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TAUT模型的医生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采纳意愿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医生对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aid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ADTS)的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厘清ADTS推行的重要环节,进而提出优化技术、管理的建议.方法 在整合型技术接受使用模型的基础上添加感知风险、认知信任、法律监管等因素设计问卷,在预调研修正后对226份正式回收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假设检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得到医生ADTS采纳意愿关系链模型.结果 绩效期望、认知信任、社会影响对医生的行为意愿产生直接正向影响,其中社会影响的作用效果最大;促成因素、法律监管等存在间接影响.研究还发现,使用过ADTS的医生在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学习适应性等多方面赋分较高.结论 落实ADTS应用应重视培训科普、建立运维体系、完善风险责任规制,需要多方合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驱动力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PCI术后患者出院后健康促进行为的驱动因素,为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月在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AMI门诊复诊的12例老年AMI行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2个 主题:(1)内源性驱动力,包括积极的自我感知老化、家庭责任感知、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期待、健康相关控制感4个亚主题;(2)外源性驱动力,包括社会支持系统、自然与社会医疗环境、长期的医疗经济费用3个亚主题。结论:老年AMI行PCI术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驱动力复杂多样,医护人员应根据老年患者的个性化特征,调动患者的内源性与外源性驱动力,促使其采取健康促进行为,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在眼科患者护理质量及安全性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在眼科患者护理质量及安全性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80例眼科患者及同期13名眼科护理人员作为常规组,行常规管理;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80例眼科患者及同期12名眼科护理人员作为改进组,行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评价患者依从性,采用住院患者感知护理服务质量量表(PNSQ)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改进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观察、交流沟通、责任管理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进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两组Morisky得分均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改进组Morisky得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进组患者对医疗环境、护理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可以明显提高眼科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责任感知在新护士护理缺失与团队合作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护士责任感知、团队合作能力和护理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患者与新护士1∶1匹配,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0名患者及与之匹配的170名新护士,使用护理缺失量表(患者版)、护士团队合作问卷和责任感知量表进行调查,应用SPSS 26.0及AMO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护士护理缺失得分(29.66±4.88)分、团队合作得分(126.55±12.21)分、责任感知得分(19.06±2.76)分;护理缺失与团队合作呈负相关( r=-0.776, P<0.01),与责任感知呈负相关( r=-0.823, P<0.01),团队合作与责任感知呈正相关( r=0.695, P<0.01)。责任感知是团队合作能力与护理缺失程度之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9.30%。 结论:临床管理层应注重提升新护士责任感知和团队合作能力,降低护理缺失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绘画疗法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疲乏程度、心境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绘画疗法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疲乏程度、心境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104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予以绘画疗法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均干预8 w。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与干预前后疲乏程度、心境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行为维度、情感维度、感知维度、认知维度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概念评分、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绘画疗法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可缓解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疲乏程度及负性情绪,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公立医院纪检组织的组织力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公立医院纪检组织的组织力情况,为提升医院纪检组织组织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结合纪检组织的职责定位和工作实践构建公立医院纪检组织的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此设计调查问卷。2023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廉洁建设专业委员会和泛长三角妇产科医院党建联盟成员单位的纪检干部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指标满意度感知评价,以及总体满意度评价。采用修正重要性-表现程度分析法(IPA)分析问卷数据,衡量各指标对于提升纪检组织组织力的优先级水平。结果:构建的公立医院纪检组织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组织密度和功能密度2个一级指标,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制度覆盖、功能覆盖和功能替代率5个二级指标及34个三级指标。回收有效问卷45份,调查对象对医院纪检组织组织力的满意度评价均值为3.718分,引申重要性均值为0.106。IPA象限图显示,与行风部门协同监督程度、协助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能力等6个评价指标分布在优势发挥区,其引申重要性和满意度均较高;推动院内监督贯通协同程度、纪检组织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程度、整合院内各类信息资源开展监督能力和纪检工作的创新点和亮点等7个评价指标分布在高优先改善区,其引申重要性高但满意度低;纪检专职部门信息化建设程度、纪检专职部门工作人员数量配备情况和党支部纪检委员考核激励机制等11个评价指标分布在低优先改善区,其引申重要性和满意度均相对较低;审计部门协同监督程度、推动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落地见效等10个评价指标分布在现状维持区,其引申重要性低但满意度高。结论:公立医院纪检组织组织力还需继续提升,未来应通过增强监督合力、整合院内信息资源、建设干部队伍、培养创新思维等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扩大组织影响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疾病感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健康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疾病感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健康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为提高患者健康行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量表和修订疾病感知问卷,应用便利抽样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12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患者进行调查。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疾病感知在疾病不确定感与健康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52.21 ± 7.67)分,健康行为得分为(63.77 ± 9.40)分,疾病感知得分为(127.70 ± 26.19)分。健康行为及各维度包括运动、服药、指令、营养、责任、烟酒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 r值为- 0.762~- 0.411,均 P<0.01),与疾病感知呈正相关( r值为0.689~0.912,均 P<0.01)。疾病不确定感可显著负向预测健康行为( β = - 0.71, P<0.01);疾病不确定感也可显著负向预测疾病感知( β = - 0.85, P<0.01)。疾病不确定感通过疾病感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健康行为的间接效应显著,疾病感知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2%。 结论:疾病感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健康行为间发挥中介调节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对护理机器人感知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深入了解护士对护理机器人的看法,为未来规范护理机器人应用,推动智慧护理服务模式创新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3?—6月选取上海市2所三级综合医院的15名注册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感知护理机器人带来的多重益处(获得工作助手、有利护理安全、促进专业价值认同)、感知护理机器人的多重风险(担心影响患者安全、担心引发患者不良情绪、担心功能局限)、感知护理机器人应用的多重困境(担心产生学习负担、担心工作模式改变、担心责任界定模糊、担心影响护士岗位)3个主题。结论:虽然护士对护理机器人持肯定的态度,期待护理机器人减轻护士工作负担,但也担忧机器人不能充分适应临床环境,对患者身心可能存在潜在风险,以及对护理人员和护理工作模式的存在新挑战。面对智慧化护理未来,应从强化护士信息化专业培训、改进护理工作模式与流程、完善智能化产品应用规章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多方合作打造智慧护理应用生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科学史探究的模型建构教学设计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以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基于科学史探究,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节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引导探究+模型建构"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重历科学史实,感知科学精神,在合作中完成"感知胞膜—探析成分—搭建模型—修正模型—总结功能—思政渗透"的探索历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提升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结构与功能观,渗透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传染病科医疗设备健康状态全息感知智能运维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设计健康状态全息感知智能运维系统,探讨其在传染病科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架构设计传染病科医疗设备健康状态全息感知智能运维系统,实现设备管理的自动报警、主动防护和实时监测功能.选取2021-2022年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病科临床在用的119台医疗设备,将2021年设备运维期间采用常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简称常规管理模式),将2022年设备运维期间采用医疗设备健康状态全息感知智能运维系统管理模式(简称智能运维管理模式),比较两种管理模式下设备使用安全性评分、维修情况和设备相关使用人员能力评分的差异.结果:采用智能运维管理模式的医疗设备用电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损伤安全和诊疗安全各项平均评分分别为(0.47±0.21)、(0.63±0.15)、(1.38±0.11)、(0.83±0.34)和(0.94±0.27)分,均低于常规管理模式的设备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09、24.003、27.127、25.135、30.762,P<0.05);采用智能运维管理模式的设备故障维修率、维修处理时长和设备配件到货时长分别为(85.41±3.37)%、(0.77±0.14)h和(3.29±0.58)d,均低于常规管理模式的设备管理维护,而设备维修服务质量平均评分为(95.36±5.13)分,高于常规管理模式的设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638、25.569、29.333、18.499,P<0.05);设备相关使用人员对采用智能运维管理模式的设备使用责任意识、设备正确操作能力、设备应答效果和准确及时报警各项操作能力平均评分分别为(97.48±5.66)、(91.53±4.28)、(93.37±5.12)和(95.62±4.93)分,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使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48、17.171、6.058、7.276,P<0.05).结论:传染病科医疗设备健康状态全息感知智能运维系统能够提高传染病科医疗设备管理质量,预防设备故障发生,减少设备维修,提升设备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