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治变应性鼻炎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变应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痒、鼻塞、流清涕、喷嚏等,属于中医学"鼻鼽"范畴.本文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理论出发分析变应性鼻炎的辨证论治,认为其标在肺,其根在脾胃,涉及肺脾肾三脏,其病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为"闭塞而不通",脾虚生湿,痰湿阻窍,肺脾气虚,风寒犯窍,鼻窍不通;一为"不荣而不通",脾失健运,清气不升,脾损肺伤,脾肾阳虚,鼻窍不荣.临证治疗应补脾健脾运脾,复生化之源,绝痰湿之根,调升降之序,固卫外之功,扶脾肾之阳,使鼻窍得通、得荣、得润、得固、得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侯爱画治湿六法概要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介绍侯爱画教授治湿六法,即运脾和胃、防止伤阴,疏肝泄胆、木畅土行,宣降肺气、行水上源,益肾扶阳、蠲湿除痹,活血行血、增水行舟,通腑泄浊、慎利小便.六法虽各有侧重,但应用时常需多法同施,以利于湿邪排出.并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董明国采用运脾扶阳、祛湿止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介绍董明国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董明国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等脏腑亦密切相关,其发病多涉及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肾虚火衰这3个环节.脾虚湿困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根本病机,治法以运脾扶阳、祛湿止泻为主,自拟溃结方加减以治疗本病.溃结方的药物组成为白术、熟附子、煨葛根、干姜、砂仁、枳壳、白扁豆、车前子、乌梅、秦皮、马齿苋、石榴皮、炙甘草、焦山楂、炒麦芽.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单纯服用中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中药灌肠方由青黛、败酱草、救必应、蚕砂、地榆炭、黄芪、毛冬青组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程长,症状反复,多虚中夹实,亦有兼寒兼热,用药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清标本虚实,侧重用之,抓住病因,以取显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基于"肝血温暖而性升发"探讨卵巢癌的病机与分期论治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肝是女子生理功能调节的枢纽.卵巢癌亦与肝和血密切相关.本文基于"肝血温暖而性升发"的生理特性,分析其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提出坎阳亏虚和中气堙郁是卵巢癌发病的基础,肝血瘀滞是卵巢癌发生和传变的关键.肾阳不足则肝血不温,中气堙郁则肝血不升,肝血不温不升则成瘀,三者相互影响,共同促成卵巢癌的发生、增殖和侵袭.基于分析的病机提出卵巢癌的分期论治,在卵巢癌初成时培补元阳,逐湿运脾,使肝血得温而能升发,卵巢癌已成时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防卵巢癌的传变,并将扶正培本,畅达肝气贯穿始终,以资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运用扶阳理论治疗阳虚感冒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总结运用扶阳理论治疗阳虚感冒的治法方药.认为阳气虚弱, 卫外不固, 感受风寒邪气, 邪犯肺卫, 卫表失和是阳虚感冒的基本病机, 且阳虚之人感邪多从寒化, 故疾病常缠绵难愈.治疗上应标本兼治、分期论治.感受病邪的早期以宣通为法, 解表达邪, 使阳气的出路畅通, 并驱邪于外;中后期以扶阳益气、健运脾土为法, 扶助坎中的阳气, 使人体恢复"阴阳和"的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医大师徐景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为脾虚为本,伤及肝肾,脾虚湿滞为其病理基础,病机关键为湿热血瘀壅滞肠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以健脾为主,结合抑肝扶脾,清化行瘀.其常用治法有:健运脾胃法,调理肝脾法,清热化湿法.该病虚极主以温肾,适时收涩固脱,常用温阳补肾法,收涩止泻法.具体治疗方法有:足浴疗法,敷脐疗法,灌肠疗法,针灸和穴位按摩法,中成药治疗,中药膏方,食疗保健等.同时,徐教授特别注重患者的日常护理与生活调摄,常嘱患者在生活上防治并举,如生活调摄,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益脾养肝法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益脾包括补脾、运脾、温脾、醒脾、滋脾;养肝包括养肝血、疏肝气、暖肝阳、化肝瘀.益脾养肝法,即通过调理脾脏,助脾运化,培土植木,涵养肝脏,从而濡养肝体、助肝用、固毒邪,以达到肝脾二脏之间气机与功能的协调.在临床肝癌的诊治中,益脾养肝法可以通过调养脾胃而长养肝木之脏,调动肝木生发的机能,扶正助肝脾生养发陈以祛除毒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涩并举,功在扶脾"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治法刍议
编辑人员丨2023/8/6
轮状病毒性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现代医学目前治疗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仅创造恢复条件待其自愈,且不能有效避免诸多并发症的发生.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本病属"泄泻"范畴,而以湿热证多见.然婴幼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又为"稚阴稚阳"之体,临床实践及文献研究表明,早期固涩,急存阴液在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治疗中尤为重要.而止泻方以清热利湿、运脾行气、敛阴止泻为治法,恰能与本病的病因病机相吻合,临床运用时疗效显著,且存在口感好、易为小儿接受等优点.因此,止泻方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方面的临床运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小儿推拿广意》探析熊应雄"从脾胃论治"儿科病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小儿推拿广意》成书于清代,是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小儿推拿专著之一.熊应雄在审病辨证、推拿治疗、选方用药、药物炮制、方药用法等方面尤重视后天调护,并以"脾胃"为中心,辨治小儿脾系疾病时以健脾和胃、利湿化浊为重,辨治小儿肺系疾病时重用培土生金法,辨治小儿肝系及心系疾病时巧用抑木扶土法,辨治小儿肾系疾病时把握"先天和后天并重"的原则.用药方面善用甘味及归脾胃经的药物,同时严格控制剂量以保护脾胃功能,并采用姜制法、麸炒法、蜜制法等药物炮制方法及温服法如米汤化下、姜枣汤下等服药方法,进一步增强运脾和胃、温阳散寒之功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李庆海从络、脾、肾治疗心悸
编辑人员丨2023/8/6
李庆海教授在临床中主张心悸治络、心悸醒脾、心悸治肾.心悸治络:对因虚致心悸者,用益气养血充络之法,气足则血旺而运行有力,血足则络得充养而心神得藏.常用黄芪、人参、阿胶.大剂量黄芪益气养血,补扶虚损.心悸醒脾:脾喜燥而恶湿,土爱暖而喜芳香,通过温里、补益、芳香等药物醒脾、健脾、运脾,醒复脾之神机.常用脾脏第一要药白术,配合人参、炙甘草、茯苓益气健脾.心悸治肾:治疗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心悸时,从肾着手,予滋肾填精、温肾助阳药治之,常用熟地黄,山萸肉、巴戟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