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健身素养体系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全民健身在中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从"纲要"到"国家战略"。作为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全民健身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握新时期全民健身的特点,不断开拓新境界、发展新成果。科学健身素养体系是结合国内外全民健身领域研究、实践的最新成果与中国国情提出,该体系包括科学健身知识、科学健身态度、科学健身行为与习惯、科学健身能力与技能四个维度。本文旨在厘清科学健身素养的哲学基础、含义、具体的构成要素及最终目标,也为全民健身政策制定、实施与结果的评估和监督、国家间的比较等实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7年北京市18~79岁居民营养素补充剂服用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2017年北京市18~79岁居民营养素补充剂服用现状及是否服用的相关因素。方法:基于2017年北京市成年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的相关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79岁常住居民,采集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健康知识、营养素补充剂服用情况等信息,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是否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相关因素。结果:12 696名调查对象自述过去12个月内营养素补充剂标化服用率为13.1%,以复合维生素(4.7%)、B族维生素(4.5%)、叶酸(3.2%)服用比例较高。服用率呈现青年人(18~39岁)及老年人(60~79岁)较高,中年人(40~59岁)服用率低的现象( χ2=54.09, P<0.001);除70~79岁年龄段,其他各年龄段女性服用率均显著高于男性( P<0.05)。调整性别、年龄后,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三高”患者,其血压、血糖、血脂控制率均高于未服用营养素补充剂患者( P<0.05);相比于未服用者,营养素补充剂服用者对吸烟及二手烟的危害、健康指南推荐每日食用盐克数等健康知识知晓率更高(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人群特征包括女性、60~79岁、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居住于城区、身体活动不足、存在睡眠问题、主动体检、高血压患者成功控制血压和知晓吸烟健康危害知识( P<0.05)。 结论:北京市18~79岁居民的营养素补充剂的服用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以及健康素养有关,应关注并正确引导重点人群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河南省2021年18岁及以上人群抑郁症、焦虑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河南省18岁及以上人群抑郁症、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分布特点及就诊情况。方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在河南省30个县(市、区)开展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及以上城乡常住居民10 800人,利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进行筛查,将调查对象按照评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3组,由精神科医师采用ICD-10对全部高危人群、随机抽取的40%中危人群及10%低危人群进行相应疾病诊断,并根据3个风险组中诊断抑郁症及焦虑障碍12个月患病人数,计算样本的调整患病率、标化患病率及两类患病率的95 %CI。两类精神障碍患病率的分布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完成调查10 057人,抑郁症患者229例,标化后12个月患病率为1.96%(95 %CI=1.51%~2.32%);焦虑障碍患者412例,标化后12个月患病率为3.90%(95 %CI=3.57%~4.23%)。农村、≥60岁、受教育程度较低、个人月收入较低、不经常锻炼、有慢性病、身体健康状况较差、不具备心理健康素养者患病率较高。抑郁症患者、焦虑障碍患者就诊率分别为32.8%(75/229)和25.5%(105/412),未就诊的主要原因为不知道是一种病和觉得问题不大。 结论:河南省城乡居民抑郁症和焦虑障碍患病率较全国及其他省略低,患病率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中差异较大,就诊率和治疗率仍然偏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体像不满到进食障碍病理路径中的风险因子和保护因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体像不满可能会导致进食障碍,这种关系受自我客体化、以瘦为美观念的内化、外表比较和情绪调节障碍这几个风险因子的调节。本文还从正面的视角,总结了可能阻断或减缓体像不满的个体发展成进食障碍的保护因子。身体欣赏是一个直接保护因子。高自尊、高媒体素养、女权主义信念、以健康为动机的锻炼和自我容受则主要通过调节风险因子而起到保护作用。对这些风险因子和保护因子展开研究为该疾病的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提供了可靠的线索和支撑,有益于健康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海军某水面舰艇部队女性舰员生殖健康状况及相关知识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女性舰员生殖健康状况及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有针对性开展医疗专科保障及科普宣教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4月便利选取53名海军某水面舰艇部队女性舰员,采用自制的生殖健康状况问卷(包括一般资料、生殖系统疾病及症状、生殖健康素养及生殖健康科普需求)进行调查。结果:53名女性舰员中,月经不调、痛经、尿路感染和生殖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7.3%、34.0%、11.3%和9.4%;部分女性舰员对于一些重要的女性生殖健康知识缺乏了解,目前舰艇上的生活卫生条件和医疗保障服务尚未能完全满足女性舰员的需求,全体女性舰员都认同生殖系统疾病对于女性身体和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同时积极要求在部队开展与女性健康密切相关的常见生殖系统疾病和症状知识的科普宣教。结论:女性舰员群体中,生殖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应得到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殖健康科普宣传工作,同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互联网时代下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身体形象认识及性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互联网时代下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身体形象的认识和性生活的体验,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3—8月在山东省潍坊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外科住院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应用Colaizzi 7步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得出4个主题,分别为自我形象紊乱,性生活质量低下,心理健康受损;健康素养低下,缺乏疾病相关认识;有效应对策略不同;渴望全方位支持。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身体形象认识及性体验,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体,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性态度,促进其身心健康;同时,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人工智能为实现工具,发挥人工智能在乳腺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学龄前儿童营养素养核心条目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中国学龄前儿童营养素养核心条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讨论,确定学龄前儿童营养素养框架体系,并初步制定营养素养的条目清单。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学龄前儿童营养素养核心条目,邀请9名营养、儿少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的专家,采用邮件的方式发放咨询问卷9份,要求专家对各个素养条目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并对专家的判断依据及对条目内容的熟悉程度进行评价,分析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并最终确定入选条目。结果:第1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为88.9%(8/9),专家权威程度为(0.88±0.07), Kendall′s W协调系数为0.350( χ2=36.432, P=0.001);第2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为100%(9/9),专家权威程度为(0.89±0.11), Kendall′s W协调系数为0.347 ( χ2=34.330, P<0.001)。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最终确定2个维度(基本知识、生活方式与饮食行为)、6个主题(认识食物、食物特点、食物选择、饮食行为、饮食安全、身体活动),共计14个条目。 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学龄前儿童营养素养的框架体系和核心条目,为开展营养教育、制定标准化评价工具提供了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造口治疗师学员角色扮演实践课访谈及三天日记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造口治疗师学校学员在角色扮演实践课中的内心体验及成长,探讨角色扮演实践课在造口治疗师学校学员培训中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郑州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招生的19名学员做为研究对象,在讲授完造口定位及造口袋更换等相关课程后,学员之间相互进行造口定位及造口袋的粘贴,持续佩戴造口袋3 d,记录3 d的佩戴日记和在去除造口袋后对学员进行访谈。结果:学员通过角色扮演实践课获得了对佩戴造口袋过程的真切体验,从佩戴日记中和访谈中提炼出3个主题:佩戴造口袋身体不舒服、影响社交及心理;佩戴后的成长包括:加强造口患者的心理疏导;为造口患者提供多方位的支持途径;坚定做好专科护理的信心。结论:角色扮演实践课不仅可以理论联系实践,还可以培养学员的护理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造口治疗师培训课程中的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护人员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医护人员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5—17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区中心医院4家医疗机构在岗医护人员,依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统一编订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结合医护人员职业特点自行编制电子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含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是否患有慢性病等基本情况,以及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三方面的健康素养情况,涉及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健康信息素养等6类健康问题,以总分为100分计,得分≥80分认为具备健康素养。共发放问卷870份,排除未完整作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26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医护人员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结果:医护人员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64.0%,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具备率为79.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具备率为70.8%,健康技能具备率为33.5%;6类健康问题健康素养水平从高到低分别是安全与急救素养(80.5%)、科学健康观(76.4%)、传染病防治素养(60.2%)、慢性病防治素养(70.9%)、基本医疗素养(52.7%)、健康信息素养(5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过去一年身体状况、有无危害健康的生活方式、最高学历和职称是与健康素养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医护人员健康技能、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不高,过去一年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学历与职称是影响医护人员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媒体对青少年身体意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研究者普遍认为媒体对个体身体意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相关研究在国内并不多见。为此,本文综述了大众媒体和社交媒体对身体意象满意度的研究进展。多数研究表明媒体使用对于青少年的身体意象有着比较负面影响,然而这种影响也因人而异。一些媒体素养水平比较高的个体能够少受媒体对于身体意象的不良影响,但是那些接受“以瘦为美”观念的青少年却容易受到媒体的负面影响。本文还介绍了旨在提高媒体素养水平的身体意象干预项目,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