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毒止血汤水提液中黄芩苷、汉黄芩苷、丹皮酚含量及其理化参数测定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测定解毒止血汤水提液中黄芩苷、汉黄芩苷、丹皮酚含量的方法,并测定其理化参数。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解毒止血汤水提液中黄芩苷、汉黄芩苷、丹皮酚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 TMRP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274 nm,柱温30 ℃。测定解毒止血汤水提液的pH值及相对密度。结果:黄芩苷在0.191 2~1.147 2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汉黄芩苷在0.041 5~0.207 4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丹皮酚在0.019 5~0.156 3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该方法重现性、稳定性、回收率均良好。3批解毒止血汤水提液中黄芩苷、汉黄芩苷、丹皮酚含量无显著差异,其pH值范围为5.240~5.753,相对密度范围为0.846~0.889。结论:本文所建立方法可测定解毒止血汤水提液中多个有效成分,方法稳定、可行,适用于解毒止血汤水提液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专利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9月1日公开发表的治疗DR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0对用药频次与性味、归经分布进行分析,基于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方法对配伍用药规律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共纳入复方专利113个,包括中药201味,其中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依次为生地黄、三七、当归、灵芝、黄芪,用药药性以寒、温居多,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多为肝、肺、肾经。常用药对6对,聚类分析得出4类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中药组合为生地黄、三七、当归、灵芝、黄芪、丹参、枸杞子、蕤仁、菟丝子。结论:治疗DR专利复方药物以甘寒、归肝经为主,用药以益气养阴、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主,常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补气养血、补气止血药对,组方多以当归补血汤、四物汤等加减,酌加风药平肝明目,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痰瘀毒"病机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在肿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从"痰瘀毒"病机探讨当归贝母苦参丸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方法]从《灵枢》相关论述出发,论述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同时在系统阐述"痰""瘀""毒"病机基础上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组方机理,并列举相关临床案例.[结果]从恶性肿瘤的病机来看,"痰瘀互结"是恶性肿瘤重要的成形性病机,"毒"是恶性肿瘤重要的恶性属性病机,可以总结为"无痰瘀,不成形"和"无毒邪,不恶性".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组方原理可以与恶性肿瘤"痰瘀毒"病机相对应,总结为化痰祛瘀解毒法.所举2则案例,案例1患者为前列腺癌术后出现小便不利,因患者久为痰瘀之体,手术之后,络脉更损,痰瘀停滞,气化不利,故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化痰祛瘀解毒加通淋利尿之品而愈;案例2患者为肾癌晚期肿瘤病灶破溃而出现全程尿血,因患者痰瘀毒胶结不化,久而蕴热,损脉破络,致使肾络受伤,迫血外溢,故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和犀角地黄汤清热通淋、凉血止血而收功.[结论]从"痰瘀毒"病机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方并在肿瘤临床上加以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数据挖掘《中华本草》中叶类中药应用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统计《中华本草》中叶类中药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为叶类中药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华本草》统计并筛选出叶类中药,分析其科属、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禁忌证等.结果:经统计得出植物叶类中药共1 154味,以蔷薇科、豆科等多见,药性以平、凉、寒、温为主,药味以苦、辛、甘、涩为主,多归于肝、肺、脾、心、胃经,其功能多为解毒、止痛、止血、活血、清热、消肿、祛风除湿等,叶类中药在临床治疗疾病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男等科,用法多煎汤、浸酒服、鲜品捣敷、煎水洗、研末调敷等,用量以适量、9~15 g、15~30 g和6~15 g多见.结论:植物叶类中药资源丰富,有极大的药用价值,但目前《中华本草》中对其相关记载多有缺漏,关注与利用较少,对中药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应加强叶类中药的进一步研究,推进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伏邪托透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4/2/3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涉及血液与免疫系统的难治病,目前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出血及感染,病情凶险.临床多采用免疫抑制治疗,复发率高,多数患者仍需坚持规律输血.本案从 1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入手,运用伏邪托透法,针对伏邪托透的不同病位与疾病状态,采取相应的诊治思路.本案中医治疗的创新点在于运用黄芪建中汤方证对应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期出现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在形成痈肿疮疡时予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紊乱状态.用药思路大体可分两类:一则通过益精填髓、健运中焦等治法滋养骨髓、扶助正气;一则通过辨证运用具有清解、辛散、托透功效的药物,将有形之邪从骨髓透散至肌表,形成痈肿疮疡,给邪以出路.如此可逐渐将邪气透尽,促进邪正交争,激活免疫系统,配合益精填髓、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治法重建阴阳平衡,调畅气机,达到降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作频率,减少输血依赖的目的,为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血府逐瘀汤治疗成人过敏性紫癜验案一则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过敏性紫癜属于中医"紫癜风""葡萄疫"范畴,好发于儿童的臀部及双下肢部位,中医常以补气摄血、凉血止血、清热解毒诸法治疗.此案患者年高体瘦,平素情绪急躁,此次因饮食不节出现过敏性紫癜暴发于胸腹部位,实属罕见.初予传统中、西治疗方法不效后,审证求因,把握其"身外凉,心里热""晚发一阵热"等特点,后从"怪热当从瘀论治"出发,重新辨其为"胸中血府血瘀"证.剖析王清任经典方剂血府逐瘀汤原义,抓住气滞与血瘀并重的病机两端,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散胸中血瘀,行胸中气滞,使气活血通,疾病速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蛇莓是蔷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Andr.)Focke的干燥全草,可以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蛇莓主要成分包括蛇莓苷A、蛇莓苷B、乌苏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蔷薇酸、对羟基桂皮酸和芹菜素等.蛇莓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阻滞细胞周期,激发细胞凋亡和失巢凋亡,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和血管生成;并可改善免疫功能.现代中医发展了16项含有蛇莓的发明专利,以及养正消积胶囊、藤龙补中汤、金龙胶囊、抑瘤宁、青消方和益气解毒汤等含有蛇莓的抗癌中药复方/中成药.蛇莓已用于脑瘤、鼻咽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肠癌、肝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和肉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西医结合对TKA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实施中西医结合对TKA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80例,并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12 h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解毒止血汤口服,新伤药水封包治疗.结果 在下肢周径情况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但是组间差异较小,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凝血功能数据也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解毒止血汤口服,新伤药水封包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能减轻术后关节肿胀程度,缓解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充分发挥两种药物的药效,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内服及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及文献研究,汇总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中医药内服及灌肠治疗的方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录的近10年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UC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文献研究数据库,对涉及的方剂、中药的功效类别、频次频率等进行统计,再对核心用药进行关联规则和网络图的数据挖掘分析.结果 ①最终纳入相关文献339篇,涉及内服方剂50个,以乌梅丸使用最多,关联规则亦显示“乌梅-附子-黄连”强关联;常用药物167味,其中补虚药占31.11%、清热药占20.15%,使用频率在10%以上者有甘草、黄连、白术、白芍、党参、当归、木香、茯苓、黄芩、黄芪、白头翁、陈皮、乌梅等26味;关联规则显示健脾益气类中药强关联.②灌肠方剂16个,以白头翁汤使用最多,关联规则亦显示“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强关联;常用药物123味,其中清热药占39.17%、止血药占17.72%,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中药有黄连、白及、黄柏、地榆、白头翁、黄芩、苦参、败酱草等17味;网络图显示“白头翁-黄连-黄柏-白及-地榆”强关联;中成药5种,锡类散使用最多.③黄连在内服和外用中药关联规则和网络图中均表现出与其他药物的强关联.结论 UC的中医药内服治疗重在健脾益气扶正、清热燥湿祛邪,以乌梅丸最为常用;局部灌肠治疗以清热解毒燥湿、收敛止血、化腐生肌为主,以白头翁汤及锡类散最为常用;综合内服和灌肠中药,最常用的药物是黄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益肾汤1号治疗慢性肾性血尿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血瘀型血尿是慢性肾炎血尿的各种类型中最为急迫,也最为常见的一种.患者表现为面色黎黑或晦暗,腰痛固定或呈刺痛,舌色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脉象细涩,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血浆黏度升高[1].慢性肾炎病程较长,长期迁延不愈可渐进性的发展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中医药典籍中没有“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这一病名,但依据其临床表现、理化检查特点及本病的发展规律,可将其归属于“尿血”“溺血”等范畴.一般认为其病机特点总属为“本虚标实”[2],因此治疗大多采用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兼顾的治疗原则.益肾汤1号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凉血止血的功效.本研究旨在探讨益肾汤1号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