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联体下优化二级医院腔镜手术接台的管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二级医院手术室腔镜手术接台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提高腔镜手术接台的效率。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4例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接台管理。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5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强化性手术室接台管理。调查分析医联体模式下二级医院手术室腹腔镜手术接台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和策略。比较两组手术接台时间、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等指标以及患者、医师和护士对手术接台管理与效率的满意度。结果:腹腔镜手术接台效率的影响因素中,人员因素、管理因素、流程因素、设备因素等为主要的因素,其中管理因素的构成比为14.29%,高于人员、流程、设备等因素的7.14%、6.25%、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手术接台时间连台手术间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师和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联体模式下二级医院手术室腹腔镜手术开展过程中,手术接台效率容易受到人员、管理、流程和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加强对传统手术接台的管理,不仅符合医联体模式的要求,还满足患者、医师及护士的需要,有利于提升手术接台效率,保证腹腔镜手术安全、顺利、高质量的进行,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手术配合管理流程改进对连台腹腔镜手术中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手术配合管理流程改进对连台腹腔镜手术中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66例观察组(改进手术配合流程管理)和60例对照组(常规手术配合流程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护理配合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手术护理记录、手术环境、卫生消毒以及器械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护理后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2.42%(61/66)高于对照组78.33%(47/60)( P<0.05)。护理后观察组术前物品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及接台物品准备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 P<0.05)。护理后观察组器械准备充分性、麻醉护理配合质量、医生对护理配合的评价及传递器械及时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改进手术配合管理流程可有效提高连台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手术护理配合质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移动APP的围手术期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在骨科手术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APP的围手术期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在骨科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1月行骨科手术的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信息管理;将2019年2月—2020年1月行骨科手术的5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基于移动APP的围手术期护理信息管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连台手术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医疗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连台手术等待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前及离室前的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医疗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移动APP的围手术期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骨科手术室可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患者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处理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病学的特点之一是无症状感染者也是传染源。本例患者术前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血常规化验显示淋巴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院内未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检测,未能进行该项检测,胸部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磨玻璃影,因此不考虑病毒性肺炎。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均采用规范的二级医疗防护措施。患者术后第5天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COVID-19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该患者术前处于COVID-19潜伏期,然而所有参与手术麻醉的医护人员和连台的下例手术患者都没有因此被传染,其原因得益于笔者医院对全体职工在感染控制方面的严格培训,手术麻醉医护人员均熟练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对手术室内的感染控制具有良好意识,且能规范实施。该病例还提示,要重视术前单纯淋巴细胞水平下降明显的患者,采取措施以早期识别无症状感染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连台手术患者接入手术室合格率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连台手术患者接入手术室合格率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2月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为"提高连台手术患者接入手术室合格率"。选取2020年2月20日至3月20日(活动前)226台连台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6月1~30日(活动后)226台连台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连台手术患者接入手术室的合格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连台手术患者接入手术室合格率由62.39%上升至8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手术患者接入等候室超时率、手术物品携带不合格率和接错连台手术患者差错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开展品管圈能显著提高连台手术患者接入手术室合格率,充分保障连台手术患者接入手术室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洁净手术室条件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空气质量动态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通过对洁净手术室条件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空气质量进行动态检测分析,了解不同时间点术中空气质量情况,为白内障连台手术空气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和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洁净手术室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空气质量进行动态检测分析与评价.结果: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从患者入室到切口关闭整个过程空气洁净度呈"N"字型,以麻醉开始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为最高,周边区颗粒物浓度略高于手术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采样时间点细菌数均符合洁净级别标准;12台连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第1至第7台手术区气溶胶浓度呈平稳波动态势,第8台开始PM2.5(0.17 μg/m3)、PM10(0.27 μg/m3)有上浮趋势,在第12台有较明显高值(PM2.50.3 μg/m3、PM10 0.4 μg/m3、粒子数21.67个/L),且浮游菌检测在第12台检测为2 cfu/m3;周边区PM2.5(0.1~0.2 μg/m3)、PM10(0.17~0.23 μg/m3)、粒子数(9.67~16.67个/L)均呈平稳波动态势,浮游菌检测浮动范围为0~1 cfu/m3,符合动态标准.结论:洁净手术室能够持续有效维持手术间的空气清洁,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连台方式可取,考虑到临床人力安排与实际工作,建议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可在连台11~12台(手术开展4~4.5 h)后进行术间自净,使手术室管理更加高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医院智慧手术平台建设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打造集业务、服务和管理于一体的智慧手术平台,实现全院手术运营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满足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及智慧医院建设的需求.方法 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手术医疗服务实行深度融合.结果 手术室运营效率明显提升,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提升了近13%,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和麻醉衔接时间显著缩短.结论 智慧手术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医院整体的手术运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九宫格思维模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探究基于九宫格思维模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接受胸腔镜手术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九宫格思维模型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率、护理质量、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连台手术周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无菌操作、文书记录、危急病处理、心理护理、专科知识、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心理疏导、入室宣教、护理水平、体位干预、服务态度等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医师对手术器械与物品准备、手术配合、应急能力、特殊器械的保管及使用、术中器械传递、护理工作态度、无菌操作、护理技能、责任意识、仪器操作水平等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九宫格思维模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手术效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标准化管理视角下的手术运行管理策略在手术室工作成效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基于标准化管理的手术运行管理对手术室工作成效的影响.方法 创设针对手术分级、预约、部位标识、病历质量、医师入室、手术、手术取消率的管理标准以及手术安全核查标准、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的行为标准、手术安全管理标准,并规划系统的管理策略来对上述标准加以施行及落实,同时评价其对手术室工作成效的影响与手术运行期间所有流程的规范状况.结果 标准化管理施行之后的首台手术切皮时间准时率高于标准化管理前(P<0.05),连台手术衔接时间短于标准化管理前(P<0.05),护士人均手术量增加的同时每日人均手术时间长于标准化管理前(P<0.05);手术运行期间的未达标数目显著减少,在手术管理规范的同时,也使得手术持续时间长与周转慢的冲突有所减弱,患者的满意度大幅提升.结论 手术运行管理标准的创设及施行能够提升手术室工作成效,并且有助于强化手术运行的流畅性与规范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服务流程再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针对快速康复外科的开展,进行手术室服务流程再造优化的应用与评价.方法 选择2017年1-11月在我院手术的患者360例,根据项目实施时间分为实施前180例和实施后180例.比较实施前后器械物品准备时间,首台手术切皮推迟时间、连台手术间隔时间及患者与医务人员对流程再造前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流程再造实施前后进行比较,各环节时间及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流程再造优化,建立流畅的手术室服务流程链,可有效开展实施快速康复外科,从而达到减少患者安全隐患、节省医疗资源、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