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职业危害暴露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防护对策与措施。方法:于2017年6~10月,选择某省的7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这7家企业均含有冰箱拆解线、洗衣机拆解线、空调拆解线、电视机/电脑拆解线、CRT切割线,部分企业还设有线路板线、湿式贵金属回收线、塑料破碎线、塑料造粒线等进行废线路板的贵金属回收、废塑料的破碎及再生处理等深加工作业。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资料,并结合采取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设施效果,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重金属、阻燃剂、汞、氟化物、氰化物、氢氧化钠、盐酸和硝酸等,重金属采样共获得有效样品145份,其中个体采样样品102份,定点长时间采样样品43份。其中,8份样品(个体采样样品6份,长时间定点采样样品2份)铅超标,均发生在电视机拆解线。采集5份冰箱破碎和塑料粉碎时的空气样品,利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高通量定性分析,除阻燃剂外,另可检出塑化剂、杀虫剂及其他成分。个体噪声检测最终获得有效8 h等效声级(L EX,8h)数值123份,其中86份超标,超标率69.9%。 结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在拆解处理过程中存在职业危害因素超标,有潜在的职业危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功能化纳米材料结合并固定识别元件构建生物传感界面是生物传感器检测的核心环节。新型纳米材料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层状双氢氧化物材料(LDHs)、贵金属类纳米材料、磁性材料、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碳族材料及其他材料如导电聚合物等,利用不同性能、结构和形态的功能化纳米材料进行界面修饰,已经研制出多种性能优异的生物传感器,拓展了应用范围。主要综述了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的种类及其构建的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氧化应激相关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氧化应激与多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但具体的作用通路和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口腔非贵金属合金材料中部分金属离子的析出,通过不同的机制,引起邻近的组织和细胞的氧化应激,这是口腔氧化应激的主要诱因之一;另一方面,抗氧化剂在口腔领域的应用为口腔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氧化应激与口腔疾病相关的研究现状、其产生机制及抗氧化剂的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从氧化应激角度,为探索口腔疾病的干预、治疗措施、研究相应的靶点药物提供理论参考,以及为探讨口腔合金材料中的金属离子是否通过氧化应激的机制直接或间接诱导口腔疾病提供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不同桩核材料联合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美学效果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对比贵金属桩与玻璃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0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贵金属桩,45例患者,共55颗患牙)和研究组(采用玻璃纤维桩,45例患者,共57颗患牙).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美观度、牙周深度、碱性磷酸酶含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年后,研究组边缘适合、边缘着色、颜色匹配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牙周袋深度、碱性磷酸酶含量、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前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贵金属桩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成功率略高于玻璃纤维桩、但玻璃纤维桩修复更美观,且对牙周影响更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钛酸盐负载Ag型光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
编辑人员丨2023/8/12
针对钛酸盐纳米管光催化剂(TNTs)的催化活性低的缺点,本研究采用原位光还原-沉积法制备了TNTs负载活性组分Ag的光催化剂,旨在借助贵金属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增加光响应能力的同时降低电子-空穴的复合速率.10%Ag/TNTs在120 min内对罗丹明B完全去除,并且拟合一级动力学的降解速率k为0.04227 min-1,是无负载TNTs(0.01865 min-1)的2.3倍.UV-Vis表征测得10%Ag/TNTs的能带隙宽度(3.1 eV)也较无负载TNTs(3.44eV)窄.TEM和XPS等表征显示,Ag纳米颗粒被成功负载在TNTs上,构建的异质结有利于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与迁移,增强表面电子捕获能力,提高光催化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不同材质球帽附着体对下颌种植覆盖义齿固位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球帽附着体对下颌种植覆盖义齿固位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A组(钛球/钛帽组)、B组(钛球/贵金帽组),每组3个试件.制作标准下颌无牙颌模型,在双侧尖牙区植入4.8×10 RN SP种植体各1颗,常规制作下颌全口义齿,连接附着体.进行5000次摘戴循环,每200次摘戴测试固位力.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并在实验初始、终末期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阳性结构的表面形态变化.结果:A组固位力从(27.00±0.16)N衰减到(4.18±0.03)N,B组固位力从(21.58±0.06)N衰减到(19.15±0.06)N,A组固位力衰减显著大于B组.实验终末,A组球状立体结构严重破坏,而B组球状立体结构光滑清晰.结论:球帽附着体下颌种植覆盖义齿的固位力随着摘戴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固位力衰减与阳性结构表面破坏有关,贵金属材质抗疲劳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生物分子识别的水环境Hg2+快速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生物分子作为化学污染物靶标特异识别和检测的重要元件和材料,在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长足发展.本文总结了一系列基于生物分子识别或放大机制的水环境中Hg2+陕速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新型Hg2+检测方法以蛋白质、寡核苷酸、脱氧核酶等生物分子为基础,通过紫外、荧光、电化学、电化学发光或拉曼光谱等检测手段实现了环境水样中Hg2+高灵敏甚至超灵敏检测,远远满足国家卫生标准或美国环境保护署的要求;同时还分析了相关检测原理和应用前景,生物分子经过修饰和改造后检测体系性能得以加强;生物分子与纳米材料,如贵金属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相结合,并联合新型检测平台,大大推动了水环境中Hg2+现场快速灵敏检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多种Hg2+检测传感新技术的建立.建议今后加强检测元件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同时要提高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的开发,进一步增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贵金属和碳纳米酶分子机制的理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07年四氧化三铁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发现,催生了纳米酶这一新兴多学科交叉研究方向,多种基于金属、金属氧化物和碳纳米材料的纳米酶被发现,并在环境、食品安全、化工、生物医学等领域获得应用.相应的,纳米酶催化分子机制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进展.本文将回顾化学催化的基本原理,重点总结贵金属和碳纳米酶分子机制的理论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纳米酶及其细胞活性氧调控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开发出能够模拟天然抗氧化酶催化活性的无机纳米材料.这些纳米材料能够模拟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天然酶的催化过程,从而调控细胞的氧化还原水平.本文从金属化合物、贵金属以及碳基纳米酶的角度,阐述了它们对细胞内活性氧(ROS)的调控作用以及在各种氧化应激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模拟酶,纳米酶有望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为疾病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罗马尼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在贵金属冶炼企业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是对工作场所危害全面、系统的识别与分析,通过识别和分析工作场所风险因素及防护措施,量化测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从而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的过程[1].我国目前尚无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的规范或标准.近年来,关于我国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的探索已成为职业卫生领域研究热点[2 -5].我们参照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对某贵金属冶炼企业进行风险评估,识别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关键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