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患者感染性角膜溃疡诊疗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男,41岁,因左眼视物不清2年伴耳鸣1个月余,于2021年4月19日至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眼科就诊,眼科检查:左眼视力0.08,矫正视力0.8;双眼眼压均为18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瞳孔正圆,瞳孔直径约5 mm,直接对光反射迟钝;右眼瞳孔正圆,瞳孔直径约3 mm,直接对光反射灵敏,余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双眼视野检查示可见生理盲点,全视野范围内各部位光敏感度正常。请神经外科医师会诊,头颅CT检查后诊断为头颈部腺样囊性癌,行肿瘤次全切除术及放射治疗。术后6个月,患者因左眼视物不清伴分泌物增多及左耳胀痛2周,再次就诊。眼科检查:左眼视力指数20 cm;眼压19 mmHg,球结膜中度充血,角膜中央可见4 mm×4 mm溃疡,荧光素钠染色阳性,前房可见积脓,眼后段结构窥不清(图1)。激光扫描角膜共焦显微镜示病灶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图2)。结膜囊分泌物培养未见细菌及真菌生长。角膜知觉检查显示左眼角膜知觉反射迟钝。耳鼻喉科医师会诊诊断为左中耳炎。临床诊断为左眼感染性角膜溃疡,左眼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左中耳炎。给予氧氟沙星眼膏(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1次/2 h点眼,头孢曲松钠3.0g 1次/d静脉滴注。治疗5 d后,患者眼部及耳部症状明显减轻,左眼角膜溃疡范围缩小至3 mm×3 mm(图3A、B),前房积脓消失。停用全身抗感染药物,加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1次/2 h点眼并佩戴角膜绷带镜。持续治疗5 d后检查发现左眼角膜上皮缺损持续不愈,予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1:1约0.2 ml球结膜下浸润麻醉后行左眼角膜羊膜覆盖术。术中将羊膜覆盖全角膜,于角膜缘进行间断缝合。术后1 d,羊膜贴敷紧密,角膜缘无渗出及分泌物(图4A)。术后1周羊膜贴敷紧密、无溶解,拆除缝线(图4B)。术后2周羊膜仍覆盖角膜,未见溶解迹象(图4C)。术后1个月检查发现溃疡病灶愈合并呈片状云翳,球结膜中度充血,角膜缘上方可见一新发1.5 mm×1.5 mm角膜溃疡灶,前房下方积脓(图4D);压迫泪囊区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自下泪小点溢出,泪囊区皮肤无红肿和压痛;结膜囊分泌物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综合诊断为左眼泪囊炎、左眼感染性角膜溃疡、左眼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左中耳炎。给予全身头孢曲松钠3.0 g 1次/d静脉滴注,局部氧氟沙星眼膏、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1次/2 h点眼抗感染治疗,治疗5 d后行左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1年角膜溃疡已形成角膜云翳(图5),泪道冲洗通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胸椎骨髓炎起病的新生儿败血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引起胸椎骨髓炎的诊治经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新生儿败血症导致胸椎骨髓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经过,并检索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生后25 d因"阵发性哭闹15 d"入院,血培养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给予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11 d因留取脑脊液标本困难行脊柱磁共振检查提示胸椎炎性病变,予颈胸腹石膏固定治疗,抗感染治疗4周后石膏固定下出院。结论:新生儿胸椎骨髓炎较为罕见,多继发于败血症,及时识别及尽早规范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石榴皮多酚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及AKT/Sox9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石榴皮多酚对金黄地鼠皮脂分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金黄地鼠随机分为基质组和0.48%、0.96%、1.92%石榴皮多酚软膏组及维A酸乳膏组,每组6只,分别于双侧皮脂腺斑处涂抹1 g相应的软膏或乳膏连续4周,每日2次,于干预后第0、7、14、21、28天测量双侧皮脂腺斑,以最大纵径×最大横径来计算皮脂腺斑面积,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脂腺斑AKT/sox9信号通路表达水平。各组间不同时间点皮脂腺斑面积大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他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 结果:0.96%石榴皮多酚组金黄地鼠皮脂腺斑面积为(50.48±2.41)mm 2,1.92%石榴皮多酚组为(48.24±2.56)mm 2,维A酸组为(48.31±2.76)mm 2,均明显小于基质组(57.99±3.29)mm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69、3.98、3.65, P值分别为0.012、0.001、0.001)。1.92%石榴皮多酚组(0.39±0.04)和维A酸组(0.38±0.03)Sox9表达水平低于基质组(0.44±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0)。各组间AKT表达水平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 F=1.645, P=0.199)。 结论:石榴皮多酚可以减小金黄地鼠皮脂腺斑面积,抑制皮脂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ox9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乳宁颗粒在肿块期肝郁痰凝型乳腺导管扩张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乳宁颗粒治疗肿块期肝郁痰凝型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80例肿块期肝郁痰凝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外敷如意金黄膏7 d,观察组加服乳宁颗粒,3个月为一疗程,经期停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肿块长径、乳导管直径、VAS评分和肝郁痰凝证中医症候积分,记录不良反应和肿块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 P<0.05)。治疗后,两组肿块长径、乳导管直径、VAS评分及肝郁痰凝证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下降( 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肿块复发率和手术引流率分别为7.5%(3/40)和0,均低于对照组的25.0%(10/40)和12.5%(5/40)( P<0.05)。 结论:乳宁颗粒联合如意金黄膏外敷对肿块期肝郁痰凝型乳腺导管扩张症有良好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十味金黄膏联合中药外洗方治疗急性甲沟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十味金黄膏联合中药外洗方治疗急性甲沟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26例急性甲沟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十味金黄膏联合中药外洗方治疗,对照组1组采用中药外洗方,对照2组外用莫匹罗星软膏。3组均治疗2周,随访2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P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 NEU%),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38/42)、对照1组为71.4%(30/42)、对照组2组为66.7%(28/4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350, P=0.02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RP水平及NEU%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 F值分别为6.482、33.619, P值均<0.001)。随访2个月,对照1组慢性甲沟炎发生率为50.0%(6/12)、对照2组为57.1%(8/14),治疗组无患者迁延为慢性甲沟炎。3组慢性甲沟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355, P=0.009)。 结论:十味金黄膏联合中药外洗方可促进急性甲沟炎患者炎性细胞水平的下降,降低慢性甲沟炎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9-2023年国家药监局通告微生物不合格化妆品问题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2019-2023年国内化妆品微生物不合格情况,分析化妆品微生物不合格原因,掌握化妆品微生物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点,为化妆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监管部门靶向性监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2023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告的监督抽检不合格化妆品中微生物不合格化妆品信息,对不合格产品的产地、产品类型、不合格的微生物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不合格原因.结果:微生物不合格化妆品中,标示广东生产的占比最多,为85.90%,其次是江苏和上海;剂型中贴面膜类占比最高,为58.97%,其次是牙膏类;不合格的微生物指标中菌落总数占比最高,为97.44%,其次是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23.72%,铜绿假单胞菌检出占比为5.13%,耐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结论:微生物不合格与产品防腐剂成分含量不足、配方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污染有关,化妆品生产企业对产品的开发要考虑防腐体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加强对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学习,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蕲艾挥发油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感染性皮肤创口愈合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观察蕲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var.argyi cv.Qiai)挥发油对感染性皮肤创口愈合的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 将 30 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 5 组:空白对照组、膜剂基质组、阳性对照组(3 mL·kg-1 莫匹罗星软膏)、低剂量膜剂组(每贴含 7.3 mg蕲艾挥发油)和高剂量膜剂组(每贴含 57.6 mg蕲艾挥发油).小鼠麻醉后在背部剪一直径 10 mm的全层皮肤圆形伤口,止血后在创口处涂抹 100 μ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1.5×108 CFU·mL-1),各组采取前述方式处理伤口,每日换药并观察皮肤创面愈合情况.术后12 d处死小鼠取创面皮肤做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学特征;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创口皮肤组织愈合相关因子Col1a1、Col3a1、Fn1、VEGFA及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 mRNA和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 利用PI3K抑制剂PI-103 探究蕲艾挥发油对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的潜在影响.结果 动物实验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剂量和高剂量膜剂组的相对创口面积显著降低;创口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胶原纤维表达增加;qPCR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剂量和高剂量膜剂组的VEGFA、Col3a1 和Col1a1 mRNA的表达显著上升,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 mRNA表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剂量和高剂量给药组的p-PI3K/PI3K及p-Akt/Akt比值均显著上升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细胞实验结果也证实,蕲艾挥发油对NIH-3T3 细胞的PI3K/Akt信号通路存在调控作用.结论 蕲艾挥发油可促进创口愈合,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及促进胶原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一种复方中药精油抗菌消炎及驱蚊活性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评价一种复方中药精油的抑菌、抗炎活性及其驱蚊效果,并对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复方精油;滤纸片法测试复方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将 36 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皮酚软膏组及复方精油组,建立小鼠急性虫咬性皮炎模型,检测各组小鼠皮损处病理学切片及其炎症因子水平以验证复方精油对小鼠急性虫咬性皮炎的抗炎效果;对复方精油进行驱避蚊虫药效试验,验证其驱蚊效果;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复方精油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与单方精油比较,复方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效果更好,其抑菌圈直径为(17.25±0.37)mm,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对中度敏感;复方精油有效降低了小鼠虫咬性皮炎引起的皮肤组织水肿程度,减少了皮损组织炎性细胞产生与肥大细胞浸润,降低了小鼠血清TNF-α、IFN-γ、IL-6、IL-1β水平;复方精油对白纹伊蚊的有效驱避时间为 7.83 h;GC-MS检测出精油中含有芳香类、萜类等 28 种化学成分.结论 该复方精油有一定的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生长的作用,能够有效减轻小鼠虫咬性皮炎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有效成分中芳香类化合物占比最多,驱避时间优越,符合预期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如意金黄软膏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效果及对COX-2、DKK-1和关节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软膏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效果及对环氧合酶-2(COX-2)、Dickkopf-1(DKK-1)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符合相关标准的痛风性膝关节炎105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如意金黄软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OX-2、DKK-1、膝关节功能[采用奎森功能演算指数(Lequesne)进行评价]、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评价]、关节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OX-2、DKK-1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Lequesne、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关节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如意金黄软膏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有一定的效果,可能与有效改善患者COX-2、DKK-1及关节功能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氧化应激反应探讨慢性体表溃疡发病机理及象皮生肌膏联合托里消毒散的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慢性体表溃疡发病机理以及象皮生肌膏联合托里消毒散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象皮生肌膏组、托里消毒散组、象皮生肌膏联合托里消毒散组,每组各6只.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模,连续给药1周后,检测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核因子 E2 相关因子 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NAD(P)H 醌氧化还原酶 1[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1,NQO1)、血红素加氧酶 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创面组织中VEGF、VEGFR-2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象皮生肌膏组、托里消毒散组、象皮生肌膏联合托里消毒散组VEGF、VEGFR-2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Nrf2、NQO1、HO-1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象皮生肌膏组、托里消毒散组、象皮生肌膏联合托里消毒散组Nrf2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NQO1和HO-1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鼠慢性溃疡的形成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抑制了VEGF通路及Nrf2通路有关,而象皮生肌膏联合托里消毒散可能通过调节上述通路促进溃疡处血管新生和抗氧化应激,进而提高创面愈合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