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PCT、CRP水平变化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已婚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已婚女性生殖道Uu感染患者11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已婚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血清PCT、CRP水平,对比两组的调查问卷结果,对影响生殖道Uu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的PCT、CRP水平分别为(3.71±0.64)μg/L、(34.26±4.23)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49±0.16)μg/L、(4.84±0.75)mg/L]( t=35.05、48.76,均 P < 0.001)。观察组中每次使用避孕套、无流产史、性伴侣为1人、初次性生活年龄 ≥ 20岁、性交频次 ≤ 3次/周、无不洁性接触史和知晓Uu知识感染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4.55%、24.24%、65.15%、54.55%、42.42%、69.70%、34.8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0%、48.00%、88.00%、76.00%、66.00%、94.00%、60.00%(χ 2=9.79、9.33、8.81、6.89、7.89、11.56、9.32, P=0.002、0.009、0.003、0.008、0.005、0.001、0.0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流产次数、性伴侣人数、初次性生活年龄 < 20岁、性交频次和不洁性接触史均为影响Uu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OR=2.12、3.58、2.34、2.84、4.24),高频次使用避孕套和知晓Uu感染知识为保护性因素( OR=4.03、3.03)。 结论:已婚女性生殖道Uu感染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异常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性交频次、性伴侣人数、流产次数偏多、性生活过早及不洁性接触史是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宫炎平胶囊对小鼠解脲支原体性生殖道炎症和生育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宫炎平胶囊对小鼠解脲支原体性生殖道炎症和生育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雌性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奇霉素组及宫炎平胶囊低、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利用解脲支原体(Uu)感染建立生殖道炎症模型。阿奇霉素组小鼠阴道给予阿奇霉素40 mg/kg,宫炎平胶囊低、高剂量组小鼠阴道给予宫炎平胶囊50、100 mg/kg,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4周。记录各组生育情况。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阴道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各组小鼠阴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IL-4、IL-12、TNF-α、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GSH-Px水平;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阴道TLR4、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阿奇霉素组及宫炎平胶囊低、高剂量组小鼠生育时间、鼠仔死亡数降低,产仔数增多( P<0.05),阴道组织MCP-1、MPO、IL-4、IL-12、TNF-α水平降低( P<0.05),GSH-Px水平升高( P<0.05),TLR4 mRNA[(1.25±0.33)、(2.97±0.92)、(2.32±0.72)比(3.69±1.32)]、NF-κB mRNA[(1.48±0.42)、(2.91±0.99)、(2.13±0.70)比(3.83±1.41)]水平降低( P<0.05),TLR4[(0.63±0.13)、(1.32±0.34)、(1.04±0.33)比(1.63±0.41)]、NF-κB[(0.63±0.14)、(1.36±0.32)、(1.03±0.30)比(1.94±0.58)]蛋白表达降低( P<0.05),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结论:宫炎平胶囊对小鼠Uu感染生殖道炎症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可提高小鼠生育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宫炎平胶囊抑制小鼠阴道TLR4/NF-κB通路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呼吸道解脲脲原体定植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超早产儿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呼吸道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定植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的胎龄<28周或出生体重<1 000 g,并在入院24 h内留取呼吸道分泌物完善UU核酸检测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核酸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UU阳性组和UU阴性组。分析2组患儿的基本临床特点,探讨UU定植与BPD发生的相关性。采用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82例患儿,其中UU阳性组31例(37.8%),UU阴性组51例(62.2%)。UU阳性组30例使用阿奇霉素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合计27例(90.0%,27/30)转阴。UU阳性组与UU阴性组相比,母亲胎膜早破比例[51.6%(16/31)与17.6%(9/51), χ2=10.50]及产前抗生素使用率[71.0%(22/31)与47.1%(24/51), χ2=4.47]均较高( P值均<0.05)。胎膜早破( OR=5.893,95% CI:2.016~17.228)和胎龄小( OR=0.663,95% CI:0.441~0.999)是UU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 P值均<0.05)。UU阳性组持续用氧时间更长[ M( P25~ P75),1 756 h(1 385~2 088 h)与1 357 h(1 128~1 656 h), Z=2.98],住院时间[81 d(70~105 d)与68 d(59~84 d), Z=3.05]、住院费用[(201 574±70 326)元与(161 288±53 412)元, t=-2.74]均高于阴性组( P值均<0.05)。UU阳性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4.2%(23/31)与47.1%(24/51), χ2=5.80]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93.4%(29/31)与74.5%(38/51), χ2=4.68]的发生率均高于UU阴性组( P值均<0.05)。UU阳性与阴性组BPD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UU定植可能导致BPD发生率升高,但与B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尚不明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2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例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以“新生儿”、“早产儿”、“脲原体”、“解脲支原体”、“脑膜炎”、“颅内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infant”、“neonate”、“newborn”、“ureaplasma”、“mycoplasma urealytium”、“meningitis”、“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brain”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自建库至2022年3月的相关文献,总结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病例1,女,胎龄33 +3周,生后第2天发现颅内出血及脑室扩张,脑脊液检测示脑膜炎、培养阴性,抗感染治疗无好转。生后30 d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及23S rRNA检测提示解脲脲原体感染。多西环素治疗21 d,mNGS转阴但停多西环素23 d后脑脊液mNGS、解脲脲原体培养再次提示解脲脲原体感染,改多西环素和红霉素二联抗感染。随访至6月龄无神经系统发育迟滞。病例2,男,胎龄26周,生后第10天发现颅内出血及脑室扩张,脑脊液检测示脑膜炎、培养阴性,抗感染治疗无好转。生后28 d脑脊液mNGS及23S rRNA检测提示微小脲原体感染,红霉素治疗32 d。随访至5月龄无神经系统发育迟滞。共检索到27篇文献,41例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患儿,结合本组2例共纳入43例。足月儿17例,早产儿26例。脑脊液白细胞、葡萄糖和蛋白水平中位数分别为566个/mm 3、0.2 mmol/L、2.2 g/L。27例应用脑脊液培养诊断,6例应用mNGS诊断,4例应用脑脊液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诊断,6例应用其他方式诊断。14例全程仅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8例大环内酯类与另一种抗生素联用,9例应用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2例未予抗脲原体治疗。17例足月儿均存活,合并脑积水8例次。26例早产儿死亡8例,合并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18例次,脑积水15例次。 结论:早产儿脲原体脑膜炎脑脊液葡萄糖水平明显降低,脑积水为常见并发症,病因不明且治疗无效的颅内感染可应用mNGS技术检测病原,单用或联合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要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脲支原体属感染的影响因素与诊治现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脲支原体属是一种人体生殖道常见的病原体,包含两个生物群:生物群1和生物群2,2002年,根据生物群间的差异,将生物群1独立成为新物种,命名为微小脲原体(Up),生物群2称为解脲脲原体(Uu)。Uu感染与多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相关,如不孕不育、早产、尿道炎等,而Up的致病作用仍存在争议。研究表明,不同血清型在不同疾病和人群中的致病性和耐药性方面存在差异,提示临床对脲支原体属进行分型、分群检测的重要性。本文就脲支原体属感染的影响因素与相关诊治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脲支原体属检测阳性的临床意义和分型分群检测的必要性提供思考,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株脓毒血症患者血液分离的罕见螺原体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一株自脓毒血症患者血液中分离的罕见螺原体DGKH1进行菌种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分析。方法:对DGKH1进行常规细菌培养、染色与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以及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组相关指数分析,从而确定其分类学地位;参考人型副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株DGKH1可以在哥伦比亚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和嗜血巧克力平板上微弱生长,在含有四环素(4 μg/ml)、多西环素(1 μg/ml)、米诺环素(1 μg/ml)、交沙霉素(2 μg/ml)、罗红霉素(1 μg/ml)、克拉霉素(1 μg/ml)和特利霉素(1 μg/ml)的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不生长。在商品化的支原体固体培养基上,DGKH1可形成"油煎蛋样菌落",与人型副支原体相类似。采用常规革兰染色,DGKH1不着色;以磷酸盐缓冲液为基质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其菌体呈螺旋形。16S rRNA基因测序显示,分离株与中华绒螯蟹螺原体CCTCC M 207170 T相似性最高(99.85%),但尿素分解试验阳性,与已知螺原体属菌种存在差异。全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菌株与中华绒螯蟹螺原体CCTCC M 207170 T聚类为同一个小的分支,但两者之间的全基因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和数字DNA-DNA杂交(dDDH)值分别为94.14%和56.00%,均低于原核生物的种鉴定阈值。 结论:分离株DGKH1隶属于螺原体属,是一种与中华绒螯蟹螺原体亲缘关系密切的潜在新种,其部分微生物学特性与支原体相类似,但自然宿主来源和流行病学资料还有待于更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超早产儿综合救治存活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报道了1例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超早产儿的诊治经过。该患儿胎龄26周 +6,生后61 d不能脱离有创机械通气转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入院诊断为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予适当限液、改善营养,糖皮质激素、抗解脲脲原体感染减轻肺实质病变,降低肺动脉高压等综合治疗。最终拔除气管插管,无创机械通气逐渐降级,生后372 d(纠正胎龄9月6 d)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出院。出院3月余门诊随访,生长发育尚可,肺部影像学明显改善,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的流速和吸氧浓度显著下调。随访至纠正胎龄1岁11个月,完全离氧,语言运动发育落后,康复训练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气道分泌物解脲支原体阳性早产儿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胎龄<34周、呼吸道分泌物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阳性早产儿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荧光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4周早产儿呼吸道分泌物UU-DNA,根据检测结果分为UU阳性组和UU阴性组,对两组患儿的围产期因素和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82例早产儿,呼吸道分泌物UU-DNA阳性59例(32.4%),UU阳性组早产儿胎龄和出生体重低于UU阴性组,阴道分娩率、胎膜早破>18 h和母亲绒毛膜羊膜炎比例高于UU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UU阳性组生后1、24、72 h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6高于UU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各时间点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UU阳性组宫内感染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高于UU阴性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低于UU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UU阳性组用氧时间长于UU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比例、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呼吸道分泌物UU检测阳性的胎龄<34周早产儿经阴道分娩、胎膜早破>18 h、母亲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比例较高,可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6升高,以及用氧时间长、宫内感染性肺炎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慢性前列腺炎关系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CNKI、维普、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收集从1996年1月至2021年9月有关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对纳入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9篇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解脲支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慢性前列腺炎均有相关性(均 P<0.01)。 结论: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需重视对男性进行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检查,以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的诊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宫内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宫内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胎龄28~32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入院后24 h内呼吸道分泌物UU检测结果分为UU感染组(UU-PCR阳性)和非感染组(UU-PCR阴性)。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并分析UU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27例早产儿,其中UU感染组45例,非感染组282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及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UU感染组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羊膜炎比例、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总用氧及呼吸机使用时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代谢性骨病发生率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膜早破( OR=5.444,95% CI 2.749~10.781, P<0.001)和绒毛膜羊膜炎( OR=2.161,95% CI 1.048~4.454, P=0.037)是UU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UU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于高危早产儿,应在出生后尽快完成UU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