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对牙根发育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42,CDC42)对牙根发育的影响及其对上皮根鞘(Hertwig root sheath,HERS)细胞增殖与迁移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追踪CDC42在小鼠出生后5 d(postnatal day 5,P5;P3、P7、P14含义依此类推)、P7、P14磨牙牙根的表达情况。将9只8周龄C57BL/6J雄鼠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3组(每组3只),取P3 C57BL/6J乳鼠牙胚于气-液环境下培养1 d后植入小鼠肾被膜下观察牙根发育情况。对照组在小鼠肾被膜下仅植入牙胚,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组植入牙胚及吸附PBS的凝胶珠,ML141组植入牙胚及吸附CDC42抑制剂ML141的凝胶珠。通过慢病毒转染敲低HERS细胞中Cdc42表达,进行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5-ethynyl-2′-deoxyuridine,EdU)检测以及划痕实验。对迁移的细胞进行高尔基体(GM130)和细胞骨架(F-actin)免疫荧光染色。通过CCK-8和EdU检测比较对照组和敲低组的细胞增殖活性,通过划痕实验比较对照组和敲低组的细胞迁移率。结果:CDC42在牙根发育中表达于HERS上皮、高度极化的成釉上皮和成牙本质细胞,以及临近的牙乳头和牙囊细胞中。肾被膜移植结果显示,ML141组牙根长度[(0.61±0.09)mm]显著短于对照组[(1.03±0.19)mm]( P=0.007)和PBS组[(0.98±0.10)mm]( P=0.021)。慢病毒转染后,敲低组Cdc42相对表达量(0.31±0.33)显著低于对照组(1.05±0.08)( t=15.38, P<0.001),敲低效率接近70%。转染后3、4、5 d,敲低组细胞活性(分别为0.87±0.04、0.96±0.10、0.59±0.0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9±0.13、1.55±0.32、1.10±0.09)( t=3.16, P=0.016; t=4.23, P=0.002; t=5.08, P<0.01),敲低组细胞增殖率[(1.65±0.64)%]显著低于对照组[(4.02±1.12)%]( t=5.21, P<0.001)。Cdc42敲低后,敲低组24和48 h细胞迁移率[分别为(45.1±4.2)%、(56.4±8.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3.8±7.4)%、(80.2±7.8)%]( t=3.78, P=0.019; t=3.62, P=0.023)。对照组中迁移细胞中高尔基体沿迁移方向定向分布,而在敲低组中高尔基体沿细胞核周围分布。 结论:CDC42在牙根发育中对牙根长度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其可能通过影响HERS细胞的迁移与增殖介导牙根伸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青少年正畸固定矫治中釉质健康与脱矿状态下龈上菌斑真菌微生物组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牙釉质脱矿是固定矫治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比较了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与健康状态下龈上菌斑真菌组的差异,探索口腔真菌与正畸釉质脱矿的关系.方法 选取 54 名固定矫治患者,釉质脱矿组 31人,健康对照组 23 人.收集龈上菌斑,通过转录间隔子测序比较两组真菌组差异,使用RT-qPCR分析白色念珠菌的丰度变化.结果 两组真菌微生物多样性和优势物种丰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脱矿组真菌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念珠菌属及白色念珠菌在脱矿组中富集,且白色念珠菌在脱矿组中丰度较高(P<0.05).结论 青少年固定矫治脱矿状态下龈上菌斑真菌组与健康状态存在显著差异,白色念珠菌更易富集在脱矿菌斑中,可能与釉质脱矿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上颌第一磨牙腭侧C形根管伴釉珠的根管再治疗1例
编辑人员丨2024/5/25
C形根管在上颌第一磨牙的发生率极低(0.12%),而釉珠在上颌第一磨牙中的发生率仅为2.68%,同时存在这两种解剖结构的上颌第一磨牙更为罕见.本病例报道1例上颌第一磨牙腭侧(Vertucci Ⅷ型,3-3)融合C形根管伴釉珠的根管再治疗病例,提示利用根管显微镜结合CBCT可发现结构异常并避免遗漏根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37复合型釉珠并46内在性釉珠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釉珠(enamel pearl)又名釉滴、釉结节,是牢固附着于牙骨质表面的釉质小块,是由于牙根发育期错位的成釉细胞或上皮根鞘的某一局部异常分化,再度出现造釉功能所致[1-2].釉珠大小似粟粒,为球形或小舌状的突起,多位于磨牙根分叉内或其附近,或见于釉牙骨质界附近的根面上.现报道37复合型釉珠并46内在性釉珠1例.1 病例报告患者女,21岁.主诉:右下后牙牙龈起疱1月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口卫士新型亮白健齿片活性与质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口卫士亮白健齿片祛牙斑、抑菌和安全性和建立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陈旧性牙斑牙为模型,测试祛牙斑的清除力;采用金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双球菌和白念珠菌为菌种,验证本品的抑菌能力;采用急毒验证其安全性;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醋酸氯苯胍葶和过碳酰胺的含量.结果 亮白健齿片可在刷洗约2min后逐渐除去色斑牙的色斑,随着刷洗次数增多,色斑清除越明显;对金色葡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6.25μg/mL;最大给药量18g/kg;醋酸氯苯胍葶和过碳酰胺分别在5.50~17.40μg/mL和0.12~0.45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分别为=0.0508x-0.0729(R2=0.9993)和y=l.7245x+0.0185(R2=0.9991),醋酸氯苯胍葶的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分别为0.65%和0.72%,平均回收率为99.60%;过碳酰胺的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分别为0.29%和0.41%,平均回收率为100.4%.结论 口卫士亮白健齿片不仅能清除牙釉质表面色素沉着,抑制口腔细菌,且质量稳定,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釉成熟蛋白诱导下的釉质原位晶体生长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釉成熟蛋白(amelotin)在牙体原位对牙釉质再矿化的诱导能力.方法 从釉质发育期第三磨牙牙囊中提取牙胚细胞总RNA,反转录、扩增得到釉成熟蛋白cDNA.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剪切得到釉成熟蛋白全长基因,将其与pMD18-T载体相连构建质粒,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表达得到釉成熟蛋白.将2 mg/ml的釉成熟蛋白涂布于处理后的牙釉质表面,过饱和矿化液中37℃孵育14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新生矿物结晶.结果 釉成熟蛋白能在脱矿釉质表面诱导生成珠状晶体,它们首尾相接排列成串状小棒,相互平行的小棒垂直于脱矿釉面向外延伸生长.结论 相互平行的串珠棒状晶体模拟了平行排列的釉柱,特征串珠结构证实釉成熟蛋白在釉质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釉珠对称发生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釉珠是牙齿发育异常的一种,通常单独发生于磨牙的根分叉处或近釉牙骨质界处,发生率较低.本文报告的病例中,釉珠对称发生于同一患者双侧上颌第一磨牙根分叉部位,实属罕见,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山东新泰乌珠台人类牙齿的形态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些年在东亚发现的晚更新世现代人化石及其研究使得关于该地区现代人起源问题更加复杂,更多该时段人类标本的研究有助于对其有更清晰的认识.1966年在山东新泰乌珠台发现一枚古人类下颌臼齿,吴新智和宗冠福(1973)对其进行了报道,而后再无详细研究.本文将使用牙齿非测量性状的半定量化(分级)、齿冠外轮廓形状的几何形态测量、基于显微断层扫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或micro-CT)的釉质厚度、釉质厚度分布规律和齿质表面三维结构复原等方法对乌珠台人类牙齿进行综合研究,进而对东亚晚更新世古人类牙齿形态特征变异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结果 显示,乌珠台人类牙齿的形态特征基本与现代人接近,但其所表现出的三角座横脊、Y型齿沟排列、原附尖在现代人中出现率较低,而更多发现在直立人或尼安德特人中.相对于东亚其他晚更新世现代人,乌珠台M3所表现出的特征组合具有特殊性,增加了东亚晚更新世现代人的牙齿形态特征多样性.未来研究可尝试测定乌珠台人类牙齿的绝对年代,以更好的将其归入到现代人演化序列中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