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间前神经沙漏样狭窄的超声诊断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骨间前神经沙漏样狭窄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20年7月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12例骨间前神经沙漏样狭窄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高频超声图像特征,并与临床外科手术进行对照。结果:12例骨间前神经沙漏样狭窄均位于上臂远段正中神经内,其中单发沙漏样改变9例,多发沙漏样改变3例,高频超声可精确定位骨间前神经沙漏样狭窄的位置以及病变的累及范围。骨间前神经沙漏样狭窄声像图表现为上臂正中神经主干内束组单发或者多发的沙漏样改变,沙漏样改变两侧神经束增粗。病变束组直径与对侧肢体相应位置束组直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0±0.04)cm对(0.11±0.03)cm, P<0.01],病变侧束组最宽处相应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与对侧肢体相应位置正中神经横截面积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4±0.03)cm 2对(0.09±0.03)cm 2, P<0.01]。 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骨间前神经沙漏样狭窄首选的影像学诊断学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方法在血管外科医师超声诊断和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超声诊断和超声引导下操作技能是血管外科医师的必备技能。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 CBL)的教学方法以案例为中心,以学员为主体,以培养学员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医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以血管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中的下肢静脉超声诊断和操作技能教学为例,阐述了CBL教学方法在该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血管外科超声诊断的模块化教学。采用模块化考核、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学员的超声初级教学模块和超声临床实践模块考试成绩优秀(大于90分);学员对CBL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对超声的兴趣、有助于迅速掌握下肢静脉超声诊断方法、有助于迅速掌握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方面的评价为非常满意。CBL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血管外科医师下肢静脉超声诊断和操作技能教学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员的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微信的PBL联合微课堂用于住培学员胃超声造影的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微课堂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胃超声造影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基于微信的PBL联合微课堂教学)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教学内容均为胃超声造影诊断。理论课和实习操作课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胃超声造影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秩和检验。 结果:胃超声造影教学结束后,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93.09±2.31)vs.(90.6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学员中操作成绩各等级的人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微信的PBL联合微课堂用于住培学员胃超声造影的教学效果良好,可尝试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数据背景下超声医学系统化病例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探讨大数据背景下超声医学系统化病例资源库的建设途径及其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学院课程教学信息化数据管理平台,建设以超声医学为主体的系统化病例资源库,并实践性应用于超声医学教学中。结果表明,采用系统化病例资源库开展教学的医学影像2016级100名学生,通过《超声诊断学》综合考核和教学评价,其在基础理论、临床病例分析、实践操作三方面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评价各项内容上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2015级的110名学生。调查显示,教改班学生希望继续接受系统化病例资源库教学,有利于专业的系统化教育,还有利于临床思维的构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线上交互式培训在提高内镜医师胰腺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细胞病理诊断能力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开发线上交互式细胞病理读片培训方案,并评估该方案在提高内镜医师胰腺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EUS-FNA)细胞病理诊断能力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科行EUS-FNA的194例胰腺实性占位患者的细胞刷片,从中共采集5 500张细胞病理图片,由高年资细胞病理医师对每张图片中的细胞类别进行标注,用于搭建线上交互式细胞病理读片培训学习和测试平台。5名无病理基础的内镜医师受邀参与本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内镜医师鉴别诊断癌和非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价线上交互式细胞病理读片培训方案在提高内镜医师细胞病理诊断能力中的作用。结果:本研究成功搭建供内镜医师线上学习和测试的交互式细胞病理读片培训平台。培训前内镜医师诊断癌和非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0.55(95% CI:0.53~0.58)、0.32(95% CI:0.30~0.35)、0.43(95% CI:0.41~0.45)、0.44(95% CI:0.41~0.47)和0.43(95% CI:0.42~0.45)。经过培训,以上指标分别为0.96(95% CI:0.95~0.97)、0.70(95% CI:0.68~0.73)、0.74(95% CI:0.72~0.76)、0.95(95% CI:0.94~0.96)和0.81(95% CI:0.80~0.83),较培训前均得到显著提升( P<0.001)。 结论:线上交互式细胞病理读片培训方案可提高内镜医师对胰腺细胞病理的认识水平和诊断能力,有助于内镜医师在EUS-FNA过程中实施快速现场评估,提高EUS-FNA的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逆向思维在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超声诊断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逆向思维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9级医学影像学专业30名本科生的超声诊断学实习教学为例,阐述了逆向思维融入超声诊断实习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通过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学生实习总成绩为(83.15±8.32)分,其中过程性评价的优秀率为63.3%(19/30),终结性评价的优秀率为76.7%(23/30)。学生对逆向思维教学的满意度评分均在4.50分以上。逆向思维教学融入超声诊断学实习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实习教学总体较为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学科协作教学方式在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超声医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出本科毕业后能够独立开展临床工作的超声科医生是临床医学教育关注的问题之一。临床工作中,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以多学科交叉促进学科发展的思想为指导,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就如何将多学科协作应用于超声实践教学进行介绍和探讨,以期改进当前超声医学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影像教学融合思政元素的实践初探与效果评估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索思政元素融入超声影像传统课程的教学方法,并评价教学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9月到2024年2月来自北京协和医院超声科的住培生13名和进修医师19名。全部学员参加超声科为期6个月的理论培训。挖掘《超声诊断学》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传统超声医学授课,评价教学实践成效。学员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在教学培训前和教学培训后进行自评。问卷包含专业知识能力、科研探索能力、医学人文素养、综合素质能力共四方面内容(共12个问题,每个问题10分)。结果:开展超声课程思政培训后,32名学员在专业知识能力[(6.67±1.47)分vs 5(2,7)分]、科研探索能力[(4.80±1.77)分vs 3(2,5)分]、医学人文素养[(6.77±1.42)分vs (5.45±2.01)分]、综合素质能力[(6.42±1.30)分vs (5.25±1.78)分]四个方面得分情况均较培训前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有临床工作经验的进修医师,教学培训前住培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得分较低[7(6,8)分vs (2.72±1.67)分](P<0.001);但科研探索能力、医学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课程培训后,住培生专业知识能力评分有明显提升,但对比进修医师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科研探索能力、医学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方面,2组学员评分均较培训前有提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影像传统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医师的超声专业素养和医学人文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硬化程度与MSCTA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及联合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研究分析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硬化程度与MSCTA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与联合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在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确诊及疑似冠心病的3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颈动脉彩超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为金标准,计算上述两种诊断方法对冠心病检出率、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准确性等诊断学指标,并研究分析超声评估与MSCTA评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超声与CAG检查结果一致性为Kappa=0.588,MSCTA与CAG检查结果一致性为Kappa=0.503(P<0.05);超声评估颈动脉硬化程度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33%、80.95%、79.28%、86.93%、70.97%;MSCTA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的准确度为81.07%,其中轻度狭窄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54%、83.72%、83.33%、85.04%、81.90%;中度狭窄的分别为84.36%、65.28%、92.40%、78.33%、86.34%;重度狭窄的分别为86.83%、78.57%、88.56%、58.93%、95.19%;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硬化程度与MSCTA评估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性(r=0.852,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评估与MSCTA评估在诊断冠心病冠脉硬化程度与狭窄程度时与CAG金标准有较好的一致性,有助于提高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且其具有无创、简单便捷、重复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超声造影联合血清AFP、CA199、CA125诊断早期肝癌的价值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探讨早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超声造影(CEUS)特征、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变化及其诊断学价值.方法 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选取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8年8月—2021年8月确诊的80例早期HCC患者作为HCC组、80例肝脏良性结节患者作为良性组,对两组患者的CEUS特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检测HCC组和良性组患者的血清AFP、CA199、CA125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假设检验分析,分别以金标准诊断结果绘制2×2四格表,计算各种方式单独及联合使用的情况下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价值.结果 HCC组患者的单个病灶数目占比87.50%、边界特征不清晰占比30.00%、病灶形态不规则占比26.25%、病灶血供丰富占比26.25%、CEUS 门脉期呈等增强或低增强占比80.00%、CEUS延迟期呈等增强或低增强的患者占比86.25%显著的高于良性组患者,上述指各项参数在HCC组和良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实验室检查分析,HCC组患者的血清 AFP(25.91±8.44)μg/L、CA199(41.46±10.20)U/mL、CA125(39.20±11.32)U/mL 显著的高于良性组患者患者的AFP(16.42±6.73)μg/L、CA199(28.74±8.62)U/mL、CA125(27.13±7.57)U/mL(P<0.05);CEUS+AFP+CA125+CA199诊断HCC与肝脏良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82.50%、漏诊率为5.00%、误诊率为17.50%、阳性预测值为84.44%、阴性预测值为94.29%.结论 CEUS+AFP+CA125+CA199诊断早期HCC与肝脏良性肿瘤较各项指标单独应用时能显著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同时保证较好的诊断特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