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儿童慢性腹痛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腹痛是儿童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复杂,可分为功能性腹痛和器质性腹痛.器质性腹痛可通过腹部B超、CT或核磁等影像学检查协助诊断,且多数病例需要行外科手术治疗.腹痛无明显阳性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病例考虑为功能性腹痛,往往难以明确病因,如未及时规范、合理地治疗,易反复发作,而进展为慢性腹痛,腹痛迁延反复,给患儿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ERAT)集诊断、治疗于一体,不仅可冲洗阑尾腔内粪石或脓液以达到治疗效果,同时可保留阑尾,对有可能因阑尾粪石梗阻所致慢性腹痛是很好的诊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例因慢性腹痛行ERAT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ERAT在儿童阑尾相关慢性腹痛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特应性皮炎瘙痒的神经免疫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始于婴幼儿阶段,部分患者可迁延终生[1,2].慢性瘙痒是本病突出症状之一,根据2007年国际瘙痒研究论坛(IFSI)提出的分类方法,AD的慢性瘙痒属于典型的"原发性皮肤炎性疾病瘙痒"[3],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导致抗瘙痒治疗效果有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养阴润燥汤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慢性的口腔黏膜疾病,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显示主要与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微量元素的缺乏、感染及精神心理压力大等因素有关[1].OLP病变主要累及颊黏膜的后部、舌部及牙龈等部位[2].临床病变表现呈网状、斑块状、环状、糜烂、条纹状、萎缩及丘疹状等,具有久治不愈、迁延反复、病程冗长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药冷敷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皮肤瘙痒30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病,好发于病毒性肝炎、胆道疾病者,常表现为纳差、恶心、黄疸和疲劳等,随着病程迁延,常继发皮肤瘙痒[1].一旦出现皮肤瘙痒,则无法自行缓解,搔抓后亦难以改善,且西医缺乏特异性药物,多采用对症处理,临床疗效不甚理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管窥肺系疫病之分期分型论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通过阐释肺系疫病"逆顺传变观",提出了肺系疫病的潜伏期(未病)、发作期(顺传、逆传)、瘥后期(迁延、新病、恢复)三期演变规律;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机演化,聚焦肺系疫病分期分型防治,提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未病先防发、既病防逆传、瘥后防新病的防治策略.为未来可能发生的肺系疫病提供理论支撑,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特应性皮炎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也称特应性湿疹(atopic eczema),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于常见的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特应性皮炎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在不同的年龄段,患者还常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特应性疾病,故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疾病,需要按慢性病进行长期的病程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一种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的眼眶疾病,病程迁延,可致盲、致残,诊疗过程复杂并涉及多个学科。为提高我国TAO的规范化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学组,按照临床诊疗指南制订的指导原则、方法和步骤,针对TAO诊疗中的主要临床问题提出24条推荐意见,主要涉及TAO临床诊断标准,疾病分期、分级方法,基于TAO发病机制的新型治疗方法,TAO的多学科联合管理,危险因素控制,药物、放射、手术等治疗方案的个体化选择以及疗效评估和危重症处理,形成我国首部与TAO诊疗相关的临床指南,以指导临床开展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放射性溃疡中细胞衰老的特征及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的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放射性溃疡是一种严重的皮肤损伤,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常呈进行性进展,且皮损易向非照射区域扩展、迁延难愈。然而,现有的理论无法充分解释放射性溃疡的进展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衰老在不同类型的慢性创面中起着重要作用,提示衰老细胞的积累可能与放射性溃疡相关。陆军军医大学史春梦教授团队在《Burns & Trauma》杂志上发文《Characterization of cellular senescence in radiation ulcers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conditioned medium》。该研究团队首先采用40 Gy X线照射大鼠局部皮肤,建立了具有临床患者特征的放射性溃疡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连续超过260 d的观察评估。结果表明,随着放射性溃疡的进展,衰老细胞在辐照组织中不断积累,并在后期保持较高的衰老水平。其中,衰老的巨噬细胞主要出现在放射性溃疡的早期阶段,而衰老的真皮Fb和内皮细胞则在辐射后呈持续增加。此外,该研究证实向放射性溃疡中注射外源性衰老细胞,会显著加重皮损的进展。接着,该研究团队通过体外研究观察到,辐照诱导的原发性衰老细胞及其条件培养基(CM)诱导的继发性衰老细胞均可通过旁分泌功能诱导正常细胞发生衰老。最后,该研究团队将标准化制备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M(uMSC?CM)以2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至放射性溃疡大鼠模型中,观察到经uMSC?CM处理后,皮损部位的渗出、结痂和溃疡等病理变化得到改善,血清中IL?1α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管生成素?1水平显著恢复(P<0.05),衰老相关基因(p16、p21 和p53)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uMSC?CM能够通过抑制细胞衰老,有效缓解放射性溃疡的进展;衰老细胞在放射性溃疡的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或许是治疗放射性溃疡的一个有效靶点;间充质干细胞的分泌因子在放射性溃疡的治疗中存在巨大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及毛霉菌病外科治疗指征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回顾分析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及毛霉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2018年3月至2022年11月共10例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及毛霉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6例,女4例,年龄2.58~16.00岁。侵袭性肺部曲霉菌病5例,侵袭性肺部毛霉菌病5例。手术指征为气道内大出血风险7例,控制感染继续治疗恶性肿瘤2例,长期抗真菌药物治疗后感染迁延不愈但病灶局限1例。2例因手术前突发急性咯血死亡,8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预后良好。结论: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及毛霉菌病的致死率极高,抗真菌药物治疗结合及时的手术治疗可以挽救患儿的生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东亚国家特别是我国报道的学龄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重症及耐药病例数量在增多。儿童MPP是异质性疾病,部分患儿感染后为自限性过程,部分患儿感染后病情重且迁延,容易遗留下气道闭塞的后遗症,导致这部分患儿肺功能减退,生活质量下降。虽然目前我国尚无儿童MPP的全国流行病学数据,但基于我国学龄期儿童人口基数大,以及MPP遗留下气道闭塞的长期影响,MPP应被视为我国学龄期儿童主要的呼吸系统疾病并加以重视。现主要就肺炎支原体耐药与重症MPP的关系,以及MPP的分型和治疗进行简要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