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努南综合征身材矮小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努南综合征(Noonan syndrome,NS)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遗传性疾病,以特殊面容、身材矮小、心脏缺陷、发育迟缓、胸廓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身材矮小是NS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达70%的NS患者存在身材矮小。NS发病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的信号上调相关,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已被批准用于身材矮小的NS患者,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药物剂量、影响因素、长期疗效及风险等方面的认识仍存在不足。该文综述NS身材矮小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管理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婴儿安全睡眠保护策略临床实践与指南差距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并分析婴儿安全睡眠保护策略在我国的临床实践现状与指南的差距,为进一步构建符合我国实情的婴儿安全睡眠保护策略的循证实践方案及循证转化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3—5月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纳入该医院产科病房、新生儿科病房、儿童保健门诊的50名医护人员及儿童保健门诊的100名照顾者,从组织层面、医护人员层面和照顾者层面展开调查。组织层面调查该医院产科病房、新生儿科病房和儿童保健门诊,审查相关支持制度及支持文件;医护人员层面采用现场观察法;照顾者层面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自设问卷婴儿安全睡眠保护策略的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15个条目的执行率为0,有6个条目的执行率为1%~50%,有6个条目的执行率为51%~99%,有4个条目执行率为10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婴儿安全睡眠保护策略实践状况的影响因素为其文化程度( P<0.05),二者呈正相关( r=0.238, P<0.05)。 结论:婴儿安全睡眠保护策略的临床实践与指南仍存在较大差距,需加强相关培训,努力缩小临床实践与指南间的差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Legius综合征合并中枢性性早熟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Legius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7月收治的1例表现为性早熟和皮肤散在咖啡牛奶斑患儿的临床资料,利用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对该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分子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临床特征。结果:先证者女性,10岁9个月,临床表现为颜面、躯干>5处直径大于5 mm的咖啡牛奶斑、腋窝雀斑,无虹膜Lisch结节及神经纤维瘤体征,8岁确诊中枢性性早熟;家系3人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先证者 SPRED1基因新发杂合无义突变c.751(exon7)C>T,p.Arg251Ter(p.Ter251 *)。检索文献发现:共报道88个 SPRED1基因致病性突变,包括移码突变(41/88)、无义突变(31/88)、剪切突变(7/88)、错义突变(6/88)、其他(3/88),未发现突变热点;临床表型:>5处咖啡牛奶斑占92.8%(168/181),腋窝、腹股沟雀斑占43.5%(73/168),巨头畸形占21.4%(31/145),学习障碍占18.0%(30/166),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占13.8%(22/159),脂肪瘤(成人)占13.7%(21/153),努南样面貌征占12.1%(21/173),神经纤维瘤病1型肿瘤表型未见报道。 结论:Legius综合征合并中枢性性早熟表型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Legius综合征临床表型轻,具遗传异质性,无神经纤维瘤病1型肿瘤表型;基因检测有助于Legius综合征早期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努南综合征20例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儿童努南综合征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诊断的20例努南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病例、遗传学分析及随访资料。结果:20例努南综合征患儿中男13例、女7例,诊断年龄5.9(1.1~12.2)岁。首诊主诉身高增长缓慢17例,尿道下裂或隐睾2例,特殊面容1例。体格检查发现努南综合征典型面容12例,隐睾、小阴茎、尿道下裂9例,心脏结构异常10例,智力发育迟缓10例。PTPN11基因变异12例,SOS2基因变异 4例,SHOC2及SOS1基因变异各2例。6例患儿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治疗9个月时身高不同程度的增长4.0(2.5~6.0)cm,暂无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努南综合征中男性患儿多见外生殖器异常。基因变异频率除PTPN11变异为主外,SOS2基因变异较高,均以新发变异为主。不同首诊科室获得的综合征表型谱有差异,了解综合征的全貌需要采集不同科室就诊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临床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达27.5%[定义: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18岁以上人群中有多达2.45亿高血压患者 [1]。1%~2%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发展为高血压急症 [2],高血压急症介导的靶器官损害主要表现为肺水肿/心力衰竭(3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9%)、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8%)、脑出血(11%)、主动脉夹层(2%)和高血压脑病(2%) [3]。高血压急症起病急、预后差、病死率和再入院率高,需要及时降压治疗。乌拉地尔(urapidil, URA)是一种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简称α1受体阻滞剂),广泛用于控制高血压急症、重度和极重度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以及围手术期高血压。2013年《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发布了《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4],随着指南的更新及URA在高血压急症应用的循证证据不断增加,进一步细化URA在高血压急症管理中的应用势在必行,在急诊科、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心脏外科和心脏内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多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对2013版共识进行了更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影像学检查的临床适用性评价: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合理选择检查方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影像学检查的选择是否合理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基于循证医学的"影像学检查的临床适用性评价",即针对临床诊疗需求(某一特定疾病、综合征等诊断或评估),影像科与临床科室医师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专业技能和经验、患者意愿,共同慎重评价某种影像学检查的必要性及检查选择的合理性。必要性是前提,合理性是核心,证据质量评价是基石,循证医学方法是重要手段。评估成果将形成系列标准,以指南方式呈现,为临床医师针对临床诊疗需求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提供依据。通过影像科和临床科室医师的深度合作与共同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影像学检查的临床适用性评价体系,保证临床诊疗流程的合理化、规范化,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努南样综合征伴生长期毛发松动1例基因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报道1例努南样综合征伴生长期毛发松动患者,检测分析其家系的基因突变情况。患儿女,3岁,特殊面容,身长矮小,手足掌纹多,皮肤颜色较深。头发稀疏细软,皮肤镜下可见黑点征,单一毛发毛囊单位,毛干直径粗细不等,直立发,新生毳毛,偶见发干缩窄、结节状发。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SHOC2基因2号外显子存在c.4A>G错义突变,导致第2号氨基酸由丝氨酸变为甘氨酸(p.S2G),患儿父母未检出该突变。结合临床表型与基因突变,确诊为努南样综合征伴生长期毛发松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亮氨酸拉链样转录调节因子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致Noonan综合征家系的产前诊断及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亮氨酸拉链样转录调节因子1(leucine zipper like transcription regulator 1, LZTR1)基因变异所致Noonan综合征(Noonan syndrome,NS)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因超声提示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及有不良孕产史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家系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确诊为NS的家系的临床资料。以“努南综合征” “Noonan综合征”“亮氨酸拉链样转录调节因子1”“Noonan syndrome”及“ LZTR1”为关键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自2013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录的文献。总结和分析国内外报道的 LZTR1基因变异所致NS病例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点。对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 结果:(1)病例资料:该家系WES并经Sanger测序验证发现家系先证者(Ⅱ-2)及胎儿(Ⅱ-3)均存在 LZTR1基因c.842C>T及c.2248G>A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自于父母。结合出生后先证者存在NS典型的特殊面容及身材矮小表型,诊断胎儿及先证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NS患儿。孕妇因胎儿全身严重水肿,于妊娠22周终止妊娠。先证者就诊时3岁,存在NS典型的颅面部特征及身材矮小,后于外院儿科进行定期随访,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改善身高。4岁上幼儿园,可与小朋友正常交流及游戏。(2)文献回顾:检索并纳入95例 LZTR1变异相关NS病例,合并本例胎儿及先证者共97例,涉及79种不同变异位点,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3例(44.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4例(55.7%)。变异类型以错义变异最常见,无义变异及移码变异多见于复合杂合变异病例中。疾病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主要表现为颅面颈部异常、骨骼畸形、先天性心脏病、身材矮小,可合并发育迟缓、学习困难及智力障碍等。描述产前表型的病例18例(18.6%),其中16例 LZTR1变异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超声发现NT增厚11例,颈部水囊瘤7例,胎儿心包、胸腔积液4例,胎儿严重水肿2例,心血管异常11例。 结论:LZTR1变异所致NS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临床表型谱广,相同基因型患儿疾病严重程度不一。超声提示胎儿NT增厚、颈部淋巴水囊瘤、羊水过多、胎儿水肿及先天性心脏缺陷等非特异性表现时应考虑NS的可能。产前识别有助于评估预后,并帮助其家庭做出临床决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SOS2基因突变致努南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儿,男,1月20天,以"咳嗽2 d,抽搐1次"入西安市儿童医院。2 d前患儿接触"感冒父亲"后出现咳嗽,为阵发性连声咳嗽,有痰不易咳出,不伴发热,未诊治。1 d前患儿咳嗽较前加重,频次较前明显增多。5 h前患儿出现抽搐1次,表现为双眼上翻凝视,头后仰,四肢强直抖动,持续约30 s后自行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西安市儿童医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努南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努南综合征(NS)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特征,以及采取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NS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患儿1~4及患者5为研究对象。其中,患儿1~4为儿童NS患儿,患儿3、4为胞兄弟,患者5为患儿3、4的母亲。因胞兄(患儿3)生长缓慢,胞兄弟(患儿3、4)及母亲(患者5)于本院儿童内分泌科进行家系基因检测,未对患儿4、患者5完善其他相关检查。对患儿1~3和患者5进行高通量测序,并且采用Sanger测序法验证,患儿4仅进行Sanger测序。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患儿1~4及患者5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入院检查结果、基因检测结果、治疗与随访结果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规定,通过该委员会审查及批准(批准文号:2023YJS141),并取得所有患者或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结果:本研究患儿1~4及患者5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如下。①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结果:4例(患儿1~4)为男性,1例(患者5)为女性。4例(患儿1~4)有NS特殊面容,1例(患者5)无明显特殊面容;4例(患儿1~3与患者5)合并先天性心脏病(CHD),其中患儿1合并肺动脉狭窄,患儿2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患儿3合并肺动脉狭窄与房间隔缺损,患者5合并房间隔缺损;患儿1~3合并身材矮小;患者5有双子宫、缺铁性贫血。②患儿1~3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患儿3胰岛素水平<2 mIU/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25 ng/mL,均较正常值低,患儿1~3其余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患儿3下丘脑、垂体MRI检查结果提示左侧颞极蛛网膜囊肿,患儿2脊柱轻度侧弯,患儿1~3其余影像学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③基因检测结果:患儿1发生LZTR1基因c.851G>A(p.R284H)可能致病性变异,来源于父亲;患儿2发生LZTR1基因c.1943-256C>T致病性变异,其父母均为野生型;患儿3~4及患者5均发生SOS1基因c.1654A>G(p.R552G)致病性变异,患儿3~4该变异来源于其母亲(患者5),患者5该变异来源不详。④治疗与随访结果:2例患儿(患儿1、3)采取重组人生长激素(rhHG)治疗后,身高增长速率与身高标准差(s)均较治疗前增加,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甲状腺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未出现脊柱侧弯、头痛、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患儿3出现暂时性空腹血糖受损。结论:NS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特殊面容、心脏缺陷、身材矮小,临床表现异质性大,易被临床误诊、漏诊。临床对合并特殊面容、身材矮小、心脏病变或其他脏器病变的患儿,应警惕NS可能。对合并身材矮小的NS患儿,采取rhHG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身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