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自噬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总结细胞自噬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对细胞自噬的认识与理解,促进自噬在肿瘤临床和基础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方法 使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检索系统,以"细胞自噬""自噬信号传导""自噬与肿瘤""靶向自噬"为中文关键词,"Autophagy""Autophagy signal transduction""Autophagy and Cancer""Targeted Autophagy"为英文关键词,检索2013-01-01-2024-01-31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自噬的过程和调节机制;(2)自噬与肿瘤的关系;(3)调节自噬与肿瘤治疗.排除标准:(1)数据不完整的文献;(2)文献研究方法中存在统计学问题的文献以及内容相似或重复的文献.最终纳入文献73篇,其中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69篇.结果 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药物抵抗有关.自噬能通过维持细胞内稳态、DNA和基因组的稳定、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抑制肿瘤发生;也能通过保障肿瘤细胞代谢,维持癌症干细胞稳定促进肿瘤发展;在某些情况下自噬过度激活也可引起自噬性死亡.通过药物促进自噬或者抑制自噬可以对肿瘤细胞起到杀伤作用.结论 自噬过程受一系列复杂信号分子的调控,调控机制与肿瘤的病理生理过程存在密切联系.自噬与肿瘤的发病、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潜在干预靶点,调节自噬能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补肾安神"针刺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fNIRS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索补肾安神针刺法对围绝经期失眠(perimenopausal insomnia,PMI)患者前额叶功能活动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40例P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穴取百会、照海、申脉、肾俞、三阴交、安眠、太溪,每日1次,每次30 min,治疗2周;药物组口服佐匹克隆片,每次7.5 mg,每晚1次,治疗2周.同时招募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20名设为健康组,采集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人基线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和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spectroscopy,fNIRS)数据,分析针刺对PMI患者前额叶功能活动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PMI患者额叶的前运动皮层区(BA6)的氧合血红蛋白(HbO)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背外侧前额叶区(BA9)、双侧额极区(BA10)的HbO浓度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两组PMI患者额叶的前运动皮层区(BA6)的HbO浓度较前明显降低(P<0.05);双侧前额叶额极区(BA10)、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区(BA9)、腹外侧前额叶区(BA44、BA45)的HbO浓度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刺组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区(BA9)激活显著(P<0.05).结论 该研究为围绝经期失眠的过度觉醒假说提供了影像学依据,证明了前额叶在睡眠觉醒过程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揭示了补肾安神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脑功能机制,为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膝骨关节炎中西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膝骨关节炎是最普遍的关节疾病,其特征是膝关节软骨退化、滑膜炎症以及关节周围和软骨下骨的变化.最新研究报道了几种关键的信号通路,它们是膝骨关节炎病理状态下细胞和分子的关键调节因子和激活因子.而Wnt/β-catenin正是这样独特的信号通路,该特定通路中分子的激动剂和拮抗剂可作为膝骨关节炎治疗的潜在候选者.此通路应严格调节,以维持软骨在过度激活或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的稳态.Wnt信号级联的复杂性及其药物对其机制的影响仍未完全了解,这迫使我们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并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膝骨关节炎.根据目前对转基因小鼠体内、体外研究以及临床观察等,该文对Wnt/β-catenin通路中的相关分子通过转导所产生的级联反应提供独特见解;并且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如何影响膝骨关节炎中的软骨细胞和滑膜组织,以及病理状态下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方式是如何靶向该途径来改善临床症状进行归纳与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术后肠麻痹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术后肠麻痹(POI)是影响外科手术后快速康复常见的和重要的并发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研究POI发病机制及其危险因素对临床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认为POI主要是由术后早期的神经反射和随后的肠道炎症过度激活引起的非机械性肠道动力障碍;患者术前自身一般情况与体质因素以及众多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可能是POI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以加剧POI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对POI发病机制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为临床有效防治POI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皮肤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病理性瘢痕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病理性瘢痕是真皮纤维化疾病中的一类,以过度纤维化和胶原沉积为特征,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病理性瘢痕形成的潜在病理机制尚未阐明,且其临床疗效不佳、复发率高,故其防治一直是临床上致力解决的难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维持心血管稳态的重要内分泌级联,其组成成分均在皮肤各细胞中表达,皮肤局部RAS可以独立于血浆RAS发挥作用。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皮肤局部RAS激活,其主要活性成分血管紧张素Ⅱ(ATⅡ)通过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1(ATR1)和血管紧张素受体2(ATR2)两个特异性受体对受伤创面发挥相反的作用影响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本文首次全面综述了皮肤局部RAS系统的经典通路、肥大细胞诱导的糜酶旁路及瘢痕疙瘩相关淋巴组织诱导的溶酶体蛋白酶旁路环路在创伤修复及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体外冲击波对糖尿病神经痛大鼠脊髓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体外冲击波对糖尿病神经痛大鼠脊髓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2月龄,体质量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2):对照组(C组)、糖尿病神经痛组(D组)和体外冲击波+糖尿病神经痛组(E组)。C组大鼠持续普通饲料喂养,D组和E组大鼠高糖高脂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注射后3、7和14 d时尾静脉随机血糖均>16.7 mmol/L,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85%基线值即视作大鼠糖尿病神经痛模型制备成功。E组于造模后进行体外冲击波,冲击量1 000冲击/次,频率10 Hz,能量1.0 bar,1次/周,共4次。于造模前(T 0)、造模后1、2、3和4周(T 1-4)时测定MWT和TWL。最后一次冲击后麻醉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组织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IL-1β和TNF-α的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D组和E组T 1-4时MWT和TWL降低( P<0.05);与D组比较,E组T 1-4时MWT和TWL升高( P<0.05)。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筛选结果,D组与C组共筛选出差异磷酸化蛋白284个,E组与C组共筛选出差异磷酸化蛋白282个,E组与D组共筛选出差异磷酸化蛋白303个,磷酸化mGluR5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D组脊髓GFAP、IL-1β和TNF-α表达上调( P<0.05);与D组比较,E组脊髓GFAP、IL-1β和TNF-α表达下调( P<0.05)。 结论:体外冲击波减轻大鼠糖尿病神经痛的机制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及mGluR5过度磷酸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α-硫辛酸通过抑制JAK2/STAT3恢复GPX4改善侧脑室注射链脲菌素诱导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侧脑室注射(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 icv)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icv-STZ组和icv-STZ+ALA组,每组15只。STZ通过大鼠侧脑室脑立体定位注射,ALA干预用灌胃法,对照组采用侧脑室注射人工脑脊液及生理盐水灌胃,灌胃4周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数量,电子显微镜检测线粒体完整性,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炎症因子、磷酸化Tau蛋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的表达或活性水平。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侧脑室注射STZ 4周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ALA干预可显著改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多层面分子水平检测结果显示,STZ组大鼠海马组织铁离子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伴有脂质过氧化、线粒体完整性显著破坏、氧化还原系统失衡、胶质细胞数目增加、磷酸化的Tau蛋白水平显著升高、MAPK与GSK-3β通路激活。进一步检测发现,STZ激活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通路,并转录抑制过氧化物酶GPX4表达。抑制STAT3活性则可阻断STZ诱导GPX4下调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结论:ALA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恢复GPX4蛋白水平,从而螯合铁离子、改善线粒体功能与脂质过氧化,平衡机体的氧化还原系统,降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改善STZ诱导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与抑郁症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类以心境抑郁、兴趣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疾病。其病因机制不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高自杀率特点。当下主流的单胺类假说不能充分阐明其病理学特征,部分抑郁症患者对现有抗抑郁药治疗应答不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拮抗剂和γ-氨基丁酸A(γ-aminobutyric acid A,GABA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具有潜在快速抗抑郁效果,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新机制和临床治疗的突破口。NMDAR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适当激活可促进树突发育、神经元生长和长时程增强,但过度刺激会引起毒性反应,导致突触萎缩和神经元死亡。此外,炎症反应可诱导NMDAR功能改变从而产生抑郁症状。目前临床上新型抗抑郁药物NMDAR拮抗剂氯胺酮可能通过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释放增加、激活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突触可塑性,从而起到快速抗抑郁和延缓抑郁复发的作用,但由于MDD患者NMDAR基因变异性较大,其潜在功能多态性影响临床症状表现和药物敏感性。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最新研究,综述NMDAR功能异常与抑郁症发病、抗抑郁治疗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现状,以期为抑郁症患者精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CAT4通过海绵化miR-508-5p上调URGCP表达驱动乳腺癌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相关转录因子4(PCAT4)通过海绵化miR-508-5p上调细胞增殖上调节因子(URGCP)表达对乳腺癌进展的驱动作用。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分析乳腺癌组织中具有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iRNA的微阵列数据。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评估乳腺癌中PCAT4表达。MTT和集落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增殖能力,TUNEL法分析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迁移和侵袭变化。RNA下拉和双荧光素酶测定分析PCAT4与miR-508-5p,以及miR-508-5p与URGCP的相关性。肿瘤异种移植研究分析PCAT4/miR-508-5p/URGCP轴与体内乳腺癌细胞生长的相关性。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PCAT4和URGCP与miR-508-5p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PCAT4的表达水平上调。敲除PCAT4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和转移,促进细胞凋亡。miR-508-5p是PCAT4的靶点,且与PCAT4呈负相关。乳腺癌中miR-508-5p过度表达可抑制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URGCP是miR-508-5p的靶点,可诱导乳腺癌的进展。肿瘤异种移植研究显示,PCAT4通过影响miR-508-5p/URGCP驱动乳腺癌进展。结论: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PCAT4表达升高,PCAT4可以作为miR-508-5p的分子海绵,并通过激活URGCP蛋白表达显著促进乳腺癌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是一种继发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危及生命的综合征。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是由于T细胞和巨噬细胞持续激活和增殖导致免疫过度刺激和致炎介质的瀑布样释放,最终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和多器官衰竭。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包括发热,血细胞减少,肝、脾、淋巴结肿大,凝血障碍,肝功能损害,高铁蛋白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骨髓噬血现象。该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生物标志物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进展快、病死率较高的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和诊断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