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尿管镜、钬激光联合筋膜扩张治疗复发性尿道狭窄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筋膜扩张器尿道扩张术治疗复发性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复发性尿道狭窄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n=28)行输尿管下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组( n=34)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筋膜扩张器尿道扩张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Abrams-Griffiths(AG)值]、下尿路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勃起功能[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IIEF-5)评分]、性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问卷(SLQQ)评分]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尿道狭窄复发率。 结果:术后6个月,对照组Qmax、IIEF-5评分、SLQQ评分分别为(19.18±4.67)mL/s、(15.23±3.94)分、(55.69±16.97)分,联合组分别为(22.41±4.82)mL/s、(17.54±3.72)分、(64.31±15.80)分,两组均较术前显著提高,联合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t=2.406、2.135、2.208,均 P<0.05);对照组RUV、AG值、IPSS评分分别为(11.75±3.24)mL、(36.09±7.86)、(13.80±4.18)分,联合组分别为(9.46±2.89)mL、(30.58±7.27)、(11.34±3.65)分,两组均较术前显著下降,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t=2.637、2.573、2.216,均 P<0.05)。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肉眼血尿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35.10±10.26)min、(12.15±2.06)mL、(18.61±5.19)h、(4.72±1.25)d、(14.46±3.20)d,均短于、少于对照组的(44.12±11.95)min、(13.64±2.80)mL、(22.62±5.76)h、(5.81±1.43)d、(27.93±4.48)d( t=2.863、2.143、2.586、2.869、3.151,均 P<0.05)。联合组局部血肿[2.94%(1/34)]、直肠损伤[0.00%(0/34)]发生率及尿道狭窄复发率[5.88%(2/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7/28)、21.43%(6/28)、28.57%(8/28)(χ 2=4.830、5.801、4.286,均 P<0.05)。 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筋膜扩张器尿道扩张术能有效改善复发性尿道狭窄患者下尿路症状,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并可改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皮肾手术肾造瘘管误入静脉系统的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经皮肾手术肾造瘘管误入静脉系统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湖南省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共收治的6例肾造瘘管误入静脉系统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2例;中位年龄41.0(38.5,53.0)岁;有对侧上尿路手术史3例,同侧上尿路手术史1例,无上尿路手术史2例;孤立肾2例;铸形肾结石2例(合并轻度肾积水1例,中度肾积水1例),输尿管结石4例(合并轻度肾积水2例,中度肾积水1例,重度肾积水1例)。6例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中在筋膜扩张器扩张后,拔出扩张器内芯时血液由工作鞘涌出,立即留置肾造瘘管并夹闭,结束手术。5例术后返回病房后行CT检查明确诊断,1例术中经肾造瘘管注入造影剂肾静脉显影,早期明确诊断。6例中行左侧手术5例,右侧1例;肾造瘘管末端位于同侧肾静脉内3例(均为行左侧手术),经同侧肾静脉至下腔静脉2例(均为左侧手术),经同侧肾静脉、下腔静脉至对侧肾静脉1例(行右侧手术)。6例均无合并肾静脉或下腔静脉血栓。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严格卧床,予抗感染治疗;保持造瘘管夹闭状态,采用一步法(在超声监测下一次完全拔除肾造瘘管)或两步法(先在CT下监测下将肾造瘘管末端拔到肾窦内,后在超声监测下将肾造瘘管完全拔除)拔除肾造瘘管。结果:1例肾造瘘末端位于同侧肾静脉者行一步法拔管;5例肾造瘘管末端位于同侧下腔静脉、对侧肾静脉或同侧肾静脉患者采用两步法拔管。6例拔管后生命体征稳定,无经皮肾通道出血或血尿,无肾周血肿,无行开放手术者,无肾静脉或下腔静脉血栓形成。5例按原计划PCNL方案进一步处理结石,其中1例出院后1个月再次住院行PCNL, 4例住院期间行PCNL;1例未行PCNL,出院后1个月返院改行输尿管镜取石术。6例结石均取净,顺利出院。结论:造瘘管误入静脉系统主要依靠CT检查诊断。确诊后需保持肾造瘘管夹闭状态,监测生命体征,严格制动和抗感染治疗;在影像学监测下行一步法或两步法拔除肾造瘘管安全可靠,无明显出血。上尿路结石可以同期或分期处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筋膜扩张器协助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婴幼儿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筋膜扩张器协助输尿管镜钬激光在婴幼儿中下段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对35例婴幼儿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患儿,常规采用6.0~8.0F筋膜扩张器扩张输尿管,并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结果 35例患儿中,Ⅰ期碎石成功33例(94.3%),2例(5.7%)患者有碎石块被冲入肾盂,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愈,手术时间平均30~40 min,未出现结石残留或严重并发症.随访10~12个月未发现输尿管狭窄;泌尿系感染1例.结论 临床应用筋膜扩张器配合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婴幼儿中下段输尿管结石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是婴幼儿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理想、安全、有效的辅助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输尿管软镜术前置管和不置管输尿管扩张器1期手术治疗2cm内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输尿管软镜术前留置双"J"管和不置管用输尿管扩张器1期手术治疗2cm内肾结石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研讨.方法:将2014年3月 ~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住院医治的97例<2cm肾结石患者分为2组,A组:32例患者给予输尿管扩张器扩张后输尿管软镜1期钬激光手术治疗,B组:65例患者给予预先留置双"J"管1~2周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将2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A组手术成功率84.38%;B组1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周内复查CT术后残石率、住院时间2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先留置双"J"管1~2周的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手术虽可以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与输尿管扩张器扩张后输尿管软镜1期钬激光手术治疗肾结石比较,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周结石残留率、住院时间无差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扩张器治疗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狭窄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扩张器扩张治疗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输尿管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出现4次输尿管皮肤造瘘管不能置入患侧肾盂内,诊断输尿管狭窄,先行输尿管镜扩张,然后输尿管扩张器扩张输尿管,成功置入皮肤造瘘管至肾盂.结论: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扩张器治疗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输尿管狭窄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联合运用经皮肾筋膜扩张器、输尿管镜及等离子电切镜治疗成年男性尿道狭窄32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联合运用经皮肾筋膜扩张器、输尿管镜及等离子电切镜治疗成年男性尿道狭窄的应用技巧及体会.方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2例患者均首先经尿道置入输尿管镜,到达狭窄处后置入斑马导丝,直视下斑马导丝通过尿道狭窄处,然后依次使用8~24F肾筋膜扩张器沿斑马导丝扩张尿道,再用等离子电切镜切除隆起的组织;术后留置18~20 F硅胶导尿管2~4周,出院后定期到门诊行尿道扩张.结果 32例患者手术均取得了预期的疗效,拔管后排尿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6~12个月,测最大尿流率均>15 mL/s,所有患者都获得了满意的排尿效果.结论 联合运用经皮肾筋膜扩张器、输尿管镜及等离子电切镜治疗成年男性尿道狭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114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6年3月~2017年4月我们对114例(127侧)上尿路结石行MPCNL治疗.硬膜外麻醉,B超引导下穿刺目标盏,置入导丝,使用筋膜扩张器顺序扩张至F14~F16,留置工作鞘建立肾穿刺通道,F8/9.8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和F14~F20肾造瘘管.术后3 d复查B超或CT,评估出院清石率,术后3个月评估最终清石率.结果 124侧肾脏一期取石,3侧肾脏二期取石.126侧肾脏使用单通道,1侧肾脏使用双通道.手术时间(69.3±29.9)min.术后血红蛋白发生下降(10.6±6.9)g/L.肾造瘘管拔除时间(3.9±2.0)d.术后住院时间(6.6±3.7)d.术后17例(14.9%)发热,无脓毒症、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术后并发症.出院时清石率87.4%(111/127),最终清石率95.3%(121/127).114例术后平均随访8.6月(3~18个月),肾功能均正常,肾积水均无加重,无肾萎缩和输尿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13例(11.4%)结石复发(>5 mm),无须手术治疗.结论 MPCNL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安全,清石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输尿管镜下逆行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影响输尿管镜下逆行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US)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行输尿管镜逆行球囊扩张术治疗的单侧单发的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总共40例患者,其中男、女各20例,年龄25~76岁,输尿管狭窄段位置位于盂管交界处12例,输尿管上段8例,中段3例,下段17例.输尿管狭窄段的长度0.2~2 cm.均应用U30球囊扩张器扩张,所有患者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或者海马管6个月至1年,每3个月更换一次,术后随访1年.结果 手术时间45~90 min,平均60 min.术后2~3 d出院,平均住院日2.5 d,无严重并发症,血尿及尿路刺激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随访1年,有效患者25例(62.5%),无效患者15例(37.5%).单因素 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尿管狭窄段的长度及术前患侧肾积水程度是影响输尿管镜球囊扩张术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输尿管狭窄的位置以及狭窄的原因对手术治疗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输尿管镜下逆行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成人和儿童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完全B超引导下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MP)治疗成人和儿童(年龄<14周岁)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采用完全B超引导下SMP治疗的152例成人和儿童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儿童81例(53%),男53例,女28例,共85个通道.年龄10个月~ 14岁,平均(56.0 ±39.7)个月.结石最长径0.8 ~3.5 cm,平均(1.7 ±0.7)cm.肾盂结石42例,肾盂及肾盏结石25例,肾盏结石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7例,输尿管上段及肾盏结石1例.合并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1例.术前泌尿系感染发生率86.4% (70/81),尿培养阳性率39.5%(32/81).成人71例(47%),男43例,女28例.年龄18~81岁,平均(44.1±15.4)岁.结石最长径1.0~3.0cm,平均(1.7±0.6)cm.肾盂结石19例,肾盂及肾盏结石13例,肾盏结石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4例,输尿管上段及肾盏结石3例,肾盏憩室内结石4例.合并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1例.术前泌尿系感染发生率87.3%(62/71),尿培养阳性率26.8%(19/71).两组的结石大小、结石复杂程度、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均采用全麻,患者均先取截石位,输尿管镜下逆行留置F5输尿管导管,膀胱留置导尿管.改俯卧位,B超引导下用18G穿刺针穿刺目标肾盏穹窿部,穿刺部位选择第11肋间及12肋下的肩胛线至腋后线之间的区域.穿刺成功后,置入0.032英寸斑马导丝,沿导丝用筋膜扩张器扩张为F12~14通道(若扩张为F12,直接用鞘扩张;扩张至F14,先用F12筋膜扩张器扩张,然后置入F14鞘),置入相同大小的负压吸引“卜”形鞘,连接标本收集瓶及负压吸引器.沿鞘插入超细肾镜观察肾盂、肾盏及结石情况,采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比较两组的碎石时间(开始碎石到手术结束)、术后第1天和术后1个月的净石率、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变化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管化率(完全无管化定义为未留置双J管和肾造瘘管;无管化定义为留置双J管,不留置肾造瘘管)、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儿童组碎石时间5~60 min,平均(27.7±13.0)min;术后第1天净石率96.3%(78/81),术后1个月净石率98.8% (80/81);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下降幅度0~41g/L,平均(8.0 ±9.1)g/L,血细胞比容(HCT)变化值为0.026±0.029;完全无管化率86.4%(70/81);术后住院天数1~5d,平均(2.5±0.9)d;术后9例出现并发症,包括Clavien Ⅰ级8例(发热4例、血尿1例、肾周血肿1例、术后同侧输尿管末端结石1例、肠功能恢复慢1例,均经保守治疗好转)、Ⅲb级1例(为术中大量腹腔积液,予穿刺引流后治愈).成人组碎石时间7~80 min,平均(31.2±15.3)min;术后第1天净石率97.2%(69/71),术后1个月净石率98.6%(70/71);血红蛋白下降幅度0~32g/L,平均(11.9±8.7)g/L,HCT变化值为0.030±0.027;完全无管化率87.3%(62/71);术后住院天数为1~8d,平均(2.4±1.1)d;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包括Clavien Ⅰ级3例(血尿2例、肠功能恢复慢1例,保守治疗好转)、Ⅲb级1例(术后同侧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手术治愈).两组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碎石时间、术后第1天及1个月净石率、HCT变化值、完全无管化率、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P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恢复快,不仅可作为成人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手法,同样可作为儿童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手法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前预置双J管必要性的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系统评价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前预置双J管的必要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Scopus、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检索从建库至2018年11月关于术前预置双J管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英文检索词为Flexibleureteroscopic、preoperative、Double J stent、Calculus,中文检索词为输尿管软镜、术前、双J管、结石.纳入标准:①病例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试验,包括学位论文及会议摘要;②研究对象术前经泌尿系超声、腹部X线片、尿路造影或腹部CT等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结石,均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③试验组术前预置双J管,对照组术前不预置双J管;④观察指标包括术后结石清除率、通道鞘置入成功率、球囊扩张使用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等.排除标准:①无对照组;②相同的作者、单位的重复报告;③未涉及相关指标或原始数据不完整,无法提取利用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提取资料,并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6篇文献,其中病例对照试验32篇,随机对照试验14篇.共纳入17 48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6 211例,对照组11 26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OR=1.69,95%CI1.37~2.08,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肾结石亚组中,试验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OR=1.67,95%CI1.41~1.99,P<0.05);输尿管结石亚组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1,95% CI0.91 ~3.20,P=0.100).试验组的软镜通道鞘置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OR=5.77,95% CI 3.32~10.31,P<0.05),球囊扩张器使用率低于对照组(OR=0.23,95% CI0.15~0.35,P<0.0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 =0.56,95% CI0.38~0.84,P=0.00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64,95% CI0.45 ~0.90,P=0.010),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MD=-4.95,95% CI-8.90~-1.01,P=0.010).结论 术前预置双J管可提高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术后结石清除率,提高软镜通道鞘的置入成功率,降低输尿管球囊扩张器的使用率,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