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利平教授从虚、痰、瘀、毒论治胸痹经验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郭利平教授认为,胸痹多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以气虚为多见,标实主要体现在痰浊、瘀血、热毒等方面.治疗上提倡本虚以益气固本为主,先后天同调;标实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三法兼顾,并随胸痹患者表现出的证候变化灵活进行补虚泻实的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用药规律信息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epithelial metaplasia)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检索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治疗的相关文献,建立Excel数据库进行高频药物、性味归经及其证候要素的描述性统计,借助SPSS Statistics 23.0进行聚类分析、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Lantern 5.0软件进行隐结构分析.结果:研究录入相关文献165篇,处方214首,药物229味,用药总频次2 642次,核心中药47味(使用频次>15),以甘草、白术、白芍、半夏、茯苓等应用较广.并根据最大剂量、常用剂量和最小剂量,对47味高频中药进行药物剂量统计.性味以甘温为最,归经以肝经为首.提取出病位证素6个,脾、胃、肝位居前列;病性证素12个,气虚、血瘀、气滞频次较高.以置信度>85%,支持度>10%,提升度>1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三联药对组合11对;并对高频药物、高频证型汇总进行关联分析,按照置信度>90%,支持度>2%,提升度>1,按证型分类,自高至低筛选前5位关联组合,共得到关联组合40对.隐结构分析得出47个隐变量、7个隐类,总结得出5个综合聚类模型.结论:CAG伴IM多见虚实夹杂证,脾胃亏虚、本虚标实是本病的关键所在.临床治疗以"健脾益胃、扶正祛邪"为基础.虚则补益,健脾、益胃、补肾、滋肺以扶正;实则泻之,利湿、清热、散寒、化瘀、解毒以祛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从"寒气生浊"探析肺结节"结癌转化"之防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基于"寒气生浊"理论,可认为肺结节"结癌转化"之核心病机为阳虚寒凝毒结.肺结节"结癌转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初始于阳虚寒凝,形成于寒生浊邪,癌变于浊邪化毒.临证可分阶段防治肺结节"结癌转化":初始期益气固表、散寒祛邪,代表方有玉屏风散、六君子汤等;形成期温阳祛湿、化痰散结,代表方有苓桂术甘汤、苓桂五味姜辛汤;癌变期解毒散结、活血化瘀,方选刘华教授经验方参芪肺积方.验之临床,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中医药防治肺结节"结癌转化"提供了思路.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健脾调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探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兼有气滞、湿阻、痰浊、血瘀、热毒等标实,病位在脾胃,与肝亦相关,应治以健脾益气、调肝理气为主,兼以祛湿化痰、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等,可灵活运用岭南道地药材及防癌抗癌中药,随症加减,并强调情志、饮食、起居等日常调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解毒化瘀升散方抑制NLRP3信号通路缓解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炎症损伤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升散方缓解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大鼠肝脏炎症损伤的疗效及其对NLRP3信号通路活化强度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63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解毒化瘀升散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7.29、14.58及29.16 g·kg -1·d -1)。采用四氯化碳联合D-氨基半乳糖和脂多糖复制ACLF大鼠模型,解毒化瘀升散方不同剂量梯度干预处理5?d,收集大鼠血清及组织样本。采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β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消皮素D (GSDMD)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及PCR检测NLRP3、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Toll样受体4、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损伤严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水平,GSDMD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组显著升高( P值均<0.01),NLRP3、TLR4、Caspase 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 P值均?0.01);与模型组相比,解毒化瘀升散方低、中、高剂量组能改善ACLF大鼠肝组织损伤,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水平,肝组织GSDMD蛋白水平,NLRP3、TLR4、Caspase 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其中以高剂量组降低程度最明显( P ?值均0.01)。 结论:解毒化瘀升散方能减弱ACLF大鼠肝脏NLRP3信号通路活化强度,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减少炎症因子释放,缓解ACLF大鼠肝脏炎症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从"热毒痰瘀"论治小儿腺样体肥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小儿腺样体肥大以热毒痰瘀为主要病理因素,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胃、肝有关,其中热毒之邪乃致病主要因素,痰瘀是病变过程的病理产物,又可与热毒胶着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使病情缠绵难愈。临床以自拟鼻窒方加减,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疗效颇佳。附验案一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UPOINT系统的袁少英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用药规律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挖掘袁少英教授辨治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的用药规律,探讨CP中医证型与UPOINT系统分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袁教授治疗CP疗效肯定的中药内服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中医证型频次、UPOINT系统各分型频次、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频次,根据复杂系统熵聚类获得UPOINT系统中各分型的中医证型及中药。结果:共纳入处方123首,涉及中医证型9个,其中出现频次排名前五的是湿热瘀阻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湿热下注证、肝郁肾虚证,其中,湿热瘀阻证患者以U分型(排尿症状)及I分型(感染症状)为主,肝郁肾虚证患者以P分型(心理症状)及N分型(神经症状)为主,气滞血瘀证患者以O分型(器官特异症状)及T分型(盆底肌疼痛)为主;涉及中药123味,使用频次排名前五为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延胡索、甘草、野葡萄根、丹参,以活血化瘀药、清热药与补虚药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药性以寒、平多见,药味以苦、甘、辛多见。U分型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野葡萄根、蛇莓、甘草;P分型以疏肝解郁、活血补肾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柴胡、甘草、白芍;O分型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失笑散、延胡索、川牛膝;I分型以清热活血、利湿通淋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野葡萄根、失笑散、甘草;N分型以疏肝通络、活血补肾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柴胡、三棱、丹参;T分型以活血止痛、补益肝肾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延胡索、失笑散、丹参。结论:袁少英教授治疗CP常以"行气-活血-逐瘀"为主轴,注重调理肝脾肾三经,采用行气逐瘀止痛、清热利湿通络为主线的治法。UPOINT系统与中医证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李廷荃运用四妙散治疗肠息肉经验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介绍李廷荃教授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经验。李教授强调肠息肉生长的大环境是湿热,阻断肠息肉复发的根本是要改变息肉生长的内环境,根据体质可调理论,运用四妙散调节患者湿热内环境,使之趋于平和质。治疗中注重辨证、辨病、辨体质相结合,运用清热燥湿法,且重视活血化瘀、解毒散结、补气健脾药的应用。文中附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从健脾论治肿瘤恶病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肿瘤恶病质是诸多中晚期肿瘤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医多以"虚劳"论治本病。本病病因多样,然以正虚为首;病机乃因虚致病成劳及因虚致实促劳,因虚致病主要涉及先天脾胃不足,脏腑气血失充,虚致实加重虚劳主要为脾虚致使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堆积;治疗当以健脾作为重点,健脾以助化痰祛浊、活血化瘀、解毒散结,同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发挥中医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从"浊伏肺络"论治肺结节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总结探讨从"浊伏肺络"论治肺结节.认为肺结节病的诊疗当从宏观处出发,在认识肺结节病核心病机的基础上以辨病论治为主.总结出以肺络为病位,浊邪为病理因素,气血津液代谢异常为基本病机,"浊伏肺络"为核心病机,"黜浊散结"为治则的肺结节病中医诊疗思路.以此为基础,根据浊邪特点与临床表现具体运用化痰祛浊、解毒清浊、化瘀散浊、散结化浊、旺气磨积5种治法,以期在较长的观察等待期达到拔本塞源、消散结节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