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机器学习的利用药物标签信息定量预测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用现有药代动力学(PK)药物相互作用(DDI)信息的数据库,构建出可用于预测AUC倍数变化(FC)的机器学习模型,用于探究对现有DDI预测的可能,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合理建议.方法 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的药品标签中提取DDI的PK数据和AUC倍数变化的数据.通过DrugBank检索出DDI有关的多肽和药效学(PD)信息,用蛋白质资源(UniProt)对相关多肽ID进行药物类型(PPDT)标识,用矩阵归一化的代码生成便于分析的多维向量数据.PPDT对AUC的影响和所产生的倍数变化作为因变量,进行机器学习模型构建.用均方根误差(RMES)值最小的模型进行模型构建,训练出袋装决策树(Bagged)预测模型.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部分药物检验,检测模型的预测性别.通过查阅现有的有关检测DDI对的文献研究结果,对预测值进行分析比较,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检验模型药物对共16对,分别为16种药物对他克莫司的影响,发现对DDI的有无预测准确率为81.25%;预测结果根据FDA标准分类强弱,结果表明,DDI强弱预测,偏离较大的预测较少.结论 模型预测DDI的有无评价一般;但对DDI的强弱分类后,对DDI的预测结果较好,预测结果说明模型预测性能对于在临床试验之前进行潜在的DDI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内外护士处方权权限内涵及法律政策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对国内外护士处方权权限内涵及法律法规政策进行综述,为健康中国战略下我国护士处方权的实施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政策文件,归纳国内外护士处方权的权限主体、形式及内容,分析当前实施护士处方权的法律法规政策等规范性文件,并提出建议.结果 国外依据护士分级授予不同程度范围的处方权权限,国内尚无处方护士的角色定义、岗位设置、认证机构以及处方权权限内容,且国家层面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政策,部分地区已在试点探索,安徽省出台护士处方权相关政策并进行实践,深圳赋予护士处方权法律意义,但权限范围均较小.结论 目前国内发展护士处方权仍需面对挑战,需结合专科护士培养高级实践护士,建立并扩展有护理特色的护士处方集、护理领导者发声破除体制障碍,进一步探索开放护士处方权医疗改革试点和法律法规政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6-2018年陕西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质检测能力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为了解2016-2018年陕西省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饮用水水质检测能力及变化趋势,采用制定统一的调查表对陕西省各级疾控中心饮用水水质检测能力进行调查,通过"全国饮用水水质卫生检测信息系统"上报检测能力报告表.结果显示,共调查收集119家疾控中心357条数据,省级疾控中心能够检测104项指标(除"两虫"指标),水质检测能力按省、市、县逐级递减;在常规指标中,市、县级疾控中心平均检测能力及计量认证情况在不同年度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能力较弱的指标为部分消毒剂指标、消毒副产物指标和放射性指标;在非常规指标中,市、县两级具备检测能力的指标大多为氨氮.提示陕西省市、县级疾控中心水质检测能力总体偏弱,亟需从水质检测设备及人员配置等方面提升水质检测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助产士视角的导乐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助产士视角构建科学、全面、可靠的导乐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于2021年9月—2022年3月,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拟定初步的导乐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32名资深助产士、产科管理者开展2轮函询,形成终版导乐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系数采用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采用权威系数表示,使用专家判断依据系数和专家对指标熟悉程度的算术平均数进行计算。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采用变异系数及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 's W)表示。 结果:第1轮问卷回收率为93.75%(30/32),第2轮问卷回收率为100.00%(30/30)。2轮专家判断系数为0.96,对问题的熟悉系数为0.93,专家意见权威程度为0.95。经过2轮函询后专家意见趋向一致,各级指标变异系数均<0.25。第1轮各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86、0.374、0.268( P<0.01),第2轮各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87、0.410、0.287( P<0.01)。本研究基于助产士视角构建的导乐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 结论:本研究基于助产士视角构建的导乐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全面、可靠性高、实用性强,对导乐师培训与考核、资格认证、管理都具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压氧舱内医疗设备的安全配置要求及现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重症患者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可能需要在舱内进行生命体征监护与急救,高压氧舱的特殊环境对相关医疗设备提出了安全要求。目前国内放置于高压氧舱内的经过临床测试的医疗设备较少,国外仅有少部分医疗设备通过了欧盟认证。笔者就高压氧舱的特殊环境、医疗设备在高压氧舱内使用面临的风险、高压氧舱内医疗设备的安全要求、高压氧舱内重症患者所需医疗设备配置要求及目前可应用于高压氧舱内的医疗设备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的医疗设备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通过高通量药物库筛选挖掘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通过高通量药物库筛选挖掘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S. aureus,简称:金葡)的新型抗菌药物。本研究的类型为实验性研究。金葡临床菌株均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分离自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呼吸科住院患者的痰液标本;通过摇菌培养浮游菌,检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药物库(包含1573种小分子)对金葡浮游菌增殖抑制作用;通过96孔板结合结晶紫染色,检测FDA认证药物库分子对金葡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通过微量肉汤稀释实验,检测纳入小分子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后,通过CCK-8实验检测小分子药物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通过将FDA认证药物库中的小分子浓度设置为100 μmol/L,初步筛选出218种对金葡浮游菌具有生长抑制作用的小分子。这些小分子以抗感染药物为主,占118种。其次为抗肿瘤药物、抗炎/免疫类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和代谢疾病药物,分别占40、19、12、9、8和3种,未分类药物占9种。排除抗感染药物后,针对具有金葡浮游菌生长抑制作用排名前十的小分子主要为抗肿瘤药物,其次为神经系统药物和未分类药物维生素K3,其抑制率均达99.65%~100%。针对具有金葡生物被膜抑制作用的排名前十小分子也以抗肿瘤药物占比最高,其次为神经系统药物和抗炎/免疫类药物,其抑制率为50.22%~92.95%。通过微量肉汤稀释实验检测了第二轮筛选得到的51个小分子的MIC。其中,主要包括抗肿瘤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抗炎/免疫药物、代谢疾病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和其他未分类药物,分别占22、5、3、9、2、5和5种,其MIC分布分别为1.56~50 μmol/L、6.25~25 μmol/L、6.25~25 μmol/L、0.2~50 μmol/L、25~50 μmol/L、1.56~50 μmol/L和0.1~12.5 μmol/L。综上,通过高通量药物库筛选出的小分子最低抑菌浓度值均为微摩尔级别,成药能力强且可改造性高。其高效的浮游菌和生物被膜抗菌作用有望为针对金葡的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麻醉管理与患者安全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行血管内治疗(EVT)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和患者安全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星小程序电子问卷,自2023年10月23日至2023年11月23日,通过多个学会和协会渠道进行调查,问卷覆盖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以及自治区内的部分二级及以上具有国家EVT资格认证的医疗机构,参与问卷调查者需扫描二维码进入问卷星小程序进行答题,每个微信账户限定提交一份问卷。问卷核心指标包括:①医疗机构概况,机构所在地区、医院认证等级,年度内完成的AIS患者EVT案例数/年有效问卷数及占比;②麻醉医师在AIS患者EVT期间的参与程度,涉及患者交接流程(急诊室-急诊介入治疗室交接)、治疗团队结构(治疗团队麻醉医师组成)、EVT术前麻醉评估、EVT期间麻醉医师与介入医师的沟通和术后患者转运;③ EVT期间麻醉管理的相关信息指标及关注度,涉及循环、呼吸、血糖的维持,相应的药物干预策略、麻醉模式的选择与管理以及围手术期关键信息关注度;④麻醉管理的质量控制。应用以下方法判断问卷的有效性:填写时间超过5 min;同一单位填写多份问卷时,采用大数定律原则处理;在数据分析时,若某选项的反馈数量<1%的有效问卷数,将排除含有该选项的问卷样本。结果:748所具有国家EVT资格认证的医院共回收有效问卷(下简称"问卷")1 096份,其中二级医疗机构146份(约13.3%),三级医疗机构950份(约86.7%)。医院年度内完成51~100例的问卷占比约为22.1%,为最高;而年度内完成401~500例的问卷占比约为2.2%,为最低。由急诊室转至急诊介入治疗室过程中,1 012份问卷(约92.3%)显示麻醉医师参与交接过程;984份问卷(约89.8%)显示治疗团队的成员构成中至少有1名麻醉医师;377份问卷(约34.4%)显示EVT术前未进行麻醉评估;72份问卷(约6.6%)显示,在EVT期间,麻醉医师与神经介入医师间几乎无任何信息交流;101份问卷(约9.2%)显示,麻醉医师几乎不参与术后患者转运。在治疗过程中,约67.1%受访者将术中收缩压管理目标值设置为140~180 mmHg(1 mmHg=0.133 kPa),约87.2%的受访者将AIS患者EVT术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30~40 mmHg,吸入氧浓度维持在>40%的占比约为84.6%,仅约10.5%的受访者不注重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约56.0%患者术后带气管导管返回重症监护治疗病房;术后随访患者占比约45.4%;本次问卷中,689份问卷显示倾向选择固定程序型麻醉,407份选择情境适应型麻醉;在麻醉类型与管理倾向性方面,约82.9%的受访者更加注重AIS患者EVT期间的麻醉管理;受访者关注度最高的围手术期关键信息分别为患者的循环系统消息、意识状态及呼吸系统消息(前3位)。约87.5%的问卷(959份)显示,在EVT麻醉管理过程中将参考国内外指南;高达约77%的问卷(844份)显示在围手术期遇到过严重不良事件,包括心搏骤停、导丝穿透血管及过敏性休克等。仅有约40.7%的问卷(446份)显示麻醉科进行了AIS患者EVT神经介入麻醉质量控制报告。结论:麻醉医师是AIS患者行EVT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团队更加注重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和相关危险因素控制,麻醉科在麻醉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有待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尘肺病临床试验的注册数据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尘肺病临床试验注册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尘肺病临床研究特点和防治现状。方法:于2018年12月,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日本临床试验注册网络体系(JPRN)等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ICTRP)认证的一级注册机构的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8年12月1日的所有尘肺病相关临床试验,分析注册临床试验的特征。结果:共纳入尘肺病相关临床试验23个,中国和巴西注册数量分别为9、3个,美国临床试验中心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数量分别为10、5个。已经完成的尘肺病临床试验有14个,进展情况不详的有4个,正在进行的有5个。研究对象以矽肺为主10个,样本量小于50个的试验8个,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12个,干预措施为肺康复的5个,疗程为12个月的试验6个。结论:尘肺病临床试验注册研究数较少,已经注册的临床研究结果公布的比例较低,部分临床研究状态不详。亟需加大尘肺病临床试验注册宣传力度,提高注册意识和研究设计强度,促进高质量临床试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际医学教育认证体系的现状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医学教育认证对保障和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WFME)以及美国、英国等国的医学教育认证制度较为完善,回顾其医学教育认证体系建立的历程对健全我国医学教育认证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通过总结WFME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的医学教育认证体系的历程与现状,提炼我国医学教育认证中可借鉴的经验,包括提高教育认证效力,提高学生认证的参与度及扩大认证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性超声模式,具有非侵入、非电离、MRI实时成像、温度实时反馈和可以即时调整等优点。研究表明,MRgFUS可作用于脑深部靶组织,通过毁损和调控作用治疗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对原发性震颤、震颤型帕金森病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已经获得欧洲CE认证,对颅内肿瘤和外伤性癫痫等其他疾病的治疗还在研究中。本文对MRgFUS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