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患龋情况及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项目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进行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患龋情况及牙齿治疗内容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4至11月参与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华口腔医学会“关爱孤独症儿童口腔健康”项目,全身麻醉下进行牙齿治疗的103例ASD患者作为ASD组,病例来源于我国13家口腔专科医院,依据年龄、性别,应用分层倾向评分配比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相同13家口腔专科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97名无全身疾病的儿童作为对照(对照组),对两组儿童的龋失补牙数(decay missing filling tooth,DMFT/dmft,DMFT表示恒牙,dmft表示乳牙)和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SD组与对照组儿童人均DMFT/dmft[ M( Q25, Q75)]分别为0(0,3)/11(8,14)和0(0,3)/9(7,1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全身麻醉下人均牙齿治疗数量ASD组[13(11,15)颗]显著高于对照组[12(9,14)颗]( P<0.01);ASD组儿童人均牙髓治疗数量[3(2,6)颗]显著高于对照组[2(1,4)颗]( P<0.05)。 结论:进行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ASD与对照组儿童相比,DMFT/dmf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SD组儿童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数量相对更多,龋坏程度相对较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业务管理紧密型医联体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紧密型医联体是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作者介绍了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牵头构建的业务管理紧密型医联体实践,并分析其运行效果。通过强化医疗、护理、公共卫生、医院感染等业务管理,加强医联体牵头单位专家等资源下沉,慢性病药物延伸至基层,强化医护人员培训,畅通双向转诊通道,探索集约化发展,医联体建设初见成效。医联体同时面临财政投入、医保支付等政策壁垒,建议完善资源投入、医保付费、绩效考核、人才培养、信息化平台等各项配套及制度建设,充分利用医联体牵头单位专家优势资源,探索医养结合,做好医防融合等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四川省医疗机构薪酬特征及人员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四川省实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医疗机构的薪酬特征及人员支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机构调查的方式,获取四川省21个市(州)96所医疗机构2017年至2020年的人员支出、经济运行及医疗服务数据。采用人均薪酬水平及薪酬结构描述薪酬特征,以人员支出水平来反映薪酬总额。计量资料以 M(IQR)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构成比描述,运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人员支出的影响因素。 结果:2017年至2020年,医疗机构人员支出年均增长13.04%。2020年人均薪酬水平为15.19万元,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分别占16.20%和54.60%。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次均费用( β=0.596)、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药品和卫生材料水平( β=0.286)、诊疗人次( β=0.328)、年份[(2018、2019、2020) β=0.025、0.052、0.066]与人员支出呈正相关( P<0.05),平均住院日( β=-0.693)、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β=-0.392)、收支结余率( β=-0.062)与人员支出呈负相关( P<0.05)。财政补助收入占比、地区生产总值、资产负债率不是人员支出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四川省实施薪酬制度改革医疗机构的薪酬水平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主要基于工作量进行薪酬分配,薪酬制度改革"指挥棒"作用显现;但薪酬的基本保障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应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并结合医院财务状况和成本分析及时动态调整人员支出,合理提升人员薪酬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体卫融合:逻辑、困境与纾解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梳理体卫融合历史发展逻辑及现今发展成果,系统化、多维度地描绘出体卫融合的底层逻辑,剖析出发展现状中较为突出的困境:主要包括居民健康素养欠缺、过度依赖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弥合性低、引导资金集中化、财政支持不到位、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部门协作不具体。提出加强体育科学与临床医学的理念融合,夯实运动处方与临床规范化流程的技术融合,进一步完善运动干预与临床治疗的业务融合,强化运动健康产品与医疗产业融合的纾解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冠肺炎疫情对三级妇幼保健院运行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三级妇幼保健院运行的影响,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以资源配置、工作负荷、治疗质量、工作效率和资产运营情况为评价指标,利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资源及运营情况调查项目收集的数据,分析2019年(疫情前)和2020年(疫情期间)全国三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管理情况。采用中位数对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2019年和2020年我国三级妇幼保健院数量为236所和258所。资源配置方面,2019年和2020年我国三级妇幼保健院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560人和548人,实际开放床位数分别为308张和305张。工作负荷方面,2020年门诊量为337 990人次,较2019年减少了23.6%;急诊总人次为28 997人,减少了32.5%;出院总人次为13 673人,减少了20.5%;共为基层举办各类妇幼保健培训班4 723期,增加了1.2%;共培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1 953 724人次,增长了175.2%。工作效率方面,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由2019年的5.56天降至2020年的5.00天,床位使用率由88.90%降至69.15%,床位周转次数由53.69次降至44.22次。治疗质量方面,2020年住院患者危重症死亡率为0.37%,较2019年降低了0.11个百分点;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为0.04%,降低了0.03个百分点。资产运营方面,2020年总收入为24 835.5万元,较2019年增长了4.46%,其中财政补助占比由11.26%增至15.72%。结论:全国三级妇幼保健院院内服务和辖区群体保健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但工作效率相对稳定,资源配置、治疗质量和资产运营情况总体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监管的影响因素与重点内容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明确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紧密型医共体)监管的关键影响因素和重点内容,为完善紧密型医共体监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21年发表的紧密型医共体监管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监管相关文献及2003—2021年发布的相关政策文本,采用文献分析和德尔菲法确定紧密型医共体监管影响因素和监管内容;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分析影响紧密型医共体监管的关键因素,并通过优序图法确定紧密型医共体监管的重点内容。结果:共获得14项紧密型医共体监管影响因素和15项监管内容。根据各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结果,确定激励约束(11.349,0.936)、卫生法律法规(10.912,0.653)、绩效考核(10.610,0.249)、财政投入(10.198,0.481)为对其他因素有较强影响的关键原因因素;监管成本(12.293,-0.822)、专职监管人员能力(10.471,-0.654)、专职监管人员数量(10.378,-0.388)为较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核心结果因素。根据优序图法结果共确定12项监管重点内容,按照重要性得分排序依次为服务对象满意度(60.0)、医务人员满意度(59.0)、公共卫生服务(56.5)、绩效考核标准(51.5)、双向转诊情况(51.0)、紧密型医共体运行考核(50.5)、医疗质量管理标准(49.0)、医疗服务质量(47.0)、财政补助经费(47.0)、绩效考核分配(46.5)、医保支付打包(46.5)和基金结余分配(45.0)。结论:为完善紧密型医共体监管体系,有效提升监管成效,应重点关注关键原因因素和关键结果因素的影响,聚焦于对满意度、医疗服务、管理标准和利益机制4个方面重点内容的监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内外戒烟门诊现状及推进国内戒烟服务发展的考量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烟草危害是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戒烟干预治疗是降低烟草危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戒烟门诊是对吸烟者实施戒烟干预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戒烟门诊的建设、发展与现状,分析国内外现有戒烟门诊的优缺点,就将来戒烟服务的发展提出如下思考,国家相关部门应给予戒烟门诊直接的财政支持,积极建立社区或乡镇戒烟服务咨询点,将戒烟服务纳入初级医疗保健体系中,优化转诊体系,提高戒烟门诊就诊率。医疗卫生部门可开展多元化的控烟宣传,提高群众对烟草知识和戒烟门诊的知晓率,积极推动"互联网+"移动戒烟服务建设,提高戒烟服务的覆盖率及延续性。医院领导需落实转诊制度,积极制定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定期组织戒烟技能培训与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戒烟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0至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眼科学领域申请及资助数据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眼科学领域各类项目申请和资助的特点及现状,为推动我国眼科学基础研究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至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眼科学领域各类项目数据资料,汇总后建立数据库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分析内容包括项目申请数量、项目资助数量、资助金额、资助强度、资助率及依托单位情况等。结果:2010至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眼科学领域各类项目共接收申请13 267项,2021年(1 677项)较2010年(652项)增长157.21%;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增长尤为明显。资助项目2 221项,2021年(216项)较2010年(119项)增长81.51%;2017年后资助数量基本稳定在每年约200项;资助率为16.74%(2 221/13 267);资助金额102 690万元,平均资助强度46.24万元。中山大学(1 060和265项)、复旦大学(759和186项)、上海交通大学(820和178项)、温州医科大学(625和113项)和首都医科大学(538和95项)为项目申请和获资助数量位居前5的依托单位。结论:2010至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眼科学领域整体情况为项目申请数量迅速增加,资助数量缓慢增加,出现资助率逐年降低趋势。我国眼科学基础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应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学科持续发展。(本文于2022年1月21日优先出版在中华眼科杂志官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注册的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数据库与美国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中关于中国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的注册情况。方法:检索ChiCTR与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搜集、整理并分析关于注册的中国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情况,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通过人为分组,比较不同注册年份(2007-2014年组和2015-2020年组)及不同经费来源(自筹、企业资助、公共经费)的临床研究特征。结果:共获得157项注册的中国急性胰腺炎相关临床研究,其中ChiCTR数据库99项,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58项。注册研究的地区分布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四川省(28.0%)、上海市(14.6%)、江苏省(12.1%),共占注册试验总数量的54.7%。157项中干预性研究91项,观察性研究41项,其他类型25项。研究设计使用盲法34项(21.6%),随机平行对照研究84项(53.5%)。Ⅳ期研究30项(19.1%),Ⅱ、Ⅲ期研究7项(4.4%)。2007-2014年组注册试验倾向于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68.3%比45.4%, P=0.005)和随机化分组(76.7%比47.4%, P=0.001),2015-2020年组倾向于较大样本量(72.6%比47.4%, P=0.002)和有数据管理委员会(53.6%比25.0%, P=0.00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hiCTR数据库92项的经费来源分别为自筹48项、企业资助5项、公共经费38项、其他1项,自筹和公共经费来源占86.9%。 结论:中国急性胰腺炎注册临床研究数量整体随时间呈上升趋势,研究的经费来源以自筹和公共财政为主,目前Ⅱ、Ⅲ期临床试验较为缺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市老年人社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上海市老年人社区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方法:将上海市各行政区划分为中心城区、城郊区、浦东新区以及崇明区四个区域板块,以上海市11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基于社区卫生人力资源和财政投入,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从服务人口和地理维度分析上海市社区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上海市社区在岗卫生技术人员和总财政补偿基于服务老年人口维度的基尼系数为0.116和0.251,基于地理维度的基尼系数为0.483和0.329。泰尔指数分析结果与基尼系数基本一致,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略优于财政投入,卫生资源配置人口公平性优于地理公平性,区域之间差异是基于地理因素的老年人社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差异的主要因素(71.47%~86.71%),区域内部差异是基于老年人口的社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差异的主要来源(52.52%~89.44%)。结论:上海市老年人社区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总体较为公平,但是人口公平与地理公平、区域板块之间与区域板块内部的差异仍不可忽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