ2=0.00、 t=-0.98, 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在术后病理、肿瘤最大径、病理分期、切缘等方面结果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02、 t=-1.19、 χ2=2.02、 t=-2.48, P>0.05)。流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低于肺段组[(107.1±35.7) min比(143.4±38.6) ml、(4.8±1.6) d比(5.2±1.8) d, 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域组在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引流时间方面低于肺段组[(17.7±9.2) ml比(27.3±22.2) ml、(2.1±0.7) min比(2.3±0.9) min、(3.1±2.1)枚比(5.5±3.8)枚,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基于"流域分析"的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术对于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切除安全、可行,在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上具有一定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支气管血管CT三维重建辅助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或亚段切除术前定位的应用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肺支气管血管CT三维重建(3D-CTBA)在单孔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段或肺亚段切除术前定位中的可靠性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行3D-CTBA辅助单孔VATS解剖性肺段或肺亚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207例。其中男78例、女129例,年龄27~93(57.4±11.7)岁,肺结节最大径0.2~4.3(1.1±0.6)cm。依据术前3D-CTBA影像解剖的定位和设计进行手术。观察指标:(1)围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2)评价3D-CTBA无创定位肺结节的可靠性。结果:(1)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R0切除,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31.4±59.7)min,术中出血量(92.6±76.6)mL。引流管留置时间(4.5±2.4)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12/207),其中持续肺漏气(>7 d)6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乳糜胸2例、迟发性胸腔积液2例。术后30 d无二次手术。患者均获随访2~34(16.1±7.3)个月,无肿瘤复发或死亡。(2)术中解剖观察与术前3D-CTBA对比,切除的肺结节所在肺段或肺亚段的血管、支气管及其分支均与影像所示的解剖结构匹配。所有靶区肺结节完整切除且有明确的病理诊断,与影像定位相符。结论:3D-CTBA用于单孔VATS解剖性肺段或亚段切除术的手术前定位精准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工智能三维重建辅助规划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9/23
背景与目的 三维重建可辅助规划肺段切除手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三维重建软件正逐步应用于临床中.本研究旨在评估人工智能三维重建辅助规划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 共纳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收治的90例经评估拟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患者,术前使用人工智能三维重建软件制作肺三维图像并进行术前规划,术中保存手术录像,记录围手术期数据.选取38例患者的视频录像,探究人工智能三维重建对于手术规划的效能.将人工智能三维重建图像及Mimics 21软件重建结果与术中实际所见进行对比,比较两种重建方法对支气管、血管的检测及分型能力.结果 90例患者均在人工智能三维重建规划下完成手术,其中单一肺段切除57例(63.3%),联合亚段切除33例(36.7%).人工智能三维重建对病变定位的准确率为100.0%,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报告准确率为94.4%(85/90).人工智能三维重建和Mimics 21软件的检测准确率分别为92.1%(35/38)和89.5%(34/38),解剖分型准确率分别为89.5%(34/38)和84.2%(32/38),总准确率分别为76.3%(29/38)和71.1%(27/38).在对38例手术视频与重建图像的对比观察中发现,使用人工智能三维重建进行术前规划的靶段规划、手术入路、动脉离断、静脉离断、支气管离断的一致率分别为92.1%(35/38)、92.1%(35/38)、89.5%(34/38)、86.8%(33/38)、94.7%(36/38),总规划操作一致率为68.4%(26/38).结论 使用人工智能三维重建辅助规划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是准确且安全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亚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亚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74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顺序分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组(A组)和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组(B组),分析两组术中观察指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5年内生存率.结果 A组闭式引流时间例数、肺不张比率均高于B组(P <0.05);术后1年、3年各组角色、情绪、认知、社会等功能及总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 <0.05),而躯体功能、疲倦、气促、失眠、疼痛、咳嗽评分低于术前(P <0.05);A组在术后1年、3年躯体功能、总健康状况评分低于B组(P <0.05),而疲倦、气促评分高于B组(P <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A组5年内生存率为84.78%,B组为60.71%,A组5年内生存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x模型分析,年龄、手术方式为患者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并发症少于肺叶切除术,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优于肺叶切除术,但5年内总生存率低于肺叶切除术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的视频要点
编辑人员丨2023/8/6
1技术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普查力度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以磨玻璃结节(GGO)为主要表现的外周型小腺癌被发现.以涵盖了26%美国人口的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end results,SEER)为例,肿瘤直径<2 cm的非小细胞肺癌比例由1998年的0.98%增长至2008年的2.2%.日本的肺癌数据库资料也显示其1994年肿瘤直径<2 cm的非小细胞肺癌比例为23.2%,而2004年其比例已增长到了37.5%.那么,对于这样一类小肿瘤我们的最佳外科治疗模式该如何选择?尤其是腔镜技术日益成熟的当今,如何在保证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有效减少肺组织切除范围以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被越来越多学者关注.以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为主的亚肺叶切除术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电视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生存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生存情况.方法 选取收治的NSCLC患者126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86例.对照组患者在NSCLC常规基础治疗上予以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结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在NSCLC常规基础治疗上予以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结合淋巴结清扫治疗,记录2组患者近期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生存情况,比较影响NSCLC患者预后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疼痛较对照组明显较轻,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37.21%和30.23%,与对照组3年总生存率(30.00%)和无复发生存率(2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逐步Cox回归分析可得临床分期较高、分化程度较低以及术后未予以辅助化疗均为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治疗NSCLC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更为值得肯定,但其远期预后效果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尚无明显争议,且临床分期较高、分化程度较低以及术后未予以辅助化疗均为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单孔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治疗肺部小结节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的安全性.方法 2017年1 ~12月我科对68例术前诊断为肺结节行单孔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44例肺结节先行单孔胸腔镜下肺结节楔形切除,术中标本送快速病理,若快速病理提示为微浸润腺癌,行相应解剖性肺段切除,进一步行纵隔淋巴结清扫;24例肺结节因位置较深,直接行相应肺段解剖性肺段切除,标本送快速病理,若快速病理为微浸润腺癌,行淋巴结清扫.结果 37例行非解剖性肺楔形切除,手术时间(68.9±8.8) min,术中出血量(61.9±12.4) ml;31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手术时间(83.3±11.3) min,术中出血量(67.1±16.0) ml.无围手术期死亡,10例发生并发症(肺部感染5例,肺不张2例,胸腔积液3例),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14.7%.68例术后6个月随访,复查胸部CT均未见肺结节、胸腔积液及肺不张.结论 单孔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治疗肺部小结节在技术上是安全可靠的,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D导航胸腔镜联合肺亚段切除术治疗肺段间结节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本研究设计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导航联合亚段切除术处理肺段间结节,和传统方法扩大肺段切除术相比较,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本中心27例联合亚段切除术(combined subsegmentectomy,CSS)和21例扩大肺段切除术(extended segmentectomy,ES)治疗肺段间结节,肺段间结节的认定方法:在术前3D重建图像上确定结节与相关段间静脉的最小距离≤结节直径.CSS以肺结节和段间静脉为中心,解剖性切除分别属于不同肺段的2个相邻亚段.ES跨越段间交界,扩大切除一个肺段.两组手术均使用3D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对比分析早期临床结果.结果:CSS组和ES组结节特征:直径、深度、所属肺叶、病理诊断、TNM分期无差异.CSS组平均切缘宽度大于ES组[(2.20±0.35)cm vs.(1.45±0.53)cm,P<0.001].CSS组所有病例切缘宽度均符合要求:≥2cm.ES组5例切缘不足,另有2例亚段支气管撕裂并发症,这7例结节的深度明显大于ES组其他14例结节[(2.20±0.39)cm vs.(1.35±0.51)cm,P=0.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无差异,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术后30 d死亡.结论:3D-CTBA导航胸腔镜联合肺亚段切除术治疗肺段间结节安全可行,较传统的扩大肺段切除术有更安全的切缘宽度,扩大肺段切除术不适合对深部肺段间结节的处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8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关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指南指出,对于早期NSCLC,解剖性肺叶切除为首选方案.随着电视胸腔镜技术的发展,以胸腔镜为代表的胸外科微创手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已经成为早期NSCLC的治疗方案之一.临床研究发现相较于肺叶切除,亚肺叶切除在早期NSCLC治疗中也可取得相似的结果并保留更多的肺功能,但肺段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的改变尚存争议.本文将重点对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