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测定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新型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测定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应用.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法结合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制备以二硝基苯酚(DNP)-牛血清白蛋白(BSA)系统为质控线的SAA检测试剂盒.通过鸡IgY-羊抗鸡IgY系统作为对照评价了 DNP-BSA系统作为质控线的可行性,并通过优化量子点微球与抗体的偶联条件,进一步提高试剂盒的性能,并对试剂盒的空白限、检出限、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特异度、稳定性,以及临床实际样本测定等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 以DNP-BSA系统作为质控线的SAA试剂盒受干扰成分浓度的影响小,稳定性高,热稳定性好.量子点微球与SAA抗体偶联比例为100 μg/mg,偶联反应液浓度为25 mmol/L 3-吗啉丙磺酸pH 7.4,与DNP-BSA偶联比例为100 μg/mg,偶联反应液浓度为25 mmol/L吗啉乙磺酸pH 6.0时偶联效果最佳.试剂盒最低检出限为0.5 mg/L;线性范围为1~200 mg/L,R2≥0.99;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5.31%,批间精密度CV%≤15%;在低、高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101.42%、98.83%;在血红蛋白浓度≤5 g/L,胆红素浓度≤0.15 g/L,胆固醇浓度≤15 g/L,甘油三酯浓度10 g/L时,SAA的检测结果无干扰;试剂盒在50 ℃放置21 d,稳定性良好;试剂盒与Roche的SAA电化学发光试剂盒同步检测67例样本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 研制的SAA检测试剂盒灵敏度、线性、精密度、准确度、特异度及加速稳定性都满足试剂盒的要求,与鸡IgY-羊抗鸡IgY系统相比DNP-BSA系统作为质控线独立性好,测定临床样本准确度和热稳定性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靶向EGFR可见光量子点用于三阴乳腺癌显像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可见光量子点(QDs)作为载体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用于三阴乳腺癌体外和在体靶向显像的可行性。方法:水溶性QDs与西妥昔单克隆抗体(Cetuximab)反应合成探针QD-Cetuximab,检测其形态、粒径、稳定性和发光特性。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DA-MB-468(EGFR+)和MDA-MB-453(EGFR-),与QD-Cetuximab和QDs温育进行细胞毒性实验、细胞显像和荧光定量分析。制备MDA-MB-468荷瘤裸鼠8只,经尾静脉注射100 μl QD-Cetuximab和QDs,观察不同时间点的显像结果和探针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电镜下QD-Cetuximab粒径为(40.34±2.44) nm,动态光散射(DLS)结果示其水合粒径为(57.85±4.69) nm,且结构稳定。QD-Cetuximab浓度≤50 nmol/L时,细胞相对存活率>90%;而当浓度增至100 nmol/L,细胞相对存活率降至(72.52±4.91)%。MDA-MB-468经QD-Cetuximab温育后发出的红色荧光比MDA-MB-468用QDs温育和MDA-MB-453用QD-Cetuximab、QDs温育的均强,标准化后的荧光强度定量分析显示QD-Cetuximab组荧光强度是QDs组的5.1倍(863.36/169.97)。流式细胞分析示MDA-MB-468摄取QD-Cetuximab和QDs均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t值:12.25~38.11,均 P<0.05),25、50、100和200 nmol/L浓度下QD-Cetuximab组的平均荧光强度与QDs组的比值分别为5.4、6.9、7.4和6.2。QD-Cetuximab和QDs探针在体内都主要聚集在肝,在肝发出荧光的背景下肿瘤发出的荧光不明显,但离体瘤组织可见荧光,QD-Cetuximab组和QDs组的离体瘤组织荧光强度分别为(2.46±0.60)×10 4和(1.29±0.05)×10 4( t=3.392, P=0.015)。 结论:偶联Cetuximab的QDs增加了对表达EGFR的三阴乳腺癌细胞的靶向能力;QD-Cetuximab在三阴乳腺癌裸鼠离体成像效果尚可,但需进一步修饰,减少肝摄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肺炎支原体抗原联合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抗体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抗原(mycoplasma pneumonia antigen,MP Ag)联合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抗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immunoglobulin M antibody,MP-IgM)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高危MPP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抗原量子点标记技术检测MP Ag,采用胶体金法检测MP-IgM水平,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培养和鉴定。统计分析MP Ag、MP-IgM对MPP的诊断价值,并分析MP Ag联合MP-IgM方法诊断MPP的效能。结果:108例高危MPP对象中经MP培养法确诊为MPP患者共45例,余63例未患MPP。45例确诊为MPP的患者中经MP Ag、MP-IgM及MP Ag+MP-IgM诊断阳性者分别为40例、43例、45例;63例未患MPP者中经MP Ag、MP-IgM及MP Ag+MP-IgM诊断阳性者分别为3例、4例、3例。MP Ag+MP-IgM诊断MPP的灵敏度、准确度、约登指数均高于MP Ag、MP-IgM单独诊断,特异度高于MP-IgM单独诊断,但与MP Ag单独诊断无差异。结论:MP Ag联合MPP IgM诊断MPP的效能较高,与MP培养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也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形式延续护理对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多形式延续护理对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在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实行多形式延续护理。于患者出院前1 d与出院15 d、出院30 d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SCL-90)评价负面情绪状态,另于患者出院前1 d与出院30 d时,使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ence Scale,CD-RISC)、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子量表(Quality of Questionnaire for Prostate Cancer 25,QLQ-PR25),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前1 d与出院15 d、出院30 d时,两组SCL-90量表评分组间、时间点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出院前1 d两组的SCL-90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15 d与出院30 d,SCL-90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出院前1 d,两组CD-RISC量表评分与各项QLQ-PR25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出院30 d时,观察组CD-RISC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而EORTC QLQ-C30量表中的正性条目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条目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多形式延续护理能够改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情绪状态,强化心理弹性,同时大幅度提升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量子点免疫层析技术的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建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低成本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中和抗体检测方法。方法:基于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原理,建立新冠RBD IgG检测方法,并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恢复期血清( N=97)、疫苗免疫后血清( N=82)及健康人血清( N=299)对检测方法性能进行评价。同时用指尖血和外周血配对血样( N=54)对指尖血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 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基于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2019-nCoV RBD IgG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结果与微量中和试验结果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Spearman r>0.73, P<0.000 1)和较好的一致性( Kappa=0.93, P<0.01);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分别为92%和99%。指尖血和外周血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02 6),二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Spearman r=0.932 6, P<0.000 1);指尖血可用于检测。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2019-nCoV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可为群体免疫状态评估提供的即时、高效,低成本的方法选择,为疫苗群体免疫监测和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前列腺癌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前列腺癌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在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内诊治的104例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给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的延续护理。通过在院观察及跟踪回访,于患者出院前1 d与出院15 d、出院30 d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SCL-90)评价负面情绪状态,另于患者出院前1 d与出院30 d时,使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子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for Prostate Cancer 25,QLQ-PR25),评价两组的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前1 d与出院15 d、出院30 d时比较,两组SCL-90量表评分时间点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前的SCL-90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15 d、出院30 d时,观察组SCL-90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出院前1 d,两组CD-RISC量表评分与各项QLQ-PR25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30 d时,观察组CD-RISC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而QLQ-PR25量表中的正性条目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条目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的延续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前列腺癌手术患者的情绪状态,强化心理弹性,同时大幅度提升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叶酸偶联量子点免疫脂质磁珠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循环肿瘤细胞的效果及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叶酸偶联量子点(FA-QD)免疫脂质磁珠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有效性及CTC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67例。将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5个细胞数梯度(0、100、150、200、300个),比较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免疫磁珠法(单标法)和FA-QD免疫脂质磁珠法(双标法)对CTC的检出率。应用FA-QD免疫脂质磁珠法检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TC数量,荧光显微镜下见阳性CTC者即为CTC阳性患者,分析CTC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标志物的关系。结果:FA-QD免疫脂质磁珠法对SKOV-3细胞CTC的平均捕获率高于EpCAM免疫磁珠法(83.4%比70.3%)。在67例卵巢癌患者中,Ⅰ~Ⅱ期患者CTC阳性者比例为30.0%(3/10),Ⅲ期为91.9%(34/37),Ⅳ期为95.0%(1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CTC阳性者比例为97.1%(33/34),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者的69.7%(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人附睾蛋白4(HE4)>110 pmol/L患者CTC阳性者比例为58.8%(10/17),低于HE4≤110 pmol/L患者的92.0%(4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5);而年龄、绝经情况、病理分化程度、远处转移、癌胚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199(CA199)、血清癌胚抗原(CEA)分层患者间CTC阳性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FA-QD免疫脂质磁珠法可有效检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外周血CTC。卵巢上皮性癌患者CTC水平与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及HE4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黑磷纳米材料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黑磷作为一种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具有可调的带隙、高载流子迁移率、优良的光学和电学特性,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细胞毒性和易于表面功能化修饰等特点,在催化、光电、化学和生物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基于其独特的生物相容性和光电性质,黑磷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分析检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本文简述了少层黑磷烯纳米片和黑磷量子点的性质和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黑磷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基于黑磷纳米材料的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量子点探针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对纳米技术的不断研究,应用于各种生物分子检测的纳米传感器层出不穷。作为主要的纳米传感器之一,量子点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和粒子特性,将其制备为量子点探针用于病原微生物检测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量子点探针作为新兴的荧光标志物,拥有其他荧光探针无法比拟的优势,如荧光信号强、光稳定性好、荧光寿命长、斯托克斯位移大等,可以实现对靶标简单、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本文概述了量子点的基本性质和量子点探针作为检测传感器的应用基础,重点介绍了量子点探针的种类、制备方法、以及近几年来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量子点探针作为检测传感器的应用注意事项,并展望了量子点探针在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科技赋能骨科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高新科学技术和创新正加速推进并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在现代社会中,高科技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边界,开启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科技不断迭代的世界中,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普及、物联网的全面应用、生物技术的突破、虚拟现实的发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转化、合成生物和"人造叶绿体"、纳米科技和量子点技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5G技术等重大高新技术正孕育着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将会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潮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