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产妇产后体重管理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初产妇产后体重管理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为优化产后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5—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进行产后随访的15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初产妇产后体重管理真实体验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分别为产后体重管理认知差异(包括知晓重要性并采取积极行为、忽视与回避);体重管理的促进因素与障碍因素(促进因素包括自我期望、他人的积极评价与反馈、获益体验,障碍因素包括饮食与运动行为紊乱、躯体症状干扰、角色冲突、负性情绪);渴望获得多方面的支持(包括医疗机构的连续性信息支持、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与接纳)。结论:初产妇对产后体重管理的认知相对不足,体重管理过程中受诸多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应采取有效策略,纠正产妇体重管理的认知偏差,充分利用促进因素,积极应对障碍因素,同时重视多种支持的来源,从而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深圳市福田区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角色认知和职业倦怠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深圳市福田区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角色认知和职业倦怠情况,并分析角色认知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22年10月对深圳市福田区92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进行了调查,使用随机数字表抽取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1个家庭医生团队,将该家庭医生团队的全部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61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使用角色模糊、角色冲突、中文版马斯勒职业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量表进行调查,分析角色认知和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以及角色认知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量表的得分分别为(35.25±5.21)、(27.03±13.73)分。职业倦怠量表中,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量表的得分分别为(17.89±6.82)、(6.51±2.54)、(30.95±5.70)分。不同年龄、职业、工作年限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角色模糊和职业倦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30岁、全科医生、工作时间≤5年的团队成员角色模糊得分更高,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得分更高,个人成就感得分更低( P<0.05)。角色模糊得分与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呈负相关( r=-0.544、-0.352),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 r=0.473);角色冲突得分与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呈正相关( r=0.352、0.376),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 r=-0.440)。回归分析显示角色认知对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的回归方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F=10.28~85.12, P<0.01)。 结论:年龄≤30岁、全科医生、工作时间≤5年的团队成员角色模糊程度较高,职业倦怠也更严重,提高角色认知程度可降低其职业倦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某市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紧张现状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南京市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应激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缓解职业紧张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于2017年2~ 5月,以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员257人作为调查对象,采集孤残儿童护理员的一般人口学信息,采用职业紧张指数量表(occupational stress indictor, OSI)调查职业应激反应及职业应激因素,共发放问卷257份,收回有效问卷236份,回收率为91.83%。采用偏相关、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职业应激反应中工作满意感得分为(43.99±6.83)分,心理健康得分为(36.09±4.59)分,抑郁症状得分为(17.31±2.44)分;在工作满意感方面,工作单调性、逻辑性与负荷变化为贡献因素( P<0.05),任务策略、任务控制为负面因素( P<0.05);在心理健康方面,提升机会、参与决策、自尊感、技术利用度、环境控制、时间管理、任务策略与同事支持为正相关( P<0.05),抱负与角色冲突为负相关( P<0.05);在抑郁方面,工作投入、参与决策、提升机会与行为特征为保护因素( P<0.05)。 结论: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应激状况不容忽视,职业应激反应较严重,应针对性减少职业应激因素,增强个体紧张应对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乳腺癌患者体重自我管理促进和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体重自我管理(WSM)的促进和障碍因素,旨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WSM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7—10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7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乳腺癌患者WSM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2个主题,其中促进因素包括3个亚主题,分别为正确的个人感知、积极的自我调节、积极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支持;障碍因素包括5个亚主题,分别为知识和技能欠缺、负面情绪、不良生活习惯、角色冲突、身体功能受限。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乳腺癌患者WSM健康教育,改善患者对WSM的认知,提高患者自我调节能力,并加强患者症状自我管理,鼓励其适度锻炼,最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WSM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循证实践项目持续性应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基于i-PARIHS框架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循证实践项目持续性应用欠佳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4—5月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工作的1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访谈,根据健康服务领域研究成果应用的行动促进框架(i-PARIHS框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取。结果:访谈结果发现,变革(证据)方面,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循证实践项目证据的本土化和持续性有待提高,包括证据与实践环境的匹配度较高、证据应用的连续性不足。变革接受者方面,项目实践者的领导力有待提高,包括实践者与研究者角色冲突、实践者知识储备不足、实践者价值观的冲突。组织环境方面,管理者领导力及项目信息化程度需要提升,包括领导者支持不足、设施便利性不足。结论:制订护理循证实践项目初期,项目实施者应充分纳入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进行本土化调试,考虑项目的持续应用性;今后应增加管理者、护士、实习学生的领导力,完善尿路造口人才的使用及培训,持续性进行尿路造口知识培训,完善信息化的随访系统,并持续性调整干预策略,确保项目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非意愿妊娠已婚已育女性终止妊娠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非意愿妊娠已婚已育女性终止妊娠的心理体验,为政策制定及健康保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5—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计划生育门诊行人工流产的18名已婚已育女性为访谈对象,应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研究共提炼出5个主题,分别为终止妊娠非一时冲动、婚姻生育习俗及相关政策的影响、养育孩子的责任与经济压力、妊娠相关健康担忧与不适、女性社会剥夺及角色冲突。结论:非意愿妊娠已婚已育女性终止妊娠的原因复杂,需要社会、医疗保健、家庭及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营造健康友好的生育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护理实习生压力源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压力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75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压力源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32份。51.23%(375/732)护理实习生处于高压力状态,39.89%(292/732)处于中等压力状态,压力源主要为轮转科室工作性质所带来的心理冲击、学生认为自身理论基础差和学习与工作冲突担心找不到满意工作3个方面。年龄、性格、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是否有过护理实习及见习经历、已经实习的时间是压力源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结合护理实习生压力源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缓解护理实习生压力的措施,帮助其维持身心健康、快速完成角色转换,同时为改进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提高护理实习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麻醉科护士角色压力现状及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麻醉科护士角色压力和职业倦怠的现状,并分析角色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6所三级医院的198名麻醉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角色压力量表及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麻醉科护士角色压力量表中的角色冲突及角色模糊维度的得分分别为(30.61±9.53)分和(31.89±9.56)分;职业倦怠量表中的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及个人成就感维度的得分分别为30(26,34)分、11(8,14)分和23(20,26)分。相关性分析显示角色冲突维度与情绪耗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呈相关性,角色模糊维度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均呈相关性。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对职业前景的看法、健康状况、最高学历、性别和收入满意度是影响麻醉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麻醉科护士角色压力及职业倦怠均呈现较高水平。角色压力越小,对职业前景越认可,健康状况越好,护士情绪耗竭水平越低;角色压力越小,女性,学历越低,护士去人格化倾向水平越低;收入满意度越高,个人成就感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手术室护士双向性工作-家庭冲突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共情疲劳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手术室护士共情疲劳的关系以及双向性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干扰家庭与家庭干扰工作)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21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5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量表及专业生活品质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工作干扰家庭、共情疲劳呈负相关( r=-0.211、-0.245,均 P<0.01),工作干扰家庭与共情疲劳、家庭干扰工作呈正相关( r=0.383、0.274,均 P<0.01),家庭干扰工作与共情疲劳呈正相关( r=0.249, P<0.01);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家庭干扰工作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r=0.040, P>0.05)。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双向性工作-家庭冲突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共情疲劳间起多重链式中介作用( P<0.05),中介效应为-0.082,占总效应的21.6%。 结论: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能够直接或通过工作-家庭冲突间接影响共情疲劳水平,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实施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即采用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帮助手术室护士灵活地平衡工作-家庭关系、减少角色冲突,从而减轻手术室护士的共情疲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照顾者教练计划在直肠癌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照顾者教练计划在直肠癌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114名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60名)和教练计划组(54名)。常规干预组于出院前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教练计划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行照顾者教练计划,即通过培训后,以具有照顾经验的照顾者作为照顾者教练去辅导照顾者,为其提供专业的照护知识和技能及心理支持。两组均持续干预12周。采用中文版家属照顾能力量表(FCTI)和照顾负担问卷(CBI)于出院时和干预12周后评估并比较两组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和照顾负担。结果:干预12周后,教练计划组适应照顾者角色能力、应变并为患者提供帮助能力、调整自我和患者情绪能力、协调其他照护资源的能力及调整自我生活与照顾活动冲突的能力5个维度评分均较出院时降低,且均低于常规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12周后,常规干预组时间依赖性、发展受限性、身体性、社交性、情感性5个维度的评分与出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教练计划组5个维度得分均较出院时降低,且均低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照顾者教练计划可以提高直肠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降低照顾负担,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干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