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OSO-ERM框架的公立医院采购业务风险管理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公立医院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提升采购业务风险管理既是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和治理效果的内在需要,也是现阶段外部监管的重点。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和对北京市属公立医院相关人员的深度访谈,分析北京市属公立医院的采购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发现存在采购业务风险管理内部环境尚未形成、风险控制活动未能满足风险管理要求、信息沟通机制尚待完善、内部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然后基于2017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战略与绩效》框架(COSO-ERM),分别从治理和文化、战略和目标设定、绩效、审阅和修订,以及信息、沟通和报告5个方面提出优化采购业务风险管理的建议。可通过调整优化采购业务组织架构,形成三道防线的风险防控协同,打造良好的风险管理内部环境;基于风险考量制定采购战略规划和采购业务目标,完成对风险偏好的有效传导;梳理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形成风险清单,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评估风险影响程度,科学选择合适的风险应对策略;通过加强多角度监控,动态审视采购风险和绩效,改进采购风险策略;优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强化信息沟通与共享,建立有效的报告机制,增强风险管理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病原体核酸即时检测质量管理要求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然在全球范围起伏跌宕。在我国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公共卫生体系运行下,实现了疫情管控和复工复产的有序和共赢。其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防线,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发热门诊、急诊手术等场景下,要求核酸检测随到随做、快速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即时检测(POCT)技术应运而生,迅速在各级医疗机构广泛开展,与常规聚合酶链反应(PCR)批测试互补,构建了保障医疗安全和提升优质服务的实验诊断平台。但鉴于分子诊断的复杂性和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要求,病原体核酸POCT与传统基于血液的理化指标检测不同,其质量管理要求尚无章可循,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各种认识上的困惑和操作中的不一致。因此,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分会、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和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协同编制了本专家共识,立足当前我国主要的感染性疾病谱,从病原体POCT应用场景、生物安全、人员资质、性能验证、质量控制、结果报告等全流程运行管理进行阐述,以期促进该技术在公共卫生防御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合理应用和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产、学、研、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协同论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产、学、研、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的辩证关系,探索在医学院“产、学、研、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的实践路径。产业发展遵循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原则,目前公司规范运营,稳中求进;学业方面探索专业课和双创教学结合,实验平台和双创孵化结合,假期实践学习和双创实践结合,实现双创实践教学课内课外全覆盖;科学研究途径为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组或是学生自主申报大创项目,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主要载体,目前团队已经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创项目四项;规范性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形成完备的竞赛体系。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奖项两百余项。通过几年不懈努力,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并初具发展规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构建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 推进创新型医院建设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构建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的实践经验,并探讨临床研究平台管理模式,为国内正在建设临床研究平台的医疗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临床研究平台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进行顶层设计,构建包括循证医学专业团队疾病资源样本库、临床研究协同网络、研究型病房4个核心功能单元,平台服务于临床研究人员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临床研究项目提供专业化、系统化服务及管理的技术支撑。结果:医院围绕优势学科进行临床研究平台的顶层设计,专病特色突出的重点学科依托以"专家主导"模式,建立临床研究协同网络,开展多中心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普通学科依托于"医院主导"模式建立的开放共享平台开展临床研究,两种模式互补并存,力图在充分发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示范作用的同时,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带动普通学科向高水平发展。结论:基于大型医疗机构建设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平台,需要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医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从而推动医院向创新型医院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甲胎蛋白高表达和低表达肝细胞肝癌的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高表达和低表达肝细胞肝癌(HCC)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表达谱,为HCC的分子机制研究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肿瘤基因图谱计划(TCGA)公共数据库获得368例包含完整临床信息的HCC转录组数据,根据组织AFP mRNA表达四分位数将样本分为AFP高表达组和AFP低表达组,每组各92例。应用R软件中的DEseq2包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应用ClusterProfiler包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应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关键基因。采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通过R软件GSVA包对特征基因进行富集评分,根据得分定义特征基因集表达情况。利用RNAseq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进行独立数据集验证和组织验证。结果:TCGA数据分析显示,AFP高表达与HCC低分化、患者人种有关(均 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共获得1 38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931个基因在AFP高表达组织中表达上调,451个基因表达下调。GO功能分析显示,AFP高表达组织中高表达的基因主要与附属肢体发育、肢体发育、骨架系统发育等过程有关,而低表达基因则与异源物代谢、类固醇代谢、细胞对异生物刺激反应等代谢相关过程有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AFP高表达组织中高表达的基因主要参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而低表达基因主要与视黄醇代谢、化学致癌作用、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等通路相关。鉴定出1个预后相关特征基因集,该基因集包括AURKB、TTK、CENPA、UBE2C、HJURP、KIF15,其高表达与HCC患者的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有关,且特征基因集富集分数与AFP表达呈正相关( r=0.475, P<0.001)。RNAseq数据验证结果与TCGA数据分析结果基本一致。RT-qPCR检测结果显示,特征基因集中AURKB、KIF15和UBE2C在AFP高表达HCC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其表达虽然与HCC患者的无病生存、总生存无关,但AFP低表达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曲线和总生存曲线均在AFP高表达组患者之上。 结论:AFP高表达和AFP低表达HCC在基因表达谱上存在较大差异。筛选出的特征基因集可能协同AFP共同促进HCC的发生发展,其对解释不同水平AFP HCC的作用机制有一定作用,并为HCC的预后判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视睡眠障碍在卒中一级预防中的地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前三位疾病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从"治病为主"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迈进。党和政府强调了"坚持预防为主,着力控制影响群众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卒中危险因素的筛查及管理,健全疾病治疗全程管理"的原则。卒中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2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后者包括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心脏病、睡眠障碍、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生活方式等。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不仅能够预防或推迟卒中发病,而且能够与药物治疗协同作用预防卒中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的趋势和发现问题分析及其对医院管理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疗保障基金的合理使用对于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基金监管呈法治化、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态势,飞行检查工作将成为常态。作者系统分析了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的3个主要趋势特征,即力度逐渐加大、手段不断创新、后果愈加严重,并从结果表现形式、严重程度、归属范围、有无主观意愿和监管筛查思路5个维度梳理飞行检查中暴露的问题;从合规意识、组织体系、精细管理和日常监管4个方面出发,探索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对于医院管理的启示,提出公立医院应转换角色与站位,健全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在政策理解、制度制定、流程设计、信息支撑、数据治理、监管落实、人员培训和绩效配套方面做到精细管理"八个到位",同时应将医院内部模拟飞行检查作为常态化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融合实践探索和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党建与业务融合是新形势下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贵州某三甲医院为例,梳理现阶段公立医院基层党组织在党建与业务融合中存在的难点和根源,探讨提出通过加强政治引领、健全责任体系、创建党建品牌和科学设置考核体系等方式,找到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的切入点,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为医院各项工作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长效中和抗体替沙格韦单抗/西加韦单抗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发生、发展已对全球人类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随着研究进展,中和抗体成为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而被应用于COVID-19的预防和治疗。其中,替沙格韦单抗/西加韦单抗(TIXA/CILGA)是目前唯一获批用于COVID-19暴露前预防(PrEP)的长效中和抗体组合。该药所含的2种抗体可通过协同作用阻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受体结合域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结合,有效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TIXA/CILGA应用于COVID-19 PrEP及部分人群的暴露后预防(PEP)可显著降低有症状COVID-19感染的发生率,同时也可作为COVID-19的治疗选择。目前,体外中和试验及临床研究数据还发现,TIXA/CILGA对多种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型保留了中和活性,且对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受损人群也具有预防潜能。COVID-19中和抗体虽不能替代疫苗,但仍在多种情况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中国疝病注册登记随访系统的腹外疝治疗现状分析与流行病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早期疝与腹壁外科在我国未受重视,常有病人因拖延治疗危及生命。1997年我国引进无张力疝修补术,疝与腹壁外科进入新时代,实现快速发展。2015年中国疝病注册登记随访系统开始创建,2017年正式发布,同期成立中国疝病专科联盟。目前中国疝病登记随访系统录入数据已成为全世界第二大数据库。尽管随访率有待提高,但可初步了解和分析我国疝病情况。这项工作尚有许多困难,需多级协同和长期坚持。笔者希望通过中国疝病注册登记随访系统,提升我国疝与腹壁外科诊断与治疗水平或国际交流及合作能力,造福广大病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