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记忆相关训练的脑功能激活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观察多模块3D-虚拟现实技术(VR)记忆相关训练对大脑功能激活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招募26例健康受试者,每人进行一次15min的多模块3D-VR记忆相关训练,26例受试者在训练前后分别接受53通道静息态fNIRS功能成像设备监测10min,对2次测试中所有通道采集到的额叶血氧信号及额叶功能评价指标HbO血氧浓度beat值及血氧信号均值进行对比,分析额叶功能变化及对皮层激活的影响.结果:与训练前比较,Oxy-Hb beta值在通道14、22、24、43有显著下降(P<0.01),Oxy-Hb血氧均值在左侧额叶通道14、22、24、43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多模块3D-VR记忆相关训练,对大脑左侧额中回、左内侧额上回、左额叶背外侧、右侧额中回(通道14、22、24、43),以上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相关脑区有显著激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妊娠期生物节律变化与妊娠并发症关系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研究不同孕周孕妇心率呈现的节律变化特征,初步探讨妊娠期女性心率的基本节律变化及与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前瞻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确诊正常早期妊娠的13名孕妇,佩戴联合研发的可穿戴设备直至分娩,创建个人档案,收集不同孕周孕妇24 h连续心率数据,随访孕期产检信息及妊娠结局,采用余弦分析法和设计的统计模块进行分析获得孕妇心率的长期节律。结果显示,孕妇心率在不同孕周均显示出显著的时相节律。与妊娠12周相比,妊娠28周、妊娠32周孕妇心率呈现出节律的调整中值(midline-estimating statistic of rhythm,MESOR)明显增加( t=-2.751, P=0.013; t=-2.314, P=0.032),且妊娠早期(妊娠12周)节律的峰值相位位于14∶00左右,妊娠中期(妊娠24周)位于16∶00左右( t=2.613, P=0.018),而妊娠32周相位又前移至14∶00左右( t=-2.176, P=0.0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季节对妊娠早期孕妇心率的节律参数MESOR、振幅、相位的变化无显著影响( t=-0.356, P=0.729; t=-0.777, P=0.464; t=-0.434, P=0.673);季节对妊娠晚期孕妇节律参数MESOR、振幅、相位的变化亦无显著影响( t=-0.663, P=0.532; t=-0.209, P=0.841; t=0.625, P=0.592)。1例自然分娩孕妇心率在分娩发动至分娩前出现了节律紊乱;1例胎膜早破孕妇心率在胎膜破裂前后出现了节律紊乱,且振幅变小。节律紊乱可能在早产或分娩发动中起提示作用。综上,妊娠可能会引起机体内在心率的节律发生变化,当分娩发动或发生胎膜早破等疾病时母体可能会出现内在节律紊乱,妊娠女性心率的节律可能与胎膜早破等一些妊娠常见的并发症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病理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设计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信息化全流程管理系统在病理设备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病理科通过编码科室设备和生成二维码、录入设备相关信息、构建与设备相关的管理模块建立科室设备档案,同时确立设备的责任人和所承担的工作,实现了设备的全流程日常管理。通过建立设备档案和确立责任人,完善了设备日常状态的管理、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记录,科室年设备故障率和所用费用等以统计报表形式呈现,实现了设备的全流程无纸化管理。信息化全流程设备管理系统摒弃了以纸质表格和纸质文件为依托的设备管理模式的弊端,使设备管理更简单高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低能X线术中放疗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低能X线术中放疗(IORT)中的应用,分析其在IORT中的潜在风险,初步探讨FMEA优化IORT管理、减少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行性。方法:由IORT团队(1名放疗科医生、1名放疗科物理师、2名外科医生、2名护士)成立FMEA工作小组,应用FMEA方法开展系统风险评估。确立流程模块,对每项模块分析潜在失效模式和原因,对失效模式进行严重程度(SR)、发生频度(OR)和失效检验难度(DR)的评分,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SR×OR×DR)。前瞻性地分析并理解放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能的错误及潜在临床影响,对每项失效模式均进行原因分析和现行措施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结果:IORT流程分为8个模块,14项失效模式。OR值最高为靶区确认不满意(7分),SR值最高为设备故障无法出束(10分),DR值最高为剂量计算后按键输入错误(7分),RPN值最高为靶区确认不满意(210分)和危及器官未有效保护(180分)。按照优先级对薄弱环节进行修正,优化工作流程和制定出更有效地管理方法。结论:FMEA是一种有效的IORT管理方法,有助于减少潜在风险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军医大学本科生课外科研管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策略介绍与运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3所军医大学在本科生课外科研管理上存在的沟通手段缺乏、线上资源有限、实验室开放落后、设备利用率低等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搭建了一套本科生课外科研云平台管理系统。该系统首先建立包括视频、PPT、文档、图片、电子教材、题库等的教学资源存储模块;然后根据角色不同设置学生、导师、实验教学人员和系统管理员等4个子系统;最后通过与用户终端设备的无缝衔接,实现学生自主实验、导师实时评价、仪器共享预约及软硬件高效管理等功能。本研究对该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型5G移动急救复苏单元的设计与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设计与建设整合5G通讯技术的大型移动急救复苏单元,以提高院前救治水平和转运效率。方法:研究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在杭州完成。梳理突发事件救援中院前急救、转运、院前-院内急诊联系等应用场景需求,依次开展方案设计、单项技术测试、上车调试和集成调试阶段。结果:设计由电动公交车改装的大型5G移动急救复苏单元,车辆于2023年9月完成交付。(1)车辆外观:整车长12.9 m,宽2.3 m,高2.6 m,单次里程200 km;(2)内部结构:车厢内设有1个抢救床位,2个担架位,车厢前部设计有综合操作台、中部安装中央数字控制屏;(3)急救物资及仪器设备:车内物资包括抢救、监护、手术、检查检验、通讯模块,配备除颤监护仪、转运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等急救仪器,心电图、数字摄片、血气分析仪、胸痛5项检测仪等检查检验设备;(4)车载通讯、信息系统:搭载高清远程视频互动系统,远程医疗终端DP300一体化系统,实时全景体验系统及中央监护系统;(5)车辆消毒:车厢顶部安装等离子消毒仪,车内可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Ⅱ类环境管理要求。结论:整合5G通讯技术的大型移动急救复苏单元集成各种先进救治设备和远程会诊系统,可以满足最危重患者复苏的需求,为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提供有力的支持,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实践技能考试考组设置策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实践技能考试第三站基本操作的考组设置优化,提高考试质量。方法:对2020年度某考试基地2 456名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实践技能考试第三站基本操作考试的用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每道试题的平均用时;根据24项基本操作之间的关系,对操作项目进行组合,将试题组合成不同模块,计算每个模块的总用时;根据各组间用时大致相同的原则,将模块组合成3个~7个考组;根据考组设置计算出所需设备和耗材数量。结果:2021年考组设置方案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应用,不同考试基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选择不同考组设置方式。在所选择的3个考试基地中,考试设备由原先的共25套减少到5套;在考试人数均有所增加的情况下,每个基地的每日考试总用时均比原先减少0.5小时。结论:在实践技能考试组织实施工作中应用考组设置策略,能够有效节约考试资源,降低考试成本,提高考试效率和考试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视觉反馈的呼吸训练模块在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放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视觉反馈呼吸训练模块在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30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拟行全乳放疗患者经宣教培训后全部符合深吸气屏气要求,使用主动呼吸控制设备控制屏气状态行CT定位。将其随机分为使用(A组)和未使用(B组)视觉反馈呼吸训练方法两组各15例。A组使用光学体表监测系统的视觉反馈呼吸训练模块实现,B组使用音频互动方法指导患者屏气。通过分析光学体表实时治疗数据,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分次间呼吸的可重复性以及一个分次内多次屏气的稳定性,两组患者完成治疗所需屏气次数以及治疗时间。使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作图,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均值分析和正态性检验。结果:视觉反馈呼吸训练方法使患者的可重复性从1.5 mm降至0.7 mm ( P<0.05),稳定性从1.1 mm降至0.8 mm ( P<0.05),治疗所需屏气次数平均从4.6次降至2.4次( P<0.05),平均出束时间和总治疗时间分别从336 s和847 s降至235 s和602 s ( P<0.05)。 结论:基于视觉反馈的呼吸训练模块可以提高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放疗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有效减少憋气次数和治疗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肿瘤电场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我国真实世界临床实践环境中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使用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自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5例复发和9例新诊断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使用TTFields时间均≥1个月。随访5.3个月(范围为2.3~10.7个月),按照神经肿瘤反应评估(RANO)标准判断肿瘤稳定或进展。按照Kaplan-Meier法计算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按照不良事件通用术语5.0版(CTCAE v5.0)标准和TTFields相关皮肤不良反应(dAE)分级标准记录不良事件。使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QLQ-C30)和脑癌模块问卷20(QLQ-BN20)评估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治疗依从性通过NovoTTF-200A治疗设备的使用数据进行评估,以每日TTFields使用时间的百分比计算。结果:24例患者使用TTFields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4.2个月(范围为1.0~10.7个月),中位治疗依从性为91.5%(范围为67.0%~97.0%)。TTFields单用2例,联合化疗22例。随访截至2021年4月,24例患者中14例稳定,10例进展(其中8例死亡)。15例复发患者的中位PFS为5.9个月( 95%CI:3.3~8.6),中位OS为8.5个月( 95%CI:3.2~13.8);9例新诊断患者的中位PFS和OS均为10.7个月( 95%CI:无)。主要不良反应为1级(58.3%)和2级(12.5%) dAE,无3~4级dAE,表现为接触性或过敏性皮炎、糜烂、毛囊炎和溃疡。87.5%的患者HRQoL稳定。 结论:初步结果显示我国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接受TTFields的OS与国外文献报道相当,新诊断患者需进一步行生存随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高,dAE的发生率高于文献报道,但均为1~2级,毒性可接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模块化多模式教学在住培学员入麻醉科专业基地教育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入专业基地教育旨在帮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尽快融入新环境、养成良好临床工作习惯,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不同专业背景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麻醉科培训效果,华西医院麻醉科于2019年开始通过设计和实施模块化多模式教学对入专业基地教育进行改革,将培训内容分为麻醉前访视、麻醉前准备、术中监测、设备与技能、转运与交接5个模块,并综合运用基于病例的讲授、模拟教学、标准化病人等多种培训模式。培训后对98名学员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和理论考试,90.0%以上的学员认为5个模块的设置均有必要,考试成绩为(79.56±3.84)分,达到了临床工作初期所需麻醉学理论知识的要求。模块化多模式入专业基地教育,对学员麻醉学理论水平提升以及执行培训要求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