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邻面去釉改善下前牙"黑三角"的无托槽隐形矫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26岁,主诉上门牙间隙、下前牙"黑三角".患者全身状况良好,6年吸烟史,每日约1包烟,无家族遗传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临床检查:颜面左右不对称,侧貌稍凸,上下颌骨位置基本正常,颏部稍显发育不足(见图1).口腔卫生一般,牙龈龈缘稍红肿,牙石(+),恒牙列,上下颌第三磨牙阻生.上下牙列中线基本一致,双侧磨牙关系中性,双侧尖牙关系中性,前牙覆牙合、覆盖稍浅,11、21牙间有1mm间隙,上唇系带附着位置未见异常;下前牙轻度拥挤,牙龈较薄,根形明显,龈乳头退缩,邻接点根方外展隙形成黑色三角形间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口腔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指南(2021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指南参考近5年国内外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相关专著及文献,并综合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指南编写项目专家组全体成员的临床共识编写完成。指南从概述、诊断及设计、常用治疗策略三部分对正畸医师开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提供指导和参考。第一部分概述阐述本指南的编写说明,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从业者提出要求,并提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治疗风险。第二部分诊断及设计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适应证及选择进行界定,并说明无托槽隐形矫治病例的资料采集要求和矫治方案设计流程。第三部分介绍常用治疗策略,通过对推磨牙向远中、邻面去釉和牙齿分步移动等治疗手段的阐述,对目前临床常用的无托槽隐形矫治策略进行归纳和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82颗恒牙邻面牙釉质厚度的测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显微CT测量182颗恒牙邻面牙釉质厚度,以期为正畸临床邻面去釉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收集筛选182颗离体恒牙[来源于正畸减数和重度牙周炎患者,牙齿提供者均为北京市居民,汉族,年龄(39.5±10.6)岁,90%的牙齿来源于50岁以下的患者],并根据牙位进行分类,用流体树脂于牙齿近远中邻面接触区做标记后进行小动物计算机体层显像扫描,对影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分析各牙位牙齿近中和远中邻面牙釉质厚度、近中和远中邻面接触区至 面距离、近中和远中邻面接触区至釉质牙骨质界距离、牙冠近远中向宽度。 结果:邻面牙釉质厚度从前牙区[(0.63±0.16) mm]到磨牙区[(1.46±0.25)mm]逐渐增厚。上颌左侧第二磨牙远中邻面至右侧第二磨牙远中邻面的牙釉质厚度均值之和为31.60 mm,下颌左侧第二磨牙远中邻面至右侧第二磨牙远中邻面的牙釉质厚度均值之和为29.68 mm。前牙区邻面接触区垂直向位置靠近牙冠切1/3,磨牙区邻面接触区更接近牙冠中1/3。近中和远中邻面牙釉质厚度与牙冠近远中向宽度均呈正相关关系( P均<0.05)。 结论:本组离体牙结果显示,切牙区近远中邻面牙釉质厚度较小,磨牙区较大;临床应在前牙区靠近切端、在后牙区靠近龈方进行邻面去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扩展上颌牙弓时附件差异对后牙位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利用全牙列精准扫描建模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扩展上颌牙弓时对后牙三维位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2年6月就诊于笔者医院口腔正畸科的86例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安氏Ⅰ类错,矫治方案设计为仅通过邻面去釉的方式排齐上下前牙,在全牙列精准扫描建模的基础上,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上颌牙弓扩弓前以及扩弓后的后牙三维方向有限元模型的对比.结果:第5组位移量的最大值(3.315 17)与最小值(3.139 25)的比值均为所有组别中最小的.与其他组相比,第5组位移最小值与根尖的距离更近;第5组的第二前磨牙对应得到的等效应力值最小,应力的分布更为均匀.结论:施加附件作用时,对前磨牙的控根效果显著优于磨牙,其中优化后扩弓支持附件对后牙的控根效果更为优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隐形矫治中邻面去釉后处理方法与龋患率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临床上邻面去釉后及时牙面抛光和涂抹氟化物以及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与龋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邻面去釉样本45例,共196个牙位,其中男18例,女27例.对每个邻面去釉样本进行临床和放射学检查,评价龋发生率,并与邻面去釉量,牙面抛光与涂抹氟化物,以及刷牙方法,刷牙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邻面去釉量、去釉部位不是术后龋易感性的相关因素.患者的刷牙方法与术后的龋易感性也不存在相关性,但是术后及时涂氟化物、抛光与患者的刷牙次数与术后的龋易感性存在相关性.性别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建议临床工作上对于邻面去釉患者均需要进行牙面抛光和氟化物的涂抹.口腔卫生宣教也是非常必要的手段之一,特别是术后的刷牙次数与龋病的发生呈正相关性,提示针对术后的刷牙次数一定要给予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隐形矫治不同阶段数字化模型牙齿宽度值可重复性的初步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隐形矫治不同阶段数字化模型牙齿宽度值测量可重复性,以探讨临床是否可以据此进行邻面去釉(IPR)完成量的评估.方法 纳入不拔牙隐适美矫治患者50例,治疗中未进行IPR.治疗前(T1)及治疗后(T2,第一次中途重启或精调时)的数字化牙颌模型均由隐适美iTero口内扫描获得.ClinCheck软件中显示了分割后单颗牙齿宽度及根据Bolton指数(前牙比和全牙比)所显示的牙量不调值,计算上下颌前牙段牙齿宽度之和(UATW和LATW)、上下颌全牙段牙齿宽度之和(UOTW和LOTW).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T1、T2时间点牙齿宽度数据的可重复性,利用两时间点的差值评价牙齿宽度的精度.将患者分别按拥挤度、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牙齿宽度精度的差异.结果 牙齿宽度值ICC均≥0.917.单颗牙齿宽度两次差值的均值为-0.09~0.03 mm,标准差为0.06~0.17 mm.UATW、LATW、UOTW和LOTW两次测量差值的均值为-0.14~0.10 mm,标准差为0.21~0.53 mm.Bolton分析前牙比差值为(0.02±0.71)%,全牙比差值为(0.25±0.61)%.间隙组LOTW两次测量差值较大,与不拥挤组和拥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牙齿宽度精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inCheck软件中隐形矫治不同阶段数字化模型牙齿宽度测量数据可重复性高,测量精度在临床可接受范围,但个体宽度数据变异较大.年龄和性别对牙齿宽度精度无影响,牙列拥挤度有一定影响.临床一定程度上可以参考分割后的牙齿宽度进行方案设计和IPR完成量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种植钉直立下颌第三磨牙伴单侧后牙锁(牙合)病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21岁.主诉:牙齿不整齐,中线偏斜.患者既往有固定矫正及牙齿邻面去釉史,全身健康状况良好,无其他既往患病史.一、临床检查正面观:面部左右不对称,右侧面颊部较左侧塌陷,鼻底较凹陷.侧面观:唇部略突,鼻唇角偏小,下唇外翻.恒牙列,18、28、38已萌出,48水平阻生,17颊向倾斜,47舌向倾斜,17、47正锁(牙合),14、46缺失,46缺牙间隙约11 mm,22、32反(牙合),16、36(牙合)面可见金属充填物,上下颌前牙曾行过度片切导致11、21、33近中邻面龋坏,42、32远中邻面龋坏.上下牙列轻度拥挤,上中线右偏2.5 mm,下中线左偏1.6 mm,右侧尖牙近中关系,左侧尖牙磨牙中性关系,前牙对刃,下颌无功能性后退,牙位与肌位一致,正中(牙合)位与正中关系位基本协调.患者高中时偶有左侧颞下颌关节弹响,后消失,现双侧颞下颌关节无明显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正畸邻面去釉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邻面去釉是通过邻面釉质磨削、再成形,以获得间隙或调整牙齿的大小,达到矫治目的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轻、中度拥挤"或Bolton指数不协调的病例.近年来,由于3D打印技术的发展,以"时代天使"和"隐视美"为主的隐形矫治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使得邻面去釉的使用更加普遍.由于邻面釉质厚度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中不正确的厚度磨削,不仅会造成牙体牙周组织的不可逆性损伤,而且会因牙体外形破坏而影响矫治效果.因此,正确掌握邻面去釉厚度,对减少邻面去釉的医源性损伤显得尤为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牙列拥挤矫治方法及矫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牙列拥挤是错畸形中最常见的类型,造成错畸形的原因是牙量与骨量或上下颌骨与牙弓的不协调,其受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牙列拥挤的治疗原则是减少牙量或增加骨量,减少牙量的方法包括拔牙与邻面去釉,增加骨量的方法包括扩展牙弓长度及宽度.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正畸治疗的舒适度及美观要求越来越高,临床上出现了自锁直丝弓矫治技术、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及无托槽矫治技术.把握各方法、技术的适应证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正畸治疗效果及矫后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邻面去釉后再矿化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质量分数为10%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悬浮液对邻面去釉后再矿化的效果,为临床使用纳米羟基磷灰石预防邻面去釉后牙釉质脱矿提供基础参考.方法 收集新鲜拔除的前磨牙40颗,邻面去釉并用砂条抛光处理后自牙冠冠状面切开,每颗牙齿制成两个标本,共80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空白组、多乐氟组、护牙素组、10%纳米羟基磷灰石组.经体外pH循环30 d后,应用显微硬度仪对去釉面处理前后分别进行检测,扫描电镜观察并用X线能谱仪分析釉质表面元素.结果 实验后4组邻面去釉标本显微硬度值,空白组为(128.18±6.89)kg/mm2、多乐氟组为(216.75±9.87)kg/mm2、护牙素组为(198.88±4.76)kg/mm2、10%纳米羟基磷灰石组为(218.44±7.88)kg/mm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14,P<0.001);两两比较发现,多乐氟组和10%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磷比值空白组(1.39±0.08)、多乐氟组(1.70±0.11)、护牙素组(1.54±0.12)、10%纳米羟基磷灰石组(1.71±0.14)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39,P<0.001);两两比较发现,实验后多乐氟组与10%纳米羟基磷灰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乐氟、护牙素、10%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去釉后的牙釉质再矿化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0%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再矿化作用与多乐氟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