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国内季节性流感疫苗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同时接种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老年人、婴幼儿和患有基础疾病人群,出现严重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新型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的共同感染和流行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和康复复杂化。季节性流感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在目标人群、接种时间、接种单位都有重叠,虽然目前流感疫苗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同时接种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相关研究证据不足,但世界卫生组织和一些国家已建议流感灭活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同时接种。本文汇总了国内外两种疫苗同时接种的政策和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季节性流感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食品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结构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种群结构。方法: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对2006-2020年我国16个省份收集的763株食源性金葡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葡萄球菌蛋白A编码基因( spa)和葡萄球菌染色体 mec基因盒(SCC mec)分型,使用BioNumerics 7.5软件创建基于ST类型的最小生成树。国外进口食品分离到的金葡菌31株被纳入基因组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结果:763株金葡菌共鉴定出90个ST型和160个 spa型别,其中20种为新ST型别。72个(72/90,80.0%)ST型属于22个克隆群,其中主要型别为CC7、CC1、CC5、CC398、CC188、CC59、CC6、CC88、CC15和CC25,占82.44%(629/763)。其中优势克隆群中ST型和 spa型别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多态性变化。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阳性率为7.60%,共鉴定出7种SCC mec型别,以ST59-t437-Ⅳa(17.24%,10/58)、ST239-t030-Ⅲ(12.07%,7/58)、ST59-t437-Ⅴb(8.62%,5/58)、ST338-t437-Ⅴb(6.90%,4/58)和ST338-t441-Ⅴb(6.90%,4/58)为主。本研究分离株在系统发育树上被分为2个种群分支,命名为Clade1和Clade2,相同克隆群、ST型和 spa型别的菌株呈聚集分布。Clade1全部为CC7甲氧西林敏感菌株,Clade2中包括21种克隆群和所有MRSA菌株,MRSA菌株按照SCC mec和ST型呈聚集分布。CC398、CC7、CC30、CC12和CC188中的国外分离株与我国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远。 结论:本研究中食源性菌株主要优势克隆群型别为CC7、CC1、CC5、CC398、CC188、CC59、CC6、CC88、CC15和CC25,与既往报道的我国医院、社区感染和食物中毒的克隆群存在重叠现象,这提示食品作为病原体社区传播和食物中毒的载体,需高度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四川省彭州市50岁及以上男性亲密社会网络与性网络对HIV感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亲密社会网络与性网络对四川省彭州市≥50岁男性HIV感染的影响,为中老年HIV/AIDS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彭州市新报告≥50岁男性病例组114人和经年龄频数匹配的健康对照组423人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在病例组中,亲密社会网络规模和性网络规模≥4人的分别占63.16%(72/114)和96.49%(110/114),高于对照组的23.40%(99/423)和11.58%(49/423)(均 P<0.05)。病例组的亲密社会网络与性网络重叠的占49.12%(56/114),低于对照组的82.27%(348/423)(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亲密社会网络规模≥4人( OR=8.66,95% CI:2.01~37.30)、性网络规模≥4人( OR=1 121.11,95% CI:28.38~4 429.61)、第1个亲密网络成员给予物质支持( OR=6.39,95% CI:1.03~39.75)、多性伴并存( OR=55.50,95% CI:6.22~494.96)是≥50岁男性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接受过艾滋病知识宣传( OR=0.07,95% CI:0.01~0.37)、与第1个性网络成员有满意的性生活、有好的日常关系( OR=0.02,95% CI:0.01~0.59; OR=0.01,95% CI:0.01~0.26)、亲密社会网络与性网络重叠( OR=0.02,95% CI:0.01~0.38)是≥50岁男性感染HIV的保护因素。 结论:亲密社会网络与性网络重叠可减少≥50岁男性感染HIV的风险,应帮助中老年人构建良好且稳定的亲密社会网络和性网络,满足社会交往需求,为预防HIV感染减少高危性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HIV-1感染者特异性杀伤性CD4 + T细胞免疫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合并HCV感染对HIV-1感染者特异性杀伤性CD4 + T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49例HIV-1感染者,根据是否合并HCV感染,分为HIV-1单纯感染组(26例)和HIV-1合并HCV感染组(23例)。以HIV-1 P24蛋白上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的12个重叠肽段组成肽段库,体外刺激已接受HAART的外周CD4 + T细胞,采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方法检测特异性CD4 + T细胞分泌IFN-γ分泌细胞个数,根据斑点形成细胞(SFC)数计算抗原特异性CD4 + T细胞应答频率。以1×10 6个细胞产生的SFC>50,且大于各自非特异性刺激对照孔SFC的3倍作为HIV-1抗原特异性CD4 + T细胞阳性反应。 结果:HIV-1单纯感染组的特异性杀伤性CD4 + T细胞阳性应答率为80.8%,应答频率为250(100,700)SFC/10 6个细胞,均高于HIV-1合并HCV感染组的52.2%和50(0,250)SFC/10 6个细胞,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4.538, Z=-2.432, P均<0.05)。 结论:HIV-1感染者合并HCV感染可能抑制特异性杀伤性CD4 + T细胞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表型肝细胞癌六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双表型肝细胞癌(DPH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断的6例DPHCC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0~68岁(中位年龄45.5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上腹闷痛,均有饮酒史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史。影像学检查5例为肝脏单发结节,1例为肝脏多发结节。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排列呈梁状、腺泡状及实体型,梁索间有血窦相隔,纤维间质少。6例中有4例脉管内可见瘤栓。肿瘤细胞均表达Glypican-3、CK19,6例中4例表达AFP、Heppar-1、CK7,CD34均显示肝窦毛细血管化。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灶,4例术后辅以化疗,术后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DPHCC是肝细胞癌的一种特殊亚型,由于DPHCC与肝细胞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相重叠,诊断DPHCC主要依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而CK19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调控DPHCC的发生、发展,因此CK19可常规应用于肝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借以筛查DPHCC。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表现为重叠综合征且并发EB病毒感染的药物性肝损伤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1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药物性肝损伤,在临床诊断与治疗疾病中具有参考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伴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重叠综合征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熊去氧胆酸方案治疗,后因肝功能异常波动、乏力加重就诊,确诊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启动12周的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后,于第12、24周复查HCV RNA均低于检测下限。确认治愈后再次针对PBC-AIH重叠综合征行免疫抑制剂治疗,现情况良好。本例报道为PBC-AIH重叠综合征伴发其他病毒性肝炎的诊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丁型肝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丁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同时或重叠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可引起严重的肝病,增加肝脏失代偿风险甚至增加患者病死率。目前,虽然各项研究对于丁型肝炎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丁型肝炎的流行情况、检测方法、诊断和治疗手段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丁型肝炎的准确检测是观察疾病流行情况以及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因此,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得到了广泛的需求。现对丁型肝炎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旨在对丁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抗谷氨酸脱羧酶-65抗体相关神经免疫病九例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抗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抗体相关神经免疫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临床预后的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9例GAD65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2,发病年龄为17~68(43.6±20.5)岁。有2例患者具有前驱感染史。首发症状以癫痫首发者4例,记忆力减退者2例,头晕者2例,肢体僵硬者1例。临床表型包括小脑性共济失调1例,单纯癫痫发作1例,边缘性脑炎5例,僵人综合征伴癫痫发作1例,脑干脑炎1例。9例患者中,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血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5例。4例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表现为海马或颞叶异常信号,1例表现为海马萎缩。6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均有癫痫样异常放电,放电区域在右侧额区2例,左侧或右侧颞区各2例。9例患者均接受免疫治疗,6例仅接受激素治疗,2例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1例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9例患者,其中失访2例,剩余7例随访时间为1.5个月至3年3个月不等,1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其中2例遗留痫性发作,1例遗留记忆力减退。其余3例症状未缓解。结论:抗GAD65抗体相关神经免疫病以中青年女性最为常见,可表现为边缘性脑炎、僵人综合征等,临床以癫痫发作、肢体僵直、认知损害、小脑性共济失调等为主要表现,可出现症状重叠,血或脑脊液抗体检测为诊断的“金标准”,整体预后不佳,早期及时的免疫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对以癫痫发作为核心症状的患者,免疫治疗效果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丁型肝炎流行病学及筛查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RNA病毒,它需要借助乙型肝炎病毒(HBV)以完成其生命周期。慢性HDV感染是最严重的病毒性肝炎形式,与单纯HBV感染相比,HDV/HBV重叠感染会加速疾病的进展。然而,HDV感染的疾病负担一直未得到充分认识,有可能是被低估的。近年来,有关丁型肝炎的研究逐步增多,现对抗-HDV流行病学及筛查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