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三维超声定量评估功能性二尖瓣反流二尖瓣装置形态学及动力学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定量评估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AFMR)与心室功能性二尖瓣反流(VFMR)患者二尖瓣装置形态及动力学并进行比较,拟为此两类患者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5-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AFMR患者20例(AFMR组)和VFMR患者20例(VFMR组),另选取同期因卵圆孔未闭或者非心脏手术术中监测等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等容舒张期、舒张早期、舒张中期、舒张晚期、等容收缩期、收缩早期、收缩中期及收缩晚期定量测量二尖瓣环前后径(AP径)、前外后内径(ALPM径)、前后径/前外后内径(AP/ALPM)、连和径(CW)、瓣环面积(AA)、瓣环周长(AC)、瓣环高度(AH)、对合深度(CD)、帐篷容积(TV)、空间角(NPA)、后叶角等,并计算以上参数的总变化率及收缩期变化率。比较三组间二尖瓣装置静态结构和动态变化差异,分析二尖瓣环各参数变化率与左心室长轴应变(GLS)的相关性。结果:①三组GLS表现为对照组>AFMR组>VFMR组,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静态结构:AFMR组与VFMR组瓣环AP径、ALPM径、CW、AA、AC、二尖瓣前后瓣叶面积及其总面积(TLA)明显大于对照组(均 P<0.05),但AFMR组与VFM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VFMR组TV、CD、后叶角显著增大,表现出瓣叶栓系(均 P<0.05)。三组中对照组AH/CW最大,鞍形最深;AFMR组TLA/AA最小,瓣叶重塑最少;三组接合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③动态变化: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对照组AP径、ALPM径、AA和AC呈规律性变化,从等容舒张期至舒张晚期逐渐减小,从等容收缩期开始至收缩晚期又逐渐增大;而AFMR组及VFMR组上述参数变化显得更加紊乱和无序,此外与对照组相比,AFMR组AP径总变化率及收缩期变化率显著减小,但ALPM径总变化率显著增大(均 P<0.05)。④AA总变化率、ALPM径总变化率、AP径总变化率与GLS呈中等相关( r=0.353, P=0.006; r=-0.304, P=0.018; r=0.300, P=0.020),后叶角收缩期变化率与GLS呈弱相关( r=0.267, P=0.039)。 结论:AFMR与VFMR患者二尖瓣装置形态学及瓣环动力学存在明显差异,针对两种不同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可采用不同临床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HF21A基因相关智力发育障碍、行为异常并颅面畸形伴或不伴癫痫发作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PHF21A基因相关智力发育障碍、行为异常并颅面畸形伴或不伴癫痫发作(IDDBCS)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1例PHF21A基因相关IDDBCS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遗传学检测结果,以“PHF21A基因”或“PHF21A gene”为检索词分别查阅中国知网、万方及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2月的相关文献,结合本例资料总结IDDBCS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结果:患儿,男,8月龄,自幼即出现身材过度生长(身长、体重及头围均大于同龄同性别儿童 P97)及语言、运动发育落后,并渐出现刻板行为、眼神交流不良等孤独症谱系障碍样表现。8月龄出现痉挛发作,成簇出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氨己烯酸效果良好。体格检查示特殊面容(额头突出、眉毛稀疏、鼻梁宽、口角下垂、上唇呈帐篷状),肌张力低下。全外显子二代测序分析示PHF21A基因(NM_001101802.1)新生杂合变异:c.54+1G>A,确诊为IDDBCS。检索到PHF21A基因相关IDDBCS文献6篇(均为英文),包括本例患儿共15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障碍或发育迟缓(15例)、颅面畸形(15例)、行为异常(12例)、癫痫(9例)、过度生长(8例),致病性变异以移码变异为主(8例)。 结论:当患儿存在神经发育异常、颅面畸形、癫痫和过度生长时,需考虑IDDBCS,基因检测发现PHF21A基因变异可明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应急医院的发展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应急医院是在战争、重大灾害或重大疫情发生时,现有医疗机构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治,或接诊能力难以满足激增的需求,通过改建或新建的具有接诊、实施救治、甚至隔离功能的医院。不同种类的应急医院在近现代不断发展完善,既有配备了先进装备的模块化、集装箱式的野战方舱医院、野战帐篷医院、医院船等野战医疗机构,也有基于已有公共场所建筑物改建或专门新建的应急医院。在全球各国多次灾情疫情防控救治中,应急医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应急医院的历史、种类以及在不同灾情和疫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缺血性心肌病发生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观察缺血性心肌病发生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143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根据有无IMR将其分为IMR+组(n=68)及IMR-组(n=75);另以5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左心室常规超声参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参数及二尖瓣结构功能参数,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IMR的危险因素.结果 IMR+组与IMR-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扭转角度峰值(Twist)、帐篷容积(VTent)及小叶总面积(TLA)/瓣环面积(A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LS减小、Twist降低及VTent增大均为缺血性心肌病发生IMR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GLS减小、Twist降低及VTent增大为缺血性心肌病发生IMR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战地帐篷急诊手术实践与体会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应用战地帐篷建立急诊手术室开展战地急诊手术,完成伤病员救治工作的实施方法及经验.方法 根据战地帐篷急诊手术室的任务、物资和人员配备,科学合理完成手术室的布局和搭建,制定战地帐篷急诊手术救治流程并根据训练内容进行战地帐篷急诊手术演习.分别对动物手术模型及伤员手术模型的救治流程、救治时间及救治效果等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 战地帐篷急诊手术室物资及人员配置、手术室布局及搭建、手术室救治流程及实施等科学规范,充分满足战地伤员救治工作的需求.八次战地帐篷急诊手术演习效果,达到了演习预案设计的安全高效基本目标.所带物资器械药品完全可以满足原定目标.结论 野战手术组充足的医护人员及抢救物资配置是战地急诊手术顺利完成的基本保障;强化洁净手术室理念以防止和减少交叉感染是提高伤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障.通过"一专多能、交叉换岗"严格训练的医疗队员完全胜任自身专业要求的同时,紧急状态下还可胜任其他专业的工作,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前提下更有利于保障战地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帐篷式骨增量技术用于修复上前牙单牙缺失的美学效果及其对牙槽骨宽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探究帐篷式骨增量技术对上前牙单牙缺失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牙槽骨宽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上前牙单牙缺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帐篷式骨增量技术)38例和对照组(引导骨再生技术)42例,比较两组的种植情况、红白美学指数评分、牙槽骨宽度、龈沟液骨代谢指标、牙周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两组患者均无种植体松动、脱落等现象,影像学检查无透影区,种植成功率均为100%;术后6个月,研究组种植区周围红色美学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色美学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牙槽骨宽度均显著增加(P<0.05),且研究组术后6个月牙槽骨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龈沟液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水平显著降低,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水平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OP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O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以及探诊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帐篷式骨增量技术应用于上前牙单牙缺失种植成功率较高,能提高修复后美学效果,增加牙槽骨宽度,减缓骨吸收,术后并发症及对牙周影响均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以稳定为核心"的牙槽骨修复重建治疗新技术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经过40余年临床应用与不断发展,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已被证明是一种可靠的牙槽骨骨增量技术.GBR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核心要素是充足的血供和稳定的环境.但现有GBR技术都是在"以血供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下进行的,缺乏对稳定要素重要性的重视.我们通过文献阅读及系列临床试验,提出"以稳定为核心"的牙槽骨修复重建理念.基于新理念,创建了以单纯人工骨粉修复牙槽骨重度缺损的治疗新术式,革新了国际上必须用自体骨修复骨缺损的治疗理念.本文将从GBR技术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寻找稳定的重要性,结合现有骨再生理论,详细阐述"以稳定为核心"的牙槽骨修复重建治疗新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血浆基质在牙槽嵴保存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2/3
拔牙后,牙槽嵴软硬组织会发生明显吸收,牙槽嵴保存术目标在于尽量维持牙槽嵴软硬组织体积与形态,为种植体的植入提供适当条件.目前牙槽嵴保存术拔牙窝的多种分类方式存在难以直接指导移植材料的选择和临床操作、颗粒状骨替代材料空间维持能力不足导致成骨效果不佳等问题.血浆基质是一种自体血液提取物,能有效提高组织再生效果.本文阐述了拔牙后软硬组织丧失的特点及血浆基质在牙槽嵴保存术中的主要应用形式(液态血浆基质、固态血浆基质膜/塞、血浆基质骨块),对需要进行牙槽嵴保存术的牙槽窝进行了新的分类,并就应用血浆基质行牙槽嵴保存术的临床操作方法进行推荐:第一类为拔牙窝不存在骨组织缺损,伴或不伴软组织缺损;第二类为拔牙窝存在骨组织缺损,双侧骨壁缺损均小于50%,伴或不伴软组织缺损;第三类为拔牙窝存在骨组织缺损,双侧骨壁至少有一侧缺损大于50%,伴或不伴软组织缺损.在第一类拔牙窝中可填入固态血浆基质膜或组织塞,再次注射液态血浆基质,双层固态血浆基质膜封闭拔牙窝;在第二类拔牙窝中可填入血浆基质骨块,注射液态血浆基质二次固化后,使用可吸收胶原膜及双层固态血浆基质膜关闭拔牙窝;在第三类拔牙窝中利用帐篷钉维持高度,再植入血浆基质骨块,注射液态血浆基质二次固化后,使用可吸收胶原膜及双层固态血浆基质膜关闭拔牙窝.本文旨在为口腔临床医师全面了解血浆基质、简化牙槽嵴保存术临床决策及操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帐篷技术在牙槽骨垂直骨增量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在牙槽骨骨增量手术中,垂直骨增量往往具有挑战性.其难点在于受植区的周围缺少骨壁支撑,难以保持血凝块和骨替代物的稳定性,从而影响了垂直骨增量效果.近年来,帐篷技术的提出及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逐渐发展出三类理念相同却各有特点的具体术式,以应对大部分需要垂直骨增量的情况.本文将对帐篷技术的具体内容和该技术在垂直骨增量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网架卫生帐篷野战多功能医用设备带的改造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利用伪装网支撑杆改造方舱型野战医疗队网架卫生帐篷内部多功能医用设备带,拓展床头操作空间,提高战伤救治效率.方法 多功能医用设备带由伪装网支撑杆拼装 2 条管道组成.上管道内走行电路和网路,分别与方舱电站和指挥组相连通,管道上设计附着式电源、网络、呼叫系统终端,同时加装自制"g"形钩,可悬吊(挂)心电监护仪、输液泵、静脉液体、医护常用检查器械和医疗文书等设备和物品;下管道内走行"三气"(氧气、压缩空气、负压空气)管路,由气体方舱供应医用气体,管道上附着"三气"终端.结果 该设备带外延了野战方舱系统集中供气供电功能,拓展了床头可用立体空间,减少了人员体力消耗,缩短了救治时间,提高了伤员救治效率.结论 野战多功能医用设备带(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2122014743.2)简单实用,便捷高效,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野战医疗队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