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胆源性事件复发的最有效办法 [1]。目前,对于轻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gallstone acute pancreatitis,GAP)患者实施LC的时机现尚未达成共识。本文比较不同手术时机的GAP患者胰腺炎复发率、住院时间、手术安全性等,为临床摸索更优化的手术时机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27例儿童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儿童AP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A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和预后指标;分析AP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儿童发生SAP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27例AP患儿,其中MAP组161例,SAP组66例。AP患儿中位年龄12.00(8.00,16.00)岁,男性126例(占55.51%),首发临床症状以腹痛、恶心呕吐和腹胀为主(分别占97.36%,61.67%和14.10%),21例(9.25%)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4例(1.76%)患儿因合并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创伤性休克等发生院内死亡。流行病学特征显示,AP患儿首次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7~17岁(占85.02%);病因以胆源性疾病(29.96%)、病毒感染(29.07%)和特发性因素(19.82%)为主;2011至2020年,AP患儿就诊人数呈波动趋势,其中2018至2020年AP患儿就诊人数连续3年上升。与MAP组比较,SAP组患儿年龄明显更大,女性比例、农村来源比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住院费用、病因为创伤性因素和药物性因素比例明显更高,血钙水平、病因为病毒感染因素比例明显更低,住院时间明显更长(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优势比( OR)=1.495,95%可信区间(95% CI)为1.293~1.728〕和年龄( OR=1.352,95% CI为1.182~1.546)可能与儿童发生SAP密切相关(均 P<0.001)。 结论:儿童AP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和青春期儿童,总体病死率较低;胆源性疾病、病毒感染和特发性因素是常见病因;APACHEⅡ评分和年龄可能是儿童发生SAP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浆presepsin水平早期评估急性胰腺炎疾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浆presepsin水平早期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7例AP患者,根据CT严重指数(CTSI)分级、入院时是否合并器官功能不全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将患者分为轻症AP组(MAP组,36例)和中度重症AP+重症AP组(MSAP+SAP组,31例),另选2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入院2 h内血浆presepsin、C反应蛋白(CRP)、前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淀粉酶、血钙水平,并计算入院24 h内APACHEⅡ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评估presepsin、CRP、PCT、WBC及血淀粉酶、血钙水平对预测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结果:MAP组、MSAP+SAP组、对照组血浆presepsin水平分别为(439.59±74.23)、(1097.82±93.15)、(97.31±21.57)ng/L。胆源性MAP组和MSAP+SAP组血浆presepsin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病因组,高脂血症性MSAP+SAP组血浆presepsin水平显著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血浆presepsin诊断MSAP+SAP的AUC为0.873(95% CI 0.734~0.922),最佳临界值为951.94 ng/L,灵敏度为85.6%,优于PCT、CRP、WBC及血钙;特异度为76.2%,仅次于血钙的78.9%。 结论:血浆presepsin水平可以作为早期评估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其特异度仅次于血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胰管支架置入在预测为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胰管支架置入在预测为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就诊于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预测为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并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的病例。其中,将ERCP术中置入胰管支架的31例病例纳入观察组,于同期病例中选择31例ERCP术中未放置胰管支架的病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和2周时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和血清淀粉酶水平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情况(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胰周积液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预后情况(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需内镜下引流或内镜下清创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评分、肝功能指标、炎症性指标、首次进行ERCP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接受ERCP术后1周和2周时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和血清淀粉酶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3.5(1,5)d和5.0(3,6)d( Z=-2.20, P=0.028),腹痛缓解时间分别为4.0(2.5,7.0)d和5.0(4.0,8.8)d( Z=-3.15, P=0.002),胰周积液好转时间分别为(25.3±1.5)d和(27.8±2.2)d( t=-0.84, P=0.407),住院时间分别为28(19,49)d和40(27,70)d( Z=-2.03, P=0.043),住院总费分别为8.1(5.9,10.9)万元和9.8(6.9,17.3)万元( Z=2.02, P=0.043)。观察组和对照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6%(7/31)和54.8%(17/31)( χ 2=6.80, P=0.009),需内镜引流或清创率分别为16.1%(5/31)和38.7%(12/31)( χ 2=3.97, P=0.046)。 结论:对于预测为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内镜下解除胆道梗阻的同时放置胰管支架引流胰液降低胰管内压力,不仅可以加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性胰腺炎诊疗实践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国内不同级别医院急性胰腺炎(AP)的诊疗现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组员所在医院及其他国内医院对AP的诊疗现状,设计《急性胰腺炎诊疗实践调查问卷》在线调研。调查时间为2020年12月8—24日。观察指标包括一般信息、AP诊断与评估、诊疗策略、随访信息,并对不同级别医院的诊疗情况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26份,其中三级甲等(简称三甲)医院占75.4%(95/126),三级和二级医院分别占15.9%(20/126)和8.7%(11/126)。所有调查对象中,88.1%(111/126)采用经典AP诊断标准,88.1%(111/126)使用严重程度分级,其中使用修订版亚特兰大分级和基于决定因素的分级进行严重程度评估的分别占72.1%(80/111)和22.5%(25/111)。70.6%(89/126)使用预测模型,常用模型包括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评分、影像学模型(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或Balthazar评级)和Ranson标准。对于早期胰腺或胰周感染者,75.4%(95/126)首选抗菌药物;对于包裹性胰腺坏死伴感染者,61.1%(77/126)首选经皮穿刺置管引流。需外科干预者,首选方式为腹腔镜经腹手术(37.3%,47/126)和开腹手术(25.4%,32/126),61.1%(77/126)认同“延迟手术”策略,32.5%(41/126)常规采取“进阶手术”策略。对于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44.4%(56/126)在同次住院期间行胆囊切除术。关于随访,建议随访时长为6个月和12个月者分别占46.0%(57/124)和33.1%(41/124),随访时间间隔为3个月和1个月者分别占50.8%(63/124)和23.4%(29/124)。比较三甲医院和非三甲医院AP诊疗资料发现,前者年收治≥100例AP的比例更高[34.7%(33/95)比12.9%(4/31),χ2=5.372, P=0.020],常规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更多[68.4%(65/95)比35.5%(11/31),χ2=11.107, P=0.004],常规进行重症预测比例更高[45.3%(43/95) 比12.9%(4/31),χ 2 = 13.549, P=0.001],对于需外科干预的AP患者,采取进阶手术策略的比例更高[37.9%(36/95)比16.1%(5/31),χ2=8.512, P=0.017],认为随访应由专职人员完成的比例更高[35.8%(34/95)比22.6%(7/31),χ2=8.154, P=0.043]。 结论:我国AP诊断规范性较高,对AP严重程度与重症预测的评估仍需进一步推广,尤其在非三甲医院。AP治疗尤其是微创干预策略应成为今后规范化诊疗的推广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疑似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疑似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5―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25例SAP疑似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集双上肢静脉血行mNGS和常规病原学培养检测。观察指标:(1)入组患者情况。(2)mNGS与常规病原学培养检测诊断效能的比较。(3)外周血病原学检测结果与胰周积液培养检测结果。(4)检测时间与费用。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1)入组患者情况。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为48(40,59)岁;住院时间为30(20,50)d。25例患者病因包括高脂血症性胰腺炎14例、胆源性胰腺炎8例、酒精性胰腺炎1例、其他2例。25例患者中,感染性胰腺坏死(IPN)17例(死亡7例),无菌性胰腺坏死8例(均未死亡)。(2)mNGS与常规病原学培养检测诊断效能的比较。mNGS和常规病原学培养检测诊断SAP疑似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72.0%(18/25)和32.0%(8/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8.01, P<0.05)。mNGS和常规病原学培养检测诊断IPN的灵敏度分别为94.1%(16/17)和35.3%(6/1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6/7)和35.3%(6/17),两者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12.88,5.04, P<0.05);mNGS和常规病原学培养检测诊断IPN的特异度分别为75.0%(6/8)和75.0%(6/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9%(16/18)和75.0%(6/8),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 =0,0.82, P>0.05)。(3)外周血病原学检测结果与胰周积液培养检测结果。17例IPN患者中,mNGS检测出病原菌36株,常规病原学培养检测出病原菌6株。17例IPN患者中,16例mNGS检测病原学结果为阳性,其中13例与胰周积液培养检测病原学结果相符,两者相符率为76.5%(13/17);6例常规病原学培养检测结果为阳性,与胰周积液培养检测结果相符率为35.3%(6/17)。(4)检测时间与费用。mNGS检测时间为(43±17)h,常规病原学培养检测时间为(111±36)h,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31, P<0.05)。mNGS检测费用为(2 267±0)元/例,占住院费用(133 759±120 744)元的1.7%;常规病原学培养检测费用为(240±0)元/例,占住院费用的0.2%。 结论:mNGS对SAP疑似感染的早期病原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且时效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SAP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间四川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SAP患者,按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90例)和未感染组(60例),分析感染灶的病原菌属、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血炎症因子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90例SAP并发感染患者共检出105株病原菌,其中74株(70.5%)革兰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27株(25.7%)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3.8%)真菌。胆源性病因、全肠外营养时间≥1周、APACHEⅡ评分≥11分、外科干预以及呼吸道机械通气均是SAP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P值均<0.05)。发病24 h,感染组患者血IL-4为(59.1±6.2)ng/L、IL-6为(134.1±12.2)ng/L、IL-10为(146.4±13.2)ng/L、TNF-ɑ为(76.3±5.2)ng/L,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发病30 d,感染组患者血IL-4为(33.6±5.8)ng/L、IL-6为(49.2±6.8)ng/L、IL-10为(80.7±8.8)ng/L、TNF-ɑ为(28.7±5.5)ng/L,均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发病24 h,感染组CD 4+T淋巴细胞占比显著高于未感染组[(45.3±5.5)%比(32.3±5.2)%],CD 8+T淋巴细胞占比显著低于未感染组[(20.6±4.2)%比(29.7±4.8)%];发病30 d,感染组CD 4+T淋巴细胞占比显著低于未感染组[(21.6±3.7)%比(40.2±2.5)% ],CD 8+T淋巴细胞占比显著高于未感染组[(48.4±4.1)%比(32.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SAP并发感染的菌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胆源性病因、全肠外营养时间过长、外科干预、呼吸机械通气均是SAP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SAP感染可产生过度炎症反应,导致患者免疫细胞损伤,在临床治疗时应予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症急性胰腺炎呼吸衰竭的诊治思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消化道急症,病因多样,常见的有胆源性、高脂血症性和酒精性胰腺炎,很多理化因素,包括一些药物、创伤、病毒、休克、新冠病毒等,均可以导致急性胰腺炎。在发达国家发病率约为34/(10万人·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T淋巴细胞及亚群计数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及亚群计数对S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9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确诊28 d时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确诊24 h内的血相关免疫学指标,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CD 3+、CD 4+、CD 8+T淋巴细胞数,CD 4+/CD 8+T淋巴细胞比例及免疫球蛋白G4水平;血炎症指标降钙素原、白蛋白水平及入院24 h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确诊28 d时患者的生存及并发症状况。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各指标与患者预后情况的相关性。绘制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D 3+、CD 4+T淋巴细胞预测SAP预后的价值。 结果:90例SAP患者中男性居多(65.6%),病因以胆源性为主(56.7%),高脂血症性次之(35.6%)。确诊28 d时存活85例(94.4%),其中39例痊愈,纳入预后良好组;46例合并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胰腺局部并发症,死亡5例(5.56%),共51例纳入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24 h内的CD 3+[366(268,498)个/μl比709(578,999)个/μl]、CD 4+[209(120,298)个/μl比486(303,548)个/μl]T淋巴细胞数及白蛋白水平(33.9 g/L比35.9 g/L)显著下降,而降钙素原水平(1.02 ng/ml比0.43 ng/ml)、APACHEⅡ评分[7(4,10)分比5(3,8)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24 h内的CD 3+、CD 4+T淋巴细胞数预测SAP预后不良的AUC值分别为0.857(95% CI 0.696~1.000)、0.867(95% CI 0.708~1.000),临界值分别为524个/μl、301个/μl,灵敏度均为85.7%,特异度分别为78.6%、85.7%。 结论:SAP确诊24 h内外周血CD 3+、CD 4+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下降对SAP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方法测定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能量消耗值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间接测热法(IC)与哈里斯-本尼迪克特估算法(H-B)测定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能量消耗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以及不同病因SAP患者的静息能量代谢特点,以指导临床目标能量营养支持方案的制订。方法:纳入2019年2月1日至12月31日入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的61例SAP患者,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如SAP病因,是否需要机械通气,以及代谢状态等。所有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后第1天接受IC测定,根据IC测定的能量消耗值(以下简称IC值)与H-B测定的能量消耗值(以下简称H-B值)确定SAP患者处于高、正常或低代谢状态。采用Bland-Altman法和Pearson线性回归分析2种方法测定能量消耗值的一致性、相关性,并拟合线性方程。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61例SAP患者中,13例为胆源性SAP,30例为高脂血症性SAP,6例为酒精性SAP,12例为其他原因或未明原因SAP;19例需机械通气,42例无需机械通气;70.5%(43/61)的SAP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13.1%(8/61)的患者处于正常代谢状态,16.4%(10/61)的患者处于低代谢状态。61例SAP患者的IC值高于H-B值[(8 604.7±367.8) kJ/d比(6 491.2±133.7) kJ/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95, P<0.001)。高脂血症性、酒精性和胆源性SAP患者的IC值分别为(8 815.2±537.9)、(7 631.2±890.5)、(8 108.0±933.1) kJ/d,H-B值分别为(6 869.6±204.5)、(5 916.8±153.7)、(5 974.2±200.9) kJ/d,胆源性和高脂血症性SAP患者的IC值分别高于各自的H-B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29、3.38,均 P<0.05)。需机械通气与无需机械通气SAP患者的IC值和H-B值分别为(10 485.0±741.1)、(6 462.6±222.8) kJ/d,(6 595.1±364.7)、(6 503.2±166.7) kJ/d,需机械通气SAP患者的IC值高于其H-B值和无需机械通气者的I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71、5.20,均 P<0.001)。Bland-Altman法一致性分析显示,2种方法存在明显偏倚,平均偏倚值为92.2 kJ/d;Pearson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二者存在线性关系( r=0.44, P<0.001),一元回归拟合线性方程为 Y=1.240 6 X+154.42,其中 X为H-B值, Y为IC值。 结论:SAP患者在病程早期多处于高代谢状态,IC值高于H-B值,建议对SAP患者使用IC测定能量消耗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