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Toll样受体/髓系分化初级反应蛋白质88信号通路探讨四妙汤加土茯苓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 Toll 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髓系分化初级反应蛋白质 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pro-tein 88,MyD88)信号通路探讨四妙汤加土茯苓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模型组、秋水仙碱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大鼠以高尿酸造模法结合尿酸盐注射法在右侧踝关节进行AGA造模,空白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并在右侧踝关节注射生理盐水.AGA造模结束后,观察大鼠右侧踝关节,评估炎症指数,并计算踝关节肿胀指数.AGA造模结束后24 h,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均以四妙散加土茯苓方药液灌胃(生药用量分别为5 g·kg-1、10 g·kg-1、20 g·kg-1),秋水仙碱组以秋水仙碱混悬液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均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灌胃7 d.药物干预结束后24 h,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取右侧踝关节滑膜组织,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TLR/MyD88信号通路相关基因TLR2、TLR4、MyD88、核因子κB抑制剂激酶 α(nuclear factor-κB inhibitor kinase-α,IKK-α)、核因子 κB 抑制剂 α(nuclear factor-κB inhibitor-α,IκB-α)mRNA 表达水平,以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IKK-α、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TLR2、TLR4蛋白表达情况及巨噬细胞聚集情况.结果:①模型验证结果.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大鼠右侧踝关节注射尿酸盐混悬液后均逐渐发生肿胀,24 h后炎症指数均达到2级以上.造模后4 h、8 h、12 h、24 h,模型组、秋水仙碱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的踝关节肿胀指数均高于空白组(造模后 4 h:P=0.000,P=0.000,P=0.002,P=0.004,P=0.031;造模后 8 h:P=0.001,P=0.000,P=0.002,P=0.007,P=0.002;造模后 12 h:P=0.000,P=0.000,P=0.004,P=0.010,P=0.006;造模后 24 h:P=0.004,P=0.000,P=0.003,P=0.001,P=0.006).②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检测结果.6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总体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踝关节滑膜组织中TLR/MyD88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水平检测结果.6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MyD88 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的TLR2、TLR4、IKK-α、IKB-α mRNA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00,P=0.000,P=0.000,P=0.020).秋水仙碱组和中药中剂量组的TLR2、TLR4、IKK-α、IκB-α mRN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TLR2:P=0.000,P=0.005;TLR4:P=0.018,P=0.000;IKK-α:P=0.003,P=0.004;IKB-α:P=0.008,P=0.010);中药低剂 量组的 TLR2、IKB-α mRNA 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00,P=0.020),2组TLR4、IKK-α mRNA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64,P=0.884);中药高剂量组的TLR4 mRNA水平低于模型组(P=0.024),2组TLR2、IKK-α、IκB-α mRNA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49,P=0.320,P=0.579).中药低、中剂量组与秋水仙碱组的TLR2、TLR4、IKK-α、IKB-α mRNA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LR2:P=0.836,P=0.056;TLR4:P=0.669,P=0.069;IKK-α:P=0.387,P=0.989;IKB-α:P=0.721,P=0.518);中药高剂量组的 TLR2、TLR4 mRNA水平均高于秋水仙碱组(P=0.000,P=0.002),2组IKK-α、IKB-α mRNA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13,P=0.136).中药低、高剂量组的 TLR2、TLR4、IKK-α、IKB-α mRNA 水平均高于中药中剂量组(TLR2:P=0.000,P=0.047;TLR4:P=0.000,P=0.001;IKK-α:P=0.006,P=0.042;IKB-α:P=0.021,P=0.037);中药低剂量组的 TLR2、TLR4 mRNA 水平均低于中药高剂量组(P=0.001,P=0.006),2组IKK-α、IκB-α mRNA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94,P=0.068).④踝关节滑膜组织中IKK-α、JKB-α蛋白水平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IKK-α、IκB-α蛋白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00,P=0.000);秋水仙碱组IKK-α、IKB-α蛋白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00,P=0.000);秋水仙碱组IKK-α蛋白水平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00),2组IκB-α蛋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秋水仙碱组IKK-α、IκB-α蛋白水平均高于中药中、高剂量组(IKK-α:P=0.000,P=0.000;IκB-α:P=0.000,P=0.000);中药低剂量组IKK-α、IKB-α蛋白水平均高于中药中、高剂量组(IKK-α:P=0.000,P=0.005;IKB-α:P=0.000,P=0.006);中药中剂量组IKK-α蛋白水平低于中药高剂量组(P=0.005),2组IKB-α蛋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⑤踝关节滑膜组织中巨噬细胞聚集情况观察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其余5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巨噬细胞均明显聚集,其中模型组巨噬细胞数量最多;4个药物干预组巨噬细胞数量均较模型组减少,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和秋水碱组巨噬细胞数量减少更明显.⑥踝关节滑膜组织中TLR2、TLR4蛋白表达情况观察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其余5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TLR2、TLR4蛋白均明显表达,其中模型组表达最明显;4个药物干预组TLR2、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降低更明显.结论:四妙汤加土茯苓方治疗AGA的机制可能与其减少巨噬细胞聚集,下调TLR/MyD88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其中中剂量作用效果最佳,作用效果与秋水仙碱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二妙散干预特应性皮炎的分子靶点和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二妙散干预特应性皮炎的药理机制,分析其作用的活性成分、分子靶点和信号通路。方法:通过TCMSP和Drugbank数据库获得二妙散活性成分和靶点。通过GEO数据库分析差异表达基因,获得特应性皮炎疾病靶点。通过Cytoscape的Bisogenet和CytoNCA插件获得二妙散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靶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经筛选获得二妙散12种活性成分和107个靶点;鉴定出274个特应性皮炎差异表达基因(矫正 P值<0.005和|log2(差异倍数)|>1.5)。得到187个二妙散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靶基因。靶基因的功能注释与端粒组织、蛋白异四聚体化、基因表达调控等相关。PI3K-Akt、MAPK、HIF-1信号通路等20条通路显著性富集。MAPK1、AKT、RELA、和TP53等多个基因为二妙散基因通路网络中干预特应性皮炎的关键基因。 结论:二妙散中槲皮素、四氢小檗碱、豆甾醇等核心成分可能通过参与PI3K-Akt、MAPK、HIF-1等信号通路,调控MAPK1、AKT、RELA和TP53等基因靶点,治疗特应性皮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龙江医派以乌头汤辨治痹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黑龙江地区属严寒之地,其地居民易罹患痹证,以寒燥夹湿证及寒热错杂证为高发证型。吴惟康、王德光、邓福树、卢芳等龙江医家针对此高发疾病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多结合当地寒冷与干燥的气候特点,兼顾当地居民饮食结构和风土人情等因素,运用乌头汤加减及活血化瘀药进行治疗。以乌头汤为底方取其温经通络、除湿止痛之功,可合补气温阳之品,寒湿困于上加桂枝、困于中加干姜、困于下加附子;可合清热利湿之品,以黄芩、黄连、黄柏分清上、中、下三焦湿热,或用四妙散、黄连温胆汤等清热祛湿常用方;还可合藤类、虫类药等活血散瘀之品。如此治疗当地痹证,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李廷荃运用四妙散治疗肠息肉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介绍李廷荃教授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经验。李教授强调肠息肉生长的大环境是湿热,阻断肠息肉复发的根本是要改变息肉生长的内环境,根据体质可调理论,运用四妙散调节患者湿热内环境,使之趋于平和质。治疗中注重辨证、辨病、辨体质相结合,运用清热燥湿法,且重视活血化瘀、解毒散结、补气健脾药的应用。文中附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四妙散对兔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创建兔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动物模型,应用中药四妙散对其干预,探讨四妙散对兔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疗效机制。方法:2018年11月5日至2019年2月12日,将18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家兔简单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6只。从造模开始的第一天起,空白组及对照组均予以生理盐水灌服,实验组予以四妙散(药液浓度为1 g/ml)灌服,给剂量为4.7 ml/kg,2次/d,共10 d,随后处死动物提取关节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兔膝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聚合酶链反应(PCR)定量检测钙黏蛋白11(Cadherin-11)及IL-1β和TNF-α含量。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经灌胃10 d后ELISA检测实验组兔膝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分别为17.56±3.01、13.32±3.30,空白组兔膝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分别为15.15±2.10、11.58±3.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IL-1β=0.407, tIL-1β=-1.601; FTNF-α=0.023, tTNF-α=-0.885, 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IL-1β(24.05±3.80)和TNF-α(25.07±9.48)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IL-1β=0.183, tIL-1β=-3.280; FTNF-α=4.878, tTNF-α=-2.870, P<0.05)。IL-1β、TNF-α、Cadherin-11 mRNA PCR表达对照组检测(2.67±0.82、12.14±2.39、8.27±2.50)较实验组(4.10±1.96、16.58±5.30、12.59±4.6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IL-1β=1.466, tIL-1β=1.653; FTNF-α=4.194, tTNF-α=1.872; FCadherin-11=1.520, tCadherin-11=2.004, P<0.05)。 结论:四妙散能显著降低IL-1β、TNF-α及Cadherin-11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从湿、痰、瘀分期辨治痛风撷要
编辑人员丨2024/7/6
痛风发作为脾肾失调,湿热内蕴,痰瘀互结痹阻经络所致,总以湿、痰、瘀为核心病理因素,故临证应以"清利湿热"为基本治则,并根据痛风病势机转进行分期辨治.痛风无症状期病机责之脾运失司、痰湿内生,治宜芳香健脾、化湿泄浊,予二陈汤、参苓白术散加减;痛风急性期病机责之湿热内蕴、经络痹阻,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予自拟通风汤加减;痛风缓解期病机责之正虚邪恋、痰瘀痹阻,治宜补益肝肾、祛湿化瘀,予四妙散、独活寄生汤加减;痛风肾脏病变期病机责之肾阳虚损、变症丛生,治宜泄浊解毒、固本培元,予四妙散配伍化瘀、解毒药,并重视应用引经药.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理、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6
痛风性关节炎是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年轻化趋势的特点,严重者可造成关节畸形、骨质破坏,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四妙散是临床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经典方剂,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安全性高等特点,在缓解炎症、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临床上值得推荐使用,尤其是有西药使用禁忌证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名中医胡世平运用"培养、招纳、解散"三法治疗慢性肝病腹水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6
腹水(单腹胀)是以单纯腹部胀大,青筋暴露,色素沉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阐明治疗单腹胀"培养、招纳、解散"三法源头及具体含义:"培养、招纳、解散"三法为清代医家喻昌治疗单腹胀时率先提出来的有效治法."培养"即补益元气,"招纳"即升阳运脾,"解散"即疏表利小便.分析单腹胀的病因病机:其一为妄用泻脾之药,其二为病位不明,忽略脾在单腹胀治疗中的核心地位,其三为病治不宜,最终导致脾气衰微,四运不继,气血水不运胶结壅滞腹部.导师胡世平教授在继承先贤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炼丰富"培养、招纳、解散"三法为:"培养"即腹水治脾,大补中气,"招纳"即升阳运枢,妙用风药,"解散"即蠲利水道,气血并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加味四妙散对湿热痹阻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痛风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中医症状及临床指标间存在的关联性,探究加味四妙散治疗慢性痛风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热痹阻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同时设健康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非布司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四妙散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中医症状积分、生化学指标,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1β、TNF-α和IL-6水平,分析IL-1β、IL-6、TNF-α与中医证候积分及生化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相比,慢性痛风患者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慢性痛风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大便黏滞及舌象与IL-1β、TNF-α和IL-6呈正相关,关节压痛、关节发热及身体倦怠与IL-1β、TNF-α呈正相关;黏腻、口苦及小便与TNF-α呈正相关,脉象与IL-1β呈正相关,IL-1β与FPG、TC、ESR、VAS评分呈正相关,TNF-α与BMI、UA、HDL、ESR、VAS评分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IL-6与SBP、UA、CRP呈正相关(P<0.05,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组内比较,IL-1β、TNF-α和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IL-1β水平较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发热,活动障碍,身困倦怠,黏腻、口苦,小便黄赤,舌象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关节发热,身困倦怠,黏腻、口苦,大便黏滞,小便黄赤,舌象,脉象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BMI、SBP、DBP、UA、Scr、BUN、FPG、LDL、TG、TC、ESR、CRP、IL-1β、TNF-α、IL-6水平及VA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BMI、ESR、IL-1β水平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24/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17/3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916,P<0.05).结论:痛风患者的IL-1β、IL-6、TNF-α水平与肥胖、血糖、血脂、UA、关节肿痛、炎症状况及全身症状密切相关;加味四妙散可有效改善湿热痹阻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并减轻炎症反应,且有较好的安全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相关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腕踝针联合中药熏蒸对混合痔患者术后肛周水肿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观察腕踝针联合中药熏蒸对混合痔术患者术后肛周水肿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3例行混合痔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熏蒸组(28例)、腕踝针组(25例)和联合组(30例).3组均采用常规治疗,熏蒸组采用四妙散熏蒸治疗,腕踝针组进行腕踝针治疗,联合组采用腕踝针联合四妙散熏蒸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粪便性状、排便困难和排便时间评分)、肛肠动力学指标[直肠静息压(rectal resting pressure,RRP)、肛管静息压(anal resting pressure,ARP)和肛管最大收缩压(anal maximal contraction pressure,AMCP)]、肛周水肿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肛门功能评分(排气、稀便、黏液和干便评分),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便秘症状评分、肛周水肿评分、VAS评分和肛门功能评分降低,肛肠动力学指标升高(P<0.05);联合组上述指标优于熏蒸组和腕踝针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熏蒸组的78.6%和腕踝针组的72.0%(P<0.05);熏蒸组和腕踝针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腕踝针联合四妙散熏蒸治疗,可降低混合痔患者术后肛周水肿程度,并改善患者肛门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