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后重建期间护理人员灾害认知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灾后重建期间护理人员灾害认知和职业认同的现状,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便利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与灾后重建的346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灾害认知问卷、护士职业认同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灾害认知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结果:灾后重建期间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对灾害护理非常了解的选择率为6.36%~70.23%,不同性别在认为灾害护理培训的重要性和参加灾害护理继续教育的意愿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54、-2.32,均 P<0.05),不同职务在愿意参加紧急救援的积极性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6.62, P<0.05),是否参加过灾害培训在平时关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对灾害护理了解程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57、7.88,均 P<0.05);灾后重建期间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水平较高,总分为(121.73 ± 19.75)分,是否参加过灾害培训在护理人员职业认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57,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理人员灾害认知和职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 r值为0.44~0.53,均 P<0.05)。 结论:灾后重建期间护理人员灾害认知有待提升,职业认同水平较高,且两者呈正相关,护理管理者应制订针对性的培训策略提高灾害认知和职业认同,为应对突发灾害及灾后重建储备力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层慢阻肺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的现状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我国≥40岁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7%,估算总患病人数过亿,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相比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已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慢性病,慢阻肺的基层防治严重滞后。开展基层慢阻肺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意味着将慢阻肺防控重点转向疾病上游或早期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基层医护人员、患者和居民对慢阻肺的知晓率低,基层医疗机构缺少肺功能检查设备和基层医生肺功能知识储备不足等多方面原因,使得肺功能检查尚未在基层普及;即使已经开展肺功能检查的,质控合格率低、报告欠准确的现象较为普遍。应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呼吁和支持将慢阻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认知,提倡“像测血压一样测肺功能”,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在慢阻肺和肺功能知识的培训,培育更多有呼吸专长的全科医生,并通过医防融合和呼吸专科医联体全面提升基层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生期疼痛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20年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重新定义为"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 [1]。疼痛不仅与疾病、损伤有关,诊断性或治疗性操作、手术以及护理过程也会引起急性疼痛。成人疼痛研究及临床干预措施相对全面,而在儿童群体中疼痛虽也广泛存在,但对其重视程度及机制、干预研究不足,尤其是新生儿疼痛。早产儿生理的不成熟和疾病因素使其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期间经历频繁的、多种类型的致痛性操作,是最易受疼痛影响的人群之一。尽管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西方一些国家发布了新生期疼痛管理指南,但由于医护人员对疼痛程度的低估,对远期不良影响认识的不足,以及对镇痛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担忧,大多数新生儿并没有获得充分的镇痛干预 [2]。疼痛的急性应激可引起代谢、分泌、免疫、神经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适应性反应。如果适应性反应失代偿或代偿过度,则导致机体与环境间的动态平衡紊乱,产生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不良结局。疼痛的结局也受到儿童发育水平、性别、感觉、情绪、认知、文化及疼痛本身的影响。与成人相比,儿童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代谢旺盛及营养储备不足,疼痛时应激反应强烈,氧耗增加,从而导致急性疼痛引起的损伤更为严重。因此,研究并认识新生儿早期不良刺激对儿童远期健康的影响十分必要,尤其是新生期疼痛。通过模拟临床上新生儿经历的致痛性操作而建立的新生期疼痛动物模型,能够为研究新生期疼痛的不良影响、相关机制和防治手段提供重要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认知储备与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PND)是指与麻醉和手术相关的神经认知改变,主要包括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 ),是围手术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至今无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手段。减少术后认知不良的发生和促进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是当代麻醉的重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可以将认知储备作为术后认知不良发生的预防手段。文章介绍认知储备的作用机制和PND的病理生理机制,结合国外研究阐述认知储备对认知功能产生作用的机制,概述认知储备与PND的相关性,分析认知储备在预防PND方面的有效性,为临床预防PND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双语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痴呆症中最常见的类型,系统探究双语与AD的相互影响,对患者的认知康复以及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双语可作为认知储备变量,延缓AD的发病时间,并对患者记忆、执行控制、视空间功能等认知能力下降产生积极作用;反过来,AD也会损害患者的两种语言,使其发生不同程度的衰退。今后应加强双语者的语言背景、第二语言习得年龄、二语熟练程度等因素对AD的影响,以及AD对患者注意力、情绪认知、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影响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公共卫生展望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使全社会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公共卫生关系到公众健康和社会行为规范、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以及社会治理和精细化管理等。新冠疫情使人们对公共卫生有了新启示和新定位,要改革与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强化病原的变异监测及预警,加强传染源的早期识别与发现,关注传播途径的认知与阻断技术,加强疫苗的研制及战略技术储备,加强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建设。公共卫生是国民健康的卫士,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是国泰民安、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公共卫生综合能力是政府现代化疾控体系建设和社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标志。现代公共卫生的新特征包括:健康影响因素与疾病病因的多元化、复杂性;国民健康改善与疾病防控、突发事件应急的社会性;健康保护、健康促进与疾病防控、突发事件应急的社区性。展望新时代公共卫生,要重点关注健康一生、环境健康及建成环境建设、融健康于万策、同一健康和全球健康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住院医师肿瘤预防和筛查知识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住院医师对肿瘤预防和筛查知识的认知情况,为促进肿瘤预防和筛查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2021年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2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住院医师的肿瘤预防和筛查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培训现状和需求,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分别有72.2%(231/320)、66.6%(213/320)、64.4%(206/320)的住院医师认为吸烟、感染性因素、饮酒与肿瘤相关性高,分别有26.6%(85/320)、25.0%(80/320)、23.4%(75/320)的住院医师认为体重超标、水果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缺乏锻炼与肿瘤相关性高。肿瘤筛查问题回答正确率最低的是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规律性筛查起始年龄[23.1%(74/320)];回答正确率最高的是肝癌的主要筛查方法[93.1%(298/320)]。71.3%(228/320)的住院医师认为肿瘤预防和筛查的知识储备不足,95.3%(305/320)的住院医师认为需要肿瘤预防和筛查的规范化培训。结论:住院医师对肿瘤预防部分知识点和筛查的作用认知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应当合理安排相关课程,促进肿瘤预防和筛查的规范化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士参与灾害护理桌面推演比赛训练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护士参与桌面推演比赛体验的研究,了解桌面推演比赛对提高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作用,探索灾害护理培训新模式。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12名参加桌面推演比赛的护士进行进半结构式访谈,应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经过阅读、分析、对比,提炼出5个主题:(1)提高参赛护士对灾害护理的认知水平:认识到护士参与灾害救援的重要性、认识到储备相关知识及技能的重要性。(2)提高参赛护士的灾害护理准备度:灾害知识的储备、救援技术的提高,灾害管理能力的培养。(3)提高参赛护士批判性思维及沟通能力:在推演比赛回答问题环节,团队每个选手必须先独立思考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然后,团队3个选手经过快速沟通,形成团队最后的答案,并用合理的语言进行表达,提高了选手的批判性思维及沟通能力。(4)提高参赛护士心理素质:冷静、镇定是比赛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处理紧急突发公共事件,参与灾害护理救援的基础,也是缓解护士本身焦虑,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的基础。(5)探索灾害护理培训新模式。结论: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桌面推演比赛作为一种新的灾害护理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参赛护士灾害护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全科医疗团队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管理中的定位认知及管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年轻化及逐年上升的趋势,慢性心力衰竭将成为社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有指南提出心脏康复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管理中属于Ⅰ类推荐,建立从医院到社区/家庭的连续性心脏康复体系较为迫切。文章阐述了全科医生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的定位认知、全科团队知识储备及管理措施等方面内容,探索如何更加便捷地将心脏康复的理念传递到基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力衰竭康复管理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手术室护理人员灾害护理认知与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我国手术室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及相关培训的需求,为组织开展灾害护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9月7—17日采用自制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灾害护理认知及培训需求问卷对国内121所医院的2 60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线上调查,问卷涉及5个维度39个条目,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手术室灾害护理管理体系、手术室灾害护理培训需求、人员资源配置和应急物资储配。结果:接受调查的2 60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中,92%以上人员希望建立手术室灾害管理体系;80%以上的护理人员培训需求是灾害护理的个人防护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急救技能。有31.40%(38/121)的手术室储备了灾害应急人员(共9 540名),且77.12%(7 357/9 540)为男护士;75%以上的医院手术室没有灾害物资储配,仅34.71%(42/121)的手术室灾害物资配置了专人管理。结论:我国医院手术室灾害护理应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灾害护理人员的资质培养、应急物资储配及规范化管理,提高手术室灾害护理应急处理能力,优化救治技术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