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盲法腋静脉穿刺("两点两线"法)与锁骨下静脉穿刺在心脏植入装置植入手术中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通过与锁骨下静脉穿刺进行对照研究,探讨新的盲法腋静脉穿刺技术("两点两线"法)在心脏植入装置植入手术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根据《2013 ESC心脏起搏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植入指征入选接受心脏植入装置植入患者(年龄≥18岁),分为腋静脉组与锁骨下静脉组,分别采用新的盲法腋静脉穿刺法("两点两线"法)和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建立血管通路并置入起搏导线.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盲法腋静脉穿刺法首先确定沿肌间沟走行的A线,再确定与之平行的B线,最后在B线上确定穿刺点,在操作过程中记录腋静脉穿刺进针角度α、β.结果 共纳入90例患者,其中男性50例,年龄(74.61±12.29)岁,其中腋静脉组45例,锁骨下静脉组45例.两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3.3%和95.6%;两组穿刺成功所需次数分别为(1.35±0.66)次和(1.30±0.64)次,两组穿刺成功所需时间分别为(44.5±15.8)s和(46.1±15.3)s,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和6.7%,两组间成功率、穿刺成功所需次数、穿刺成功所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腋静脉穿刺进针角度α为(25.79±3.95)°,进针角度β为(65.02±9.14)°.结论 新的盲法腋静脉穿刺法("两点两线"法)在心脏植入装置植入手术中是安全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督脉隔药灸联合水凝胶多功能复合敷料对压力性损伤大鼠Nrf2/HO-1/NQO1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督脉隔药灸联合水凝胶多功能复合敷料对压力性损伤大鼠创面修复及核因子E2 相关因子 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 1(heme oxygenase-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 1(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 50 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水凝胶敷料组、督脉隔药灸组、联合干预组,每组 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 4组借助压力装置构建压力性损伤大鼠模型.分组干预并记录各组大鼠的压力性损伤修复情况及创面组织病理变化;借助ELISA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 以及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Western blot与RT-PCR检测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Nrf2、HO-1、NQO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皮肤结构未被破坏;模型组创面肉芽组织可见明显的细胞坏死、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干预各组可见创面修复,表现为散在炎性细胞浸润,"气球样"坏死变性明显减少.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创面皮肤组织胶原纤维较为整齐;模型组创面肉芽组织可见大面积的胶原纤维沉积、紊乱;干预各组可见不同程度的创面修复.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MDA水平和创面肉芽组织Nrf2、HO-1、NQO1、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而创面修复率、血清SOD、GSH-Px水平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水凝胶敷料组、督脉隔药灸组、联合干预组的血清TNF-α、IL-1β、IL-6、MDA水平均下降(P<0.05),而创面修复率、血清SOD、GSH-Px水平和创面肉芽组织Nrf2、HO-1、NQO1、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干预组较其他干预组更优(P<0.05).结论 督脉隔药灸可有效促进压力性损伤的创面修复,与水凝胶多功能复合敷料联合使用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与督脉隔药灸抑制创面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并激活Nrf2/HO-1/NQO1信号通路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集束化护理措施预防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相关皮肤损伤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预防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相关皮肤损伤(CASI)发生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2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306例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为试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选择同科室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295例留置PICC的患者为对照组,使用PICC置管和维护流程进行操作。比较两组患者CASI的发生情况、发生CASI患者的疼痛及瘙痒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CASI发生率为7.19%(22/306)低于对照组的20.34%(60/295),且试验组患者张力性水疱、接触性皮炎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发生CASI的试验组患者的疼痛及瘙痒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留置PICC肿瘤患者的CASI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儿童脓毒性休克治疗策略医师认知邮件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医师对儿童脓毒性休克治疗策略的认知现状。方法:编制问卷,于2017年4至6月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368名儿童重症医师完成儿童脓毒性休克治疗邮件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68份(应答率45.1 %),单位应答率87.2%(68/78)。59.2%和77.7%受访者选择清创手术和体液引流等清除病灶;90.8%受访者选择休克1 h内使用抗生素;98.4%选择生理盐水,72.3%使用白蛋白,53.8%选择血浆进行液体复苏;休克复苏静脉通路开通困难时,57.1%首选开通骨髓内通路;79.3%和83.2%受访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等辅助治疗;96.7%受访者可提供氧气和机械通气支持,85.3%提供持续肾替代治疗,22.0%提供体外膜肺氧合等脏器支持。322名(88.7%)、188名(51.1%)和85名(23.1%)受访者符合液体复苏、正性肌力药物和缩血管药物的临床模拟病例的"最佳建议";缩血管和正性肌力药物模拟病例中,分别有69.3%和24.2%受访者选择液体复苏治疗;液体复苏病例中,49.7%(183/368)受访者进行液体容量和反应性评估,评估仪器包括重症床旁超声[39.4%(145/368)],生物阻抗监测器[10.3%(38/368)]和经肺热稀释装置[6.3%(23/368)];接受儿童高级生命支持课程( P=0.006)和重症专科培训中心培训( P=0.002)的儿科医生做出"最佳建议"选项的比例高于未参加培训者。 结论:我国儿童脓毒性休克治疗现状是积极的病灶清除、抗生素使用及脏器支持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意识增加,但可能存在过度液体输注,不合理使用血浆、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等,不同形式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可能促进合理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在透析通路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在透析通路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因血透通路血栓行Angiojet血栓清除治疗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技术成功,临床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42±21)min。抽吸时间(35±18)s,内瘘闭塞长度(8±5)cm,所有患者均在抽吸后进行球囊扩张治疗。术后首次透析流量平均(270±15)ml/min;平均住院时间(2.0±1.5)d。无手术相关死亡发生及其他严重合并症。5例患者扩张后造影可见扩张局部假性动脉瘤形成,无特殊处理。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术后6个月初级通畅率85%,次级通畅率87%。结论:使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进行透析通路的血栓清除术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且可反复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对血管的损伤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临床上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VAD)广泛应用于输注静脉高营养液、化疗药物和快速输液、输血等,CVAD长时间留置于患者的血管里,虽然在静脉治疗中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与之相关的风险,近20年来有很多研究关注CVAD对血管损伤的机制,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在病理生理这一微观的层面探讨其机制。本文将从CVAD置管对血管的急性损伤与留置导管引起的慢性改变、CVAD对血管损伤的原因以及预防CVAD置管引起血管损伤的研究这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静脉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安全管理专家共识(2019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推动我国静脉治疗事业的发展,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促进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国内相关领域专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按照问题和推荐强度分级系统,在多学科专家、各级医院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中广泛征求意见,达成本共识。本共识旨在制定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安全管理的解决方案,并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山东省3所三甲医院护士静脉通路装置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山东省3所三甲医院护士的静脉通路装置知信行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6 —8月选取山东省3所三甲医院的39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静脉通路装置知信行量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以及中国注册护士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护士静脉通路装置知信行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396份,回收有效问卷38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2%。结果:385名三甲医院护士的静脉通路装置知信行量表总分为(124.37±16.89)分,护理工作环境量表总分为(98.72±11.32)分,中国注册护士能力评价量表总分为(132.04±19.84)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工作环境和护士核心能力是影响护士静脉通路装置知信行水平的重要因素,可解释护士静脉通路装置知信行水平总变异的40.8%。结论:本研究选取的山东省3所三甲医院护士的静脉通路装置知信行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其水平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应注重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和工作环境的改善,以提升其静脉通路装置知信行水平,降低静脉通路装置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危重症儿童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相关性血栓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综述了危重症儿童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的三方面危险因素,包括患儿自身因素、导管相关因素和外部因素,归纳了加强置管前评估、药物预防、机械预防、控制导管相关的其他并发症发生、进行血栓筛查、运用风险评估模型等预防措施的主要研究进展,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制订预防措施提供经验,以期减少危重症患儿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促进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在PICU的安全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单把ProGlide联合ExoSeal的吻合技术(PEK)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中动脉通路应用的单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由于经皮血管闭合装置(percutaneous vascular closure devices ,VCD)在临床的广泛运用,对于需要通过股动脉进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多数医生不在选择股动脉的切开,转而使用VCD管理股动脉穿刺口;其中通过双把ProGlide(雅培公司)在大直径股动脉穿刺口预埋血管缝线的技术,真正实现了大血管介入手术的全程微创。同样,在进行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A-ECMO)的建立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医生也在使用穿刺股动脉的方法,并使用ProGlide进行撤管后的血管闭合。通常,大多中心均采取双把ProGlide处理动脉穿刺口,由于该技术闭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及失败率 [1,2,3,4],且VA-ECMO并不是一个常规操作,因此导致各中心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报道不尽相同。本中心尝试使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单把ProGlide联合ExoSeal(康蒂思公司)的对吻技术(one Proglide with one Exoseal Kissing technique,PEK)对VA-ECMO动脉穿刺口进行管理,期望获得满意的动脉止血效果同时简化操作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