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测定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新型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测定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应用.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法结合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制备以二硝基苯酚(DNP)-牛血清白蛋白(BSA)系统为质控线的SAA检测试剂盒.通过鸡IgY-羊抗鸡IgY系统作为对照评价了 DNP-BSA系统作为质控线的可行性,并通过优化量子点微球与抗体的偶联条件,进一步提高试剂盒的性能,并对试剂盒的空白限、检出限、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特异度、稳定性,以及临床实际样本测定等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 以DNP-BSA系统作为质控线的SAA试剂盒受干扰成分浓度的影响小,稳定性高,热稳定性好.量子点微球与SAA抗体偶联比例为100 μg/mg,偶联反应液浓度为25 mmol/L 3-吗啉丙磺酸pH 7.4,与DNP-BSA偶联比例为100 μg/mg,偶联反应液浓度为25 mmol/L吗啉乙磺酸pH 6.0时偶联效果最佳.试剂盒最低检出限为0.5 mg/L;线性范围为1~200 mg/L,R2≥0.99;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5.31%,批间精密度CV%≤15%;在低、高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101.42%、98.83%;在血红蛋白浓度≤5 g/L,胆红素浓度≤0.15 g/L,胆固醇浓度≤15 g/L,甘油三酯浓度10 g/L时,SAA的检测结果无干扰;试剂盒在50 ℃放置21 d,稳定性良好;试剂盒与Roche的SAA电化学发光试剂盒同步检测67例样本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 研制的SAA检测试剂盒灵敏度、线性、精密度、准确度、特异度及加速稳定性都满足试剂盒的要求,与鸡IgY-羊抗鸡IgY系统相比DNP-BSA系统作为质控线独立性好,测定临床样本准确度和热稳定性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住院病案质控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在新建医院实施"住院病案质控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效果,提高病案质控效能,提升病案质量.方法 通过改造病案质控系统,实施住院病案质控数字化转型,调取实施前2023年4月1日-2023年6月30日5902份系统质控及1823份人工质控的病案质控数据和实施后2023年7月1日-2023年9月30日6830份系统质控及1935份人工质控的病案质控数据,比较两组科级病案质控率、科级病案质控整改率、院级病案质控率、院级病案质控整改率、病案时效性质控项目缺陷率、病案内涵质控项目缺陷率的变化.结果 科级病案质控率、科级病案质控整改率由实施前的9.76%、89.93%提高至实施后的16.47%、96.1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院级病案质控率由21.13%降至11.86%,院级病案质控整改率由96.87%提高至99.3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案时效性质控项目:全量病历书写时效性、入院记录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24小时内完成的缺陷率由实施前的15.99%、3.21%、25.60%降至实施后的12.11%、2.55%、22.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案内涵质控项目:术前讨论记录、术前小结、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手术记录、三级查房记录、会诊记录、危急值记录、住院超30天患者病案记录的缺陷率由实施前的 15.26%、10.09%、13.50%、7.28%、5.65%、17.55%、9.68%、31.62%降至实施后的 9.79%、1.80%、8.21%、4.05%、4.24%、12.43%、2.54%、15.1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病案质控数字化转型"在提高病案质控效能,提升病案质量上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为其他医院的病案质量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OBI系统锥形束CT图像均匀性和噪声的长期稳定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评估瓦里安加速器机载影像(OBI)系统锥形束CT(CBCT)图像均匀性和噪声的长期稳定性.方法 对瓦里安Clinac iX加速器OBI系统每月进行质控检测,获取Catphan 504模体在6种扫描协议下的CBCT图像.这6种扫描协议分别是高质量头部(HQH)、低剂量头部(LDH)、盆腔聚光灯(PSL)、标准剂量头部(SDH)、低剂量胸部(LDT)和盆腔(pelvis).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24个月的144套CBCT图像序列进行分析,通过在CTP486模块图像上勾画感兴趣区(ROI)获得图像均匀性和噪声的数据.图像均匀性使用3点钟、6点钟、9点钟和12点钟方向ROI与中心ROI的CT平均值的最大差异的绝对值表示.图像噪声,使用大圆形ROI的CT值的标准差表示.图像均匀性和噪声的数值越小,表明图像质量越好.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得到6种扫描协议下这2种参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等数据.定义Y为每个方向ROI的平均CT值减去中心ROI的平均CT值得到的差值,用来表示每个月图像质量的变化.结果 该OBI系统CBCT的图像均匀性和噪声在2年中总体上比较稳定.对于HQH、LDH、PSL、SDH、LDT、pelvis这6种扫描协议,图像均匀性数值分别为(21.5±1.0)、(21.4±2.2)、(21.3±0.9)、(18.3±1.3)、(3.4±1.9)、(7.2±1.9)HU,图像噪声数值分别为(19.2±0.2)、(41.0±0.3)、(14.2±0.3)、(38.2±0.2)、(16.0±0.9)、(13.5±0.9)HU.其中,LDT的图像均匀性数值的平均值最小,pelvis的图像噪声数值的平均值最小.6种扫描协议下,图像均匀性涉及的中心ROI平均CT值分别为(32.3±2.7)、(24.0±3.3)、(19.3±2.4)、(11.1±2.5)、(67.2±2.1)、(-24.6±1.7)HU,平均CT值数据的稳定性较好.Y的标准差均<3HU,表明每个月图像质量的稳定性较好.结论 OBI系统CBCT的图像均匀性和噪声在2年中总体上比较稳定.6种扫描协议中,LDT的图像均匀性最好,pelvis的图像噪声最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小肠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精简版,2021年,上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小肠胶囊内镜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小肠疾病的一线检查方式。为进一步规范小肠胶囊内镜的检查流程、适应证和禁忌证,在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胶囊内镜协作组和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分会胶囊内镜学组,基于现有证据,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系统,遵循国际指南报告规范,制定我国小肠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静脉麻醉对诊断性胃镜检查中病变检出率的影响——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对诊断性胃镜检查中病变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诊断性胃镜检查的受试者9 071例。从胃镜质控系统收集受试者年龄、性别、检查医师、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方式、退镜时间、留图数目、活检次数、活检部位、胃镜诊断、病理诊断等资料,根据检查方式分为麻醉组和普通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倾向性得分匹配(PSM),排除混杂因素,分析两组受试者在病变部位、病变类型方面的检出情况;同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检出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过PSM,两组各纳入1 655例受试者,在病变部位方面,麻醉组对胃体病变的检出率高于普通组( P<0.05),对食管病变的检出率低于普通组( P<0.05);在病变类型方面,麻醉组对胃息肉、黏膜隆起性病变、黏膜萎缩、肠化等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普通组(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静脉麻醉是诊断性胃镜检查中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检出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OR=1.338,95% CI:1.070~1.674, P<0.05)。 结论:静脉麻醉是诊断性胃镜检查中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检出率的独立影响因素,且能提高上消化道病变检出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螺旋断层治疗系统的质量保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螺旋断层治疗系统(HT)是一种集调强放射治疗和影像引导放射治疗于一体的放射治疗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放疗设备之一。考虑其与常规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的差异,由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提出,多家医疗单位共同参与制定了本指南。指南包括国内医疗机构HT用于临床工作的验收项目、操作制度、应急预案等内容,明确了质量控制的测试方法、评价标准、检测频率。指南结合国内医疗单位实际情况给出了推荐性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机械精度、剂量输出与分布、激光定位系统、治疗床运动精度、MVCT影像系统质控检测、临床治疗计划验证等具体实施方法步骤,使得指南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指南能给临床工作人员提供质量保证技术指导,使HT质量保证工作有章可循,可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和精度。对国内各医疗机构建立规范HT质量保证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创伤数据库V4.0建设及基本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依照国家卫健委对创伤中心创伤数据库建设和创伤救治质量评估的要求,笔者以创伤数据库系统V3.0字段为基础,以创伤救治质控要求和创伤临床研究需求为指向,参考美国国家创伤数据库内容,确定创伤数据库V4.0的基本字段和内容。数据库内容包括137个字段,涵盖了创伤发生、急救、诊治和结局的全过程,建立了35个创伤救治质控指标。通过创伤数据V 4.0的建设和初步应用,满足我国创伤中心建设和临床研究的基本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743家医院静脉治疗质量管理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二级、三级医院静脉治疗管理现状,为加强静脉治疗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0—11月由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其所在的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便利选择医院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设计的《全国各级医院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情况调查》中的《静脉治疗质量管理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共发放759份,回收759份,有效问卷743份,有效回收率为97.9%。结果:743家医院中,76.2%~82.9%的医院制定了不同项目的质量评价标准;制定PICC置管和维护流程及相关文书的医院达到了所调查医院总数的70%以上,但制定PICC拔管和并发症处理流程及相关文书的医院较少。制定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静脉治疗操作流程的医院分别有201家(27.1%)、133家(17.9%)、102家(13.7%)、37家(5.0%)和78家(10.5%)。134家(18.0%)医院建立了静脉治疗信息系统。医院等级、是否成立护理工作委员会/静脉治疗小组,对静脉治疗质量管理有影响( P<0.05)。 结论:静脉治疗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有待统一,PICC相关流程和文书的制定有待完善;针对特殊人群的静脉治疗操作流程亟待制定;应用静脉治疗信息系统进行质控管理的形式有待建立和完善,利用静脉治疗信息系统收集数据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基层医院静脉治疗管理有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多院区同质化医疗服务探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受自身发展空间限制、城郊区域发展、政策引导(医共体、医联体、分级诊疗等)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通过多院区发展来拓展医疗辐射范围。在多院区发展过程中,医疗质量同质化是核心难点,关乎医院整体运营和发展。作者所在医院通过统一思想、统一领导、统一构架、统一信息系统、统一质控系统、统一培训、统一人员资质管理等举措,解决了院区间医疗质量发展不均衡、医务人员能力有差别、科室人力资源分散等问题,增强了院区间凝聚力,实现了同质化医疗服务,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用于即时血糖检测的人源全血质控物研制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制备一种用于血糖即时检测(POCT)的人源全血质控物,并对其均匀性、稳定性及基质效应进行评价。方法:将临床验后静脉全血样本分离、固定、洗涤、过滤和分装后,制备成高、中、低3个浓度的人源全血质控物,参照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GL29∶2010《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制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在POCT血糖检测系统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EP14-A3中的Deming回归对其基质效应进行评价;质控物应用于室内质量控制,并计算其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 CV)。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和 t检验法对检验中的结果进行统计。 结果:3个浓度水平质控物的均匀性良好[ F< F0.05(9,20)];在2~8 ℃条件下,质控物开瓶后可稳定10 d,未开瓶15 d内的短期稳定性良好,结果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质控物适用于10款POCT血糖检测系统,无基质效应;室内质控结果显示高、中、低3个浓度 CV分别为0.63%、0.66%和1.65%,均小于7.5%。 结论:该自制人源全血质控物具有良好的均匀性、稳定性和适用性,可满足临床对POCT血糖检测的质量控制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