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前列腺癌中医证候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中医治疗前列腺癌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2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选取的条目进行因子分析,并结合证候要素判定标准确定前列腺癌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再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条目进行聚类分析,探索前列腺癌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①排名前10位的症状、体征为尿频、潮热盗汗、大便干结、腰膝酸软、头晕、尿急、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失眠、便秘.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中医证候以脾肾两虚证占比最多(29.82%),其余依次为肾虚瘀阻证(21.49%)、气阴两虚证(20.61%)、气血亏虚证(20.18%)、气滞血瘀证(7.89%).③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病性证素为气虚、阳虚、阴虚、血瘀、血虚、湿热,病位证素为肾、脾、肝、脑、心.结论 前列腺癌的病位涉及肾、脾、肝、脑、心,多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临床可分为脾肾两虚证、肾虚瘀阻证、气阴两虚证、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其中脾肾两虚证占比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近视是指人眼在放松调节状态下的等效球镜低于或等于-0.50 D,或者眼轴长度超过24 mm的屈光不正性眼病。随着患者近视病情的进展,眼部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逐渐上升,如出现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新生血管和黄斑变性等病理改变。近年来,近视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成为威胁人类视力健康的第二大致盲眼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近视疾病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种族差异和家族聚集性特点,表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相关。此外,大量研究者在患者样本中识别出许多近视的致病位点和候选基因,揭示了近视发生发展的遗传学分子机制。遗传因素不但可作为近视致病的独立因素,还可与环境因素发生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疾病的进展。本文就近视遗传致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证据、近视发生发展的遗传因素、环境与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对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影响展开综述,为近视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的鉴别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TN)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MSCT)灌注成像参数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TN患者 130 例,均行CT平扫和MSCT灌注扫描,依据中医症候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分析TN患者中医证型构成比;比较不同中医证型TN患者的分布特点;比较不同中医证型TN患者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等MSCT灌注参数.结果:130 例TN患者中,痰瘀血结证 35 例(26.92%),气郁痰阻证 42 例(32.31%),肝火旺盛证 33 例(25.39%),心肝阴虚证 20 例(15.38%).痰瘀血结证患者年龄最大,气郁痰阻证患者BMI最大,常为多发结节且边界不清,肝火旺盛证患者结节病灶组织中常有点状钙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郁痰阻证TN患者PS最低,心肝阴虚证TN患者MTT最长,肝火旺盛证TN患者BF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中医分型TN患者在年龄、BMI、结节数目、结节边界和钙化情况等方面分布不一,MSCT灌注成像参数可作为中医证型鉴别的客观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高原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新冠肺炎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2年8月9日至24日成都援藏医疗队在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新冠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收集其基本特征(年龄、性别、来源)、临床分型及中医证型,分析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16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民族分布为藏族124例(77.02%)、汉族35例(21.74%)、回族2例(1.24%);男性68例,女性93例,男女比例为0.73∶1;年龄1~94岁,平均年龄为(39.06±23.64)岁。161例患者中,其中4例1岁以下患儿因无法收集四诊信息而被剔除,共收集157例患者信息,18岁以下的患者有26例,18~60岁124例(78.9%;包括普通型120例、重型4例、危重型0例),60~90岁以上6例,90岁以上1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发热、恶寒、咽干、头痛、乏力、流涕、口干、口苦等为主;舌象以淡红舌质及白腻或薄白舌苔多见。中医证型以寒湿阻肺证最为常见(99例,占63.06%),其后依次为寒湿郁肺证(22例,占14.01%)、湿热蕴肺证(22例,占14.01%)、湿毒郁肺证(11例,占7.01%),而疫毒夹燥(2例,占1.27%)、疫毒闭肺(1例,占0.64%)、气营两燔(0例)3个证型占比不到2%,且各种证型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分布不均匀( χ2=0.48, P<0.05)。 结论:拉萨地区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以寒湿阻肺证最为多见,其后依次为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湿度郁肺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医四诊仪客观观测464例慢性肾脏病3~5期非替代治疗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中医四诊仪客观观测慢性肾脏病(CKD)3~5期非替代治疗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运用中医四诊仪收集CKD 3~5期非替代治疗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证候判定,同时分析中医证候与患者基本病情特点的相关性。结果:464例CKD3~5期非替代治疗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虚证为本,兼有标实之证。本虚证中以脾气虚证最为多见,占24.6%(114/464),后依次为肾阳虚证、心气虚证、肾阴虚证、心血虚证、脾阳虚证、肺阴虚证;标实证按构成比由大到小依次为瘀血、湿热、水气、湿浊、浊毒。不同CKD分期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随年龄增长,虚证比例逐渐增高。不同CKD分期与中医本虚证分布存在差异( χ2=57.48, P<0.001),与本虚标实证分布无差异( χ2=2.59, P=0.957)。 结论:经中医四诊仪测定,CKD3~5期非替代治疗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虚证为本,兼有标实之证。CKD 3期中医证型以脾气虚证、肾气虚证为主,CKD4期以脾气虚证、肾阳虚证为主,CKD 5期以心气虚证、肾阳虚证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癌因性疲乏与非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医症状特点及证型聚类分析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癌因性疲乏(CRF)中医证候要素和证候类型分布规律。方法:对2021年1-1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的肿瘤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对比CRF与非CRF患者在中医证素、症状及舌脉上的分布差异,并对CRF的中医症状进行聚类分析,总结CRF常见中医证型。结果:共纳入306例肿瘤患者,229例(75%)为CRF,77例(25%)为非CRF。气虚、血虚、寒湿是CRF常见的虚性和实性证素,肝虚、阴虚、血瘀证素在非CRF中发生的频率高于CRF。CRF患者中频率大于50%的中医症状从高到低依次为乏力>气短>失眠或多梦>神疲>健忘>懒言>急躁易怒或抑郁喜叹息;出现频次最高的舌象、舌苔和脉象分别为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虚。77例非CRF患者频率大于30%的症状由高到低分别为急躁易怒或抑郁喜叹息>失眠或多梦>气短>口干咽燥>腰脊酸痛(外伤性除外)>肢体麻木>健忘。出现频次较高的舌象、舌苔和脉象分别为舌淡、舌红或少苔、无苔,脉细。通过聚类分析得出气血两虚证、心肝血虚证、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虚气滞证、寒湿困脾证6种CRF常见证型。结论:CRF是不同类型肿瘤普遍存在的症状,总体以虚证为主,气虚、血虚为其常见证素,常见高频症状及舌脉为乏力、气短、神疲、健忘、舌淡、脉细,常见中医证型可初步总结为气血两虚证、心肝血虚证、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虚气滞证、寒湿困脾证6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昆明地区肺结核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肺结核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2019年4月-2020年12月本院116例肺结核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归纳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判定中医证素严重程度。结果:肺结核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中医症状以咳嗽[89.66%(104/116)]、咳痰[73.28%(85/116)]、口干[70.69%(82/116)]、胸闷[64.66%(75/116)]、乏力[56.03%(65/116)]、潮热[52.59%(61/116)]、气短[50.00%(58/116)]多见;舌色以淡红[43.10%(50/116)]、红色[47.41%(55/116)]多见,舌形以裂纹舌[37.07%(43/116)]、点刺舌[27.59%(32/116)]、老舌[23.28%(27/116)]多见,舌苔以少苔或无苔[48.28%(56/116)]、黄腻苔[21.55%(25/116)]多见;脉象以细(数)[54.31%(63/116)]、滑(数)[25.86%(30/116)]多见。主成分分析法以载荷系数>0.40为阈值,共筛选出10个主成分的四诊信息;聚类分析结果为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三大类中医证型。不同性别、年龄、病程患者中医证型比较,男性多见虚证[41.18%(21/51)]、女性多见虚实夹杂证[63.08%(41/65)];年龄43~59岁者多见实证[36.36%(24/66)]、≥60岁者多见虚实夹杂证[70.00%(35/50)];病程<3个月者多见实证[41.30%(19/46)],病程3~12个月者多见虚证[57.14%(20/35)],病程>1年者多见虚实夹杂证[74.29%(26/35)]。不同性别、年龄、病程患者中医证素严重程度比较,男性以实证[54.17%(26/48)]、女性以虚证[53.33%(24/45)]最高;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均以虚证[43~59岁者为54.17%(42/84),≥60岁者为54.17%(12/24)]最高;病程<3个月者以实证[56.86%(29/51)]、≥3个月者均以虚实夹杂证[3~12个月为52.38%(22/42),>1年为53.33%(24/45)]最高。结论:昆明地区肺结核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证候以阴虚、气虚为本,血瘀、痰热、痰瘀、痰浊为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伴发育迟缓一个家系的 ADAR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1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伴发育迟缓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选择2021年5月28日因"四肢末端皮肤色素异常伴生长发育落后2年余"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的1例患儿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11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结果:患儿为2岁7月龄男性,手足以及颜面部对称分布绿豆大小的色素脱失斑和雀斑样色素沉着,其生长发育较同龄儿落后。其家系成员具有DSH的典型表现。基因检测显示患儿及其母亲、大姐均携带 ADAR基因第8外显子c.2657G>A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c.2657G>A变异被评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M1+PM2_Supporting+PP1+PP3)。 结论:ADAR基因c.2657G>A变异可能是该DSH家系的遗传学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高血压病患者的证型分布及基本信息与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心内科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4 942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症状等,分析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分布特点.[结果]高血压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青年组不容易患此病,且青年组主要证型为肝火亢盛证,此病最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中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研究发现:在肝肾阴虚证、肝火亢盛证、气虚痰浊证与瘀热互结证4组证型中,男性与女性有差异.在阴阳两虚证与瘀热互结证两组证型中,汉族与非汉族之间有差异.在肝肾阴虚证与气虚痰浊证两组证型中,青年组与中年组这两组都与老年组有差异;在肝火亢盛证中,青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互相之间都有差异.最后在瘀热互结证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有差异.[结论]研究显示:高血压病更多以"热"象为主,主要涉及肝、肾、脾3脏,以头晕、疲倦、乏力、烦躁易怒、目干涩、视物昏花等为主症.且根据数据临床可分为五大证型,分别为阴阳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肝火亢盛证、气虚痰浊证、瘀热互结证.其中肝肾阴虚证和肝火亢盛证居临床多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 034例甲型流行性感冒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明确2023年春季望京地区甲型流行性感冒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感染科1 034例甲型流感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等进行频数统计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提炼甲型流感的中医证候要素;运用聚类方法总结甲型流感主要中医证型及分布规律.结果:1 034例患者男539例,女495例,男女之比为1.09:1;患者平均年龄(32.62±12.95)岁,14~44岁患者878例(84.91%),≥45岁患者156例(15.09%),2组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5).排名前5位的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咽痛、全身肌肉酸痛、头痛;舌象以舌质红、苔薄黄、苔薄白腻为主;脉象以脉浮数、脉数为主;14~44岁组发热程度高于≥4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通过因子分析明确病性涉及热、外风、湿、痰等病理因素,病位在卫表和肺,与脾和少阳有关;聚类分析提炼出3类证候分别为风热犯卫证(40.62%)、热毒袭肺证(35.98%)、表寒里热证(23.40%).结论:2023年春季望京地区甲型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以风热犯卫为主,病性总体以实为主,病位在卫表和肺,本研究结论可为今后流感中医诊治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