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体积对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患者新鲜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胚胎移植前子宫体积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新鲜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年龄≤40岁因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行超长方案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 IVF/ICSI-ET)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前子宫体积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56~90 cm 3,子宫体积如妊娠6周之内)、B组(90~130 cm 3,子宫体积如妊娠6~8周)和C组(≥130 cm 3,子宫体积如妊娠8周以上),比较不同子宫体积对临床结局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移植前子宫体积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结果:共纳入232名患者,其中A组153例、B组52例、C组27例。三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水平、窦卵泡数、不孕类型、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方式、可移植胚胎数与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三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流产率为24.59%(15/61),B组流产率为64.71%(11/17),C组流产率为55.56% (5/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4)。B组的活产率[11.54%(6/52)]低于A组[30.07% (46/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前子宫体积与临床妊娠率无显著相关性( OR=0.762, 95% CI=0.481~1.208, P=0.248),与流产率呈显著正相关( OR=2.822, 95% CI=1.165~6.835, P=0.022),与活产率呈显著负相关( OR=0.458, 95% CI=0.238~0.881, P=0.019)。 结论: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患者胚胎移植前子宫体积增大(尤其是>90 cm 3)时流产率增加,活产率降低。提示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控制子宫体积仍是提高IVF-ET临床结局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长方案常规体外受精多精受精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超长方案常规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多精受精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采用超长方案行常规IVF的316例患者,按照本周期多精受精的发生与否分成正常受精组和多精受精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助孕情况。将单因素分析中 P<0.15的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316个IVF周期的多精受精周期发生率为71.84% (227/316)。正常受精组和多精受精组的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原发不孕占比、不孕因素、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和基础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正常受精组和多精受精组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启动剂量、Gn总剂量、Gn使用时间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孕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精受精组直径≥14 mm的卵泡数[(13.66±4.51)个]、hCG注射日雌二醇[17 247.49±9 450.74)pmol/L]和获卵数[(17.48±7.37)个]明显高于正常受精组[(11.78±3.54)个, P<0.001;(14 135.29±7 369.84)pmol/L, P=0.002;(13.01±6.17)个, P<0.001];多精受精组的hCG注射日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0.79±0.51)U/L]明显低于正常受精组[(1.02±0.78)U/L, P=0.014]。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直径≥14 mm卵泡数、hCG注射日雌二醇和hCG注射日孕酮未能进入回归方程(分别为 OR=1.063、 OR=1.676 和 OR=1.078,均 P>0.05);hCG注射日LH和获卵数与多精受精的发生相关(分别为 OR=1.900, P=0.028和 OR=2.539, P=0.003)。 结论:超长方案常规IVF多精受精周期发生率偏高;与其多精受精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的指标有直径≥14 mm卵泡数、hCG注射日雌二醇、hCG注射日LH和获卵数;hCG注射日LH偏低和获卵数较多是超长方案常规IVF多精受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获卵数对多精受精发生的影响最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降调节方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结局的效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不同降调节方案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体外受精(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中的应用及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1日至2018年4月1日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新鲜胚胎移植的卵巢功能正常且合并子宫腺肌病的307例IVF/ICSI治疗周期,根据不同的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分为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A组)、改良长方案组(B组)和超长方案组(C组)。比较各组的基本特征数据、IVF/ICSI治疗数据及妊娠结局。结果:A组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总量 [(2 644.3±863.3) IU]、Gn使用时间[(9.75±2.26) d]、获卵数[(8.5±5.4)枚]、可利用胚胎数[(2.5±2.0)枚]均显著低于B组[(3 008.4±1 047.3) IU, P=0.044;(10.74±2.45) d, P=0.018;(10.9±6.6)枚, P=0.025;(3.6±2.7)枚, P=0.021]和C组[(3 029.6±1 174.5) IU, P=0.046;(11.04±2.79) d, P=0.003;(11.2±7.2)枚, P=0.020;(4.0±3.4)枚, P=0.002],B、C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胚胎种植率C组(52.50%)高于A组(37.89%)和B组(39.6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5),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B、C 3组的到达活产时间[(316.6±9.9) d,(346.3±9.6) d,(381.9±22.2) d]逐渐增加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及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可能是获卵数( r=0.123, P=0.031)及胚胎种植( OR=1.599,95% CI=1.078~1.616, P=0.041)的保护因素。 结论:GnRH-a降调节2个周期的改良长方案可能给子宫腺肌病患者IVF/ICSI助孕周期带来最大效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两种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早卵泡期超长方案中助孕结局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两种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在早卵泡期超长方案中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的助孕结局。 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两种不同GnRH-a在早卵泡期超长方案的患者共802例,根据长效GnRH-a的不同分为醋酸亮丙瑞林组(A组)和曲普瑞林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基础性激素水平、不孕类型,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启动日性激素水平、Gn使用时间及总量、降调节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临床结局、治疗总费用,以及因内膜厚度不均、孕酮升高、胚胎质量问题、个体因素而取消移植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B组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19.59±7.93)、获卵数[(15.39±7.59)枚]、受精数[(11.20±6.53)枚]、卵裂数[(10.85±6.42)枚]、第3日优质胚胎数[(3.01±2.66)枚]、囊胚数[(5.27±4.02)枚]大于A组[17.68±7.23、(13.70±6.94)枚、(9.50±5.43)枚、(9.26±5.34)枚、(2.57±2.33)枚、(4.49±3.40)枚]( P=0.001 , P=0.002 , P<0.001 , P=0.001 , P=0.017 , P=0.007)。A组hCG注射日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0.78±0.64)IU/L]、孕酮水平[(0.72±0.39)μg/L]高于B组[(0.55±0.30)IU/L、(0.64±0.36)μg/L]( P<0.001 , P=0.005),A组为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的发生取消移植率[28.52%(75/263)]高于B组[14.95%(16/107), P=0.006]。 结论:两种长效GnRH-a药物应用于早卵泡期超长方案均可获得满意的降调节效果、实验室及临床结局,但醋酸亮丙瑞林对垂体抑制相对温和,相比较于曲普瑞林获得的临床妊娠率有升高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明原因不孕女性降调节后中医证型分布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进行垂体降调节后在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的中医证型分布与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行IVF-ET长/超长方案的不明原因不孕女性在Gn启动日进行病史采集,对高频证候聚类分析,根据广义评估方程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胚胎实验室指标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Gn启动日证型分布比例为肝郁气滞证36.29%(45例)>肾阴亏虚证28.24%(35例)>肾阳虚兼痰湿证21.77%(27例)>血瘀证13.71%(17例).肾阳虚兼痰湿证患者的获卵率、卵裂率、正常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较其余证型显著降低(P<0.05),移植日平均内膜厚度、A型内膜率、优质胚胎率、可利用胚胎率较其他证型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IVF-ET的不明原因不孕女性Gn启动日的中医证型以肝郁肾虚型最为常见,肾虚证型与胚胎实验室指标及临床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相关性,施治应从肾入手改善指标提高妊娠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辅助生殖期间超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方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比较在辅助生殖期间采用超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nt)方案和长GnRH-ant方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02例接受辅助生殖周期(共356个周期)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不同治疗策略将其分为超长GnRH-ant方案组(213个周期)和长GnRH-ant方案组(143个周期).比较两组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流产率等.结果 超长GnRH-ant方案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当日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水平低于长GnRH-ant方案组,获得的卵母细胞数量少于长GnRH-ant方案组(P<0.05).超长GnRH-ant方案组新鲜胚胎移植取消率低于长GnRH-ant 方案组(P<0.05).超长GnRH-ant方案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高于长GnRH-ant方案组(P<0.05),孕早期流产率低于长GnRH-ant方案组(P<0.05).超长GnRH-ant方案组弥散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显著高于长GnRH-ant方案组(P<0.05).结论 与长GnRH-ant方案相比,在辅助生殖期间采用超长GnRH-ant方案可更好地改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妊娠结局,尤其是有利于弥散型子宫腺肌病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短时受精结合早期补救ICSI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短时受精结合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行IVF/ICSI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最终的受精方式,分为短时受精结合早期R-ICSI组(R-ICSI组,105个周期)、常规IVF组(IVF组,2 058个周期)及常规ICSI组(ICSI组,486个周期),其中R-ICSI组新鲜移植周期56个,IVF组新鲜移植周期1 059个,ICSI组新鲜移植周期259个.分析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 基本资料比较中,3组患者的女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促性腺激素(Gn)用量和天数、基础生殖激素水平、平均获卵数及可移植周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R-ICSI组和ICSI组原发不育率显著高于IVF组(P<0.05),但R-ICSI组和ICSI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R-ICSI组无患者使用卵泡期长方案,IVF组和ICSI组使用卵泡期长方案促排卵的周期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R-ICSI组使用黄体期长方案促排卵的周期比例显著高于IVF组(P<0.05),但与ICSI组无显著差异(P>0.05);3组使用超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促排卵的周期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室指标比较中,R-ICSI组和ICSI组患者的总受精率和正常受精率均高于IVF组(P<0.05),但MⅡ率、多精受精率、优胚率、囊胚形成率和可用囊胚率均显著低于IVF组(P<0.05);R-ICSI组的总受精率和多精受精率显著高于ICSI组(P<0.05),而囊胚形成率显著低于ICSI组(P<0.05);ICSI组移植D3胚胎周期比例显著高于IVF组(P<0.05),但与R-ICSI组无显著差异(P>0.05);3组患者平均移植胚胎数及移植D5胚胎周期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结局比较中,3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分娩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出生性别比、出生体重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短时受精结合R-ICSI可获得较好的实验室数据和临床结局,对于在常规IVF受精失败或受精低下的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合并不孕的有效助孕方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超长方案进行长期降调节有助于改善EMs合并不孕患者的妊娠结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促排卵方案被应用于EMs合并不孕患者,如拮抗剂方案和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等.这些方案展现了改善EMs合并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潜力,但因EMs病因不明、分期复杂和临床的异质性,EMs合并不孕患者促排卵方案的选择尚存在争议,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验证不同个体的促排卵方案的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不孕症患者卵泡液AMH、sRAGE、IGF-1与卵巢反应性和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卵泡液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卵巢反应性和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192例行早卵泡期超长方案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根据治疗后卵巢反应性将患者分为低反应组(29例)、正常反应组(136例)、高反应组(27例),根据临床妊娠情况分为妊娠组(82例)和未妊娠组(110例).检测卵泡液中AMH、sRAGE、IGF-1水平,分析其与卵巢反应性和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低反应组卵泡液AMH、sRAGE、IGF-1水平低于正常反应组和高反应组(P<0.05),正常反应组卵泡液AMH、sRAGE、IGF-1水平低于高反应组(P<0.05).未妊娠组卵泡液AMH、sRAGE、IGF-1水平低于妊娠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卵巢低反应、低AMH、低sRAGE、低IGF-1是不孕症患者未妊娠的危险因素(P<0.05),高获卵数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卵泡液AMH、sRAGE、IGF-1水平与卵巢反应性和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检测卵泡液中AMH、sRAGE、IGF-1水平有助于评估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超长疗程国产地西他滨治疗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超长疗程国产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1例经15个疗程国产地西他滨治疗的中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先予地西他滨联合预激化疗的方案治疗,6个疗程后序贯予地西他滨单药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结论 国产地西他滨治疗MDS安全有效,对于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的中高危MDS患者,采取长期整体的慢性病的治疗策略,并适时根据血象、微小残留等指标调整治疗间隔及治疗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