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向思维结合专题活动式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逆向思维结合专题活动式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9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1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50例)与对照组(1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逆向思维结合专题活动式健康教育。采用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问卷、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问卷、FACT-B、心理韧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逆向思维结合专题活动式健康教育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生命质量、心理韧性和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逆向思维在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超声诊断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逆向思维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9级医学影像学专业30名本科生的超声诊断学实习教学为例,阐述了逆向思维融入超声诊断实习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通过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学生实习总成绩为(83.15±8.32)分,其中过程性评价的优秀率为63.3%(19/30),终结性评价的优秀率为76.7%(23/30)。学生对逆向思维教学的满意度评分均在4.50分以上。逆向思维教学融入超声诊断学实习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实习教学总体较为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肾内临床CBL教学中融入逆向思维模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将逆向思维模式融入肾内临床CBL教学中的效果。方法:观察组: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轮转至肾内科的实习生,采用CBL教学中融入逆向思维模式的方法。对照组: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轮转至肾内科的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在肾内科实习阶段临床教学结束后通过出科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教学效果。采用SPSS 17.0进行两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93.37±10.84)分vs. (87.63±12.55)分, P<0.05]。教学满意度方面,90%以上的观察组学生认为新方法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临床诊断分析能力、加强各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与应用、巩固临床基础知识、提高表达沟通能力、促进师生互动。 结论:在本科生肾内科临床实习的教学过程中,在CBL教学基础上融入逆向思维模式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初次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本科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OBE理念的肝胆专科特色腹腔镜培训教学设计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本研究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设计了一套有肝胆专科特色的腹腔镜培训教学方案,并进行了实践验证.方法 将参加2022年度腹腔镜操作培训的40名学员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理论授课结合实践操作培训模式;试验组学员以OBE理念为基础,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课程建设,通过明确基础知识、手术技巧、综合能力3个层面的教学目标,建立多样化教学途径的教学设计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结束时,采用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操作技术考核比较两组学员的培训成绩差异,并设计问卷了解学员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 培训后,试验组学员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模拟器下钉板移物、抓豆子、剪圈、高低柱、穿隧道、缝合打结的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教学质量评价方面,试验组学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能力、临床思维改进、课程结构设置合理度和课程整体满意度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基于OBE理念的肝胆专科特色腹腔镜培训教学设计,为肝胆专科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可提高腹腔镜术者实际操作能力,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减数分裂第1课时"课例基于核心素养的基本准则,通过创设情境,由整体到局部,以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逆向推理,在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中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内容的层层递进,不断渗透正确的生命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强化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意识,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追求逆向设计 打造高效课堂
编辑人员丨2024/6/1
以"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为例,运用逆向思维进行逆向设计.整体着眼于大概念,将教学设计详细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先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树立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再通过评估确定教学过程,重视知识的建构,以实现培养学生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逆向网络药理学思维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及中药预测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并基于逆向网络药理学思维进行中药组方预测.方法 获取COVID-19和PF靶点取交集得出二者共有靶点后进行蛋白互作网络,确定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明确发病机制与通路.由关键靶点逆向收集中药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再由成分收集中药,整理其性、味、归经.结果 获取142个COVID-19与PF的共有靶点,筛选后有18个关键靶点匹配到31种中药成分,进行28次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稳定.逆向收集287种中药,以寒性药、苦味药、肝、肺经居多,高度值中药为苦参、连翘、木蝴蝶、山豆根.结论 本研究运用逆向网络药理学思维及分子对接对COVID-19后PF进行靶点、通路、成分和中药预测,为今后临床中药组方拓宽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小鼠在配对选择实验中图形选择策略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究小鼠在配对选择实验(two-choice pairwise/visual discrimination,PD)范式中是基于直接选择正确刺激,还是通过拒绝错误刺激完成辨别任务.方法 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通过触屏行为训练分析系统训练至配对辨别正确率达到80%后用于后续研究.将基础配对辨别训练中正确刺激图形定义为S+;错误刺激图形定义为S-;5个随机刺激图形定义为S1~S5,与S+配对为错误图形,与S-配对则为正确图形.基础训练中S+和S-配对小鼠辨别率已达80%以上,如小鼠采用直选正确图形策略,采用S+与S1~S5配对辨别率将达80%以上;如小鼠采用拒绝错误图形策略,采用S-与S1~S5配对辨别率将达80%以上.结果 S+与S1~S5配对时,辨别率约为90%;S-与S1~S5配对时,辨别率在40%~80%之间波动;然后选择一个新的错误图形S′-与S1~S5配对,辨别率在40%~80%之间波动,和S-与S1~S5配对结果相似.结论 小鼠在配对选择实验中是基于直接选择正确刺激完成辨别任务,而不会采用拒绝错误刺激完成任务的策略,提示小鼠不能采用拒绝错误项得出正确项的逆向思维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关于医学生思维培养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作为医学实践、临床医疗以及医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环,思维水平影响着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总结医学生培养中医学思维的具体内容,包括整体思维、创新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和个体化思维等,在医学生学习与临床培训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需要加强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定位及犯罪血管预判断模型的构建与教学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提高临床护士和护生快速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部位及判断犯罪血管的能力.方法 以传统心电图心肌梗死定位理论为基础,借助18导联心电图胸导联定位,逆向性建立“冠状动脉的解剖分支-18导联心电图-心电图定位犯罪血管”的思维模式,形成胸导联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定位及犯罪血管预判断(Delta教学模型)用于护士和护生培训.结果 培训后护士考试得分显著提高,应用Delta教学模型的观察组护生考试得分显著高于应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组护生(P<0.05,P<0.01).结论 Delta教学模型可提高护士和护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部位定位及犯罪血管判断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