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造影参数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6例为恶性组,同期76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2组均施行超声造影检查,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表达。对比恶性组、良性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峰值强度、达峰时间)、血清CA153、CEA、TPS、CYFRA21-1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乳腺癌发病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Spearman相关分析乳腺癌患者超声造影参数与血清各肿瘤标志物关系。结果:恶性组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高于良性组,达峰时间短于良性组( P<0.05);ROC分析显示,超声造影参数中峰值强度诊断乳腺癌的AUC小于达峰时间,当达峰时间截断值为≤20.15 s时,诊断灵敏度为60.53%,特异度为88.16%( P<0.05);恶性组血清CA153、CEA、TPS、CYFRA21-1水平均高于良性组(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A153、CEA、TPS、CYFRA21-1均为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P<0.05);相关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超声造影参数中峰值强度与血清CA153、CEA、TPS、CYFRA21-1水平呈正相关( r=0.714,0.753,0.682,0.597, P<0.05),达峰时间与血清CA153、CEA、TPS、CYFRA21-1水平呈负相关( r=-0.693,-0.726,-0.652,-0.559, P<0.05)。 结论:乳腺癌超声造影参数值与乳腺良性病变具有较大差异,且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疾病诊断、病情评价的重要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地中海贫血胎儿羊水的多肽质谱初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临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Clin-Tof-II构建多肽模型,研究地中海贫血胎儿羊水的多肽质谱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同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孕妇83例为研究对象,留取羊水标本5 mL并分组。根据 α、 β基因缺失情况分为轻型地中海贫血(地贫1组)50例,重型地中海贫血(地贫2组)33例,同时以50例正常羊水标本为对照组,进行多肽组学测序分析。 结果:通过对正常对照与地贫1和地贫2羊水多肽质谱数据分析,得到134( P<0.05)个差异多肽峰,其中显著性差异多肽峰( P<0.01)32个,极显著性差异多肽峰( P<0.001)102个。其中89号(M/Z 3239.9)和14号(M/Z 1173.9)差异峰的重现性较好。根据极显著差异多肽峰14号(M/Z 1172.4)和89号(M/Z 3239.9),建立K-近邻模型KNN和径向基函数网络RBF,为评估高危地贫胎儿提供临床价值。 结论:羊水多肽质谱模型能够准确区分正常对照与地中海贫血患者,但尚需更进一步研究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飞行时间质谱联合磁珠技术筛选卵巢癌诊断相关血清多肽标志物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寻与卵巢癌诊断相关的血清循环多肽标志物。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的原发卵巢上皮癌患者54例(卵巢癌组)、同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40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例卵巢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按1∶1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联合磁珠技术检测血清多肽峰,在训练集中筛选卵巢癌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多肽峰(评分>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筛选曲线下面积(AUC)均≥0.8、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90%的差异多肽峰。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C-MS/MS)技术鉴定差异多肽峰的成分。结果:在质荷比1 000~10 000范围内,卵巢癌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有102个差异多肽峰。ROC曲线分析显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AUC均≥0.8的差异多肽峰有42个,其中19个在卵巢癌组血清中高表达,23个低表达;诊断卵巢癌灵敏度与特异度均≥90%的卵巢癌血清高表达差异多肽峰有15个,质荷比分别为7 744.27、5 913.41、5 329.87、4 634.21、4 202.02、3 879.26、3 273.35、3 253.79、3 234.34、2 950.33、2 664.51、2 018.38、1 893.37、1 498.69和1 287.55;诊断卵巢癌灵敏度与特异度均≥90%的卵巢癌血清低表达差异多肽峰有15个,质荷比分别为9 288.46、7 759.77、5 925.24、4 652.77、4 210.42、3 887.02、3 279.90、3 240.82、2 962.15、2 932.70、2 022.42、1 897.16、1 501.69、1 337.38和1 290.13。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低表达的15个差异多肽峰中未鉴定出多肽峰的蛋白成分,在卵巢癌患者血清高表达的15个差异多肽峰中鉴定出2个多肽峰的蛋白成分,质荷比为1 498.70者是丝甘蛋白聚糖(SRGN),质荷比为5 913.42者是纤维蛋白原α链(FGA),二者在全部研究对象中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90.9%和100%。结论:SRGN和FGA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可能是潜在的卵巢癌诊断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产儿出生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由1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4 500.当机体存在细菌或真菌感染时,血清PCT水平常明显增高.机体感染2~3 h后血清PCT水平即开始升高,6~12 h可达峰值,故血清PCT常作为感染或脓毒症的诊断指标[1].近年来针对新生儿血清PCT水平的研究[2-3]仍将其作为感染指标.新生儿血清PCT水平有其特殊性.研究[1,4-6]提示,新生儿出生后有一过性生理性血清PCT水平增高期,早产儿、足月儿均有这一现象,其原因可能在于出生时机体免疫系统非特异性激活.但也有研究[7]报道,早产儿的血清PCT水平较低,早产对血清PCT水平没有影响.因此,本研究探讨了早产儿出生后24 h内血清PCT水平及其相关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颅骨侵犯为首发表现的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特征,分泌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和(或)其多肽链亚片段(即M蛋白),进而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的恶性肿瘤.MM在我国的发病率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是第二位血液系统常见的肿瘤[1,2].且近年来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其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男女比为3∶2.目前其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根据临床观察与研究,可能与电离辐射、慢性抗原刺激、病毒感染、基因突变、遗传因素等相关.MM在生物学及临床上都具有明显异质性,故其疗效及预后差异很大.一般进展性MM患者自然病程约6个月,常规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年,新药及干细胞移植后可延长至5年左右.根据多项研究表明,流式细胞术可较准确地区分正常和异常的浆细胞群,从而对MM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4].MM多以骨痛、肾功能损害为首发表现,以颅骨侵犯为首发临床表现的MM临床罕见.近期我科收治一例以颅骨侵犯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行骨关节结核血清鉴别标志物的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使用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健康成人查体血清,寻找其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蛋白多肽峰作为鉴别标志峰并建立相关诊断模型,以辅助诊断骨关节结核.方法 临床型研究.收集2018年8月至12月临床已确诊骨关节结核、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入院首日治疗前的相应血清标本并同时收集健康成人查体相应血清标本作为对照.利用MALDI-TOF MS进行质谱检测后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血清多肽指纹图谱数据分析,筛选差异较为明显的蛋白多肽峰以建立诊断模型.结果 通过软件分析成功建立了以m/z 2943.9、5929.6、7615.4、9033.8为差异蛋白多肽的骨关节结核与健康成人查体诊断模型、以m/z 4195.6、5847.6、5929.6、7748.6为差异蛋白多肽的骨关节结核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模型.经过验证组验证两种模型的灵敏度分别为95.00%、97.50%;特异度分别为85.71%、88.46%;准确率分别为89.58%、92.39%;ROC曲线AUC值分别为0.8859、0.8709.结论 通过质谱检测及软件分析成功寻找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血清蛋白多肽标志物并建立了相关诊断模型,对于辅助诊断骨关节结核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MALDI-TOF-MS筛选紫杉醇耐药乳腺癌组织蛋白标志物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系统分析紫杉醇耐药MMTV-PyMT乳腺癌小鼠组织蛋白差异谱,筛选具有潜在诊断意义的组织蛋白标志物.方法:取8只雌性MMTV-PyMT转基因小鼠,10周龄时给予紫杉醇(10 mg/kg)治疗,每周给药2次,给药4周后处死.测量肿瘤体积,分别取肿瘤体积较小和较大的4只小鼠作为紫杉醇药物敏感组和非敏感组(耐药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两组肿瘤组织增殖相关因子表达情况,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两组肿瘤中细胞凋亡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两组肿瘤组织细胞损伤程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肿瘤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MALDI-TOF-MS系统对两组组织中的蛋白或多肽表达谱进行检测,运用Clin-ProTool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筛选出12个差异分子峰,建立诊断预测模型.结果:相对于紫杉醇敏感乳腺癌组织,紫杉醇耐药组乳腺癌组织细胞增殖数目明显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减少.耐药组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肿瘤细胞无明显损伤.紫杉醇敏感与耐药乳腺癌组织,共筛选出12个差异明显的分子峰值,其中耐药组有9个上调,有3个下调,筛选出5个差异最大的分子峰建立紫杉醇耐药预测模型.结论:应用MALDI-TOF-MS系统可检测乳腺癌紫杉醇敏感组与耐药组肿瘤组织蛋白差异,筛选的差异组织蛋白可能成为诊断紫杉醇耐药乳腺癌的分子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浸润性乳腺癌多模态影像及肿瘤标志物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多模态影像诊断浸润性乳腺癌的价值及与相关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20例,根据病理类型分为浸润组(浸润性乳腺癌,n=89)和非浸润组(非浸润性乳腺癌,n=31).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CEUS)、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分析其影像学特征、CEUS及DCE-MRI定量参数,评估多模态影像对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不同影像学定量参数与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 PS)和糖类抗原153(CA15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χ2=10.561)、淋巴结转移(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00)和灌注情况(χ2=10.094)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浸润组患者的峰值强度(PI)、强化率和信号增强比率均明显高于非浸润组,峰值时间明显低于非浸润组(t值分别为6.210、4.247、2.218、9.651,P<0.05);浸润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 IC)类型以Ⅱ型为主,与非浸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3,P=0.013).CEUS诊断浸润性乳腺癌的准确率为76.67%,灵敏度为81.11%,特异度为63.33%;DCE-MRI诊断浸润性乳腺癌的准确率为84.17%,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70.83%;其联合检测诊断浸润性乳腺癌的准确率为94.17%,灵敏度为96.63%,特异度为87.10%.CEUS联合DCE-MRI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高于CEUS、DCE-MRI单独诊断(Kappa值分别为0.846、0.417、0.541),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诊断(χ2=10.674,P<0.05).浸润组患者的血清CEA、TPS和CA153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浸润组(t值分别为4.864、3.348、7.673,P<0.05);PI、强化率、信号增强比率与血清CEA、TPS、CA153水平均呈正相关(PI:r分别为0.708、0.726、0.681,P<0.001;强化率:r分别为0.576、0.583、0.607,P<0.001;信号增强比率:r分别为0.496、0.527、0.573,P<0.001);峰值时间与血清CEA、TPS、CA153水平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93、-0.651、-0.647,P<0.001).结论 多模态影像对浸润性乳腺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提高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且CEUS、DCE-MRI定量参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浸润性乳腺癌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牙周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唾液多肽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牙周炎(periodontitis,PD)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唾液中与疾病相关的差异性表达多肽,寻找具有潜在诊断意义的生物标志物,为探讨COPD的早期防治开辟新视角.方法 筛选PD患者10例(PD组)、PD伴COPD患者10例(PD伴COPD组)及健康对照人群8例(对照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及唾液样本.应用弱阳离子交换磁珠(weak-cation-exchange magnetic beads,WCX-MB)分离纯化唾液上清样本,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系统获取样本生物学信息,进行多肽差异性质谱分析,筛选出组间差异性多肽,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对差异性多肽进行鉴定.结果 三组样本共检测出77个差异多肽峰,其中PD伴COPD组和PD组间显著性差异多肽峰10个,PD伴COPD组有8个多肽峰(1 193.5、1 836.2、1 735.1、1 321.3、1 356.8、2 086.8、1 863.6、2 230.9)表达增高,2个多肽峰(1 067.3、1 124.4)表达减低.其中1 193.5、1 356.8多肽峰被鉴定为富组蛋白1、颌下腺激素调节蛋白3B及唾液酸性富脯磷蛋白1/2.结论 本研究通过WCX-MB和MALDI-TOF-MS分析出PD伴COPD患者唾液中存在与疾病相关的差异性表达多肽,筛选出的差异性表达多肽有望成为早期诊断COPD的辅助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双源CT评估胃癌肿瘤血管生成及其与膜联蛋白A和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分析双源CT(DSCT)评估胃癌肿瘤血管生成及其与膜联蛋白A(Annexin A)和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80例胃癌患者,根据微血管密度中位数35个/视野为界定标准,将其中206例微血管密度中位数>35个/视野的患者纳入高密度组,将174例微血管密度中位数<35个/视野的患者纳入低密度组,比较两组DSCT成像参数,Annexin A和TPS水平;采用Peason相关性分析法评估DSCT各项成像参数与Annexin A和TPS的相关性.结果:高密度组患者血容量(BV)、血流量(BF)及表面通透性(PS)水平及达峰时间(TTP)高于低密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42,t=8.901,t=14.945,t=12.513;P<0.05),但平均通过时间(MTT)水平高于低密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密度组血清Annexin A和TPS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密度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1,t=5.223;P<0.05);DSCT中BV、BF及PS与Annexin A和TPS呈正相关(rAnnexin A=0.621,r=0.652,r=0.492;rTPS=0.716,r=0.823,r=0.512;P<0.05);DSCT中TTP与Annexin A和TPS呈负相关(r=-0.572,r=-0.548;P<0.05).结论:DSCT可准确、有效地评估肿瘤血管生成,且其参数与Annexin A和TPS具有较好相关性,对于肿瘤活性评估具有较好参考价值,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指导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