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医学MOOC质量认定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学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质量认定标准是实施医学MOOC质量监控的参考依据。本文采用数据挖掘、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等方法,以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医学课程的评论文本为数据源,挖掘出医学MOOC质量认定标准的一些潜在的指标项;在梳理分析国内外现有的有关MOOC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和教育部相关政策基础上,构建了包含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等6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的医学MOOC质量认定标准;采用专家评分、使用AHP法计算,得出质量认定标准的权重系数;最后阐明了高校医学MOOC质量认定的程序。该认定标准可对高校医学类MOOC进行自我评估和质量监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日两国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康复人才的培养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日本的康复事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如今已在康复领域占有一隅之地,其人才培养模式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本文基于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及评价、课程体系,对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学进行介绍。由此对比日本与我国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培养模式现状。总结并分析了我国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学可行的前进方向,如细化资格认定、明确培养目标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物理治疗师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通过分析近15年来国内外有关物理治疗师人才培养体系的文献,比较国内外物理治疗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从业现状和应用方向的问题。主要发现目前我国物理治疗师培养存在目标不明确、培训方法未革新、教材陈旧、师资来源不规范、从业资格认定不完备、相关人才和市场需求差距较大等系列问题。建议建立标准化物理治疗师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制定统一的行业准入及资格认定标准,制定符合国情的培养模式,着重解决物理治疗师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师生视角的学科交叉科研项目在医学研究生联合培养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学科交叉科研项目在医学研究生联合培养中的作用,为培养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2021年4至8月通过目的抽样方法对北京大学医学部2名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6名研究生导师和8名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取出4个主题:学科交叉科研项目对医学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学科交叉科研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受合作双方的内在需求和合适的合作者等因素影响;目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缺少交流平台和成果归属不明朗等问题;师生对未来联合培养学科交叉人才的建议包括课程设置定制化、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改革现有的成果认定模式。结论:通过学科交叉科研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需求是开展学科交叉科研项目的先决条件,价值观认同则是持久合作的关键。建议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建设,根据需求定制课程,为研究者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并给予学科交叉研究一定的政策支持,从而进一步推动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科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内科老年医学试点专科工作在现行医学教育体系下探索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通过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注重培训质量,开展专科基地认定;以过程管理平台为工具,建立科学、规范的培训管理制度;制定符合老年医学特点的培训内容;通过现场教学、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构建培训课程体系;依据分层分步培训的原则建设师资队伍等一系列工作,为老年医学人才培养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教改课程认定工作的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期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性举措。目前,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改课程评定工作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教师内驱力不足、对教改课程定位不准、教改方式不得法、组织评价体系缺失等突出问题。徐州医科大学以教改课程的申报认定工作为先导,通过多措并举激发教师教改内生动力、创新教改课程评价组织体系、建立递进式评价认定管理、制定教改课程评价标准、形成多元评价反馈闭环等措施,推动了课程教学改革进程,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以期为其他院校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与提升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学免疫学"123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SWOT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医学免疫学"123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作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在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进行规模试点,且智慧树线上平台同步精品课已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一流精品课程,目前选择该精品课程的院校已达30所.本文从当前"123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际开展情况出发,运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化地分析当前医学免疫学"123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的内部优势、劣势,课程外部竞争环境的机会、威胁,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与改进方向,为医学免疫学"123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后续的优化与完善提供重要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日本透析认定护士的认证和培养现状及其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分析日本透析认定护士的认证流程、课程设置和培养特点,提出我国透析专科护士的认证和培养发展方向,以期建立统一、规范、普适的透析专科护士资格认证体系和培训体系,提升透析专科护士培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护理慕课课程的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我国护理慕课课程建设主要依托的慕课平台有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慕课和人卫慕课,该文介绍了在这些平台的护理慕课课程内容的呈现特点、学生参与学习和获得支持的方法、学分认证等,对课程完成率不高、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师生互动欠缺、学分认定的发展限制、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立慕课发展战略、提供多方位支持、鼓励课程和教学创新、加强教学过程监督、完善慕课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日本脑卒中康复护理教育文献计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日本康复护理教育的现状,分析其优势与可借鉴之处,探讨我国今后康复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检索日本医学中央杂志网,选取1983年-2015年的有关脑卒中康复护理教育的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44篇文献.文献内容显示,开展的康复护理40.9%集中在关东地区,质性研究占72.3%.按质性研究方法,文献可归纳为病人的教育指导、家庭指导、临床护理指导、经济影响4个类别.[结论]日本的康复护理教育对我国康复护理教育发展有指导意义,应重视护理个案研究,增加病人和家属教育方面的研究,可将人文护理和团队合作的内容加入康复课程设置、临床继续教育中,可有选择地引进脑卒中康复专科护士认定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