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Q1064 nm激光辅助治疗对黄褐斑患者皮损情况及LH、VEGF及COX-2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调Q1064 nm激光辅助治疗对黄褐斑患者皮损情况及促黄体生成素(L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于界首市中医院皮肤美容科门诊进行治疗的黄褐斑患者126例,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14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5,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n=59,常规药物治疗+调Q1064 nm激光).比较两组患者皮损情况、LH、VEGF以及COX-2水平、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ASI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损面积评分、皮损颜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H、COX-2水平比对照组低,VEGF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91.52%)率高于对照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Q1064 nm激光辅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黄褐斑患者LH、COX-2水平,提高VEGF水平,进而减轻皮损部位氧化应激损伤,显著改善患者皮损情况,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颧部褐青色斑激光治疗后炎症性色素沉着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颧部褐青色斑激光治疗后炎症性色素沉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皮肤激光理疗科收治颧部褐青色斑患者120例,男3例、女117例,年龄20~60(32.97±9.17)岁。用1 064 nm调Q-Nd∶YAG激光治疗。分析患者不同年龄组、性别、临床分型、皮肤的Fitzpatrick分型、颧部褐青色斑(ABNOM)合并黄褐斑与治疗后出现炎症性色素沉着(PIH)是否存在差异,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颧部褐青色斑激光术后炎症性色素沉着的危险因素。结果:53例(44.17%)颧部褐青色斑患者激光术后出现炎症性色素沉着。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组、临床分型、皮肤Fitzpatrick分型和颧部褐青色斑合并黄褐斑出现炎症性色素沉着的概率有统计学意义( 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临床分型越重、颧部褐青色斑合并黄褐斑是颧部褐青色斑术后出现炎症性色素沉着的危险因素。 结论:颧部褐青色斑需尽早进行激光治疗,年龄越大、临床分型越重、ABNOM合并黄褐斑患者术后诱发炎症性色素沉着的风险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祛斑冲剂联合调Q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观察祛斑冲剂联合调Q1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80 例黄褐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 40 例.观察组给予祛斑冲剂联合调Q1064 nm激光治疗,对照组行单纯调Q1064 nm激光治疗.比较 2 组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MASI)评分、黄褐斑生活质量评分量表(MelasQOL)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并比较 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 组mMASI评分、MelasQOL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情志抑郁或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不适、经前或经期乳胀、月经先后不定期、口苦咽干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 92.50%,高于对照组 75.00%(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斑冲剂联合调Q1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mMASI评分、MelasQOL评分,且无不良反应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云南地区170例太田痣患者发病特征及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云南地区170例太田痣患者发病特征,回顾性调查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的云南地区太田痣患者17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特点、激光疗效、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术后不良反应及复发等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受调查患者男女比例为1∶3.72.29例患者出生即有(17.1%),儿童期发病多见(67.1%),部分青春期发病(27.1%).双侧患病者仅占总患者数的3.53%.男性发病高峰出现在婴儿期0~1岁,女性发病的两个高峰分别是0~3岁、10 ~ 18岁.治疗4次时,患者和医生评价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9%、80.0%;治疗6次时,患者和医生评价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7.9%;治疗4次时,褐色皮损患者疗效优于蓝黑色皮损患者;Tanino分型中Ⅰ、Ⅱ型患者疗效优于其他分型;病程<10年的患者疗效优于病程>10年的患者.不同首次治疗年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以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5%,三岛分型Ⅱ型更易发生色素沉着;随着治疗次数增加,色沉风险同时也增加.复发率为6.47%,发病年龄越早越容易复发.结论 就诊的云南地区太田痣患者的发病临床特征与其他地区不尽相同,但趋势相似.使用调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治疗太田痣安全有效,术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低.患者治疗次数越多,痊愈率越高;褐色皮损及Tanino分型Ⅰ、Ⅱ型患者疗效更优;患者首次治疗年龄越小,病程越短,治疗相同次数所达到的总有效率越高,因此越早治疗越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调Q脉冲激光联合药物治疗轻中度玫瑰痤疮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联合药物和调Q脉冲激光结合的方法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痤疮门诊73例轻中度玫瑰痤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37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调Q 1064 nm脉冲激光治疗,治疗9周后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两组痤疮皮损均有所减轻,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有效率83.8%,对照组有效率61.1%,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服药联合调Q脉冲激光等治疗玫瑰痤疮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针导入氨甲环酸联合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微针导入氨甲环酸联合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笔者科室就诊的黄褐斑患者9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仅用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观察组:32例,先采用微针导入氨甲环酸治疗4次,随后行Q开光1064nm激光治疗6次.治疗6个月后进行黄褐斑平均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同时患者接受满意度调查,记录不良反应,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MASI评分由13.58±3.39降至8.79±1.69,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MASI评分由13.89±3.23降到10.74±1.92,有效率为81.25%,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微针联合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应用效果较好,在临床上有推广和普及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调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碳膜术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贴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调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碳膜术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贴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面部痤疮瘢痕患者68例,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调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碳膜术后直接冰敷,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敷类人胶原蛋白敷贴.所有患者每2~4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诊,通过痤疮瘢痕权重评分表(ECCA)评价疗效,统计患者自身满意度,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ECC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ECC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1.17%,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色素沉着、瘢痕增生;对照组1例患者面中部发生刺激性红斑.结论 调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碳膜术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贴治疗面部痤疮瘢痕可有效促进痤疮瘢痕好转,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光子嫩肤与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光子嫩肤技术与调Q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科室门诊收治的90例黄褐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光子嫩肤治疗,对照组给予调Q1064nm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ISIA皮肤图像分析结果、SOFT5.5皮肤性质测试结果以及总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ISIA和SOFT5.5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VISIA各个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OFT 5.5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P=0.02);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炎性反应色素沉着发生率分别为2.2%和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P=0.01);随访2年,观察组和对照组黄褐斑复发率分别为17.8%和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4,P=0.18).结论:与光子嫩肤技术相比,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可以改善患者肤质,提高临床效果,减少术后炎性反应色素沉着的发病率,但术后复发率与光子嫩肤技术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调Q1064nm激光和调Q755nm激光治疗婴幼儿太田痣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调Q1 064nm激光和调Q755nm激光治疗婴幼儿太田痣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 6年11月-2017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太田痣婴幼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调Q翠绿宝石755nm激光治疗,研究组应用调Q1 064nm激光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婴幼儿太田痣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次数以及不同皮损颜色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蓝色、褐色皮损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太田痣的治疗过程中,调Q1064nm激光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治疗难治性黄褐斑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报道1例采用调Q 1064nm激光治疗无效,改用RubyStar694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治疗后明显好转的黄褐斑案例.一女性黄褐斑患者,31岁,在笔者皮肤美容中心经诊断后行激光治疗,经过7次调Q 1064nm激光治疗后,患者自觉面部黄褐斑较前明显加重,与患者沟通后改用694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治疗,治疗2次后,患者面部黄褐斑得到明显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