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要点解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制定《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该共识参考近期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总结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隐匿性肝性脑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更新,阐述其病因、诱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危害),并对其诊断、治疗、预后和慢病管理策略进行推荐.现对此共识中的部分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临床化验指标重新计算的生物标记物在预测腹膜透析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炎症及免疫、营养状态受损是腹膜透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由于炎症、免疫及营养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复合生物标记物可能较单一生物标志物具有较佳的临床预后预测能力。近期研究表明,一些基于临床化验指标重新计算的生物标记物简单易得,可以较好反映身炎症、免疫及营养状态,对腹膜透析患者的结局有较好预测作用。本文综述了基于临床化验指标重新计算的生物标记物在预测腹膜透析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腹膜透析患者的危险度分层与管理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隐匿性肝性脑病(CHE)是肝性脑病的重要类型.有别于显性肝性脑病(OHE),CHE患者无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等明显临床表现,但存在神经心理学和(或)神经生理学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微认知障碍、欣快或焦虑,注意力和计算能力下降.CHE不仅易进展为OHE,还严重影响患者的驾驶能力、精细操作能力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增加意外伤害风险,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缩短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为进一步提高对CHE的认识,规范CHE的诊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参考近期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总结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共识意见.本共识意见就CHE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诱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和慢病管理形成19项陈述条款,以期为规范国内CHE的诊治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运动干预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终末期肾脏病(ESRD)指慢性肾脏病(CKD)的终末阶段,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运动干预被证明是CKD患者的保护因素,近期研究发现有氧运动、抗阻力训练、血流阻断训练以及肌肉电刺激训练可显著改善ESRD患者的临床症状与预后。考虑到运动方案制定和运动干预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应实施个性化运动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是一个不断增长的人群.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复杂并且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预后较差.因此,介入器械的改进和抉择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和相关研究开展,新一代的药物洗脱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和药物涂层球囊的应用可能会为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潜在优势.现对近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状况及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主要治疗方法,尿道狭窄是TURP后再入院的主要原因,无论采用何种术式治疗BPH均不能完全避免尿道狭窄发生,对患者排尿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合理选择有效的治疗策略以改善患者排尿功能.对于BPH行TURP后尿道狭窄的治疗手段与其他病因所致的尿道狭窄相同,分为开放手术和腔内治疗,不同类型手术的近期、远期效果有明显差异,且适应证人群也有严格限制.文章总结了BPH行TURP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状况和外科治疗方式,以指导临床医师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手术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及化疗二线或以上治疗HER-2阴性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及化疗二线或以上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9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一线治疗失败的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 n=22例)和对照组( n=44例),研究组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及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治疗至少2~4个周期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9.1%(2/22)、0(0/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08);DCR分别为77.3%(17/22)、45.5%(2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03, P=0.014)。研究组患者未达到中位OS,对照组患者中位OS为11.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59, P=0.207);研究组患者未达到中位PFS,对照组患者中位PFS为3.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13, 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是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 HR=0.33,95% CI为0.15~0.75, P=0.008)。在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谷丙转氨酶升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8%(7/22) vs. 6.8%(3/44), χ2=5.32, P=0.021]。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相关的死亡。 结论:与单纯化疗比较,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及化疗二线或以上治疗HER-2阴性晚期胃癌,可延长患者PFS,提高DCR,但谷丙转氨酶升高发生率显著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动态增强磁共振参数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相关性的前瞻性长期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半定量参数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寻找无创性的预测指标。方法:收集贵州省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国际抗癌联盟(UICC)2010分期Ⅲ、Ⅳ A、Ⅳ B期,先行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TPF)方案时辰诱导化疗3周期;后予调强放疗(IMRT)同期紫杉醇化疗2周期。诱导化疗前均行DCE-MRI检查,并获取DCE-MRI相关半定量参数,将DCE-MRI相关半定量参数与同期放化疗结束的鼻咽病灶近期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77例患者中,71例完成治疗并有长期完整随访信息,中位随访77个月(9~86个月),3年、5年OS分别为80.2%、67.6%;3年、5年PFS分别为73.2%、60.5%;同步放化疗结束鼻咽病灶近期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组与部分缓解(PR)组之间的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0.537, 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短组的OS( χ2=3.982, P<0.05)和PFS( χ2=4.019, P<0.05)均高于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长组;年龄≥ 45岁的患者OS( χ2=7.593, P<0.05)和PFS( χ2=5.624, P<0.05)明显低于年龄<45岁的患者。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发现,临床分期晚(Ⅳ A、Ⅳ B期)( P=0.048)、年龄≥ 45岁( P=0.031)是鼻咽癌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而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长( P=0.018)、年龄≥45岁( P=0.004)、N(2~3期)分期晚( P=0.032)和强化峰值<3 000( P=0.005)则为鼻咽癌患者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结论:DCE-MRI参数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可能作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可靠的影像学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射波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近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及预后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射波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近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及此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接受射波刀治疗脑转移瘤的58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射波刀治疗后3个月,依据头部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脑转移瘤变化评价放疗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对58例患者进行总生存(OS)和局部无复发生存(LRRFS)分析;以患者随访期间生存状态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依据累计脑转移瘤体积判断射波刀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生存情况的效果,并获得累计脑转移瘤体积最佳临界值;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射波刀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OS和LRRFS的临床因素;评估射波刀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58例患者中,男性26例(44.8%),女性32例(55.2%),中位年龄[ M( Q1, Q3)]64岁(56岁,70岁);每例患者有1~7个脑转移病灶,58例患者共有98个脑转移病灶。射波刀治疗后3个月内死亡2例(3.4%);其余56例患者治疗后3个月,完全缓解3例(5.4%),部分缓解36例(64.3%),疾病稳定13例(23.2%),疾病进展4例(7.1%);ROC曲线分析显示,依据累计脑转移瘤体积判断射波刀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生存的曲线下面积为0.593(95% CI:0.423~0.763),累计脑转移瘤体积最佳临界值为15 cm 3。中位随访时间12.6个月(7.5个月,17.9个月)。6、12个月的OS率分别为91.3%、79.5%,6、12个月的LRRFS率分别为93.0%、89.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70分比≤ 70分, HR=0.103,95% CI:0.019~0.545, P=0.007)、颅外肿瘤控制情况(已控制比未控制, HR=0.145,95% CI:0.049~0.429, P<0.001)、累计脑转移瘤体积(≤15 cm 3比>15 cm 3, HR=0.105,95% CI:0.028~0.399, P=0.001)是OS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颅外肿瘤控制情况(已控制比未控制, HR=0.062,95% CI:0.006~0.616, P=0.018)、累计脑转移瘤体积(≤15 cm 3比>15 cm 3, HR=0.440,95% CI:0.007~0.292, P=0.001)、靶区总生物等效剂量(BED)(≤60 Gy比>60 Gy, HR=5.299,95% CI:1.020~27.530, P=0.047)是LRRFS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治疗后仅出现1~2级头痛[53.5%(31/58)]、恶心呕吐[36.2%(21/58)]等不良反应,无≥3级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射波刀治疗NSCLC脑转移具有较高的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生存率,不良反应轻微。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颅外肿瘤控制情况、累计脑转移瘤体积可能影响射波刀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的OS,颅外肿瘤控制情况、累计脑转移瘤体积、总BED可能影响局部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移植前活检联合肾脏灌注运输器对移植肾近期预后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移植前活检联合肾脏灌注运输器(Lifeport)对移植肾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行肾移植手术的34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者移植前活检组织病理学资料、Lifeport参数和受者术后3个月内的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织病理学指标和Lifeport参数与术后3个月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和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发生DGF 13例,占38.2%。DGF组供肾获取时血肌酐以及Lifeport低温机械灌注(HMP)后0.5、1、2、4 h的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非DGF组,其中RI以HMP 4h时两组差异最显著。组织学方面,DGF组急性肾小管损伤(ATI)评分较非DGF组高,而Remuzzi评分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术后3个月时的eGFR与HMP 4h时的RI以及Remuzzi评分之间具有相关性(RI: r=-0.48, P<0.001;Remuzzi评分:ρ=-0.42, P=0.01),而与ATI评分之间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另外,Lifeport HMP 4 h的RI联合ATI评分可以将预测DGF的敏感度提高至100%(95% CI:75.3%~100%),特异度提高至90.5%(95% CI:69.6%~98.8%)。 结论:DGF组供肾获取时血肌酐、Lifeport RI以及ATI评分显著高于非DGF组,而移植术后3个月时的eGFR与Lifeport RI以及Remuzzi评分之间具有相关性;ATI评分与Lifeport灌注4 h的RI联合可以提高DGF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